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黃埔軍校
字數:4962 加入書籤
程前瞬間被易傳宗那鄭重的神情驚了一下。但他立刻明白,這是易傳宗的明智之舉。
他心裏清楚,以前家裏人都忙於打仗和工作,平日裏對孩子的教育有所欠缺。尤其在當下,很多家庭情況複雜,說白了,就是娶好幾房妻子,各房都留下孩子。
這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本就難以周全。要是被政敵挑唆孩子去舉報父母,那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話。
徐麗華也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神情凝重地說道:“玲玲、秀芝,你們可聽清傳宗說的話了?記住了嗎”
秀芝和程玲玲連忙點頭,齊聲說道:“嬸、媽,我們都記住了。”
易傳宗接著說道:“程叔、程嬸,你們也清楚咱們國家現在的狀況。很多人在外打仗或者工作,顧不上對家裏子女的教育。尤其現在摒棄了包辦婚姻,家庭結構變得複雜,一家有幾個母親所生的孩子,難免會有不一心的情況。
為了那些資源,孩子們肯定會有爭執。要是被別人抓住這個把柄,加以籠絡利用,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程前微微一愣,發覺易傳宗的想法竟與自己不謀而合。
他剛在心中閃過的念頭,易傳宗便脫口而出。這足以證明易傳宗不僅機智過人,更具備頗高的政治頭腦,想必這個念頭在易傳宗心裏已盤旋許久。
程前頓時覺得今日來對了,自己此前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今日可算是大開眼界,深刻體會到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性。
他深知這位年僅22歲的年輕人頗受眾多領導喜愛,就連那位向來難以相處的夫人對易傳宗也是青睞有加。
此前聽聞夫人為易傳宗介紹對象,即便易傳宗婉拒,夫人不僅毫無嗔怪之意,反而對他愈發喜愛。
以前程前覺得這些說法多少有些誇張,隻當是年輕人憑借爺爺留下的遺澤,加上自身長相出眾、文采斐然,才博得了眾人好感。
然而今日看來,所言非虛,而且易傳宗的表現似乎還遠不止於此。
程前心裏雖思緒萬千,但臉上絲毫未露痕跡,接著說道:“傳宗,我們家有兩男一女。你見過玲玲,她16歲,剛考上高一。
你大哥程征24歲,現在在前線,是個連長。老二程剛19歲,在外語學院讀大一。以後有什麽事盡管來找程叔,程叔能辦的肯定給你辦。”
傳宗滿臉笑容,稱讚道:“程叔、程嬸,你們教育有方啊。大哥日後必成大器,肯定能成為出色的指揮官。程嬸,您可是大功臣,把弟弟培養得如此優秀,將來一定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外交官。而且玲玲妹妹渾身透著書卷氣,也十分出色。”
徐麗華謙虛地回應:“哪裏哪裏,孩子們沒多大本事。我們家這仨孩子,老大隨他爸在戰場上拚命,老二像我,在語言方麵有點優勢罷了。
玲玲呢?我們一直比較溺愛她,畢竟她從小身體就不好。不過我覺得女孩子有個穩定的工作就挺好,也不指望她像哥哥們一樣。我們家五口人,四人在外麵打拚,怎樣都行,但總得留一個孩子在身邊……”
說著,徐麗華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她趕忙用手抹了一下,接著說道:“說句不好聽的,就當是給我們收屍吧!請原諒我的自私,畢竟全家就這麽一個女孩。
你也看到了,玲玲身體不太好,讓她上前線那不是耽誤事嘛。
讓她走外交這條路,她又靦腆,不善言辭。而且搞外交不僅精神要高度集中,身體素質也得過硬啊!
傳宗,以後有事直接來,你叔不在就找我,咱們勤走動。”
易傳宗說道:“程叔、程嬸,你們實在是太客氣了。程嬸,我理解您的想法,全家就這麽一個小姑娘,身體又不好,擱誰都舍不得往外送啊!
而且現在這世道不太安穩,長得漂亮的小姑娘在外麵確實很危險,就像個潛在的危險品。
所以,能有個穩定的工作,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不也挺好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安安穩穩的,沒必要非得經曆那些大風大浪,您說是不是?”
秀芝聽到易傳宗這麽一說,心裏覺得很舒坦,便說道:“程嬸,傳宗說得對,女孩子長得漂亮,在外麵確實挺危險的,而且這世道也不太平。”
程嬸笑著對他們倆說道:“傳宗和秀芝,你們這話可真說到我心坎兒上了。對,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哪個當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順遂、平平安安的,一點兒也不想孩子經曆波折。
可是孩子長大了,總是要出去闖蕩的。像玲玲這樣身體不好又長得漂亮的孩子,當父母的實在放心不下,所以就想把她留在身邊,能護一天是一天。”
程玲玲聽著媽媽說的話,難過地掉下一滴眼淚,說道:“媽媽……”
易傳宗看著娘倆說著話,都快掉眼淚了,趕忙說道:“哎呀!都怪傳宗哥不好。玲玲妹妹,一會兒傳宗哥吃完飯,咱們一起找唱歌奏曲,你會吹笛、吹簫,還是彈古箏?”
