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合作建廠一)

字數:6327   加入書籤

A+A-


    建新村,水泥等建材是主要消耗材料,如果按市場價每噸140元采購,樟木大隊新村建設隻記民居的水泥消耗量,近200棟房子,最保守估計需使用水泥2500噸,合計需消耗資金35萬元。
    如果再加上大隊部辦公用房、學校、娛樂用房、道路及各種輔助設施消耗的水泥量,再加35萬還不一定能打住。劉正茂有做業務的經驗,也養成了辦事前先算帳的習慣。大隊搞這麽大的工程,還是委托劉正茂作策劃,肯定要把方方麵麵都想到,尤其是是投資這種最重要的因素,絕對不能不敷衍。
    現在投資10萬占股50辦水泥廠,樟木大隊自用的水泥肯定按出廠價112元拿貨,這裏光民居就節約7萬開支,到分紅時,還可以分一半利潤,實際就是投出去的10萬塊錢,在第一年就回本還有點盈利,後麵都是純利。
    看著劉正茂在白紙上算清這筆賬後,馬會計第一個表示支持投資,他用崇拜的語氣說:“劉知青,看不出啊,年齡不大,算賬算得這樣精,我這個吃了幾十年財務飯的老東西都不如你。”
    郭明雄還沒想明白,茫然的問:“憑白投出10萬塊,怎麽就算出賺錢的?”
    羅邁看著郭明雄,帶點看傻子的味道,他解釋:“小郭,剛才小劉算得明明白白,你居然還沒懂?蓋村民住房和修路要用很多水泥,加起來要4至5000噸,如果按市場價買,大隊要花70萬現金,你懂了沒?”
    “沒錯,”郭明雄點頭認可,他尋思這70萬從哪裏來。
    “如果,大隊投資10萬和杏花大隊聯合建廠,我們占一半股份。那我們自己用水泥就按出廠價買,隻花56萬,比零售價節約出14萬,你願意不?”羅邁繼續講。
    “是節約了14萬,但是我們又給了杏花大隊10萬。”郭明雄爭辯道。
    “沒錯了,就用節約出來的錢,花10萬投資,就憑這10萬投資,到年底時,樟木大隊又要從杏花大隊那裏分回來一半利潤,而且以後每年都要分錢,這買賣是不是賺大了?”羅邁自己都越講越帶勁,這生意真賺錢,如果他私人有錢也願意投資。
    本來古大仲也沒想明白,隻是他沒像郭明雄那樣問出來。現在羅邁解釋得這樣透徹,他用力拍一下劉正茂肩膀,笑著問:“小劉,你這腦子怎麽長的,精到骨子裏去了。10萬就10萬,我們苦了這麽多年,再多苦一年也不算什麽,投了。”
    “既然決定投資,那我們就要準備人手,決不能做撒手掌櫃,我的意思最少派兩個得力人手去參與管理,一人是負責監督生產經營,一人參與財務管理,既然是合作,大家公開透露辦廠,我們不占杏花大隊的便宜,也不給他們搞花樣的機會。”劉正茂提出自己的方案。
    對於劉正茂的提議,其他幾人都認可,但他們都沒這方麵的經驗,互相對望著不知怎麽回答。
    最後還是古大仲講:“小劉,對外合作辦廠也是外聯的一部分,你管外聯,這事由你製定方案,經支部討論認可後執行。”
    實際是把話語權交給了劉正茂,大隊支部保留監督權。
    “合作協議,我今晚加班寫出初稿,明天交給支部討論。但是水泥廠啟動在即,派駐人選需盡快決定。”劉正茂講。
    “劉知青,你心裏有合適人選沒,我們頭次幹這種事,不知道要派什麽樣的人才合適。”郭明雄講。
    羅邁已經調離大隊,他不好再就大隊內部決策發言,馬會計主管財務,他對自己的邊界很清晰。古大仲是有最終決策權的人。
    古大仲講:“小劉,你先提幾個名看看,如果合適,現在就決定了。”
    有古大仲授權,劉正茂把大隊範圍內的幹部都考慮了一遍,能獨立幹事的人都在關鍵位置,他隻能從二線辦事人員選擇,其中還要排除知青。
    並不是知青能力不行,辦廠是長遠的事,知青待幾年都會回城,劉正茂不想造成管理上脫節。
    經過全麵衡量後,劉正茂提出:“我認為施大柱和唐老大兩人適合做我方代表進駐水泥廠。”
    “據我觀察,施大柱同誌責任心強,原則性強,還跟和普通社員處好關係,把他派駐水泥廠,讓他和工人一起上班,可以從實際生產中起監督作用。”
    “唐老大雖然身體有些不便,腿腳殘疾,但我們派他去水泥廠是負責監督財務方麵的工作,不需要他多走動。這個同誌能力強,寫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事懂得珍惜工作機會,從目前看,他不會在經濟上犯錯誤,這樣的同誌,放在大隊打雜是個浪費。。”
    不但提名了兩人,還分別對兩人給出評價。因劉正茂提到了施大柱,羅邁就不好表態了,他跟施家有些說不清的糾葛。
    古大仲問:“你們怎麽看?”
