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雜交水稻

字數:6744   加入書籤

A+A-


    那個年代歡迎領導的規定模式,鞭炮聲既是命令,原本在大路兩邊等候的學生和迎接人群全部站好,雙手舉起鮮花高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在人群歡呼聲中,一輛轎車走前,兩台吉普車緊隨,最後三輛拖拉機,第一輛拖拉機上坐著位年輕姑娘,赫然是寧思潯。
    正事要緊,劉正茂無暇顧及這個細節。轎車在離拱門三十米處停下,大隊這邊等候的領導全部全部往轎車方向迎過去,郭明雄更快,第一個衝上去拉開轎車的後門,第一位下車的人就讓等候的秦柒和劉正茂大吃一驚。
    居然是平化書記,隨後下車的才是夫生秘書長。平化書記見地方幹部愣在當場,哈哈一笑,主動往前走,還對古大仲說:“怎麽,不歡迎我們?”
    這時。古大仲如夢方醒,忙不迭的搶上去伸出雙手大聲說:“歡迎平化書記蒞臨樟木大隊視察。”
    “歡迎夫生秘書長蒞臨樟木大隊視察”
    第一輛吉普車下來的是省農業廳長、教育廳長和農校沈校長及農校的係主任,第二輛吉普車裏來的是市裏杜副主任和市農業局長。
    大領導跟隨在平化書記和夫生秘書長後麵,排隊跟古大仲、秦柒、羅邁握手,省報攝影記者楊屏果、大隊宣傳部長馮婷、老師趙範站在不同方位拍照記錄著這一曆史性時刻。
    簡短的寒暄後,平化書記提議:“進入正題吧。”
    平化書記能來樟木大隊參加開鐮儀式,有偶然性。他是省裏專職書記,主管d務,前天他讓秘書找夫生秘書長,讓夫生秘書長在今天安排一場機關支部會議。
    夫生秘書長為難的跟平化書記的秘書講,他早就同意在今天出席基層的一個重要活動。
    通過秘書,平化了解道,夫生秘書長是要在今天出席樟木大隊的晚稻開鐮儀式,據說省農校研究的雜交水稻在樟木大麵積試種成功,產量比老稻種增產兩成以上。
    高級幹部的嗅覺很靈敏,在全國努力解決溫飽的情況下,他知道增產兩成的意味著可以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可前些年發生的浮誇事件還在平化書記留下陰影,他決定親自到現場看看,防止基層為了放衛星,再次出現假大空的浮誇行為。
    開鐮儀式現場布置很簡單,隻有一個用楠竹和茅草精心搭配的拱門,拱門兩邊貼有對聯:上聯、路雖遠,行則將至;下聯、事雖難,做則可成。橫批:艱苦奮鬥。橫批太牽強,但大家能理解寫對聯者的苦心。
    看著這幅對聯,平化書記不自覺地念了一遍,心裏想,現在向樟木大隊這種存下心來幹實事的班子不多了。等下看他們的實際效果吧。
    沒有給領導安排座位,等領導們在當做舞台的簡易土坡錢站定後,劉正茂和史思雅老師走上土坡站好,劉正茂舉起手裏的麥克風,學者後世春晚趙主持的範,莊重地說:“樟木大隊,1975年晚稻開鐮儀式現在開始。”
    說完,他把話筒遞給史思雅,沒辦法,大隊隻有一個話筒。史老師接過話筒,同樣是春晚女主持味道說:“下麵,有請樟木學校學生合唱隊上台獻《國歌》。”
    統一身著海魂衫短袖衣,臉上塗著兩團紅色凡士林的學生列隊上台,用高昂的聲音、飽滿的熱情演唱《國歌》。
    《國歌》聲中,現場氣氛立馬顯得莊重和高大。在場所有人全部跟跟唱,這是組織需要的儀式效果。
    接下古大仲代表大隊講話,他講話的內容很短,重點是感謝農校把這次試種的機會給了樟木大隊,同時重點提了穀神對待科研嚴謹的態度值得大隊學習,沈校長對科研全力支持是大隊的榜樣。
    古大仲的發言,農校方和沈校長心裏一萬個滿意,知道這個開鐮儀式,樟木大隊用心良苦,全麵突出省農校,沒有為樟木大隊表一絲功勞。
    穀神代表農校上台時,開始還有點緊張,講完開展幾句感謝農校領導支持,感謝樟木大隊全力配合的客套話,進入介紹雜交水稻的內容後,穀神顯得無比自信。
    他脫稿從研究雜交水稻的初衷講起,曆數研究中遇到的難題和解決過程,講八年來從幾十粒雜交原生稻種,經曆八年培育選種,到今年公開大麵積試種的艱辛和快樂。
    講到今晚雜交晚稻情況時,他跑下土坡在旁邊的稻田裏隨手摘下幾株成熟的稻穗回到土坡上,激動而高亢的講:“領導們、同誌們,你們看,這雜交水稻的稻穗,穗大、粒多,不僅產量高,抗倒伏及抗病蟲害能力遠勝於普通水稻。領導和同誌們可以現場對比。”
