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何家成分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易川宗笑嗬嗬地說道:“好好好,都聽你的,秀芝姐。你上班的百貨大樓離咱家不遠,走著去全當鍛煉身體,挺好的。”
說完,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便分別前往各自的單位上班。
易傳宗徑直來到交道口街道辦,一路上,同事們紛紛與他打招呼:“處長好!”
“小王好。”
“小林,你好。”
不少人都熱情地喊著:“處長,早上好。”
在一陣熱絡的寒暄後,易傳宗走進辦公室。他正準備把餐盒放下,目光落在餐盒上,打開餐盒後,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一絲笑容。
易中海對他的照顧頗為周到,然而這也讓易傳宗覺得易中海的態度有些矛盾。
易中海的眼神裏,既飽含著想念與疼愛,明顯透露出親近之意,可又仿佛有所顧慮,不敢與他過於親近。
這種感覺實在奇妙。易中海對他,似乎既當作子侄般看待,又因他是故人之姿而有著別樣的情感。
易傳宗不禁思索,易中海究竟透過自己在思念誰呢?是故人的模樣,還是對故人之子的複雜情感?或許兩者皆有吧!
易傳宗感覺易中海媳婦應該知曉一些內情,易中海可能也向她透露過自己的身世。但想必還有許多事,易中海並未與媳婦提及,比如關於自己母親的一些事情。
想到易中海,易傳宗又聯想到後院的龍老太太,他覺得龍老太太絕非簡單人物。
從龍老太太看自己的眼神中,他有時能察覺到,就如同易中海看自己一樣,仿佛透過他在看別人。
易傳宗宗心想,龍老太太是恭親王後代載成貝勒的外室,而原主的母親是宗室子女。
他們肯定有過交集,隻是龍老太太身份低微,作為外室,可能是在大街上、商場裏,或是酒樓中,又或者是和載成貝勒一同出門時見過原主母親。
不過,這也隻是他的猜測,不敢確定。
易傳宗暗自思忖,隻要這些事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暫且按兵不動。
龍老太太的兩個兒子應該是跟著校長去了海峽對岸,所以在這邊,龍老太太並無子女。
在原劇情裏,她同樣沒有子女,一直是靠著易中海夫婦伺候養老。
龍老太太對何雨柱有著特殊的情感,一直將他當作親孫子看待。但在易傳宗看來,龍老太太其實是相中了何雨柱的廚藝,想著能讓他給自己做些好吃的。
可別小瞧廚子這個職業,在當時,廚子、售貨員、司機等都屬於“八大員”。
之所以被稱為“八大員”,是因為這些職業不愁吃喝。就像人們常說的,手握方向盤,給個縣長都不換。
而且,聽診器醫生)、方向盤司機)、售貨員、廚子,這些職業都非常受歡迎。
甚至還有“廚子不偷,五穀不豐”的說法,雖說這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在那個時代,廚子總會在做菜時偷嚐,順便填飽肚子。
易傳宗心想,自己來到這裏後,情況肯定有所變化,易中海應該不會像原劇情那樣算計著讓何大清出走。
有些衍生小說裏講,何大清是被易中海和後院的龍老太太算計才離開的。但易傳宗覺得,易中海即便參與其中,也不過是順水推舟,真正關鍵的,可能是龍老太太握著何大清一些要命的把柄。
畢竟當時都在定成分,前一段時間剛完成。何大清作為廚子,在豐澤園有不少師兄弟,他可不是半路出家的野廚子,而是正經拜過師的。
易傳宗猜測,何大清可能在前政府時期給高官做過飯,還留下了照片或者報紙宣傳;又或者曾給小日子侵略者做過飯,還被拍了照。不然,以他的條件,不至於直接逃走。
何大清要是想娶寡婦,京城漂亮的寡婦隨便他挑。那個年代,爺倆都是廚子,家裏隻有一個小姑娘。倒不是說這個時代歧視女性,而是當時女性地位相對較低。
農村漂亮姑娘多得是,想嫁進城裏的更是數不勝數。而且何大清在軋鋼廠還是副主任級別,掌管著小灶,家裏房子也多,還都是私產。
在京城,有名又漂亮的寡婦不少,他要是真想找,肯定能找到,不可能隻為了一個白寡婦就跑到保定那邊,一直不回來。
再說了,他要是真看不上何雨柱和何雨水,又怎麽會月月給他們寄錢呢?雖說其中可能有算計成分,但要是何大清不跑,兩個孩子的成分可就高了。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成分高低對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這個年代,成份高低影響重大,無論是當兵、政審、嫁娶,還是十幾年後的一些運動,比如打地主之類的,要是被認定為叛徒,那可就麻煩了。
何大清肯定是害怕得不行,所以選擇逃跑,他覺得跑了就能沒事。要是不跑,他擔心有人告發他,一旦被告發,那他們爺仨誰都別想好過。
他這麽做,也是為了給何雨柱留條後路,不然也不會讓兩個孩子恨他。街道辦和周圍鄰居都知道他拋下孩子走了。
即便以後事情敗露,也隻是他自己承擔,不會牽連到孩子。而且在走之前,何大慶把房產改成了何雨柱的名字,這樣兄妹倆就有房子住。同時,何大清還為何雨柱安排了食堂的工作隻可惜何雨柱沒有想到,因為不到年齡不能進廠。
所以,何雨柱領著何雨水去保定找何大清,沒能第一時間去報到,也沒去詢問工作的事。
因為何雨柱因為年齡不大,軋鋼廠不讓他接班。就這樣,何雨柱撿了兩年垃圾,直到成年後,才在軋鋼廠上班,生活這才慢慢好起來。
一直到劇情出現的那年,何雨柱28歲了還沒結婚,這才開始著急。那個時候,何雨水已經高中畢業,也找到了工作。
易傳宗挺喜歡何雨柱,但對何雨水有點不喜歡,感覺這個女孩有些利己自私。不過,易傳宗認為兄妹倆在房間裏怎麽爭吵打鬧都沒關係,可在外麵必須一致對外。
要是看著外人算計自己的親人,不但不幫忙,還推波助瀾,那就不僅僅是白眼狼能形容的了,這是裏外不分。
這樣的人,誰沾上誰倒黴,他們看不到別人的好,隻盯著別人的壞。所以,最好離這樣的人遠一點,免得打雷下雨時,自己也被牽連受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