第18章 洛陽受封

字數:3898   加入書籤

A+A-


    中平四年的洛陽城,積雪初融。
    吳權勒馬停在朱雀大街,望著遠處巍峨的皇宮,呼出的白氣在須眉上結了一層薄霜。平定黃巾後,靈帝召有功之臣入京受封,他這位"平巾將軍"自然在列。
    "賢弟在看什麽?"賈詡驅馬靠近,低聲問道。
    "看一座將傾的大廈。"吳權輕聲道。
    入城三日,他已感受到這座帝都的病態繁榮。市井雖繁華,但流民遍地;宮牆雖巍峨,但守備鬆懈;朝臣雖衣冠楚楚,但眼神閃爍,各懷鬼胎。
    "曹操派人傳信,明日引薦你見何進。"賈詡提醒道,"需早作準備。"
    吳權點頭。何進,當朝大將軍,何皇後之兄,靈帝病重後實際掌權者。能否在朝中立足,全在此人一念之間。
    回到驛館,吳權立即取出兩件珍寶:一件是仿製的秦國名將白起寶甲——實則是他在石雲穀根據現代工藝改良的鎧甲;另一部是《白起兵法》的抄本——他憑借記憶將現代軍事理論與古代兵法融合而成。這兩樣"古物",足以打動何進這等好大喜功的外戚。
    "吳芝,將那個錦盒取來。"吳權又吩咐道。
    少年吳芝捧來一個精致木盒,內裝一把鑲嵌七顆寶石的彎刀——這是從羌王迷唐處繳獲的戰利品,號稱能"斬鐵如泥"。
    "明日將此刀秘密送給曹操。"吳權叮囑道,"就說權謝他引薦之恩。"
    賈詡撚須微笑:"賢弟這是雙管齊下啊。"
    "曹操非池中之物,今日結下善緣,他日或有大用。"吳權將寶刀放回盒中,"況且,我們需要有人在何進麵前美言幾句。"
    次日清晨,曹操如約而至。這位未來的亂世奸雄一身朝服,氣度不凡,見到吳權便大笑:"吳將軍!多日不見,風采更勝往昔!"
    吳權鄭重行禮:"曹公謬讚。此番入京,全賴曹公引薦。"
    曹操擺手:"舉手之勞罷了。不過..."他壓低聲音,"何進粗鄙無文,又好麵子,吳將軍當投其所好。"
    吳權會意:"多謝曹公指點。"
    二人乘馬車前往大將軍府。路上,吳權故作不經意地問:"聽聞聖體欠安?"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陛下久病不愈,朝政多由何進與十常侍共決。"頓了頓,"十常侍勢大,何進正需外援。"
    這話意味深長。吳權心領神會——何進與宦官的矛盾已不可調和,自己或許能成為他布局的一枚棋子。
    大將軍府金碧輝煌,守衛森嚴。曹操遞上名帖,不多時便被引入正堂。何進端坐上首,身材魁梧,麵容粗獷,一身華服卻掩不住行伍氣息。
    "末將吳權,拜見大將軍!"吳權單膝跪地,恭敬行禮。
    何進懶洋洋地擺手:"起來吧。孟德說你驍勇善戰,本將倒要看看,涼州邊塞能出什麽人才?"
    語氣中的輕視顯而易見。吳權不慌不忙,命親兵呈上白起寶甲與兵書:"末將偶得此物,思忖唯有大將軍這般人物才配擁有,特來獻上。"
    何進起初不以為意,但當鎧甲展開,那精美的工藝與獨特的造型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更妙的是吳權對《白起兵法》的解說——他刻意加入了一些簡單易懂卻效果顯著的戰術,正合何進這種半吊子軍事愛好者的胃口。
    "好!好東西!"何進撫摸著鎧甲,眉開眼笑,"吳將軍果然有心!"
    曹操趁機進言:"大將軍,吳權不僅善戰,更懂治軍。如今遼東邊患不斷,何不派他去鎮守?一來震懾邊關,二來..."他湊近何進耳邊,"可為外援。"
    何進眼前一亮。他與十常侍的矛盾日益尖銳,確實需要培植地方勢力作為後盾。
    "善!本將即表吳權為遼東太守!"
    離開大將軍府,曹操意味深長地說:"吳將軍,遼東雖遠,卻是避禍良所。他日若京中有變,還望不忘今日之情。"
    吳權正色道:"曹公大恩,沒齒難忘。"
    二人相視一笑,各懷心思。曹操得了七星寶刀,又賣了人情;吳權則獲得戰略要地,遠離即將到來的洛陽風暴。
    正月十五,溫德殿大宴。
    靈帝在宦官攙扶下勉強出席,麵色蒼白如紙,說話有氣無力。封賞儀式由何進主持,諸將依次上前受封。
    "朱儁,封車騎將軍,河南尹!"
    "董卓,封平北將軍,並州牧!"
    "孫堅,封長沙太守!"
    "劉表,封襄陽太守!"
    "袁術,封南陽太守!"
    "吳權,封遼東太守!"
    "袁紹,封司隸校尉,安平將軍!"
    "曹操,封驍騎校尉,濟南相!"
    "劉備,封平原令!"
    ......
    吳權跪接詔書,心中波瀾起伏。遼東,這塊遠離中原的邊陲之地,將成為他大展宏圖的根基。那裏靠近鮮卑、烏桓,可招募胡騎;背靠渤海,可發展水軍;更重要的是,遠離董卓、袁紹等未來梟雄的勢力範圍。
    宴席間,吳權注意到董卓神色陰鷙。這位西涼梟雄雖得並州牧之職,但顯然不滿遠離權力中心。他與身旁李儒低聲交談,不時瞥向龍椅上的靈帝,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董卓心懷不軌。"賈詡悄聲道,"恐有異誌。"
    吳權微微點頭。曆史上董卓進京廢立的戲碼,或許會因他的出現而有所改變,但大勢難改。
    另一側,袁紹、曹操等人談笑風生,儼然清流領袖;劉備三兄弟則低調許多,安靜用餐。吳權特意上前敬酒,與劉備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宴席散後,吳權立即著手準備赴任事宜。他密令賈詡先行一步,聯絡石雲穀部眾,秘密向遼東轉移;同時派吳芝快馬加鞭返回涼州,安排族人分批遷移。
    "兄長,我們真要遠赴遼東?"吳恒有些不甘,"中原才是大展拳腳之地啊。"
    吳權站在洛陽城牆上,望著北方:"中原將有大亂。遼東雖遠,卻可讓我們遠離漩渦,積蓄力量。"他轉身拍拍弟弟肩膀,"記住,欲成大事,先求存身。"
    遠處,董卓的車駕正緩緩駛出洛陽城門,向著並州方向駛去。但吳權知道,這位野心家很快就會回來——當靈帝駕崩、何進與十常侍火並之時,董卓必將率軍入京,攫取最高權力。
    而他吳權,將在這場風暴來臨前,悄然遠遁遼東,在那個被世人忽視的邊陲之地,打造屬於自己的力量。
    春風拂過洛陽城頭,帶來一絲暖意。但吳權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正的亂世,才剛剛開始。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