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鄰裏關係

字數:4207   加入書籤

A+A-


    實際上,易傳宗對她越好,她心裏越不安。她覺得自己似乎沒什麽能回報的,生怕易傳宗不要自己了,她就再也遇不到這般優秀的人。
    她重新躺下,抱著易傳宗的胳膊,陷入沉思在心裏默默祈禱:“傳宗,不管你外麵有多少女人,我都不在乎。我隻在乎能和你在一個戶口本上,在一個家裏,隻要你能回家。
    我知道,但凡有點錢的男人,以前會有姨太太,現在雖說不讓納妾,實行一夫一妻製,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外麵養情人,或者離婚另娶、休妻再娶的,這種情況不少吧?
    就像軍區大院,聽說好多人家裏的媳婦是包辦婚姻,然後就離婚不離家,男人在外麵又另娶他人,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隻要你不跟我離婚,我就不管其他的。就像奶奶說的,不管男人在外麵怎樣,隻要他回家能跟你好好過日子就行。男人老了,自然就知道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了。”
    李秀芝一想到易傳宗要是在外麵有女人,心裏就不是滋味。但她深知易傳宗才華出眾,覺得自己與易傳宗在一起,易傳宗著實受了委屈。
    畢竟兩人生活環境,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差異較大,她的弟弟妹妹眾多且年紀小,還並非一母所生,彼此間哪有那麽親近呢?
    弟弟妹妹們肯定更相信後娘的話,怎麽會相信一個從小沒怎麽在一起生活,隻見過幾麵的大姐說的話呢?
    李秀芝心想,自己嫁給易傳宗後,弟弟妹妹們才對她有些親近。可要是嫁給普通工人,他們還會對自己這般親近嗎?
    隻要易傳宗有能力、有地位,她在娘家的地位就低不了。即便弟弟妹妹們心裏不樂意,也會主動與她交好,這便是易傳宗給她的底氣。
    就像今天弟弟說的,隻要她不胡來,他的傳宗哥肯定不會拋棄她,事實確實如此。
    她漸漸陷入沉思,心裏默默念叨著:“娘,一定要保佑我和傳宗能白頭偕老。女兒沒什麽大本事,隻能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傳宗。
    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好,傳宗對我還能有什麽感情呢?傳宗什麽都會做,而我好像除了洗衣做飯外,就沒有什麽優點了。
    時間久了,傳宗會不會厭煩我呢?況且不過是洗洗衣服、做兩人的飯,又能有多難呢?再說傳宗在的時候,還會幫我打下手,這已經很讓人羨慕了。”
    她擔心外麵的女人會趁虛而入,比如賈家那個小媳婦秦淮茹,長得就比自己好看。她能感覺到那小媳婦在自己麵前隱隱透著一絲優越感。
    李秀芝心裏不屑地想:“還優越感,也不看看嫁的什麽人家。要是她爹有點本事,肯定能嫁得更好。
    不過是個從農村出來想嫁城裏人的,最後也隻嫁進了賈家。城裏人大多看不起農村人,賈家願意娶秦淮茹,也是因為賈家在城裏名聲已經臭了,而且賈東旭,雖說長得還行,可幹活吊兒郎當,沒個正經樣子,被賈張氏慣得眼高手低。
    就像閻老師家的楊大姐說的,寡婦的兒子可不好嫁。”
    一想起秦淮茹,李秀芝心裏就有些生氣。有時候,秦淮茹見到李秀芝,總會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打量她。
    李秀芝雖說在農村長大,但她很清楚什麽樣的眼神是善意的,什麽樣的眼神是別有意圖的,她自然能分辨得出來。
    而且她明顯感覺到秦淮茹對自己懷有一絲敵意。的確,她承認自己長得沒有秦壞茹好看,可兩人嫁入的家庭卻截然不同。
    尤其是易中海夫婦,對傳宗比對賈東旭還要好。易中海和賈東旭是還是師徒關係,聽易嬸說,賈東旭的爹和易中海關係不錯,賈東旭的爹在廠裏去世後,賈東旭非要拜易中海為師。