    郭明雄和馬會計都點頭,表示沒有異議。
    “那就這樣決定了,明天上午我找他們兩人談話。但是施大柱走後,飲食部的餐廳又由誰負責?”古大仲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讓施大柱駐外,一方麵是他的能力的確適合,另外是何福營與施大柱有私人恩怨,平時何福營在日常關不到餐廳。劉正茂派施大柱駐外後,就能避免飲食服務部內耗。
    “古支書,何福營是飲食服務部部長,廚房主管最好讓他提名,他就能做出統一規劃。”劉正茂這話的意思,大隊不需要管太細,要給中層幹部自主權。
    “好吧,何福營這小子也是個辦實事的人,雖然愛顯擺,做事不含糊。”古大仲笑著說。
    聽了古大仲的話,羅邁記在心裏,要準備提醒何福營這個遠房外侄,以後低調點,少顯擺多務實。
    就在樟木大隊開會的同一時間,杏花大隊辦公室裏,所有幹部那股興奮勁不能用言語表達。
    周長庚專家不經意講年產兩萬噸,等到專家離開,杏花大隊的會計就像大家宣布,水泥廠投產後,全年收入將新增200多萬,然後有幹部算出,全大隊1000人,人均2000塊,隨後擴展性聯想到,這2000塊要怎麽花?
    見到幹部們積極性這麽高,著重點卻不是放在建設水泥廠,朱枝氣不打一處來,告誡道:“大家都安靜點,你們想得很遠,難道不知現在大隊根本沒錢辦廠嗎?”
    有個生產隊長回答:“下午,樟木大隊那個年輕幹部講了啊,由他們出錢,我們出人出地聯合辦廠。”
    李天福沒好氣的問:“你也知道是聯合辦廠,他們不是來送錢的,何況不止我們大隊有石灰山,桑籽大隊也有石灰山,我和老朱費老勁才讓劉知青請專家來考察,沒動工前,還都是未知數。”
    “支書、大隊長,樟木大隊再有錢,也不會建2座水泥廠,我們早點跟樟木敲定合作,哪怕吃點虧都行,總比被別人搶走好。”杏花大隊的會計提議。
    “我和天福也是這樣想,叫你們來開會討論方案,你看看大家的狀態,好像每個人已經分了2000塊一樣,工廠八字沒一撇,你們就已經安排怎麽花這筆錢了。”朱枝看到這幫人,心裏恨得想揍人。
    另一位生產隊長對朱枝說:“支書,隻要能爭取到水泥廠建在我們大隊,你們製定的方案,我們都接受。”
    長期以來窮怕了,逮到一個可以翻身的機會,那對這幫幹部不亞於救命稻草。
    全體頭腦發熱的情況下,朱枝知道今晚是沒法正兒八經開會了,他跟李天福商議,決定天亮就去樟木大隊找樟木大隊劉正茂,盡快簽訂協議開工建廠,不給競爭對手桑籽大隊爭奪機會。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古大仲剛和施大柱、唐老大談完。朱枝、李天福已經站在辦公室門口,朱枝進門就喊:“老古,我們專門來找你了,劉知青沒出外吧?”
