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思念親人
字數:3106 加入書籤
葉大哥看著這熱鬧的場景,一行人很快來到了一個地方。易傳宗既不打聽這是何處,也不東張西望,隻是靜靜地跟著葉大哥和兩位妹妹向前走。
一路上,他們四人說說笑笑,兩位妹妹與易傳宗還不時打打鬧鬧。易傳宗看著兩位妹妹穿著兩件相同的長款紅色披風,披風的一圈毛皆是精致可愛的白色狐狸毛,簡直就是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兩位妹妹揮舞著手臂,笑著喊:“我是女俠,看劍!”
相互追追鬧鬧。易傳宗配合著她們,笑著回應:“哈,女俠,來吧。看拳!”
以至於他們還沒走到目的地,裏麵的人就已經聽到了孩子們歡快的聲音。
這時,屋內傳來一個男士的聲音:“聽到孩子們的聲音了,孩子們來了。”
緊接著,一個女士的聲音響起:“肯定是傳宗,咱們兩個女兒可喜歡他了。這都一個多月沒見了,今天看到葉同誌,我就問他去幹什麽,葉同誌說去接傳宗,倆孩子一聽,非得跟著去。”
領導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緩緩說道:“咱們倆孩子跟他有緣,咱們和他也有緣,讓孩子們多親近,多來往,咱們得多照顧點孩子,可別讓孩子陷入困境,不能讓別人欺負了孩子。”
夫人在一旁,自信滿滿地笑著說道:“那當然,我看好的人,誰敢欺負!”
領導看著夫人這副模樣,不禁一陣頭疼,感覺她這脾氣比兩個女兒的還要暴躁,兩個女兒都比夫人懂事。
夫人見領導神色不太高興,以為他還在為兒子的事情難過,便一邊落淚,一邊委屈地說道:“你呀!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咱兒子沒這個福分,我說不讓他去,你非得讓他去。”
領導看著夫人情緒多變,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就像六月的天,小孩的臉。領導也嚴肅起來,說道:“別人的兒子能去,我的兒子為什麽不能去?老百姓的兒子是兒子,我的兒子就不是兒子?”
夫人聽了,直接瞪了他一眼,憤恨地說道:“我不跟你講,我不聽你那些大道理。你舍己為人,你高尚。我自私自利,行了吧?我就是心疼我孩子,怎麽了?都怨你,咱兒子……”
正說到這兒,小女兒便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開心地喊道:“媽媽,媽媽,你看我漂不漂亮?”
夫人趕忙用手帕一邊擦了擦眼淚,一邊滿臉驚喜地笑著說道:“呀!這還是我們家小姑娘嗎?怎麽出去一趟變化這麽大?快讓我瞧瞧,這是誰家的漂亮小姑娘呀?”
領導看著夫人這瞬間變臉模樣,心中暗自感慨,這脾氣著實讓人有些無奈。
領導也笑著說道:“這當然是我們家的小寶貝呀!長得真漂亮!是誰給你梳的頭發呀?”
小女兒興奮地連說了好幾遍:“我傳宗哥,我傳宗哥!傳宗哥給我和姐姐梳的發型,爸爸你看,我好看嗎?我像不像黃蓉?但是傳宗哥又說,我就是我,我就是女俠,不用像誰。”
領導還沒來得及說話,夫人便趕忙應和道:“對呀,像誰誰倒黴。咱們就是咱自己,你就是你,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女俠,不用像任何人。”
領導聽到夫人這話,傳宗也聽到了,兩人都覺得有些好笑,感覺夫人此刻就像個六七歲的小孩子,脾氣說來就來,說變好就變好,不過在這個時候倒也沒什麽壞心思。
易傳宗笑著問候道:“伯伯、伯母,最近身體怎麽樣,還好嗎?”
領導看著葉傳宗,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好。你今天怎麽樣?”
夫人一聽,頓時淚就落了下來,小妹妹也著急地問道:“媽媽,你怎麽了?媽媽,你怎麽了?你別哭呀,你哭我也想哭。”
易傳宗拉著大妹妹趕忙走上前,把手帕給大妹妹,兩人一邊輕輕給夫人擦了擦眼淚,一邊安慰道:“伯母,不要傷心。已逝的人已經去了天堂,去為咱們布置新家了。咱們就別太難過了。”
大妹妹也跟著哭了起來,帶著哭腔說道:“薑同誌,你不要哭,你哭我也想哭,我想哥哥了。”
這一句話,仿佛觸動了大家心裏最柔軟的地方,夫人哭得愈發厲害了,一時間,整個屋子裏都彌漫著悲傷的情緒。
易傳宗看到領導一晃,趕忙一把扶住領導,焦急地說道:“伯伯,快坐下,快坐下,咱們都別難受了好不好?”
領導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對,就像伢子說的,哭什麽呢?他去天堂提前給咱們布置新家去了。
留在前線的戰士那麽多,他們都是為了新華國,為了四萬萬同胞,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犧牲是難免的呀!”
夫人聽了領導的話後,努力穩了穩情緒。當著幾個孩子的麵,她終究還是沒再多說什麽過激的話,很快便收斂了情緒。
隨後,夫人麵帶微笑地對葉傳宗說道:“傳宗,今天聽說你在八寶山公墓那邊,你吹了幾首純音樂,曲子十分動聽,在場的人都深有感觸,產生了強烈的共情。”
易傳宗趕忙笑著回應道:“是的,伯伯、伯母。今天是清明節,我在爺爺墓碑前,這是爺爺去世後我第一次來看望他。”
說著,易傳宗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了下來。他趕忙抬手,用手指輕輕抹去淚水,心裏思索著,還是決定把張麗的事情說出來。
畢竟今天清明節,來掃墓的人眾多,肯定有人認識張麗,畢竟此處是烈士陵園,若不是那些對黨和國家立下政績、做出貢獻之人,諸如著名科學家、文化名人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展現出卓越才能,又或為國家與社會做出重大奉獻的人,否則難以在此安息。
今日來來往往掃墓的人,肯定認識張麗父親的人更是不在少數。既然夫人和領導都知曉我吹奏了幾首曲子,還把我喚到跟前,那我就不應隱瞞任何細節。
與上級領導交流,能不隱瞞就盡量別隱瞞,畢竟聽別人轉述,總歸不如自己主動坦誠相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