    土坡下,劉正茂馬上安排公社另外四個大隊的支書上台,他們手裏都拿著自己從各自大隊稻田裏精選的稻穗。這是事先安排好的節目,在現場有直觀的對比,這場儀式的效果才更有震撼性。
    同時,劉正茂請省農業廳長和市農業局長上台,省農業廳長負責監督測量穀神手裏的稻穗,市農業局長負責監督測量其他大隊帶來的稻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謂測量就是簡單粗暴的現場比試,由何福營和吳克強分別手持雜交稻穗和普通稻穗比較。
    第一個項目,比稻穗長度,兩株稻穗被何福營和吳克強相隔十公分並排舉起,明眼人都能看出何福營手裏雜交水稻稻穗長一截。
    第二個項目,數單株稻穗的稻粒,在廳長和局長選取的三株稻穗中,雜交水稻單穗稻粒分別是121粒、137粒、150粒,而其他大隊帶來的三株普通稻穗分別是:83粒、106粒、120粒。
    開始數粒時,穀神是很緊張的,畢竟其他大隊支書來時,也抱有勝負心,有意在自己大隊稻田裏摘取的好稻穗。
    結果出來後,不但穀神長噓一口氣,台上的廳長和局長很吃驚,台下的領導更加興奮,尤其是平化書記,江南省領先全國找到產量高的稻種,不但是穀神的功勞,省農校的成績,也是江南省的榮幸。
    省農業廳長率先鼓掌,跟穀神握手。廳長心裏高興啊,農業方麵很難出成績,不成想這麽大的政績砸到他頭上。
    台上的所有行為,都被照相機記錄下來。將成為未來曆史的一部分。
    劉正茂再次上台,請平化書記作指示。
    平化書記昂步走上台,接過話筒:“今天我是來學習的,前麵穀神解釋了雜交理論,可我們黨以事實為依據,先收割以實際產量說話。”
    省裏三號發話,古大仲就依事前安排,開始部署收割事宜。還是請杜副主任、省農業廳長、市農業局長隨機選取三丘稻田,並在他們三人監督下,丈量出三個一畝的麵積,用繩子圈起來。
    在省農業廳長、市裏杜副主任、市農業廳長各自下,計量三塊地裏割出的稻穀重量。
    為公平起見,請來觀摩開鐮儀式的其他五個大隊的支書和大隊割一畝稻穀,樟木大隊安排了二十位勞力割另外兩畝地裏稻穀。在每塊地旁邊搭了一個架子,每個架子上站著人照相。
    開鐮後,平化書記主動找古大仲要一把鐮刀,脫了鞋下田割稻,其他幹部看到平化書記親自動手,也找來鐮刀紛紛下場,這種場夥,領導的司機和秘書都是人精,不用人提示,趕快下田勞作。
    平化書記彎腰割稻的瞬間,被省報記者楊屏果捕捉到。
    在稻田割稻的同時,負責擔稻穀的社員把割下來的稻穗挑到三個指定是地點,由另一批社員用六架腳踏脫粒機脫下稻穀。
    最後是用風車吹離碎禾杆和雜質,留下的就是純稻穀。做各項工作的人手整齊,隻用了幾十分鍾,檢驗產量的三處稻田全部處理完。
    三位監督被劉正茂請到台上,依次由省農業廳長、市府杜副主任、市農業局長分別報出,984斤、1062斤、1023斤。
    在市農業局長報完數字後,台下爆發震天掌聲,在場的所有社員和大隊幹部都自發的鼓掌,發自內心笑容都要溢到空氣中。天上的太陽仿佛受到感染,這個瞬間格外燦爛。
    在掌聲中,平化書記赤腳上台,緊緊握住穀神的手,熱忱地說:“穀神同誌,我均代表省府感謝你,找到糧食增產的新途徑,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
    他指著拱門,說:“那拱門上寫有: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今天發生在樟木大隊的事,恰好印證了這些話。農校和穀神堅持科學,迎難而上,曆經艱辛方才取得幾天的成果,樟木大隊不顧風險,主動要求試種雜交水稻,具有無產階級無私貢獻的精神,最終取得平均畝產1000斤的成績。我在此宣布,省裏將對雜交水稻成功的有功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在各方見證下,雜交水稻開鐮儀式取得圓滿成功。樟木大隊下屬各生產隊開始有條不紊的晚稻搶收。
    各級幹部在池塘邊洗去腳上泥巴,重新穿好鞋子,隨古大仲到大隊部聽取匯報。大隊部門門口,平化書記見到樟木大隊新農村的富裕程度。一輛解放牌汽車、兩台東方紅小四輪拖拉機,三台手扶拖拉機,另外還有幾十輛嶄新的自行車存列著。
    夫生秘書長問:“這是?”
