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打油詩
字數:3171 加入書籤
吳靜怡的媽媽也說道:“靜怡,聽爸爸媽媽的話,別再沉浸在過去的事情中了。當初你們之間根本就沒有愛情的萌芽,沒有萌芽,又哪來的開花結果呢?
所以你們沒緣分,你別再單相思了。傳宗對你沒感情,你一個人單相思又有什麽用呢?
要是傳宗還沒結婚,爸爸媽媽還能去提一提,說不定你倆還有可能。但他已經結婚了,這事兒就到此為止吧,聽到了嗎?”
吳靜怡聽著媽媽的話,心裏一陣難受。媽媽說得對,她和傳宗之間或許真的沒有愛情的萌芽,沒有萌芽又怎能開花結果呢?
可真要讓她放下,談何容易。上次聚餐時,她看到張麗望著傳宗,眼裏噙著淚花,而傳宗連回應都沒有,還用寫的詩拒絕了她。相比之下,自己甚至都沒張麗那般大膽。
盡管心裏難受,她還是強顏歡笑,對爸爸媽媽說道:“爸爸媽媽,你們放心,你們女兒可是性格開朗、活潑的小太陽,不會做讓你們丟臉的事。
我肯定好好找個好對象,到時候生幾個孩子,你們還得幫我帶孩子呢?”
吳靜怡的爸爸媽媽一聽,瞬間笑了,說道:“好好好,爸爸媽媽不給你帶,誰給你帶呀。你就找個你喜歡,同時也喜歡你的人,兩個人恩恩愛愛地過日子,想想就美好。”
吳靜怡的媽媽一想到以後能給吳靜怡帶孩子,頓時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說道:“靜怡,這樣想就對了,聽爸爸媽媽的,爸媽不會害你。”
吳靜怡苦澀地回應:“對,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肯定找個優秀的。”
其實吳靜怡心裏難受極了,但她不能讓爸爸媽媽操心,更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深陷對傳宗的暗戀無法自拔。
她是家中獨女,爺爺奶奶一直對媽媽不太友善。要是自己不結婚,還鬧出些丟臉的事,說不定真會把爸爸媽媽逼死。
她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驕傲,也是最體貼的孩子,絕不願意因自己的行為讓父母蒙羞。
父母一輩子在學校當老師,受人尊敬,她怎能讓他們老了還因自己的事被人指指點點呢?
吳靜怡笑著說:“爸爸媽媽,我洗漱了,洗完就去睡覺了。”
說完,便去洗手間洗漱。一轉身,眼淚就止不住地啪啪往下掉,她既難過又不敢表現出來,想哭還得忍著。
吳靜怡的爸爸媽媽看著她轉身去洗手間洗漱,不禁歎了口氣,兩人對視一眼,誰都沒說話。
等吳靜怡洗漱完回屋後,他們又歎了口氣,這才回自己房間。
吳靜怡的媽媽擔憂地說:“老吳,你說怎麽辦?靜怡剛才在咱們麵前強顏歡笑,我覺得她還是沒放下對傳宗的感情。”
吳靜怡的爸爸此刻一臉嚴肅,平靜地說:“走出來得花些時間,哪能說放下就放下呢?”
靜怡媽媽說:“傳宗是個好孩子,靜怡也是好孩子,可他倆沒緣分,那也沒辦法。”
吳靜怡的爸爸應道:“對,當時我見過傳宗的爺爺,那老爺子很是儒雅,把傳宗教育得十分優秀。當時我就想著給他倆定下來,看他倆感情也不錯,就像青梅竹馬似的。
你也知道,咱靜怡從小聰明伶俐,17歲就考上了大學,沒靠我一點關係,全憑自己努力學習。要是不合她的脾氣,她肯定不會跟別人交往、一起玩。
可她偏偏就和傳宗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我知道她心裏喜歡傳宗,就是嘴硬不說,還想著讓人家主動來追她,一次兩次三次地追求。
這估計是看國外小說看的。像傳宗那麽優秀的人,怎麽可能死皮賴臉地追人呢?要是抓不住機會,早就被別人搶走了。”
靜怡媽媽聽了,歎了口氣說:“哎!傳宗本來就是大學生,前途無量。從小就參加了紅黨,做了那麽多年地下工作,家裏還挺有錢。
又去前線待了幾年,回來後就從政,你想啊!傳宗那麽年輕就這麽優秀,不光女孩子盯著他,上級領導也關注著他呢?要不然,他現在的妻子怎麽能跟他結婚呢?”
吳靜怡的爸爸聽了,不禁歎了口氣說道:“沒緣分也未嚐不是件好事。傳宗長相出眾,文采斐然,書畫皆通,還身懷武藝,這樣的男孩子太過出色,咱們靜怡不一定能守得住。”
靜怡媽媽點頭稱是:“對,和這樣的男孩子結婚,雖說心裏高興,但危機感也重。
你瞧,他從前線那種艱苦的地方回來,居然還和以前一樣皮膚白皙,完全不像二十多歲的人,倒像十七八歲剛進校園,扛個書包就能來咱們學校接著上課的學生。
咱們學校今年新招收的學生,都沒傳宗看著年輕,他甚至比女孩子都精致。而且我知道,傳宗從來不刻意保養,他皮膚天生就這麽好。”
吳家夫婦聊了很久,你一言我一語。但他們從未因傳宗沒和女兒在一起而抱怨他,他們是很開明的父母。
吳靜怡躺在房間的小床上,怎麽也睡不著,翻來覆去,輾轉反側。她回想起今日在她剛走到街道辦的時候,看到的場景。
當時她正好瞧見張麗一把抱住傳宗,那一刻,她心中湧起強烈的嫉妒。傳宗從未這樣抱過她。她還看到傳宗為張麗開車門,虛扶著張麗讓她上車,而張麗順勢親了傳宗一下。
她看到張麗像偷了腥的貓一般,眼裏閃爍著光芒。
她和張麗、傳宗都是大學同學,她知道張麗家境優越,對傳宗的喜愛從未掩飾,張麗可是學校有名的才女,校園裏同學們還說,才華出眾的人,男是易傳宗,女是張麗,還為他倆作了一首詩。
吳靜怡瞬間想起同學們為張麗和易傳宗作的那兩首校園打油詩。
一首是:“校園才俊數傳宗,麗影才情韻味濃。互動頻繁甜意漫,同學爭把此糖融。”
還有一首是:“傳宗帥氣墨香留,張麗嬌柔詩意酬。共賞書香同進步,兩人摯愛韻長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