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內閣首輔崔穎

字數:4797   加入書籤

A+A-


    弘慶帝聽到城南側出現勤王了大夏的軍隊,當即不顧身邊的太監阻攔,禦駕毅然出宮。
    京師城頭上的守軍剛剛擊退攻城的突厥兵不久,弘慶帝的禦駕就登上了南麵城頭。
    看到繡金的華蓋,天子的旗幟,身穿金甲的一眾禁軍侍衛和大批文官,一眾守城將士頓時惶恐至極。
    這裏大多數人從生到死,終其一生都沒有資格見到當今大夏皇帝一麵,沒想到今天聖上的禦駕竟然出現在了這麽危險的地方。
    當弘慶帝登上城頭,發覺大夏的勤王之師已經被突厥兵團團包圍時,心中既絕望,又憤慨。
    絕望的是前來勤王的隊伍竟然隻有這些人,看著遠處陷入苦戰的大夏士兵,恐怕這些人不久便會被蠻子的鐵騎盡數殲滅。
    讓弘慶帝憤慨的,則是這些大夏士兵明知寡不敵眾,在兵力數倍於己方的突厥大軍麵前,仍然奮力廝殺寸土必爭。
    勤王軍隊這樣的鐵血意誌,頓時激發了他體內殘存的血性。
    弘慶帝耳邊仿佛再次聽到了當年自己禦駕親征時,耳邊響起的金鼓錚鳴之聲!
    “ 小玄子,取我寶劍來!朕要帶兵親自和這幫蠻子決一死戰!”弘慶帝奮聲吼道。
    這、這!
    弘慶帝突如其來的這一下,頓時嚇壞了他身邊的一眾禁軍侍衛太監宮女,連城牆上的一眾守軍將士也驚得呆住了。
    “陛下,萬萬不能以身犯險啊!”
    弘慶帝身旁的禁軍將領跪了下來,趕忙勸諫道。
    一眾文官也趕忙跪倒在地,勸諫之聲一時間不絕於耳。
    對他們來說,能讓弘慶帝出宮來到這城頭之上,就已經是萬分冒險的事情了。
    此時若是被城下蠻子的士兵發覺大夏皇帝的禦駕在此,定會派武道高手前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抓住弘慶帝。
    多年前埋骨川的一戰,這幫文官武將雖然隻是聽說,畢竟親眼看到的基本都已經飲恨西北了,但那次慘敗仍舊銘記於心。
    他們深知自己的這位皇帝隻要不瞎折騰,大夏少說多延續個五十年不成問題。
    弘慶帝見周圍的人已經全部跪了下去一齊阻止自己出城,他頓時龍顏不悅。
    “陛下,難道忘了當年埋骨川一戰?”
    突然人群中一個沉著威嚴的聲音響起,讓在場眾人心頭都是一驚。
    隻因埋骨川之事不僅是大夏之國殤,也事關弘慶帝的臉麵。
    這樣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直言犯上,無異於當眾打皇帝的臉。
    弘慶帝同樣也是一驚,當他轉身望去,瞧見那人是誰後,趕忙收起興奮的神色。
    一身的勁頭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神情不由得也變得嚴肅起來。
    說話那人正是當今大夏文臣之首,北方士族領袖,大夏內閣首輔,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穎!
    崔穎麵容肅峻,筆挺地跪在地上,雙手拱在身前,一身鮮明的大紅官袍一塵不染,上繡騰雲駕霧的仙鶴。
    他雙眼直直的望著弘慶帝,神色不卑不亢,勢要阻止皇帝這個荒唐至極的念頭。
    清河崔氏號稱天下第一高門,族脈綿延久矣,在北方已經屹立數百年之久,甚至要比大夏的國祚還要長的多,族中子弟在前朝便擔任朝中要職。
    如今,朝中敢這樣直言不諱勸諫弘慶帝的,也隻有崔穎了。
    崔穎郎朗而言道:“陛下,您是當今天子,國之根本,不可輕動!我大夏將士用命,三軍赴死,為的就是力保我大夏國祚綿延,陛下切不可以身犯險,讓三軍將士白白流血!”
    弘慶帝被崔穎的一席話教訓的有些狼狽,但他確實無法反駁崔穎的話,隻得略帶尷尬地說道:
    “崔大人所言甚是。”
    隨後弘慶帝環顧四周,略帶失落的說道:“都平身吧。”
