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秘匣玄機:封存生命的時空容器

字數:2457   加入書籤

A+A-


    嶺南的雨季裹挾著鹹腥海風撲進製陶工坊,屋簷垂下的雨簾將林淵手中的濕度計映得光影斑駁。他重重叩擊案頭,黃銅製成的指針在刻度盤上劇烈震顫,二十餘名工匠手中的刻刀不約而同懸在半空。
    "都圍過來!"林淵扯開沾滿陶土的衣襟,露出內襯暗袋裏的羊皮卷,"這是波斯商人用駱駝隊馱來的椰殼炭,他們用這東西保存香料,能讓一鬥水的濕度在三日內紋絲不動。"深褐色粉末傾入木碗的刹那,渾濁水麵騰起細密氣泡,轉眼化作澄澈明鏡,老陶匠陳阿翁的銀須在水中倒影裏微微發顫。
    "這...這是什麽妖術?"滿臉絡腮胡的工匠王大柱倒退半步,手中的刻刀當啷落地,"粉末入水就能變清?"
    林淵將木碗舉到眾人麵前:"不是妖術,是訣竅。"他的目光掃過工坊裏堆積的陶胚,"咱們要做的種子容器,必須隔絕潮氣,又不能讓種子窒息。這椰殼炭既能吸水,又留有透氣的微孔..."
    "等等!"陳阿翁突然拄著拐杖擠到前排,渾濁的眼珠盯著羊皮卷上的異域文字,"波斯人用這法子存香料,可種子要活物啊!光防潮就能成?"
    "阿翁問得好。"林淵從袖中掏出幾粒幹癟的爪哇稻種,"種子休眠時需要"呼吸"。"他抓起半塊高嶺土用力揉捏,"所以容器壁得有氣孔,但普通陶土的氣孔太大,潮氣會滲進去。"
    工坊角落突然傳來瓷碗碎裂聲。滿臉雀斑的學徒阿青捧著開裂的陶胚跪倒在地:"大人,第七次試燒又失敗了!"陶胚表麵蛛網般的裂紋中,隱約可見細小的氣孔,卻在高溫下全部塌陷。
    林淵蹲下身,指尖撫過裂紋:"潮州土黏性有餘而韌性不足。"他突然抓起旁邊的貝殼粉罐子,"摻三成這個試試!貝殼粉耐高溫,還能讓氣孔保持形狀。"
    "胡鬧!"王大柱漲紅著臉喊道,"貝殼粉向來隻做釉料,摻進陶土裏..."
    "讓他試試。"陳阿翁突然開口,布滿老繭的手按住王大柱的肩膀,"當年鄭和船隊的寶船,不也往船板裏摻牡蠣殼?"
    林淵將貝殼粉與陶土反複揉捏,指縫間漸漸浮現出珍珠母貝般的光澤:"阿青,記得在胚體晾幹前,用竹針紮出螺旋紋路。"他望向牆上的炭筆圖紙,雙層嵌套的容器結構旁,赫然畫著南海螺殼的剖麵圖,"就像海螺殼的生長軌跡,氣孔要像這樣盤旋上升。"
    夜幕降臨時,窯火在雨中化作赤色蛟龍。林淵倚著冰涼的窯壁,聽著陳阿翁用拐杖敲擊陶胚的篤篤聲。"這氣孔排列...莫不是藏著天機?"老匠人渾濁的眼珠突然發亮,皸裂的手指順著內壁螺旋紋路遊走,"像極了南海螺殼的生長軌跡!"
    "阿翁好眼力。"林淵笑著掏出一本《齊民要術》,泛黃的書頁間夾著半片鸚鵡螺切片,"海螺生長時遵循的"黃金分割",能讓每個氣孔的間距最科學。"他的手指劃過書中斐波那契數列的批注,"看似古老的圖騰,實則藏著自然的規律。"
    "可這蜂蠟..."王大柱舉著銅鍋湊過來,琥珀色的蠟液在爐火中泛起金紅色漣漪,"把蠟灌進夾層,種子不會悶死?"
    "問得好。"林淵用長柄勺舀起蠟液,看著它順著陶胚凹槽緩緩流淌,"蜂蠟凝固後會形成半透膜,既能隔絕潮氣,又留有細微的透氣孔。"他突然轉頭對阿青:"去把上次從爪哇帶回的龍腦香取來,滴幾滴在蠟液裏。"
    "龍腦香?那可是貢品!"王大柱瞪圓了眼睛。
    "防蟲。"林淵將混著龍腦香的蠟液倒入陶胚夾層,"香料的氣味能驅趕蛀蟲,等蠟液凝固,這些容器就是種子的"會呼吸的龍宮"。"
    當第十七爐陶胚出窯時,晨光恰好刺破雲層。阿青舉著濕度計狂奔而來:"大人!三日了!濕度始終維持在四十二!"工坊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陳阿翁顫抖著將第一個成型的容器抱在懷中,布滿老繭的掌心貼著陶胚上若隱若現的氣孔圖騰,突然老淚縱橫:"咱們這是...給種子造了座會呼吸的龍宮啊!"
    "不止如此。"林淵望著案頭整齊排列的陶匣,指尖拂過蜂蠟封印上的雲紋,"這些容器能承受三個月的海上顛簸。等船隊啟航,"他的目光望向遠處的海港,想象著異國的種子在陶匣中沉睡,"當第一縷西洋海風拂過,這些封存的生命,會在大唐的土地上綻放新的奇跡。"
    王大柱突然撓撓頭:"大人,說句實話,剛開始我還以為您在瞎折騰..."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現在倒覺得,咱們這是在給大唐造"種子的諾亞方舟"!"
    "正是如此。"林淵將最後一個陶匣輕輕放入木箱,"這些容器不僅裝著種子,更裝著跨越山海的希望。"他望向窯火映紅的天空,仿佛已經看到未來的某一天,爪哇的龍腦香樹苗在長安的土地上舒展枝葉,波斯的玫瑰在洛陽的庭院裏吐露芬芳。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