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太極殿·雲雷驚變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A+A-


    銅鶴漏的水滴聲混著殿外風聲,在太極殿玉磚上敲出細碎的回響。
    武三思斜倚著盤龍柱,鎏金巨斧刃口還凝著昨夜飲宴時濺上的酒漬。
    正拿根草莖戳著甲胄縫隙裏的肉渣:“我說老黃,你這算盤珠子撥了快半時辰,莫不是把老子的賞賜也算漏了?”
    戶部尚書黃履賢顫巍巍抬頭,山羊胡沾著墨汁:
    “武將軍說笑了……陛下昨日賜的良田千頃,下官正核計著賦稅造冊——”
    話未說完,殿外突然傳來金吾衛的斷喝:“報急報!洛水玄甲舊營出土異狀!”
    渾身血汙的信使踉蹌撲進殿門,懷裏滾出半塊焦黑的青銅甲片。
    邊緣蜷曲的紋路竟與狄仁傑袖中那枚青銅蟬上的“玄”字分毫不差:
    “大人!挖掘時突然地動,巨甲縫隙裏……長出了帶符文的藤蔓!
    碰者即傷,且甲胄內刻有……似是孫子兵法的殘句!”
    “孫子?”武三思猛地站直,斧頭磕在磚上迸出火星,“可是寫‘知己知彼’的那位老祖宗?他的東西怎會埋在玄甲舊營?”
    鴻臚寺卿李弘濟跨前半步,寬袖上的西域刺繡隨動作翻卷:
    “陛下容稟,此等異狀恐與西域‘雙月教’有關!
    臣前日接波斯商團密報,稱其在大食邊境見人供奉雙月圖騰。
    禱詞中提及‘破華夏龍氣,以甲為引’——如今巨甲現世,藤蔓生符文,分明是邪術作祟!”
    “放你娘的胡旋舞屁!”武三思鐵塔般往前一撞,嚇得李弘濟連退三步撞在柱上。
    “玄甲軍是咱大唐的魂,便是前朝舊物,也定是聖祖庇佑。
    你這老兒總拿西域邪說危言聳聽,莫不是收了雙月教的好處?”
    “武將軍休得無禮!”中書令岑長倩拂動玉帶,目光掃過地上的青銅甲片。
    “玄甲舊營本是秦代藏甲之所,據《史記》所載。
    始皇帝曾集六國能工鑄‘玄黃甲’,傳言可鎮龍脈——如今甲片現‘玄’字,藤蔓生符文,怕是與‘玄甲會’舊製有關。”
    “玄甲會?”武則天指尖敲了敲龍案,明黃龍袍上的金線繡紋在燭火下泛起冷光,“可是戰國時隱秘護龍脈的那個……”
    “陛下聖明。”狄仁傑趨前半步,鏡片後映著甲片上的焦痕。
    “此‘玄’字非尋常篆刻,倒與臣日前在始皇陵舊址發現的青銅蟬紋路一致。
    據《西海荒經》殘卷記載,玄甲會起於戰國,孫子曾為初代執甲人,其‘兵甲之術’不僅止戈,更含‘鎮龍脈、護氣數’之秘。”
    “狄閣老此言差矣!”太常寺卿王玄策捧著新譯的莎草紙越班而出。
    “西域古籍載,雙月王朝曾在戰國時以‘偽玄甲’惑人,鑄甲刻邪紋,欲借華夏龍脈之力——如今洛水巨甲生異,安知不是雙月餘孽偷梁換柱?”
    殿外突然傳來“轟隆”一聲悶響,整座太極殿微微震顫。
    武三思踉蹌著扶住柱子,斧頭差點砸到腳麵:“奶奶的!莫不是那些破甲片子在地下鬧妖?”
    “是洛水方向!”金吾衛副將撞開殿門,甲胄上沾著青黑色霧氣,“大人快看——”
    眾人湧向殿廊,隻見洛水南岸騰起衝天青氣,如一條扭曲的巨蛇盤繞在玄甲舊營遺址上方,
    霧氣中隱約可見青銅甲胄的輪廓,甲片縫隙裏躍動著幽藍符文,竟與林淵懷中龜甲、長樂公主權杖上的靈光交相輝映。
    “陛下,此乃‘龍氣感應’之兆。”狄仁傑凝視著青氣,忽然想起昨夜在書房所見
    ——龜甲暗紋與始皇陵壁畫上的玄甲紋路,此刻正以相同頻率明滅。
    “玄甲會曆代護龍脈,必以‘三器’為引,如今龜甲、權杖已現世,怕是還差……”
    “還差老子的斧頭!”武三思突然一拍腦袋,鎏金巨斧在手中轉了個花。
    “方才那信使說甲胄刻孫子兵法,爺爺當年教我,說孫子的兵書裏藏著‘斬龍脈之邪’的法子
    ——說不定我這斧頭,正是那勞什子‘三器’之一!”
