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朝堂論爭風雲起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A+A-


    大明宮含元殿內,氣氛猶如暴風雨前的沉悶壓抑,卻又暗藏著一觸即發的緊張態勢。
    林淵關於西征孔雀王國的軍事見解,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朝堂上激起了層層波瀾,引起了大臣們截然不同的反應。
    隨著林淵退下,一位身著紫袍的大臣率先站了出來,此人乃吏部侍郎,平日裏以沉穩善謀著稱。
    他向武則天行禮後,目光投向林淵,微微點頭說道
    “陛下,林將軍方才所陳之西征方略,條理清晰,思慮周全,諸多見解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喜馬拉雅山脈雖險,然林將軍能尋得可行路徑,且對行軍補給、作戰策略皆有詳盡規劃,實乃難得。”
    “若真能依此而行,或許武周可開疆拓土,成就一番偉業。臣以為,西征之事,可再做深入考量。”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位大臣隨聲附和。
    “吏部侍郎所言極是,林將軍之謀略,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智慧,或許這正是我武周崛起之契機。”
    “不錯,我朝久享太平,亦需開拓進取,林將軍之策,值得一試。”
    這些大臣多為朝中較為年輕、銳意進取之士,他們被林淵的大膽構想與詳細規劃所吸引,看到了武周未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然而,保守派大臣們卻對此不以為然。
    宰相張柬之麵色凝重,再次出列,語氣堅決地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林將軍之策看似精妙,實則隱患重重。
    行軍打仗,絕非紙上談兵那般簡單,諸多變數難以預料。
    且不說那喜馬拉雅山脈即便找到通道,大軍通行依然艱難,單就與周邊部落合作一事,便如與虎謀皮,風險巨大。
    若部落中途背叛,斷我補給,陷我大軍於絕境,該當如何?
    言罷,張柬之目光銳利地看向林淵,等待著他的回應。
    林淵神色從容,向前一步說道張宰相所言風險,臣亦深知。
    但臣以為,世間諸事,皆有應對之法。與部落合作,我們並非毫無防備。
    一方麵,我們會通過各種方式,深入了解部落內部情況,分化拉攏其中親善武周之勢力,穩固合作基礎;
    另一方麵,在合作過程中,我們也會保持警惕,設立多重保障措施,如在補給站點周圍部署精銳部隊,一旦部落有異動,便可迅速應對,確保補給線安全無虞。”
    這時,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道“林將軍,即便如你所說,軍事上的風險可設法應對,但西征所需耗費巨大,國庫能否支撐如此龐大的開支?且戰爭一旦開啟,國內經濟必將受到影響,民生如何保障?”
    林淵微微欠身,回應道尚書大人,關於軍費開支,臣此前已略有提及。
    除了動員富商巨賈勸捐之外,我們還可在國內進行一些經濟改革。
    例如,優化稅收製度,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集中財力用於西征。
    同時,在西征過程中,我們可合理開發占領地區的資源,以戰養戰。
    至於民生方麵,我們會盡量減少對百姓的征調,優先動用軍隊屯田所得與儲備物資。
    “而且,若能成功掌控南亞貿易命脈,貿易帶來的繁榮將反哺國內經濟,長遠來看,對民生大有裨益。”
    一位年邁的禮部尚書緩緩出列,搖頭說道“林將軍,戰爭一起,生靈塗炭,恐遭天譴。
    我朝以仁義治天下,貿然興兵,是否有違聖道?”
    林淵神色莊重地回答道“禮部尚書大人,我武周向來以仁義為本,但此乃自衛與開拓之舉。
    孔雀王國屢屢犯我邊境,侵擾百姓,若不加以懲戒,何以彰顯我武周威嚴?
    且此次西征,意在打通貿易通道,促進文化交流,並非單純的侵略戰爭。
    待戰事結束,我們會在當地推行仁政,造福百姓,此乃順應天意之舉。”
    麵對林淵有理有據的回應,保守派大臣們雖心中仍有疑慮,但一時之間竟難以反駁。
    然而,他們並未就此放棄,仍試圖從其他方麵找出西征計劃的破綻。
    這時,一位資曆頗深的諫議大夫站了出來,說道“林將軍,你對孔雀王國的軍事部署與作戰計劃看似詳盡,但你可曾想過,戰爭一旦打響,周邊各國的態度如何?若他們聯合起來援助孔雀王國,我軍將腹背受敵,陷入困境。”
    林淵鎮定自若,回應道
    “諫議大夫大人,臣已考慮到周邊各國的態度。
    在西征之前,我們可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各國,闡明我武周西征之目的,乃是為了維護地區和平與貿易暢通,而非擴張侵略。
    以我武周如今的國力與威望,相信多數國家會保持中立。
    若有個別國家意圖幹涉,我們也可提前製定應對策略,分化瓦解其聯盟,必要時予以堅決回擊。”
    隨著辯論的不斷深入,朝堂上支持與反對西征的兩派大臣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林淵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始終保持著冷靜與自信,憑借著自己的智慧與口才,應對著保守派大臣們的種種質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武則天靜靜地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在群臣之間來回掃視,仔細聆聽著雙方的觀點。
    她深知,西征之事關乎武周的興衰榮辱,必須謹慎決策。
    林淵的見解與應對之策,讓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保守派大臣們提出的風險與擔憂,也不容忽視。
    在激烈的辯論間隙,林淵環顧朝堂,提高聲音說道“陛下,諸位大人,西征孔雀王國,雖困難重重,但機遇難得。
    武周如今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正是開疆拓土、揚我國威之時。
    若因眼前之困難而退縮,恐錯失良機,日後追悔莫及。
    臣願以性命擔保,若陛下恩準西征,臣必將殫精竭慮,率領大軍,不辱使命,為武周立下赫赫戰功!”
    林淵的一番慷慨陳詞,再次展現出他堅定的決心與無畏的勇氣,讓朝堂上的氣氛為之一振。
    部分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被他的豪情所感染,心中對西征的支持又多了幾分。
    然而,保守派大臣們依舊堅守立場。張柬之看著林淵。
    語重心長地說道“林將軍,老臣並非有意刁難,實是西征之事關乎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
    老臣隻望你能再仔細權衡利弊,切莫因一時之勇,而誤了國家大事。”
    林淵恭敬地說道“張宰相教誨,臣銘記於心。臣亦深知責任重大,故而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但臣堅信,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定能克服萬難,實現西征之目標。”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堂上的辯論逐漸進入尾聲。
    武則天看著群臣,緩緩說道“今日之辯論,讓朕聽到了各方聲音。
    西征之事,容朕再仔細思量。林愛卿,你回去後繼續完善西征計劃,將應對各種可能情況的策略都詳細羅列。
    諸位愛卿,也可再深思熟慮,有任何想法,皆可上奏於朕。”
    “臣遵旨!” 群臣齊聲應道。
    退朝之後,林淵的心情並未因這場激烈的辯論而有所波動。
    他深知,要讓保守派大臣們徹底改變態度,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與切實可行的方案。
    回到將軍府,他立刻召集幕僚們,開始對西征計劃進行新一輪的完善。
    而在朝堂之外,支持與反對西征的大臣們也各自聚在一起,繼續商討著應對之策。
    保守派大臣們決心尋找更多的理由,阻止西征;
    而支持西征的大臣們,則全力支持林淵,期待著武則天最終能夠做出西征的決策。
    林淵明白,自己肩負著武周的未來與希望,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他將以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為武周王朝開辟出一條通往輝煌的道路,無論前方等待他的是怎樣的艱難險阻,他都將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吸引狄仁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