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程前的思緒

字數:3429   加入書籤

A+A-


    程前聽到徐麗華這般評價,無奈地歎道“哎!天已經很晚了,咱們睡吧!也睡不了幾個小時,人也累了,越想心裏越糟心,這孩子啊,真讓人頭疼。”
    徐麗華哼了一聲,說道“哼,隻要咱不死,就得一直為他們操心。就算活到一百歲,也得給他操心。哪怕孩子八十歲了,咱還得操心呢?
    隻要咱活一天,明白事理一天,就得為他們操心。不操心又能怎麽辦?實在是舍不得,也看不下去。
    咱們玲玲也讓人發愁,畢竟現在還小,真不知道以後會怎樣。老二找媳婦可千萬不能找以前民黨留下來的那些人,還有咱們以前認識的那些相關人員。
    我就想讓老二這邊根紅苗正的。這樣就算以後有什麽事情,也牽連不到他身上。老二和玲玲都得找這樣的。”
    徐前點頭稱是“對,就得找這樣的。老大媳婦找的是那邊的故交,但是老二老三可不能再找那邊的了。咱們就找這邊的,尤其像傳宗這樣的,從小在根據地長大的。”
    徐麗華接著說道“人家從小在根據地長大的,也不一定看得上咱這樣的。雖說得看雙方是否般配,你職位是挺高,可要是孩子沒本事,人家也會權衡利弊的。
    凡是能爬到那麽高位置的人,沒一個是傻子。多少都讀過書,就算沒讀過書,也在學堂裏待過幾年。在部隊裏更是學習打仗兩不誤。不然,光一根筋不聰明的,早就應了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程前聽著徐麗華提及“一將功成萬骨枯”,深有感觸,確實,這話絕非空穴來風。在那個殘酷的年代,不聰明、一根筋的人,早就淪為戰爭的炮灰了。
    能夠留下來的,全都是精英。尤其是那些既讀過書又懂得打仗的人,後來大多成了各個部隊的將領。
    這些將領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提拔起來的,與民黨那些貪汙成性的人截然不同。
    咱們紅黨這邊,就如之前所說,在戰場上,營長、連長等,全都身先士卒,衝在隊伍的最前麵。正是因為這樣,戰士們才會毫不猶豫、毫無保留地奮勇向前衝。
    紅黨是為了人民而戰鬥,自然深受人民的擁護,所以最終才能取得勝利。
    先看看情況吧,肯定得給老二和玲玲找個聰明伶俐的伴侶。老二相對好說些,找個條件差不多的,按照“低門娶媳”的傳統來。
    可玲玲不一樣,她要“高門嫁女”,但這事兒著實讓人發愁。
    要是一般女孩,找個普通家庭倒也無妨,可玲玲智商、情商、學識都不錯,畢竟是他們兩口子從小帶大的,養成了一種文人特有的清高與傲氣。
    要是和沒有相當學識、無法在精神層麵與之共鳴的人一起生活,對她而言簡直是煎熬,對她未來的丈夫來說恐怕也是如此。要是兩人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生活上想必也能過得美滿。
    其實玲玲說過,要是易傳宗離婚,她會嫁給他。他是真心認可易傳宗,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政客。
    易傳宗和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人聊天,從來都不會處於下風,同時又不刻意彰顯鋒芒。他身姿挺拔、樣貌出眾,這種外在條件很討上級喜歡。
    畢竟,要是一個樣貌醜陋的人和一個樣貌出眾的人站在一起,大家肯定更青睞樣貌出眾的,看著賞心悅目嘛!而且,不光女人喜歡長相出眾的,男人其實也欣賞這樣的人。
    就拿今天飯桌上來說,易傳宗主動為他和麗華添菜,敬酒時酒杯低於對方,說話一直用敬語,如“您說”“請問”,從不隨意評價他人,舉止得體、步態穩健。
    關鍵是落座時,他腰背挺直,手勢動作克製,很少有大幅度的肢體動作,眼神專注。與人交談時,他習慣直視對方,既不會刻意給人壓迫感,也不會被別人壓迫,始終保持著一種克製的狀態。
    這是在政治場合、體製內必須具備的素養,隻要把這些狀態琢磨透了,就算沒什麽真才實學,在體製內也能勉強應付,謀得一席之地。
    哎!其實要是老大老二能有易傳宗這樣的特質,他哪怕現在就閉眼,也能笑著離去。
    怪不得周領導說,他年輕時要是有個兒子,哪怕隻有易傳宗六七分的文采,又具備像易傳宗那樣穩定的情緒,肯定會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也難怪易傳宗能受到那麽多領導的擁護和喜愛。他樣貌出眾隻是一方麵,關鍵是才華橫溢,為人不卑不亢,從不諂媚。
    在壓力重重的場合,他也能麵色平靜、目光堅毅,讓周圍的人切實感受到他內心的強大與堅定。他身上還透著與生俱來的貴氣,高挺的鼻梁更添幾分堅毅之感,嘴唇線條剛勁有力,微微上揚的嘴角仿佛總是帶著對生活的樂觀與豁達。程前對易傳宗本人確實十分看好。
    他心思一轉,想著不管怎樣,現階段已經結識了易傳宗,接下來就看日後的走動了。要是玲玲能和他搞好關係,以後在人情往來方麵,對玲玲肯定會有一定的幫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且他看得出,易傳宗這人很重情,可有時又透著冷漠。在他看來,合格的政客似乎都該冷漠無情、心如止水,但易傳宗偏偏在人情世故上深諳此道,著實讓人捉摸不透。
    易傳宗此人,著實讓他捉摸不透。平日裏,他所看到的,全是易傳宗有意展現出來的。
    之前他跟玲玲和麗華提及,易傳宗似乎不想與他有過多牽扯,合格的人往往能讓別人準確領會自己的意圖,易傳宗正是如此,不自覺間就能傳遞出那種疏離感。
    而且,易傳宗比他多了幾分圓滑與世故,為人處世能屈能伸,情緒更是出奇地穩定。像他在易傳宗這個年紀時,還在國外留學,遠沒有易傳宗如今這般氣質儒雅,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不迫,恰似曆經歲月沉澱的玉石,溫潤且不失鋒芒。
    易傳宗目光深邃,透著洞察世事的睿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表象,直達問題核心,卻又不會給人壓迫感,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安心的力量。
    今日看到易傳宗與玲玲聊天,他仔細回想從初次見麵直至結束時易傳宗與自己的交談,發現易傳宗所表現出的一切,都是他想讓人感受到的樣子。實際上,他覺得易傳宗身上還有諸多謎團尚未解開。
    也難怪易傳宗如此優秀,他從小在根據地長大,自幼加入兒童團,從事地下工作這麽長時間,從未有過一次失誤。怪不得連領導夫人那般苛刻的人,都對他欣賞有加,這絕非偶然。
    喜歡四合院轉業街道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轉業街道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