瞬間,程玲玲臉色微微一紅,笑著嗔怪道:“傳宗哥,我好不容易感動一回,你看你……”
程前笑著,趕忙附和道:“對對對,一會兒咱們吃完飯,我可得好好聽聽。玲玲,你不是既會彈古箏又會吹笛嗎?”
玲玲微笑著回答道:“嗯嗯嗯,我也就學過一點,傳宗哥。”
徐麗華笑著答話道:“玲玲,你傳宗哥笛、簫這些樂器都很精通呢?一會兒,你不妨和你傳宗哥切磋切磋,或者合奏一曲,也正好借此檢查檢查自己的技藝,看看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程玲玲直接說道,“傳宗哥,咱們以後可得多走動。你說的那些道理,我以前壓根兒就沒考慮過,現在聽了才開始琢磨。”
說著,易傳宗站起身來,笑著說:“咱們都聊了這麽久了,這甜湯味道真不錯。不過我感覺,程叔可能不太愛喝甜湯。”
說著,他看向桌上的兩個甜湯和一份西湖牛肉羹,隨即盛了一碗西湖牛肉羹,遞給程叔,說道:“程叔,您先喝點這個西湖牛肉羹,這湯挺好喝的。”
接著,他又舀起冰糖雪耳燕窩,給程嬸滿滿地盛了一碗,說道:“程嬸,您嚐嚐這個,不然一會兒就涼了。”
之後,他又給程玲玲盛了一碗。
這時,秀芝趕忙說道:“傳宗,給我吧!我來盛,我來盛。”
傳宗想著在客人麵前爭執不太好看,便說道:“秀芝姐,您坐下。今天我給您盛一碗,下次你再給我盛,好不好呀?”
說著,便給秀芝也盛了一碗。秀芝接過碗後,直接拿起湯勺給易傳宗舀了一碗,說道:“傳宗,給你,先喝點。”
易傳宗連忙說道:“謝謝秀芝姐。”
秀芝姐笑著回應:“跟我客氣啥,咱們自家人。”
玲玲這時又說道:“傳宗哥,黃埔軍校以前流行……”
易傳宗接過話茬,直接說道:“你是不是想說,最近大家都調侃黃埔軍校裏的事兒,說裏麵的人都邁著祖傳的三七步,‘黃埔打黃埔,上鋪打下鋪,同學拚刺刀,學長學弟打學長,主任轟校長’。
這說法雖然誇張,但也反映出當時軍校裏那種熱烈的氛圍,感覺幾乎整個學校的人都參與到了某種‘戰鬥’之中。其中最出名的調侃,就是號稱‘微操作大師’的黃埔校長,被招生班主任一招‘四渡赤水’打成了‘孤島騎兵’。”
程前接著話茬說道:“這一段時間軍隊裏確實很流行說這個。而且你們知道嗎?咱們華國的十大領導,有五個都出自黃埔。”
玲玲點了點頭,秀芝不太了解裏麵的情況,隻是微笑著,既沒有點頭也沒有說話。
徐麗華接過話說道:“對對對,‘一代黃埔人,半部民國史’,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易傳宗繼續說道:“黃埔軍校自成立以來,曆經了東征北伐、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
每一場戰爭都打得無比慘烈。正是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中,打出了一個新華國。
而且黃埔畢業生多達22萬人,到最後犧牲了19多萬人。尤其是抗戰時期,沒有一個黃埔畢業生投降,由此可見當年的畢業生是多麽英勇無畏、優秀卓越。”
眾人聽聞22萬人竟犧牲了19萬多,秀芝聽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易傳宗同樣神色肅穆。
他緩緩說道:“來,咱們幹一杯,為偉大的軍人而幹杯。可想而知,他們經曆了何等艱難。”
程家三口一同站起身來,齊聲說道:“幹杯。”
程前接著感慨:“不愧是黃埔軍校,從那出來的學生,個個深受軍校精神的熏陶,沒有一個不是懷揣著堅定的信念與報國之誌。”
稍作停頓,易傳宗又歎了口氣,說道:“哎,黃埔……因為玲玲妹妹之前提到黃埔軍校那些調侃,看似詼諧,實則背後都是沉甸甸的曆史啊!
黃埔軍校培養出的這些英烈們,他們用生命書寫了國家的未來。像在北伐戰爭中,黃埔學子們勇往直前,為推翻軍閥統治立下赫赫戰功;抗戰時期,更是奔赴各地戰場,成為抵禦外敵的中流砥柱。
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和平與安寧,我們應當永遠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