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困境中的深思與艱難抉擇

字數:1759   加入書籤

A+A-


    張嫣獨自在房中踱步,腦海中思緒萬千,如亂麻般糾結纏繞。教育,這看似充滿希望與光明的領域,在她眼中卻宛如一塊燙手的肥肉,更是一團錯綜複雜的亂麻,恰似那精心趕製的氈子,隻要輕輕拉動其中一根毛,整個氈子便會隨之劇烈抖動。她深知,教育絕非孤立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中涉及的方方麵麵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局麵失控。
    她不禁長歎一口氣,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在這混亂的教育局麵中,竟有人利欲熏心,打著教育的堂皇幌子,不擇手段地謀取私利,將教育這一神聖的事業淪為他們斂財的工具。這不僅褻瀆了教育的本質,更嚴重阻礙了大明未來的發展。
    “教育,究竟該如何整頓?從何處入手?又怎樣才能確保改革順利推行,真正惠及萬民?”張嫣在心底反複追問,卻始終難以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每一個可能的方案,在深入思考後,都似乎伴隨著重重困難與阻礙,讓人望而卻步。
    然而,就在她為教育之事愁眉不展時,那些在大明土地上肆意妄為的洋教士,又像一根根尖銳的刺,紮在她的心間,令她愈發氣憤難平。此時,“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在她耳邊回響,但她卻有著不同的見解。在她看來,當前這些洋教士帶來的威脅更為緊迫,必須先“攘外”,解決了他們的問題,才能更專注地整頓內部的教育亂象。
    她陷入了對前世的回憶,努力思索著上一世國家是如何整治這些心懷叵測的洋教士的。漸漸地,一些思路在她腦海中浮現。
    “對,首先要對這些洋教士進行嚴格的登記管理。”張嫣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要詳細記錄他們來大明的目的、背景以及所從事的活動。讓他們每個星期都必須如實地向大理寺和錦衣衛匯報自己的行蹤,去了哪裏,接觸了什麽人,做了什麽事,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
    同時,她又想到,僅靠他們自己匯報遠遠不夠,必須要有直接的監督。“每天安排兩名錦衣衛或者大理寺的侍衛,進駐他們的教堂或者活動場所,時刻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樣一來,他們便不敢輕易妄為,也能及時發現並阻止他們的不良企圖。”
    然而,盡管有了這些初步的想法,張嫣的內心卻並未因此而感到輕鬆,反而愈發紛亂如麻。她深知,這些措施看似可行,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一方麵,洋教士背後或許有著複雜的勢力背景,這樣的嚴格管控可能會引發外交爭端。一旦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導致局勢惡化,給大明帶來更大的麻煩。她仿佛已經看到,那些洋教士及其背後的勢力,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她,隻要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一場風暴。
    另一方麵,錦衣衛和大理寺的人員本就肩負著諸多重要職責,如今還要分出人手去監督洋教士,無疑會加重他們的負擔。而且,如何確保這些被派去的侍衛能夠公正、有效地執行任務,不被洋教士收買或幹擾,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再者,如此大規模地對洋教士進行管控,會不會引起民眾的恐慌和誤解?畢竟在一些民眾眼中,洋教士是傳播“福音”的使者,突然的嚴格監管可能會讓民眾感到不安,甚至引發不必要的社會動蕩。
    張嫣越想越覺得頭疼,這些問題像一張張無形的大網,將她緊緊束縛。但她心中那股堅定的信念卻從未動搖,她深知,無論困難多大,都必須采取行動,不能再任由洋教士在大明的土地上為所欲為。
    “一定要找到一個萬全之策,既要有效整治洋教士,又要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張嫣再次暗暗發誓。
    喜歡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請大家收藏:()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