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雒陽驚變

字數:2179   加入書籤

A+A-


    中平六年的初春來得格外遲。遼東的積雪尚未化盡,襄平城外的官道上,一騎快馬踏碎薄冰,濺起的泥漿在晨曦中泛著血色。那騎士背插三根雉羽,腰間銅鈴叮當——是六百裏加急的驛使。
    太守府內,吳權正與徐晃推演沙盤,忽聽前庭一陣騷動。吳恒疾步闖入,手中帛書猶帶霜氣:"主公,雒陽急報!"
    竹簡展開的瞬間,吳權的瞳孔像是被什麽東西猛地揪住一般,急劇收縮。那五個用朱砂寫成的大字——“帝崩於嘉德殿”,如同五道閃電,直直地劈進了他的眼睛裏,讓他的眼眶一陣刺痛。
    漢靈帝劉宏,這位在位長達二十一年的天子,在位期間不僅未能治理好國家,反而釀成了黃巾之亂這樣的大禍,堪稱荒唐至極。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在三十三歲的盛年突然暴斃,實在是讓人始料未及。
    “十四歲的太子劉辯繼位,何進兄妹終於得償所願了。”一旁的吳恒冷笑一聲,似乎對這一結果早有預料。
    然而,吳權的注意力卻完全被簡末的一行小字吸引住了:“董卓兵臨河東?”他的身體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突然托起一般,猛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隨著他的起身,沙盤上原本擺放整齊的遼東地形,被他的衣袖一掃,頓時變得一片狼藉。但此時的吳權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他的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在不斷盤旋:曆史正在按照他記憶中的軌跡推進,但是一些細節卻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原本應該駐守並州的董卓,此刻竟然率領大軍陳兵河東!
    "報!"隨著一聲高呼,又一名信使如疾風般衝入大廳,他腳步踉蹌,仿佛經曆了一場長途跋涉。信使滿臉驚恐,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他的喘息聲在寂靜的大廳中顯得格外突兀。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信使身上,隻見他顫抖著雙手,將一封急訊呈遞給堂上的將領。將領迅速接過信函,展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幽州急訊!劉虞被任命為幽州牧,不日將赴薊城!"信使的聲音在大廳中回蕩,如同驚雷一般,讓原本嘈雜的廳內驟然死寂。
    徐晃的拳頭不自覺地捏緊,發出咯咯的響聲。他的眉頭緊蹙,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幽州與遼東地域相鄰,關係緊密,宛如唇齒相依。而劉虞此人向來以賢能著稱,如果他插手遼東事務,恐怕會給局勢帶來諸多變數。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吳恒展開了另一卷竹簡,他的聲音有些發緊,似乎也對這消息感到震驚:"不止如此。劉焉得益州,劉表領荊州,劉岱、劉繇分掌兗揚——何進這是把半壁江山都分給宗室了!"
    這一連串的任命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眾人心中掀起軒然大波。原本就緊張的氣氛此刻更是壓抑到了極點,人們麵麵相覷,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吳權緩步走向窗前。晨光中,襄平城的炊煙正嫋嫋升起。他突然想起中平四年離開雒陽時,賈詡在長亭說的那句話:"雒陽亂時,便是蛟龍出海之日。"
    雒陽城的血腥味持續了整整半月。
    嘉德殿的龍榻還未涼透,蹇碩便秘密聯絡董太後,欲借董卓之力廢長立幼。誰知小黃門潘隱早被何進收買,連夜告密。次日朝會,何進假傳太後詔,當殿以玉笏擊碎蹇碩天靈蓋,腦漿濺上龍柱三尺高。
    "聽說董太後被鴆殺時,指甲都抓穿了金漆屏風。"驛使的描述讓襄平眾將毛骨悚然,"何進親自灌的毒酒,渤海王劉協被按著跪在旁邊看..."
    最戲劇性的是董卓。這個西涼莽夫原本率三萬精兵直撲雒陽,行至河東聞變,竟嚇得當場跪地嚎哭。次日便遣使攜明珠十斛、西涼駿馬百匹,分別獻給張溫與何進表忠心。
    "好個見風使舵的董仲穎!"徐晃嗤之以鼻。
    吳權卻盯著地圖上河東的位置,眉頭緊鎖。曆史上董卓此刻該在並州,如今卻卡在河東這個要害——往東可入雒陽,往北能製幽州,退一步還能回據關中...
    "劉虞何時到任?"他突然發問。
    "據聞要等先帝下葬。"吳恒答道,"不過幽州別駕趙該已帶三千兵先赴薊城。"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