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武三思的考古科學秀
字數:2351 加入書籤
武三思捏著太平公主的《漢墓科考錄》,鼻孔差點戳到紙上的層位剖麵圖:“這一堆土坷垃,有何好看?”
太平公主挑眉:“武大人若能說出墓中隨葬品的科學價值,本宮便送你件‘寶貝’。”
一、青銅器的科學品鑒
兩人來到皇家考古署,武三思盯著青銅鼎上的綠鏽:“這鏽色倒像我府裏的銅錢。”
“此乃‘青銅病’cu?(o),”林淵用棉簽蘸取醋酸ch?oh)擦拭鏽跡,“酸性可溶氯化亞銅,保留本體。武大人的銅錢若用此法保養......”
“定能多撐十年!”武三思眼睛一亮,“臨淵快教我!”
太平公主冷笑:“先考過‘辨鏽三法’再說。”
二、墓葬中的經濟密碼
在陶倉模型前,武三思望著裏麵的碳化穀物:“這黑乎乎的是粟米?”
“是高粱sor),”林淵用顯微鏡展示顆粒表麵,“唐代罕見作物,說明墓主曾任交趾郡丞——此乃‘植物考古’的實證。”
武三思摸著下巴:“若從高粱釀酒角度......”
“武大人又想發財?”狄仁傑突然出現,“此高粱種可改良長安酒曲,釀出的酒能多賣三成價錢——不過利潤需充公。”
三、墓誌銘的化學考據
一塊斷裂的墓誌銘前,武三思指著“服石而終”四字:“古人服的‘五石散’,可是林卿說的‘重金屬套餐’?”
“正是。”林淵用x射線熒光儀唐代版“驗礦鏡”)掃描殘片,“含鉛pb)、汞hg)、砷as),長期服用必中毒。”
太平公主忽然道:“武大人若想學,本宮可送你一小勺?”
“免了免了!”武三思後退半步,“還是聽臨淵講‘科學養生’靠譜。”
四、考古現場的意外發現
三人來到丙巳坊真墓,武三思被洛陽鏟絆倒,卻觸到一塊凸起的磚石。林淵用撬棍撬開,露出密室裏的青銅齒輪——正是玄甲會“庚”字號工坊的產物。
“齒輪油泥含蜂蠟c??h???o?),”林淵嗅了嗅,“與去年在你府中查到的潤滑劑成分一致。”
武三思舉手作投降狀:“冤枉!此墓被盜時,老夫尚在西市賣暖手寶!”
狄仁傑輕笑:“看來玄甲會早將‘科學’埋入古墓,妄圖借‘天意’複辟。”
五、科學與權謀的微妙平衡
返程時,武三思忽然認真道:“臨淵,若用考古的‘層位法’看朝堂......”
“大人想表達什麽?”
“舊臣如腐土,新貴似新泥,”他望著長安城牆,“但無論哪朝哪代,總有些東西不該被埋掉——比如科學,比如民心。”
太平公主挑眉:“武大人竟能說出這般話,看來考古真是‘鑒古知今’。”
武三思摸了摸腰間的ph試紙——那是林淵送的“科學護身符”:“跟著你們混久了,總有些‘科學細菌’鑽進腦子。”
尾聲:考古署的科學夜話
月上柳梢時,武三思偷偷溜進考古署,對著青銅鼎喃喃自語:“當年造這鼎的匠人,可曾想過千年後有人用‘醋酸’擦鏽?”
“不僅想過,”林淵的聲音從陰影裏傳來,“他還在鼎腹刻了‘物盡其用’四字——科學,本就是匠人精神的延續。”
武三思轉身,看見月光下的青銅器泛著溫潤的光,鏽跡斑駁處,竟隱約透出“庚”字紋路。他忽然輕笑:“或許玄甲會的‘聖火’,終有一日會被你們的‘科學’煉成鼎中鋼。”
林淵望著鼎身的“物盡其用”,想起現代博物館的文物修複師。風穿過考古署的窗欞,卷起桌上的《科學考古須知》,書頁停在“敬畏曆史,活用科學”那一頁——那是太平公主的筆跡,力透紙背。
第二十五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