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賈家娘倆選工種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A+A-


    其實,賈東旭心裏明鏡似的。以前他仗著易中海的關係,在廠裏偷懶耍滑,別人看在易中海的麵子上,都不跟他計較。
    在院裏,他娘一直盼著易中海能出錢給他們租房,可易中海隻是幫忙找房,哪會拿錢給他們租呢?這根本不現實。
    他以前還總幻想著讓易中海出錢,現在想想,他太天真了,他和易中海又不一個姓氏,隻不過是易中海以前和他爹在同一個鉗工車間幹活,關係比較好,又住在同一個院裏,這才勉強拜易中海為師。
    易中海對他的照顧已經夠多了,自己整天幻想著易中海能給他出錢出力,不給他出錢出力,就感覺他對自己不好,以後不要給他養老。
    現在想起來,他就恨不得把當時的自己打一頓,怎麽會這樣想呢?他們隻是師徒關係,他不給師傅買東西,還要師傅的東西,簡直反天罡。
    以後他不能再妄想其他,更不能總想著不勞而獲。
    賈東旭來到一車間,看到易中海正在幹活,便走到自己工位上,默默地幹起活來。至於選工種、調車間的事,在沒確定之前,他打算還是先在鉗工車間踏踏實實地幹著。
    易中海看到賈東旭走過來,二話不說就在工位上幹起活來,心中不禁感到一絲欣慰,暗自思忖:“今天賈東旭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就是我太慣著他了。
    真希望這孩子能就此改好,畢竟是從小看到大的,要是他學壞變懶,自己心裏也不好受。
    大家工資都提高了,咱們這些鄰裏鄰居,工資高點也不算啥了不起的事兒。”
    其實易中海做事向來小心翼翼。他和何大清工資都比較高,何大清做廚子,整天在廚房忙活,家裏時不時飄出菜香,畢竟大家都住在一個院裏,這倒也能理解。
    可要是他們太過張揚,院裏的人難免會心生嫉妒。大家平常都吃雜麵饅頭、玉米麵饃饃,很少燉肉,偶爾燉一次,香味四溢,就容易引發鄰裏間的一些小麻煩,這個要點,那個要點的,家裏哪經得起這樣折騰。
    所以,他和老伴從來不會做那些香味太重的飯菜。要是饞了,就去買些熟肉,拿回家關起門來吃。
    易中海想著,要是院裏家家戶戶工資都提高了,大家生活水平都不低,平常吃點肉、吃點好的,自然也不會引起別人嫉妒。
    院裏鄰裏關係好了,對他們自己也有益處。院裏要是有窮人,他們作為老師傅,工資又高,又怎麽能坐視不管呢?
    可話說回來,現在大家經常給家庭困難的人家捐款捐物,次數多了,別人難免會有想法。人家辛辛苦苦加班掙來的錢,家裏人都不舍得吃穿用度,憑什麽一次次地給別人呢?
    一次兩次算是獻愛心,次數多了,可不就成冤大頭了。
    易中海心裏琢磨著,要是賈東旭工資漲上來,賈家日子好過了,賈張氏估計就不會整天說三道四了。他真心希望賈東旭能管住他娘那張嘴。一想起賈東旭早上說的那些話,易中海現在還氣得不行。
    一天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下工鈴聲響起,易中海、賈東旭、劉海中與何大清一道,隨著人流往大院的方向走去。
    院裏同工種或不同工種的同事們,紛紛成群結隊,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彼此分享著各種有趣的笑話,氣氛格外融洽。
    畢竟大家既是巷子裏隔壁院的鄰居,又同在工廠勞作,關係自然親近熱絡。
    漸漸地,人群逐漸散開,最後就剩下他們這幾位同院的人。他們並未在外麵過多談論賈東旭選工種的事情。
    快走到大院時,易中海對賈東旭說道:“東旭,回家後你跟你娘好好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就跟師傅說。隻要師傅能想辦法,肯定會幫你,一定把你安排妥當,你放心。
    找個踏實可靠的師傅還是不難的,但你到了新師傅那兒,可得勤快些。每天要比師傅早到,主動打掃工位,給師傅端茶倒水。
    不然人家憑什麽盡心盡力教你本事呢?還有,逢年過節,得給師傅備上些禮,煙酒之類的,這都是該有的禮數。”
    說完,易中海輕輕拍了拍賈東旭的肩膀,隨後便走進了大院。
    何大清、許富貴和劉海中見狀,隻是微微一笑,沒有再多說什麽。該講的道理都已經講過了,聽與不聽全在賈東旭,再多說恐怕就會得罪人了。
    一行人走進大院,賈張氏看到他們,趕忙迎上前去,說道:“老易,你回來啦!我們東旭呢?你這師傅都先到了,咋不見我們東旭的人影呢?”