    戶部尚書黃履賢聽得直皺眉:“武將軍切勿信口開河,這等神鬼之說……”
    “神鬼之說?”長樂公主抱著三珠權杖款步而來,杖頂鳳血玉突然迸出紅光。
    竟與洛水青氣遙遙呼應,“本宮昨日在公主府查典籍,發現高祖武德年間。
    玄甲軍組建時曾獲前朝‘玄甲會’秘傳,其甲胄鍛造之法。
    暗含‘天玄地黃’之數——如今巨甲現世,藤蔓生符文,分明是玄甲會舊製在‘認主’。”
    武則天望著女兒權杖上的紅光,忽然想起亡夫臨終前握她的手:
    “媚娘,若遇龍脈之危,可尋‘玄’字印記……”此刻指尖撫過龍案上的青銅蟬,內側微雕的“孫子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突然清晰如刻,不禁抬眸看向狄仁傑:
    “狄愛卿,你說這玄甲會,自戰國至今,當真一脈未斷?”
    “斷與未斷,陛下請看——”狄仁傑伸手接過金吾衛呈上的甲片,指著背麵極淺的刻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陳’字徽記,與翰林院陳清遠編修的祖譜印記相同。
    而臣二十年前在始皇陵撿到的甲片,亦有同款徽記——玄甲會的傳承,或許就藏在這些看似尋常的血脈裏。”
    陳清遠聞言渾身一震,袖中玉佩“叮”地撞在柱上——正是與長樂公主權杖同脈的鳳血玉。
    他慌忙跪地,額角沁出冷汗:“陛下恕罪……臣陳家世代為玄甲會‘守甲人’,曾祖臨終前叮囑,若遇‘雙月現、玄甲鳴’,必當現身護持龍脈……”
    “起來吧。”武則天目光柔和了些,忽然轉向岑長倩。
    “中書令可還記得,永徽年間朕在感業寺,曾有個老尼贈我一枚‘玄’字佛珠?
    她說‘華夏氣數,玄甲為骨’——如今看來,這玄甲會,原是替天下守了千年的‘暗骨’。”
    殿外青氣漸收,洛水號子聲突然變得激昂,似有萬千甲胄在地下共鳴。
    武三思撓著後腦勺把斧頭往肩上一扛:“說了這麽多,不如老子現在帶人去洛水,把那些破甲片子全挖出來
    ——要是真能鎮什麽龍脈,也算老子給陛下再立一功!”
    “急不得。”狄仁傑笑著搖頭,鏡片閃過微光,“玄甲會傳承千年,自有章法。
    陛下,臣請率陳編修、林將軍同赴玄甲舊營。
    一來查巨甲與三器的關聯,二來……”
    他看了眼還在揉肩膀的鴻臚寺卿李弘濟,“防著西域雙月教趁機生事。”
    “準奏。”武則天抬手,殿中燭火突然齊齊爆亮
    映得龍案上“玄”字青銅蟬燁燁生光,“記住了
    ——玄甲會護的是大唐,亦是這天下蒼生。
    無論前朝舊製還是異域邪術,敢犯我龍脈者,皆以玄甲破之。”
    武三思聽得熱血上湧,斧頭往磚上一剁:“得令!等老子挖出孫子的甲片子。
    定要讓那幫雙月教的鼠輩瞧瞧,咱大唐的玄甲,能鎮千軍,更能鎮得住千年陰雲!”
    殿外暮色漸起,狄仁傑望著洛水方向翻湧的青氣,忽然想起少年時在始皇陵撿到甲片的那個黃昏
    ——原來從那時起,他的命就已纏進了玄甲會橫跨千年的經緯裏。
    袖中青銅蟬輕輕發燙,仿佛在應和遠處巨甲上的符文,又似在訴說孫子、蒙恬、班固……無數個曾在曆史暗角裏握甲護脈的身影。
    朝堂之上,文臣武將的爭論漸漸平息,唯有武則天指尖的青銅蟬仍在輕顫——這一場從戰國埋下的局。
    終將在盛唐的晨光裏,展開最鋒利的篇章。
    而太極殿的青磚上,那枚沾著泥土的“玄”字甲片,正默默映著燭火,等待千年後的歸位。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