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人情世故
字數:5765 加入書籤
賈東旭轉過身,看向秦懷茹,認真說道:“淮茹,你平時在家裏沒啥事兒,就多幫師娘幹點活兒,像洗洗衣服、接完水給她提過去啥的。得讓他們感覺到,雖說咱媽有時候做事不太靠譜,但咱們兩口子可是孝順的。”
秦淮茹點頭應道:“嗯,行,東旭。我平常在家閑著也是閑著,肯定會經常幫易大媽,也就是師娘,幹些家務,陪她聊聊天。這樣一來,她肯定會更向著咱們。”
賈東旭聽到秦淮去茹說的話,微笑著說:“對,就得如此,隻要咱們和易中海師傅走得近,別人看在他的麵子上,也不會太為難咱們。尤其是媽,在院子裏可別老是撒潑罵人、占小便宜了。兒子以後工作晉升了,肯定能掙不少錢,咱們一家人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賈張氏聽著,不禁幻想起賈東旭當上廠長的情景,興奮地說道:“東旭啊!你以後可得好好跟著你易中海學,把他的手藝都學到手。到時候一步步往上升,先當組長,再當車間主任,最後當上廠長,咱老賈家可就熬出頭了!”
賈東旭同樣滿懷憧憬,信心滿滿地說:“媽,您就放心吧,瞧兒子的本事。等兒子真當上廠長,讓您也跟著揚眉吐氣,到時候人人都對您刮目相看。”
秦淮茹也跟著笑嗬嗬地說道:“東旭、媽,一想到以後的好日子,我心裏就甜得不知如何是好。”
就這樣,賈家三口人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仿佛那一夜美夢已然成真。
易傳宗和秀芝一前一後走進東跨院,隨後易傳宗拿起門杠,從裏麵將院門牢牢插上,又檢查了一下東角門。
之後,他回到客廳,看著滿桌的禮物,有條不紊地安排道:“秀芝姐,像酒就放在廚房的酒櫃上,那些罐頭全都放到櫥子裏擺好。”
秀芝看著這些禮物,麵露擔憂,說道:“傳宗,今天程叔程嬸拿了這麽多東西,咱們以後去他們家,該怎麽回禮呀?”
易傳宗微笑著安慰她:“秀芝姐,這是他們的一番心意。今天程家妹妹碰到了那事兒,他們想必也是聽說了我這兩天的事兒,對我有所耳聞,再加上大家都有同好相惜之情,人嘛!都想多交個朋友。
到時候咱們來回走動,看當時的情況,拿點新鮮玩意兒就行,具體的到時候再說。但這次要是咱們堅決不收,程叔程嬸肯定會不高興的。
收下這些東西,也不能說就把人情全還了,而且不光咱們家收禮了,還得去你娘家表示感謝呢?畢竟衛國、建國幫了忙,得謝謝他倆”
秀芝有些驚訝:“啊?還得去我娘家?”
易傳宗解釋道:“是這樣的,程玲玲聽到軍區大院裏,咱們家兄弟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說起了一些事兒,她又說給了程叔程嬸聽,所以今天程叔程嬸才會過來。
他們都是體製內的,肯定懂這些人情世故。像他們這樣的領導,最怕欠人情,所以想著一次性把事兒辦妥當。
至於以後,要是能繼續友好往來就接著交往,要是不合適,就當這次結清了。”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而且你知道嗎,程叔是程委員,級別可不低呢?程嬸在外交部工作,能精通五種外語,政治素質也相當高,不然也勝任不了那份工作。”
秀芝這才聽明白,說道:“傳宗,是不是他們一家三口今天來,一是為了表示感謝,二是想看看咱們是不是值得交往。要是覺得可交,以後還會繼續走動;要是覺得不可交,這次就算了。”
易傳宗轉身看向秀芝,沒想到在人情往來方麵,李秀芝一點就透。他點頭說道:“對,從我轉業回來後,因為我爺爺曾經救過很多領導,而且給不少領導調養身體,醫術高超,以前還是禦醫。
他們肯定也去打聽了,再加上我也算是少年英才,在領導麵前也掛過號。畢竟你也知道,那位夫人脾氣那麽難相處,都對我欣賞有加,他們肯定也看在眼裏。
而且他們看到結婚那天,軍區大院來咱們家的人不少,牆上掛著的軍功章,還有幾位領導送的書畫和題字,回去肯定跟別人說了。不然程叔程嬸怎麽可能這麽快就上門呢?”