    易中海沒有回應,徑直往東廂房走去。
    秦淮如趕忙說道:“娘,您別這樣,師傅肯定是先一步進來了,東旭肯定在後麵呢?”
    話還沒說完,賈東旭就走了過來,說道:“娘,您說啥呢?我和師傅就前後腳,您咋能這麽說師傅呢?以後您可得管住自己的嘴,找個機會給師傅和師娘道個歉,別再往人家心窩子上戳,在人家傷口上撒鹽了。”
    賈張氏看著兒子發火的模樣,有些詫異,說道:“咋啦?誰又說啥啦?是易中海給你穿小鞋了嗎?東旭,快跟娘說,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賈東旭直接拉著賈張氏,走進西廂房,嚴肅地說道:“媽,您還想不想讓我在廠裏好好幹?還想不想讓咱們繼續在這院裏住?您到處得罪人,易中海都不想再要我這個徒弟了,他說願意出錢出力幫我選個別的工種,就是想把我打發走。
    咱們院裏的人看在易中海的麵子上,才不跟您多計較。要是在農村,或者別的院子裏,您這樣早被人教訓了,您信不信?”
    賈張氏張了張嘴,卻又低下頭,不再言語。
    賈東旭接著說道:“娘,您以後得克製自己。一會兒我去問問東跨院的傳宗,看看能不能租兩間倒座房,我和淮茹搬過去住。”
    賈張氏疑惑地問:“為啥要搬?咱們就等著分房,占一間不就行了嘛。”
    賈東旭無奈地解釋道:“媽,這房子是國家的,您想占國家財產,難道想去吃牢飯嗎?我跟您說,您以後別再整天東家長西家短地閑聊了。
    要是想幹活,就去街道辦領點糊紙盒的活兒。咱家有縫紉機,也可以讓淮茹去街道辦接點製衣廠留下來的活兒,這樣咱們家日子肯定不會難過。
    您和淮茹都是農村戶口,就我一個城裏戶口,就算分房,也隻能分一間。我和淮茹還年輕,以後肯定要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後,這一間房怎麽住得下?
    難道孩子長大後,娶媳婦的時候,我們一家三代還擠在一個房間裏?這樣孩子能娶上媳婦嗎?媽,您別管了,我是家裏的頂梁柱,家裏的事兒得聽我的。”
    秦淮如也在一旁說道:“東旭,你要是對鉗工不感興趣,就選個自己喜歡的工種,然後努力學。
    我去街道辦接些製衣廠的活兒,一個月也能掙幾塊錢,咱們日子就能好過些。現在一個人一個月的花銷,大概也就5塊錢左右。
    咱們家裏還有地,有租金,又有糧食,花不了多少錢,肯定能把日子過好。
    東旭,我聽你的。媽,您也聽東旭的吧!別再東家長西家短地說些戳人心窩子的話了。到時候東旭和易中海不再是師徒關係,別人可不會再讓著您。
    要是真有人欺負您,我和東旭又能怎麽辦?咱們打得過誰呀?人家哪家沒有幾個壯勞力呢?”
    賈張氏問道:“易中海真的願意出錢幫你換工種嗎?他真的不要你這個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