    眾人見皇帝放棄了出城的念頭,心頭都鬆了口氣,畢竟在城裏死守著,還有一線生機。
    若是跟著皇帝出城和蠻子硬碰,那絕對妥妥的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死後還要被後代史官記錄在煌煌史冊上,留下萬世罵名,這是最重視名聲的文官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弘慶帝遠遠望著勤王隊伍陷入重重包圍,心中仍是不忍,接著問道身邊的一眾將領:
    “哪位將軍敢帶兵出城援助我大夏勤王之師。”
    “...”
    看著城外圍的裏三層外三層的突厥軍營,城上的大夏將領不禁麵麵相覷,一時間無人敢出聲。
    好家夥,感情自己不去送死,改叫別人去送死了。
    見無人答話,弘慶帝又焦急起來,他剛要點名,崔穎再次站了出來。
    “陛下!”
    “如今城內兵力有限,勉強才能抵擋突厥進攻,絕不可再冒然減損兵力,勤王之師為的就是解京師之圍,此時陛下反而派兵出城搭救,陷京師於危急,豈不是本末倒置之舉?”
    聽著崔穎的話,一眾將領心頭頓時鬆了口氣。
    還好有個崔大人敢直言勸諫,擔當眾人的嘴替,不然眾人堅守了一個多月,恐怕今天就要前功盡棄。
    弘慶帝再次被崔穎教育了一通,也隻得接受下來。
    “崔大人所言甚是。”
    崔穎見弘慶帝念頭打消,他的語氣也緩和下來。
    “陛下,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今日這些勤王將士絕不會白白赴死,若他們的犧牲能讓我大夏撐過這次劫難,咱們韜光養晦,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再出兵草原漠北,定要蠻子血債血償,以祭奠今日犧牲將士之英靈!”
    弘慶帝聽著崔穎的慷慨悲壯之語,一時間心頭百感交集。
    他眼角泛紅,雙手按在破損不堪的城牆之上,死死望著遠處被包圍的大夏軍陣。
    “朕定要蠻子的鮮血祭奠諸位的在天之靈!”
    ...
    此刻,京師南側河對岸,石開的軍陣已經被一望無際的突厥大軍包圍。
    軍陣四處已經全部告急,牛金和張遼張遠身先士卒,渾身浴血,手中的兵刃都砍的卷了刃。
    王小虎的騎兵不停地和突厥騎兵對衝,十幾個回合下來,也已經死傷過半。
    陳敬之派來的數萬大軍也已經和突厥軍交上了手,隻不過從將領到士兵都不是突厥人的對手。
    突厥兵又多的是騎兵,數萬鐵蹄反複衝擊大夏軍陣,大夏士兵頓時死傷無數。
    這一幕看的陳敬之睚眥欲裂,但此時已經別無他法,隻能催促剩餘的士兵利用前線將士用命換來的時間,抓緊修築營壘。
    營壘修成之後,全軍將士退守其中,方有一線生機。
    但最讓人絕望的是,突厥軍仍沒有派出全部兵力,河對岸仍有數萬突厥兵沒有出動。
    在見到河對岸的大夏士兵敗象開始顯露之時,河對岸的突厥軍陣突然變陣。
    兩軍左右分開,讓出一條路,隨後一個白色大輦從軍中緩緩行出。
    那白色大輦竟由數百名強壯力士肩扛而行,如同一座移動的宮殿一般!
    而那大輦一側,一是根數丈高的繡金狼旗迎風挺立,那旗幟巨大無比,數百步之外仍然清楚可見。
    一眾突厥兵看到那大輦和狼旗之後,頓時興奮地大吼起來,聲音甚至傳到了京師的城頭上。
    正在拚殺的突厥兵,回頭看到了這杆狼旗,也立馬像是打了雞血一般,更加不要命的向著大夏士兵撲去。
    沈烈帶著騎兵再次殺了個對穿,衝出敵陣後,猛然望見了河對岸的那杆狼旗。
    這是!
    他曾在雲州城頭見過左王的旗幟,左王的旗幟雖然威風無比,但仍沒有這杆狼旗的煌煌貴氣。
    沈烈心頭一驚,這難道是突厥大汗的狼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