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沼氣點火成功

字數:6739   加入書籤

A+A-


    這樣大張旗鼓故意當著社員麵安排事情,劉正茂想對外表達幾個意思,首先想對外傳遞,劉正茂力挺序伢子,其次是準備了好菜好酒,在物資貧乏年代,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最後就是給每個來人免費照相,作為噱頭也能吸引來客。放大了看,他是在配合羅邁的想法,把大隊為序伢子翻新房子這事放大,目的還是為宣傳提供素材。
    說者有心,聽者也有意。當晚,六隊大部分社員就知道了,由大隊支書支持,副大隊長劉正茂出資為序伢子辦答謝宴,葷菜、白酒、汽水管夠,還能免費照相。
    又有吳家免費給提供蔬菜的先例,社員們感覺自己不能落後,雖然不打算花錢上禮部,但是去吃飯還是要帶的東西進門,各家或送菜、或送幾斤米、或者送紅薯粉,還主動去序伢子家幫廚。
    安排序伢子這邊的事後,劉正茂又給吳克強交代,讓他明天早上到大隊部,講自己有任務交給他去完成。
    然後劉正茂要去廠房那邊看望老爸。自從廠房那邊為技術專家修的宿舍完工後,劉圭仁和杜家衛就從知青宿舍搬過去了。豆製品生產要半夜起床工作,上半夜安排杜家衛發黃豆,劉圭仁自己提早睡覺了,淩晨三點在起床帶隊工作。
    因序伢子家離廠房有3裏多路,中間要走一段田梗,劉正茂怕蛇,叫上劉子光陪同。到達廠房宿舍時,劉圭仁已經洗漱好正準備上床休息。
    劉正茂問了劉圭仁的身體情況,能否適應樟木大隊的生活。劉圭仁:“崽啊!你放心,我身體好得很,有事做比每天在江邊發呆好多了。你安心去忙工作,我沒事。”
    想到序伢子家明天要用香幹和豆腐,劉子光說:“劉伯伯,序伢子明天請客,要用100片香幹和5板豆腐,我先跟您報備。”
    “子光,我隻管生產,你要給郭廠長報備。”劉圭仁對自己的職責分得很清,不想亂插手其他事務,怕給自己的兒子帶來困擾。
    突然,劉圭仁想起是序伢子請客,問:“序伢子為什麽請客?”
    “劉伯伯,大隊給他家翻新了房子,序伢子答謝幫忙建房子的社員。”劉子光回答。
    想到序伢子是劉正茂跟班,還在自己家住過,也算有點淵源,劉圭仁說:“那我明天去他家慶賀一下。”
    “爸,你半夜還要起來做事,早點休息吧,自己注意點身體,我先回知青點了。”劉正茂不影響劉圭仁休息,就走出了宿舍。
    幾個車間都亮著燈,釀酒車間裏,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圍在一個火爐旁,觀看江南工大派來的技術人員進行沼氣點火實驗。
    自承接援助任務起,江南工大組成了一個沼氣研究小組,查找資料後結合樟木大隊的實際情況,專門製定了沼氣方案。
    派人按方案施工,今天晚上進行點火實驗。劉正茂和劉子光站在人群後,看著江南工大的技術員先點燃一根火把放在灶芯上,再慢慢打開灶旁邊一個閥門,空氣能聞到臭味,然後沼氣被火把“嘭”地一聲點燃,灶上是紅色的火焰。
    圍觀全部鼓掌,但是做實驗的技術員卻說:“請大家注意了,點燃火候,閥門不能開太大,不然的話,沼氣燃燒不充分,泄露到空氣中,可能對大家造成傷害。這事,大家一定要切記!”
    被技術話嚇到,大多數人不自覺的後退一步。白和真著急問:“那我們怎麽知道開大了?”
    “別急,這段時間我們會在這裏,用係列實驗來確定最佳燃燒值,走前教會你們使用沼氣。”技術員解釋道。
    金化橋:“可是我們明天就要試產,沒有火開不工啊?”