    秦柒上前回答:“這是樟木大隊進行新農村建設以來,大隊和社員添置的大件,被大隊全部安排放在這裏顯擺了。”
    平化書記看到這些並沒做聲,跟古大仲走進大部隊。剛一落座,平化書記問:“你們大隊富裕了,買那麽多機械,為什麽不重修大隊部?”
    古大仲站直身子回答:“報告首長,大隊雖然有點錢,買機械是為了生產,大隊部修得再好,也不能產生效益。經大隊支部商議,錢先用在刀刃上,優先擴大生產和做惠民項目。”
    主管黨務,平化很欣賞古大仲的回答,他和藹地對古大仲說:“古大仲同誌,放鬆點,你們支部的思路很正確,未來,你們大隊有什麽打算?”
    劉正茂從人群後麵擠到進大隊部,從門後拿出一根竹棍,走到平化書記對麵牆邊,說:“各位領導,下麵由我匯報大隊未來半年的工作規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我們年初製定的《願景計劃》,大隊將在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經過廣大社員7個月來的辛勤勞動,我們在農、牧、副三個項目上取得了一點成績,為彌補林、漁兩個短板,大隊支部決定利用冬季農閑時間,為明春大麵積種植林木和養殖魚苗做準備。”
    “另外傳統的冬修水利也是大隊工作的重心。目前,大隊副業原料短缺,預計隻能生產到十二月底就難以為繼,為盡量保證生產,大隊正想盡各種措施收集副業生產原料。”
    “到年底時,大隊所有收入預計達到五十萬以上,按規定提留後,還有大量盈餘,考慮到政策原因,隻能按工人收入分紅,多出的盈餘,支部研究決定,全部用於建設社員新村。”
    劉正茂用竹棍指著牆上大隊的簡易地圖說:“這裏將是未來大隊社員集中居住區,社員把老宅賣給大隊後,集中到社員新村建新房,根據家庭成員多少,可建60平方、90平方、120平方的兩層小樓。”
    夫生秘書長說:“小劉,等一下,社員全部都建樓房?”
    “沒錯,主要是大隊耕地少,建樓房節約用地,另外大隊收購社員的老宅,也會轉成耕地。”劉正茂解釋。
    “小劉,你剛才講,隻能按工人工資水平分紅,這是為什麽?”平化書記對這個感興趣。
    其實這是夫生秘書長為了給樟木大隊鬆綁才想起的辦法,劉正茂在沒摸清平化書記態度前,絕不會把夫生秘書長推到前麵,劉正茂講:“大領導,我們是怕政策不允許農民過多分紅。”
    “我黨一致強調人人平等,也沒政策不允許給社員多分紅,古支書,小劉,你們放心,隻要你們大隊有足夠紅利,這麽就不能拿得省領導或者市領導一樣多的薪水?你們大隊分紅時,讓夫生秘書長通知我,到時我來參加。”平化書記激昂道。上層發通知三令五申,要求盤活經濟,基層還有某些人抱著固有觀念,阻礙別人發展。平化書記理解樟木大隊的顧慮,他才這樣講,給樟木大隊鼓勁。
    “古支書,一定要按你們製定的《願景》走下去,帶領社員早日過上好日子。”
    上午聽完匯報,平化書記和市裏領導並沒在樟木吃中飯,臨到飯店,他們都堅持回城去了。帥逼的讀者,好壞都請發個評論吧,點催更是作者繼續寫作的動力,拜托。)
    送走領導後,秦柒、羅邁、錢岱等人留下吃飯。下午,錢岱代表縣供銷社和樟木大隊達成代工協議,由縣供銷想法搞來原材料,交給樟木大隊生產白酒、麵條、豆製品,縣供銷收購八成產成品,樟木大隊賺代工費和兩成產品。
    而農校與羅邁接觸後,同意明年在糧山公社下屬所有大隊試種雜交稻,條件跟樟木大隊一樣。鳥山公社下屬金樹大隊支書李長根,大隊長文昌今天見證了雜交水稻畝產晚稻平均1000斤,比農墾58產量高三成以上。他們抓住古大仲,讓他跟農校講,金樹大隊願意全麵試種雜交水稻。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