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各種各樣的禮物
字數:4145 加入書籤
李秀芝繼續從背簍裏一樣樣往外拿東西,小紅豆、棗被依次擺在桌上。
緊接著,她像發現了寶貝一般,迅速拿起一個盒子,興奮地喊道“傳宗,傳宗,你快看看,這是不是人參?”
說著,便高高舉起盒子,好讓傳宗看得清楚。
易傳宗趕忙走過來,定睛一看,點頭說道“嗯,秀芝姐,確實是人參。看樣子,這應該是一株三十年左右的林下參,你瞧這樣貌,保存得十分完好,還是難得的幹參呢?”
李秀芝端詳著人參,一臉疑惑地問“傳宗,林叔林姨為啥要拿這麽貴重的東西給咱們?我心裏清楚,這人參肯定價值不菲。”
李傳宗輕輕打開盒子,仔細查看後說“這三十年的林下參,大概也就十五克左右。像這樣一盒,市場價格差不多得一千多塊呢?”
聽聞此言,李秀芝瞬間心情低落下來,擔憂地說道“傳宗,咱該怎麽給林叔林嬸回禮呀?這麽貴重的東西,可真讓人犯愁。”
說著,她又把目光投向背簍,繼續翻找,“你看,這又是什麽?”
李秀芝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拿起另一件物品,“傳宗,我認識這個,是棗、冰糖,還有小豆,這些都是補身體、補血氣的,以前爺爺跟我說過。還有這個,好像是燕窩吧?那個難道是鹿茸?”
說著,她拿出直接把一個禮盒裝的物件,遞給易傳宗。
易傳宗接過,看了一眼,肯定地回答“對,這是鹿茸。”
李秀芝有些驚訝“鹿茸的價格不是特別貴嗎?爺爺以前說過,早在 42年的時候,有個人拿了一個鹿茸賣給爺爺,當時都賣了好幾百大洋1你還記得不?”
易傳宗點點頭,解釋道“這估計是別人送林叔的,或者是他自己采購的。你知道嗎?林叔林姨的娘家號稱‘婁半城’,他們家錢財不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平常用來補身體的。
我和爺爺以前救過林叔的命,我和爺爺都有恩於他,所以林叔並不會在意這些東西。下次,咱們把泡好的酒給林叔送去就行了。”
秀芝又指著背簍裏的東西,招呼易傳宗“傳宗,你快來看。”
兩人一起拿起一件,秀芝好奇地問“這是什麽呀?”
易傳宗看了看,說道“這是魚翅,還有這個,是東阿阿膠,以後給你吃,熬製了補補身子。”
易傳宗又拿起燕窩,說道“這燕窩啊!得泡發。你瞧,這個燕窩很幹淨,有些燕窩裏麵會有毛發之類的雜質,這個品質算是很不錯的了。”
李秀芝從背簍裏翻出一樣東西,“咦,這是什麽?這燕窩怎麽這麽紅?”
易傳宗頷首示意,娓娓解釋道“這想必是他人饋贈林叔的,亦或是他自行采買的。你知曉嗎?林叔林姨的娘家素有‘樓半城’之美譽,家底殷實,錢財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身外之物,這些滋補品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日常養生所需。爺爺曾對林叔有救命之恩,我與爺爺皆於他有恩,故而林叔並不會將這些身外之物放在心上。下次,咱們將精心泡製的酒送與林叔便是。”
秀芝又指向背簍裏的物件,熱情招呼易傳宗“傳宗,你快來瞧瞧。”
二人一同拿起一件,秀芝滿臉好奇地問道“這究竟是何物呀?”
易傳宗定睛一看,說道“此乃魚翅,還有這個,是東阿阿膠,日後給你熬製服用,滋補身子再好不過。”
易傳宗又輕輕托起燕窩,耐心講解“這燕窩,需經泡發方可食用。你看,此燕窩潔淨無瑕,有些燕窩內部會夾雜毛發等雜質,相較之下,這個的品質堪稱上乘。”
李秀芝從背簍裏翻找出一樣東西,“咦,這又是何物?這燕窩怎的這般紅豔?”