    工大技術老師:“不影響你們使用,隻是由我們來照顧沼氣灶。”
    白和真對釀酒項目的社員說:“這樣也好,我們隻專心試產,大家先回家吧,記得明天早上八點前到,我們八點準時開工試產。”他講完轉身到劉正茂。
    “小劉,你什麽時候來的?”白和真笑著問。
    “我剛到,白老,我建議派兩個人專門跟江南工大技術老師學使用沼氣,這樣會更安全點。”劉正茂真怕工大老師走後,社員不會使用沼氣,出現群體中毒的事故。
    “可以,明天我跟郭廠長講,請他安排人。”看到豆製品和汽水投廠,白和真和葉淑紅很著急,但是豆製品每天才2000塊的產值又讓白和真很鄙視,他認為酒廠隻要投產,產值必定是豆製品的好多倍。
    麵條車間這邊,設備已經安裝調試完畢,葉淑紅在安排明天試產的事,劉正茂不想打擾她正常工作,隻站在車間門口觀望一會就離開了。
    回知青點伏案寫到半夜一點,早上再到大隊辦公室,筆記本上記錄著劉正茂對展示會流程的構想。
    得知劉正茂要安排任務,吳克強把序伢子家辦酒的事移交給生產隊會計去操持,自己到大隊領受任務。
    按昨晚大隊領導協商的結果,劉正茂讓吳克強帶隊,在十天內整修好學校,具體要求,劉正茂寫在紙上交給吳克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羅邁也對吳克強講,學校翻修是大隊的政治任務,隻能搞好,這是組織對他的信任。見羅邁講得這樣慎重,吳克強表示馬上組織隊伍,不辜負大隊領導信任,爭取圓滿完成任務。
    交代完學校翻新的事,接到開會通知的武齊悅、何福營都已到辦公室。
    今天這次會議由劉正茂提出,與會人員除三位大隊領導外,就隻有武齊悅和何福營。
    羅邁沒有講話,他讓劉正茂直接進入會議主題。
    劉正茂也沒客氣,直接打開記錄本說:“今天請大家來開會,是因距離9月28號新農村建設成果展示隻有十幾天了。大隊各項工作已經有序展開,汽水和豆製品正常生產,釀酒和麵條項目今天會試產。而農業方麵,雜交水稻長勢喜人,蔬菜項目源源不斷給大隊和社員帶來現金收益。”
    “養殖場雖然還在消耗大隊投入,但是欄內的生豬肉眼可見的長勢,在生豬出欄那天,必定會給大隊帶來驚喜。大隊羅邁支書和古大仲大隊長領導,不但在物資方麵取得巨大成績,在精神文明方麵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全樟木大隊範圍內,真正做到家家窗明幾亮,人人尊老愛幼,大小道路幹淨清澈。所以,在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走在絕大多數基層大隊前麵的條件下,大隊具備了召開新農村經濟成果展示會的基礎。”
    “現在我就展示內容和流程做初步說明,不足之處,請領導和同事補充。”
    劉正茂講大隊現在的成績是在羅邁領導下完成,這個馬屁讓羅邁滿足感爆棚。羅邁感覺劉正茂太懂自己了,這樣同誌要多培養,值得信任。
    劉正茂提出的經濟建設、精神文明等新詞,聽得在武齊悅和何福營一愣一愣的,心想他這樣年輕,哪裏學到的這麽多新詞。
    古大仲:“小劉,你先講,不足的地方我們補充。”這種接待大領導的會議,都沒有經驗,隻能邊搞邊想。
    “這次展示會,我建議包含匯報會、參觀新農村建設成果、文藝匯演、聚餐四大部分。”
    “匯報工作由支書和大隊長主打,匯報內容含大隊在農林副方麵取得的成績,再加上精神文明建設的好處。”
    “參觀部分還是由支書和大隊長陪同領導視察雜交水稻、蔬菜基地、大隊養殖場、農大養殖實驗場,大隊副業基地,如果時間足夠,還可帶領導沿溪水走走。”
    “文藝匯演,由何福營主任負責,演出節目控製在十個,演出時間控製在一小時。內容必須突出愛國愛黨擁護偉大領袖,還必須要體現新農村的麵貌。”
    “最後,會餐環節,不要求大魚大肉,主要食材全部采用大隊生產的蔬菜、家禽、生豬。”
    講完這些,劉正茂等大家消化。古大仲說:“匯報的事,還是支書來,我嘴笨怕講砸了。”
    本要推辭,但是想到這是在領導麵前露臉的機會,羅邁說:“我可以講,小劉你要提前幫我整理內容。”劉正茂笑著點頭。
    “小劉,這個會是你提出來,會議期怎麽沒你的任務?”古大仲笑著問。
    “大隊長,到時在座的人全部都有安排。我作為會議總協調,負責現場調度。武齊悅主任要負責組織學生迎賓、還要帶領大隊青年維護衛生環境等。何哥要安排匯演節目,還要做匯演主持。”
    “郭哥不但要管理好廠房生產秩序,還要負責會議期間的安全問題。”
    “現在還缺一個會餐的食堂主管,我設想是大隊各級領導、媒體記者、加上大隊864位社員知青,還邀請曾經支援過大隊建設其他大隊幹部社員一起,總算可能達到1500人,分兩輪開席。需要一個統籌能力很強的總管。”
    都被劉正茂設想的這規模嚇到,羅邁問:“小劉,沒必要搞這樣大的規模吧?”
