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商海籌謀:太平公主的貿易宏圖
字數:1792 加入書籤
暮春的長安,朱雀大街車水馬龍,太平公主倚在朱漆雕花窗邊,望著街市上往來的商隊,鎏金護甲輕輕叩擊著檀木窗台,發出清脆的聲響。當林淵將貿易規劃的重任托付給她時,這位素來熱衷於新奇事物的公主眼中閃過一抹興奮的光芒——一場前所未有的海上貿易盛宴,即將在她的籌謀下徐徐展開。
“立即召集長安、洛陽、揚州的大商賈,三日後在我的別苑議事。”太平公主放下手中的西域葡萄酒杯,對貼身侍女吩咐道,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很快,長安城各大商會的主事人紛紛收到請柬,心中既好奇又忐忑,不知這位權傾朝野的公主殿下此番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三日後,別苑的議事廳內,茶香與熏香交織。太平公主身著一襲繡著金線雲紋的華服,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廳內神色各異的商人:“諸位,陛下命艦隊下西洋,這其中的商機,你們可嗅到了?”她抬手示意侍女展開一幅巨大的西洋輿圖,上麵用朱砂標注著一個個陌生的地名,“此去西洋,路途遙遠,但若能打通貿易之路,我大唐的貨物將暢銷萬裏,而你們,也將成為名震天下的巨賈。”
商人們頓時議論紛紛,眼中露出心動之色。太平公主卻話鋒一轉:“不過,想要賺這大洋彼岸的錢,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我們得清楚,我們手中的貨物,哪些能入西洋人的眼。”她命人抬上幾匹精美的絲綢和幾件巧奪天工的瓷器,“絲綢、瓷器,一直是我大唐的金字招牌,但西洋人喜好幾何紋樣,我們的工匠能否依此設計新花樣?”
揚州的絲綢商王掌櫃拱手道:“公主殿下放心,小人回去後便命繡娘們研習西洋紋樣,定能做出讓洋人心動的綢緞。”太平公主滿意地點點頭,又拿起一件青花瓷瓶:“瓷器也是如此,除了傳統的花鳥山水,可嚐試繪製西洋神話故事,以博他們歡心。”
接下來的日子,太平公主親自帶領一群商賈和工匠,穿梭於各大作坊之間。在長安的織錦坊,她盯著織機上翻飛的絲線,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這色彩太過豔麗,西洋貴族偏愛素雅之色,可多用靛藍、月白。”在洛陽的瓷器窯廠,她蹲在窯爐旁,與窯工們探討燒製工藝:“西洋氣候潮濕,瓷器需加厚釉層,以防開裂。”
與此同時,太平公主命人搜集關於西洋各國風土人情的情報。她的密探們四處奔走,從阿拉伯商人那裏了解到,西洋人對香料、珠寶極為癡迷,且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消費習慣。比如,阿拉伯半島的商人喜歡用黃金裝飾馬車,而非洲東海岸的部落則對精美的鐵器情有獨鍾。
根據這些情報,太平公主製定了詳細的貿易策略。她決定,在占城以絲綢、瓷器換取香料和象牙;在爪哇重點收購珍珠、寶石;到了阿拉伯半島,則用大唐的鐵器和茶葉,交換黃金和珍貴的玻璃製品。為了確保貿易的順利進行,她還提前派出使者,攜帶大唐的特產,前往沿途各國,與當地的貴族和商人建立聯係。
在貿易路線的規劃上,太平公主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她結合林淵繪製的航海圖,避開了一些海盜頻繁出沒的海域,同時標記出了幾個天然良港,作為艦隊的中轉站和貿易點。她還設計了一套獨特的交易方式,采用以物易物與金銀交易相結合的模式,並製定了詳細的貿易契約,保障雙方的利益。
隨著籌備工作的推進,太平公主的貿易網絡逐漸成型。長安城的東市、西市變得愈發熱鬧,來自各地的商隊運來各種貨物,又將太平公主精心挑選的商品運往廣州港,裝載到即將遠航的船隻上。每當夜幕降臨,太平公主便會登上別苑的高樓,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作坊和倉庫,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她知道,自己正在書寫一段前所未有的商業傳奇,而大唐的繁華,也將隨著這支艦隊的遠航,遠播西洋。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