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舌戰風雲:複試場上的外交博弈

字數:1797   加入書籤

A+A-


    長安的盛夏蒸騰著暑氣,鴻臚寺的演武場卻彌漫著肅殺的緊張氛圍。八十名通過初試的候選人列隊而立,眼前搭建起的三座臨時高台,裝飾著各國旗幟,分別模擬著不同的外交場景。狄仁傑身著紫袍,手持象牙笏板端坐在主位,兩側分列著鴻臚寺丞和精通各國事務的老吏,宛如等待檢閱的沙場將領。
    “今日複試,無紙筆之考,唯憑口舌爭鋒。”狄仁傑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爾等將置身真實外交困局,或為使臣化解貿易爭端,或為謀士斡旋領土糾紛。記住,你們的每一句話,都關乎大唐體麵。”
    隨著銅鑼聲響,第一組候選人登上模擬大食王宮的高台。場景設定為大唐商隊在大食港口遭貨物扣押,罪名是“違反當地香料貿易禁令”。扮演大食宰相的鴻臚寺丞撫著假胡須,率先發難:“唐人擅運安息香,此乃我大食王室專營之物,該當何罪?”
    書生張景明向前半步,行禮道:“貴國律法確有專營之規,但我商隊所載乃暹羅安息香,非貴國所產。正如大唐絲綢遠銷海外,卻不禁止他國棉麻貿易,此乃互通有無之道。”他話音未落,另一名候選人李婉娘已展開一卷文書:“這是兩國三年前簽訂的《互市協約》,其中明言‘非本土特產,不在專營之列’。若貴國執意扣押,我方將暫停琉璃器皿的出口。”
    台下突然傳來掌聲——狄仁傑起身踱步,目光掃過眾人:“以律法為矛,以利益為盾,尚可。但大食重信譽,何不提及我朝願開放長安西市,為貴國商人設專屬坊區?”眾人恍然,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因這一句點撥有了轉機。
    第二場模擬的是與天竺的領土爭議。沙盤上,大唐邊境的蔥嶺與天竺疆域犬牙交錯,“天竺使臣”振振有詞:“此山自古為我孔雀王朝屬地,大唐駐軍是何道理?”
    商人出身的候選人阿卜杜勒摸了摸腰間彎刀,沉聲道:“敢問貴使,可知《大唐西域記》?玄奘法師西行時,此地尚為諸國分治。且據我所知,貴國摩揭陀國正與戒日王交戰,此時若起爭端……”他故意頓住,意味深長地看向“天竺使臣”。
    狄仁傑微微眯眼,突然插話:“若天竺願以佛經交換此地管轄權,你當如何應答?”阿卜杜勒愣神片刻,隨即笑道:“正合我意!我朝可派高僧前往那爛陀寺譯經,既顯大唐禮佛之心,又保邊境安寧。”這番回答,引得全場側目。
    最激烈的當屬第三場模擬拜占庭的關稅談判。“拜占庭皇帝”傲慢地甩出羊皮卷:“貴國絲綢入關,關稅需提高三成!”候選人王玄策突然仰天大笑:“陛下可知,貴國貴族為購大唐絲綢,願以同等重量的黃金交換?若關稅提高,我等大可轉道波斯。屆時,君士坦丁堡的貴婦們,恐怕隻能穿粗麻度日了。”
    他話音未落,“皇帝”拍案而起:“大膽!”王玄策卻不慌不忙展開地圖:“請看,從波斯灣到黑海,新商路已具雛形。若貴國執意刁難,我方不僅會扶持波斯商人,更會與倫巴第人結盟。”這番虛實結合的威脅,讓“皇帝”臉色數變。
    夕陽西下時,複試終於結束。候選人個個汗透重衣,卻仍在低聲討論著場上得失。狄仁傑緩步走到台前,舉起一份名單:“張景明善引律法,李婉娘精於權衡,阿卜杜勒洞悉利益……此二十人,明日起隨我研習外交密策。”他掃視全場,目光如炬:“今日之辯,不過小試牛刀。真正的外交戰場,在萬裏之外的西洋。望諸君莫負所望!”
    暮色漸濃,鴻臚寺的飛簷上,歸鳥的啼鳴與候選人的議論聲交織在一起。這場舌戰,不僅篩選出了外交苗子,更讓所有人明白:在波譎雲詭的國際舞台上,智慧、膽識與謀略,缺一不可。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