    古大仲也認同羅邁的觀點,十人一桌,一次搞150桌,不可想象。
    何福營:“如果真要搞這麽大,隻能是大隊長去當總管,再分類配幾個助手才行。”
    大隊範圍內,能讓所有聽話的領導,非古大仲莫屬,羅邁都不行。
    “我剛講的還隻是大概內容,具體細節還要再斟酌形成文字。”劉正茂補充道。
    “小劉,按你講的規模,那從今天算起,籌備時間已經很緊了。”羅邁說。
    “是的,我的意思,散會後,就開啟展示會籌備,武主任在全大隊範圍抽調青年進行迎賓培訓,何哥馬上組織文藝積極份子編排節目,大隊外的文藝積極份子也可借用。”劉正茂當場安排。
    “廠房那邊離不開郭明雄,安全的事我來兼,具體執行讓郭小毛來做。會餐的總管我也來做,助手由我來找,三天內,我會定出菜鋪給大家參議。”古大仲主動攬下兩項任務。
    “大隊長,你要陪領導,可能不適合做具體的事。”劉正茂提醒。
    “由羅邁支書和你負責陪領導,不然我真怕做不出一千多人的飯。”羅邁有自信,他退伍前是後勤連長,給大部隊安排過夥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隊兩位主要領導,古大仲真心不想太鋪張,他認為大隊應該悶聲不響發大財。
    而羅邁想走仕途,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隻能靠成績來博得上級的重視,所以對劉正茂的設想是全力支持的,大隊名氣越大,就越能體現自己這個支書的能力。
    接下來,五個商量了這次會議的許多細節,和應注意的事項,直到中午才散會。劉正茂記錄本上寫了很多頁。
    所有人都想不到,劉正茂是想借展示會為樟木大隊開辟新的賺錢門路。展示會隻是個噱頭而已,從廣告學來看,利用省、市領導背書,以新農村為宣傳噱頭,吸引遊客來樟木旅遊。
    當然,在運動時代,不能用旅遊的這個詞,是外人到樟木大隊考察學習新農村經驗。
    劉正茂認為不管用什麽方法,能吸引人來樟木,就有商機。穿越者的優勢,經曆過改革開放的全部過程,知道國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心路曆程。
    現在正是運動末期,八億人民中除了部分幹部和城市雙職工勉強解決溫飽問題,絕大多數農民和大部分居民還在溫飽線上掙紮。究其根本原因卻是社會生產力低下,工農業產出不能滿足人口增加的需求。
    頂層為解決問題實際上是用了一套組合拳,首先是提高生產力,國家製定的五年計劃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前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還采取計劃生育政策,開始用行政手段抑製人口過快增長,知青上山下鄉政策為解決就業問題,保證城市安全的手段之一。
    生產力低下,產品不夠分配,頂層為保證絕大多數人生活,對生活物資采取票證製,實際是維護了大多數底層人的利益。
    用票證的年代,在劉正茂心裏就是賣方市場,隻要生產上市的產品,一定能賣出去。
    按照計劃經濟的規則,廠家生產的產品,生產單位是沒有銷售權的,必須交給專門的商業渠道銷售,而且銷售渠道通過政府定價,廠家的利潤率很低。
    樟木大隊現在滿打滿算,加上汽水在內也隻有四種產品,而且生產資料也有限,原材料都是利潤大隊的農業作物,最終生產的產品也不會很多。劉正茂可不想把這些好不易生產的產品按廠家銷售。
    利用新農村展示這個噱頭,把廣大的工人和農民吸引到樟木大隊來,然後讓他們發現樟木大隊不要票證可以買到特產,從而一轉十,十傳百,在江南省城形成休息到樟木大隊旅遊的民俗。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