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孫權稱帝

字數:2465   加入書籤

A+A-


    建業城的晨曦比往日來得更早,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整座城池便已蘇醒。朱雀航的旌旗獵獵作響,城樓上懸掛的赤色帷幔在微風中翻卷,宛如燃燒的火焰。自東海仙宮現世、丹徒山崩現璽以來,江東百姓便翹首以盼,等待著一個嶄新的時代。而今日,便是孫權登基稱帝的大典。
    寅時三刻,建業宮城正門大開,禁衛軍披甲執戟,列陣於禦道兩側。他們手中的長戟在晨光中閃爍著冷冽的鋒芒,仿佛連空氣都被肅殺之氣凍結。宮門內,禮官高聲唱喏,鼓樂齊鳴,編鍾與磬聲交織,回蕩在巍峨的宮殿之間。
    孫權身著玄色冕服,頭戴十二旒冠冕,緩步登上祭壇。他的步伐沉穩而有力,每踏一步,腳下的朱紅地毯便微微顫動,仿佛大地也在回應他的威嚴。冕冠上的玉珠輕輕搖晃,發出清脆的碰撞聲,而他的目光卻始終凝視著前方,深邃而堅定。
    祭壇之上,青銅鼎中青煙嫋嫋,三牲之血已灑於黃土。太史令高聲誦讀祭文,聲音如洪鍾般傳遍四方:\"維建安十三年,歲在壬午,吳王孫權,承天命,繼大統,立國江東,以安萬民……\"
    孫權雙手捧起赤紅玉印,緩緩高舉過頭頂。刹那間,天邊雲霞翻湧,竟有七道虹霓橫貫蒼穹,宛如天梯垂落。圍觀的百姓紛紛驚呼,更有老者跪地叩首,高呼\"天命所歸\"。
    祭禮畢,孫權登臨太極殿,端坐於龍椅之上。殿中群臣早已按品階列隊,文東武西,肅然而立。張昭、周瑜、魯肅等重臣立於最前,神情肅穆,眼中卻難掩激動之色。
    禮官高喊:\"百官——拜——!\"
    刹那間,滿朝文武齊刷刷跪伏於地,朝服摩擦之聲如潮水般湧動。張昭雙手捧笏,額頭抵地,聲音微微發顫:\"臣張昭,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吳國永昌!\"
    周瑜單膝跪地,犀甲上的甲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望著孫權,朗聲道:\"陛下承天受命,臣周瑜,誓死效忠!\"
    魯肅、顧雍、諸葛瑾等文臣亦紛紛叩首,高呼萬歲。而武將一列,程普、黃蓋、韓當等將軍更是聲如雷霆,震得殿中回音不絕。
    孫權微微抬手,示意眾卿平身。他的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殿外——那裏,建業城的百姓正翹首以盼,等待新帝的恩詔。
    \"朕今日登基,當以天下為重,以萬民為本。\"孫權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今立國號為"吳",建都建業,改元"黃武",大赦天下,免賦一年!\"
    此言一出,殿外百姓歡呼雷動,聲浪直衝雲霄。而殿內群臣亦麵露喜色,紛紛再拜謝恩。
    隨即,孫權開始分封皇室和眾臣:
    今尊封我母親吳氏為國太,冊立我正妻步練師為皇後,封妹妹孫尚香為長公主。
    長子孫登封豫章王,次子孫亮封會稽王,兄孫策之子孫羽封南海王。叔父孫靜封宗正、建城侯,族叔孫輔封安城侯,族叔孫紹封丹城侯。
    文臣方麵:晉封張昭為國相、宛陵侯,假節鉞,總領朝政;魯肅為上大夫、鄱陽侯,假節鉞,協理軍務,兼掌監察。諸葛瑾、步鷺已從交州調回建業)、張承、顧邵、嚴峻為諫議大夫,隨朝參政。
    武將方麵:大都督周瑜加封陵陽侯,假節鉞,統領全國兵馬。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淩統、陳武、董襲、潘璋、徐盛、丁奉等十二將,封為東吳開國十二虎臣,各領一軍鎮守京畿。
    在地方上:封顧雍為揚州刺史,朱治為揚州都督,呂蒙、朱桓為揚州都督副將;孫輔兼領廬江太守,孫紹兼領九江太守,廬江、九江因在與魏國對峙的前線,所以派兩個叔叔鎮守比較合適;封周舫為會稽太守,闞澤為吳郡太守,陸康為丹陽太守,龐統為豫章太守,趙谘為南海太守。
    袁渙因為治理日南郡有功,接替步鷺晉封交州刺史;賀齊為交州都督,朱據、陸遜為交州都督副將,陸遜能文能武,也可幫助袁渙協理交州政務。封呂範為蒼梧太守,虞翻為鬱林太守,吳範為合浦太守,士壺為交趾太守,袁角為九真太守,朱異為日南太守。
    隨著一道道封賞詔令宣讀完畢,殿中群臣無不振奮。尤其是那些追隨孫氏多年的老將,如程普、黃蓋等人,更是眼眶微紅,顯然想起了當年追隨孫堅、孫策征戰沙場的歲月。
    登基大典結束後,建業城內張燈結彩,百姓載歌載舞。酒樓茶肆紛紛掛出\"新帝登基,酒水半價\"的招牌,街頭巷尾,孩童們追逐嬉戲,手中揮舞著新製的吳國小旗。
    而在宮城之外,孫權登上城樓,俯瞰自己的江山。遠處長江奔流不息,近處市井繁華喧囂。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稻穀的清香,以及這座城池蓬勃的生機。
    \"陛下,天佑東吳!\"身旁的周瑜低聲說道。
    孫權微微一笑,目光堅定:\"不,是人佑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