    但易中海其實一直不太情願,所以師徒之間也沒那麽親近。
    李秀芝心想:“你們師徒親不親近,我不在乎,隻要你們對我好,我就對你們好。
    畢竟以後我和傳宗都要上班,有了孩子得找人照看。就像傳宗剛剛說的,雇人照看孩子那是剝削者、資本家的做法,會影響傳宗進步,所以肯定得找鄰裏幫忙。再說了,易中海夫婦和我們都姓易,說不定500年前還是一家呢?
    而且易傳宗和易中海長得還有一分相似,肯定算是親近。”
    李秀芝也說不上來為什麽,就覺得易中海對傳宗好得就像對親兒子一樣。
    李秀芝一邊想著,一邊就進入了夢鄉。睡著時,她嘴角微微上揚,也不知道夢到了什麽美事。
    此時,易傳宗才輕輕翻過身來。說實話,他有時能感覺到秀芝姐對他的那種在意,就比如他多次叮囑李秀芝別再等他一起休息,因為他寫作時常常不知會寫到幾點,經常都是十一二點以後了。
    易傳宗擁有特殊的空間,在其中仿佛時間靜止,能快速恢複精神力,所以他即便晚睡,每天睡六七個小時也無妨。
    然而,李秀芝的情況卻不同,易傳宗一心想著讓她能早點休息,可每次他叮囑李秀芝別等自己,她卻總是不聽。
    易傳宗心裏琢磨著,以後可不能寫那麽晚了。畢竟白天睡覺也不太好,而且自己有空間,在裏麵時間近乎靜止,精神力恢複得快,倒是不缺覺,可李秀芝不一樣,她得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行。
    所以他打算明天去買個鬧鍾,晚上定到10點半,到時候就下樓洗漱。他想著,要是李秀芝能早早睡,自己十一二點寫作完,這個時間也不適合打擾她,就在二樓休息就好。
    彼此給對方留一點空間,這樣相處起來或許會更融洽。而且,他還得琢磨白天開會時領導留下的那些話。
    易傳宗不僅反複琢磨白天開會時領導說的話,對於和同事之間的相處以及辦事的細節,也都要來回仔細複盤好幾遍。
    在政治場合,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若不能反複梳理思考,一旦發生什麽事情,很可能就來不及補救。
    雖說易傳宗憑借自身精神力好、有才華,又對上個世紀有所了解,自認為對這個時代有個大概的認知,但他從不小瞧這個時代的任何人。
    從領導階層到普通老百姓,哪一個不是精明之人呢?經曆了戰亂時期,如今剛剛趨於平和,抗美援朝那邊還在打仗,大家都在預防外敵入侵,所以每個人都不容小覷。
    就像李秀芝,她雖沒讀過多少書,但對於人情往來中的種種事情卻心裏透亮。就拿他們的婚事來說,李平安拿領導來施壓,她不也心裏明白得很嗎?
    其實易傳宗有時能感受到李家的人情世故。雖然在一些事情的處理和思想觀念上,他與李家不同步,但既然已經成婚,大家就是一家人。
    李平安過得好,他不一定能從中獲利,但李平安要是不好,他肯定會受到牽連。所以因為易傳宗在京城,李平安在前線才放心。
    畢竟這是姻親關係,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選擇聯姻,聯姻的好處就在於,當彼此遇到困難時,別人會看在這層關係的麵子上,不會輕易打壓。
    就像李秀芝說的,她奶奶給她準備的特供煙酒,是她回娘家後帶回來的。要是秀芝不回娘家,這些煙酒也不會到他手上。
    李平安隻給了他999塊9的改口費,給這個數字,無非是想讓秀芝和他感情穩定,好好過日子。
    這不,秀芝懷孕了,回家她奶奶才拿了這麽多煙酒讓秀芝拿回來給他拿過來。雖說這些是特供的,但也不是特別難買,還是能買到的,隻是數量少而已。
    可以在各個百貨大樓或者供銷社多次購買。像程叔、林叔和林嬸也給了他們很多東西。
    不光是這次,易傳宗沒轉業的時候,那些煙酒就都是給二姐夫留著的,大姐夫不抽煙喝酒,所以那些東西就給了二姐夫。
    他轉業之後因此,基本上林叔、林姨把這些東西都平分他倆手上。
    雖說林叔和他相交,其中既有報恩的因素,也有利益關係,但人家實實在在付出了不少金錢和物品,相比之下,李平安父子就沒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