易傳宗接過話茬,回應道“秀芝姐這是血燕。秀芝姐,日後你也可熬煮些血燕食用,長期服用,有美容養顏之功效。往昔在皇宮之中,或是富貴人家的太太小姐們,常以此滋補養顏。”
李秀芝緊接著傳宗的話茬,不假思索地說道“傳宗,等明天開始,我就熬製燕窩給你喝。以前爺爺不就經常給你熬冰糖燕窩或者銀耳燕窩,聽爺爺說吃了能潤肺,對吧?”
說著,二人便將一件件物品拿起又擺放好。易傳宗隨後把這些東西放進廚房的櫥櫃裏,整理妥當後,又從車簍裏拿出點心。
秀芝見狀,說道“傳宗,這麽多點心,咱們哪吃得完呀?”
易傳宗笑著回應“沒事,吃不完就放在櫥子裏,慢慢吃。秀芝姐,你這兩天找個空回趟娘家,給奶奶送兩盒去。”
沒等易傳宗說完,李秀芝趕忙說道“不用,傳宗。吃不完的點心咱們留著。要是走禮,你同學啥的,咱可以拿出一兩件。
哎,傳宗,你說,咱給中院的易中海送一盒,咋樣?易中海這個人,我瞅著你有那麽點兒像他,都是高個子。但仔細瞧瞧,又不太像,可猛地一看,還真有1??分相似之處。”
易傳宗略作思索後,認真地對李秀芝說道“秀芝姐,中院的易中海兩口子一直膝下無子,向來對小孩子疼愛有加。咱們如今身邊沒了長輩幫襯,往後確實得多和他們親近親近,畢竟鄰裏之間相互照應,日子也能好過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雖說咱倆和易中海一家都姓易,可這五百年前是否真同出一脈,實在難以說清。往上追溯,也不知曆經了多少代,出了幾服了。
但不管怎樣,就衝著這同姓之緣,咱把他們當作叔嬸般悉心照料,以後咱們要是有了孩子,想必他們也會多幾分關照。你覺得呢?”
李秀芝聽了,心中暗自思忖傳宗說的是,就因為他們沒孩子,所以咱們才更得和他們多走動走動。不然在農村,像咱們這種沒長輩的,要是不跟鄰裏處好關係,被人‘吃絕戶’的情況可不少見呢?
李秀芝接過話茬,微微皺眉說道“傳宗,你說的確實在理,不過這人世間的人情往來,咱們可得拿捏好分寸。
易中海兩口子雖說平日裏看著人還不錯,但咱也不能一門心思地上趕著,不然顯得咱們太過於主動,反倒落了下乘。”
易傳宗看著李秀芝那言不由衷的模樣,心裏暗自思忖她這心思,無非就是瞅準了易中海在鋼廠當著中級技工,兩口子又向來節儉,還沒個孩子。
秀芝姐心裏的小算盤,他自然是清楚的。其實,易中海心裏恐怕也跟明鏡似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這裏麵的門道。
易中海想必是早就認出自己了,從他看向自己那飽含疼愛的眼神,就仿佛看見了故人一般。
隻要易中海不提,我也裝作不知道,畢竟當年分開的時候我還小,能懂什麽呢?易傳宗猜易中海看她的眼神裏,既有愧疚又有喜愛。
李秀芝頓了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憂慮,隨後緩緩對易傳宗說道“傳宗,你說咱要是和易中海走得太近了,總感覺像是咱們上趕圖人家東西似的。
可要是不親近吧!你看易中海兩口子對咱們又確實挺照顧的。就說咱倆結婚的時候,他送了那麽多值錢的東西。咱跟他以前壓根兒就不認識,我不認識,你也不認識啊!
就單純看在都姓易的份上,他也不至於對咱這麽盡心盡力、出錢出力。而且我在院子裏跟鄰裏打聽過了,易中海兩口子平日裏可不是那種花錢大方的人。
雖說平常看著和鄰居們相處得還不錯,有事也會幫忙,還經常調解鄰裏間的矛盾,畢竟他是中級技工,大家夥兒都信服他。
咱這個大院裏,主院的人大多都在紅星軋鋼廠上班,就像你之前說的,林姨娘家就是那‘婁半城’,這軋鋼廠就是他們家的產業。”
喜歡四合院轉業街道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轉業街道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