易傳宗又接著對李秀芝說道:“秀芝姐,關於爺爺的事,你可能有些事情還不知道。
你爸他們這些上層領導都清楚,爺爺留下了10萬現金和10萬美金的存折,另外還有兩處院子。這都是領導簽過字,明確不讓捐獻,專門留給我個人使用的,而爺爺其餘的財產全都捐出去了,所以上層領導們都知曉此事。
有了這筆家底,咱們平日裏吃穿用度,就盡管花咱們自己的工資,隻要不動用老底就行。
如此一來,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平白無故找咱們麻煩。所以說,兩家相交還是得講究個平等。就算咱們在某些方麵可能比別人稍遜一籌,但也得有自己的才能,不然……”
李秀芝接著說道:“傳宗,爺爺留下來這麽多錢,咱們可得留著,不能輕易動用。光咱們的工資,其實就足夠花了。”
李秀芝隻聽聞爺爺留下如此豐厚的財物,心中不禁感慨萬千。爺爺對易傳宗著實關懷備至。早在42年,她就有所了解。
那時易傳宗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夥子,爺爺心疼他,什麽活都不讓他幹,一門心思讓他學習吹奏樂器、練習書法,閑暇時還逗他開心。
不僅如此,爺爺還時常精心地給他燉湯、做點心、烹飪菜肴,可謂是照顧得無微不至。
李秀芝暗自思量,自己也得像爺爺這般用心。她忽然想到,中院的何大清是譚家菜傳人,他兒子何雨柱正在豐澤園當學徒,學習川菜。
自己一定要找機會跟他們學做幾樣點心。畢竟自從結婚來到這兒,易傳宗吃的大多是買來的點心。那些點心雖說味道尚可,但易傳宗吃得不多。
爺爺以前就說過,外麵做的點心不衛生,還是自己做的才放心。而且外麵的點心很多都不符合易傳宗的口味,他偏愛清淡,又喜歡吃甜。所以,李秀芝暗自下定決心……
收拾完東西後,李秀芝對易傳宗說道:“傳宗,你瞧瞧,程叔他們這次送來的軍裝,有冬季的、春季的,還有軍大衣呢?光冬季大衣就有不少。”
易傳宗回應道:“秀芝姐,把這些都收起來吧!我本身就有不少。以前爺爺留下了很多,都放在二樓庫房裏。那裏邊不光有普通的軍大衣,還有校官、將官的軍大衣,甚至還有繳獲來的。隻不過我一直沒把它們拿出來罷了。”
其實,易傳宗多少有點潔癖,對於自己未認可的人,他不想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私人領域。
這一點,李秀芝十分清楚。自從嫁過來,她知道二樓自己從未踏足過,也不敢貿然上去。即便想上去打掃,易傳宗不發話,她也不敢去。
42年的時候,李秀芝在醫館養傷,當時在其他地方打掃衛生,爺爺都會同意,但易傳宗的房間,爺爺從不讓她進去,都是爺爺或者易傳宗自己打掃。
有一次,她未經同意擅自進去了,看到房間布置得極為豪華,床鋪、家具都十分精美,書房裏擺放的樂器更是讓她感覺這就是大戶人家的做派。
正巧這時,易傳宗回來了。一看到她在他自己房間,他頓時麵露慍色,生氣地質問道:“你為什麽要進來?誰允許你進來的?”