    古大仲用古怪的眼神看著兩位來客,笑問:“老朱、老古,你們不會是一晚沒睡覺吧?”
    “這不是年末了嗎,想趁天氣還行,早點開工建廠,清早就過來找你們商量事。”朱枝隨便找了個借口。
    “哎!都不易,稍等一會,估計小劉昨晚加班做方案了,所以來遲了點,我們大隊已經決定,水泥廠的事交由小劉主導。具體事等他來和你們談。”古大仲給朱枝交底。
    “那我們去知青點找劉知青吧?”李天福坐不住,開口道。
    “老李,你急什麽,知青點也不是談事情的地方啊。”古大仲發聲阻止李天福去知青點。
    他轉身就打開喇叭,喊:“劉知青,請速來大隊部,有人找~~~~~”。
    古大仲的話音剛落,就聽到劉正茂在院子外喊:“支書,別喊了,我來啦。”
    朱枝和李天福不約而同站起來往門口走,李天福還喊:“劉知青,我們都比你早到。”
    “兩位領導,你們這也太熱心了吧?我昨晚擬合作協議,搞到半夜2點才睡,起晚了點。可我沒想你們會大清早就來談事啊。”劉正茂講。
    “偉人講大幹快上,我們這是隻爭朝夕。”朱枝熟讀語錄,這時正好用上。
    “好吧,你先喝會茶,等古支書審核了我寫的合作協議後,我再跟你們協商。”拿出自己手寫的協議,交給古大仲。
    接過協議,古大仲一目十行看了一遍,然後對剛來上班的李娟講:“你用喇叭通知郭明雄和馬會計速來大隊部。”
    然後又對朱枝說:“老朱,既然你在這裏,那我們雙方正好一起審核合作協議,省得等會再來一次審核的麻煩。”
    一杯茶還沒喝完,郭明雄和馬會計先後進了辦公室。古大仲:“老朱、老李,現在人員到齊,這兩位是我們大隊的代表,留下來聽聽。”指著施大柱和唐老大給介紹朱枝介紹。
    “唐老大,你負責記錄,老朱和老李代表杏花大隊,劉知青代表樟木大隊,我、老郭、馬會計,還有你們兩位作為旁聽者,關於合作辦水泥廠協商會,現在開始。”古大仲現在也學著往正規化走了。
    首先由劉正茂讀了一遍合作協議,大致內容是樟木大隊和杏花大隊自願合作成立水泥廠,其中杏花大隊用資源和人力折算成出資,占五成本金;樟木大隊純出現金占五成本金,但話語權是杏花大隊為四成九,樟木大隊為五成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二、以杏花大隊為主導負責日常事務,生產必須以外聘專家的為主,樟木大隊派出兩人協助日常管理和財務運營。
    三、水泥廠必須合法經營,按月、季、年出具真實可查的報表給合作雙方。
    四、雙方的人力,由各自利潤支付。生產經營及其水泥廠所產生的一切收入均按本金分配。
    五、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矛盾首選協商解決,如協商無效,再尋求上級仲裁。當時都是相信上級組織,沒有去法院一說)
    六、邀請公社領導作為見證人。
    朱枝和李天福認真聽著劉正茂讀完合作協議,沒有聽出其中的奧秘,主要是他們還不理解話語權,所以忽略了這點。
    他們主要關心點在樟木大隊出多少現金。恰恰合作協議裏沒有注明這件事。
    “老朱、老李,你們對合作協議有什麽意見,請提出來。”古大仲問。
    “劉知青,合作協議裏,沒有講到你們出多少錢的事,你是怎麽考慮的?”朱枝首先就提出他最關心的事。
    “真要就這事跟你們商量,因為你們是用資源和人力折算五成本金,所以兩位領導認為資源和人力值多少錢?”劉正茂出其不意反問。
    現在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基層幹部心裏還沒有市場經濟的概念。朱枝和李天福並沒把石灰山當回事,隻是算了人力成本,朱枝咬牙狠心報了天價:“劉知青,我認為可以折算成五萬本金。”
    報出這個價後,朱枝還做好劉正茂還價的準備。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