李秀芝看著眼前滿臉怒容的易傳宗,趕忙解釋道:“我就是想著來打掃打掃。”
易傳宗語氣強硬地說道:“出去!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不用你打掃,你有空就多歇著,把身體養好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房間不需要你操心。”
就在李秀芝站在那兒,流著淚,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爺爺也走進了房間。爺爺見狀,無奈地說道:“秀芝,這裏不用你打掃,之前不是已經跟你講過了嘛!你怎麽又進來了?
傳宗有潔癖,而且這房間裏有很多易碎物品,基本上都是他最喜愛、最貴重的物件。
他一般不希望別人來打擾他的私人空間,況且現在人心複雜,來來往往的人多了,即便不丟東西,哪怕隻是動了他心愛的物件,他心裏都會難受極了。”
她心裏明白,若不是父親借助領導的影響力施壓,易傳宗是不會答應娶她。
她深知易傳宗家境優越,而自己家是八輩貧農,雖說父親官職不小,但她從沒有進過學堂一天,要不是爺爺和易傳宗她也不會認識那麽多字,還學會了打算盤。
42年時,她和娘在醫館養傷期間,易傳宗和爺爺便讓她學習認字、寫字以及打算盤。
當時爺爺告訴她,在日常生活裏,不管是在家買賣東西,還是處理各類事務,打算盤和識字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這是基本的生活常識。
學會認字寫字,至少能寫出自己的名字,認識常用字體,如此一來,與他人簽訂契約時,就不至於因不識字而受騙。
既能打算盤又識字,這是當家主母理應具備的能力。嫁人之後,特別是身為當家主母,倘若家裏有產業,諸如房租、地租的收取,或是做買賣等事務,都必須掌握打算盤和識字的本領,否則根本無法管理好中憒。
所以,當時娘一直安排並叮囑她要認真學習。她心裏清楚,娘是看中了易傳宗爺倆優越的條件,期望她能留在易傳宗身邊。
娘在與爺爺和易傳宗分別時,提出想讓她做易傳宗的小媳婦,結果爺爺婉拒了,不僅爺爺婉拒,易傳宗更是直接拒絕。
然而娘依舊放心不下,在去找父親的路上,還不停地念叨他們爺倆真好。甚至在母親彌留之際,仍囑咐她不要回老家,直接去找易傳宗爺倆,說這樣可以從小培養感情,他們爺倆看在她父親打仗的份上,會收留她,慢慢地便能接納她,爺爺和易傳宗也就不會再拒絕她了。
那時,她心裏十分害怕,想去找傳宗,也怕爺爺和易傳宗不收留自己。而當時正值戰亂,父親沒等她說出口,就直接找人把她送回了老家。
那次在林少華林叔家相見時,父親又提出把她許配給易傳宗,易傳宗依舊直接拒絕了。
仔細回想起來,她喜歡的是易傳宗這個人,還是鍾情於易傳宗的生活環境。
那時,易傳宗雖然年紀比她小幾歲,可自幼便長得高大挺拔,樣貌出眾,身高甚至比她高出許多。
她清楚地記得,自己睜開眼睛,就看到易傳宗那一雙白皙修長的手,正帶著微笑對她說:“姐姐,喝藥。”
隨後又拿來好吃的白麵饅頭。這個畫麵,她一直銘記於心,滿心渴望能與他相伴。
她對父親的情感頗為複雜。她感激父親,可也心生埋怨。
若不是父親這次的安排,以他們倆懸殊的生活條件、家庭背景以及所受教育的差異,她和易傳宗或許永遠都沒有交集,又怎麽可能結婚呢?
她忍不住想,要是當時父親能聽她解釋,而不是直接把她送回老家,而是送到易傳宗那裏,說不定她和易傳宗就能從小培養感情。
如此一來,她跟著學習識字、樂器等,就能和易傳宗有更多話題可聊,而不像現在,除了在生活上能照顧易傳宗,在其他方麵,根本無法與他暢快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