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農學探索
字數:1461 加入書籤
。這一獨特的種植方式,就像在黑暗中為她點亮了一盞希望的明燈,瞬間點燃了她心中探索的火焰。她趕忙閉上眼睛,在腦海中那猶如手機般的虛擬空間裏急切地搜索起來,試圖從記憶的深處挖掘出關於再生稻的詳細信息。
在她腦海中的“手機”上,那些關於再生稻的描述逐漸清晰起來。小說裏提到,留稻樁種植再生稻,關鍵在於頭季稻收割後,合理保留一定高度的稻樁。稻樁高度需精確把控,一般留幾尺為宜,具體數值因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等因素有所差異。這是因為稻樁上留存著休眠芽,這些休眠芽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萌發生長,進而抽穗結實,從而實現一季稻收獲後,再生一季稻,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糧食總產量。
除了稻樁高度,張嫣還努力回憶起其他關鍵要點。她記起,要想讓稻樁上的休眠芽順利萌發,充足的養分供給必不可少。在頭季稻收割後,需及時追肥,為休眠芽的生長充足的能量。同時,水分管理也至關重要,田間既要有適宜的濕度,以保證稻樁的生命力和休眠芽的萌動,又不能積水,以免稻樁腐爛。而且,由於再生稻生長時期的特殊性,病蟲害的防治策略也與常規種植有所不同,需采用針對性的措施。
張嫣深知,僅僅依靠腦海中的模糊記憶遠遠不夠,這一方法在現實的大明是否可行,還需要經過嚴謹的驗證。她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她迅速召集了朝中精通農事的官員、經驗豐富的老農以及對農業頗有研究的學者,迫不及待地向他們分享了留稻樁種植再生稻的大膽設想。眾人聽聞後,反應各異。有的麵露懷疑之色,連連搖頭,認為這不過是天方夜譚,在他們多年的務農經驗中,從未聽聞過如此奇特的種植之法;也有人雖感新奇,但眼中透露出期待,覺得不妨一試,說不定能為大明的農業帶來新的轉機。
麵對眾人的不同態度,張嫣神情堅定地說道“如今我大明糧食產量亟待提升,這關乎著百姓的溫飽與國家的穩定。留稻樁種植再生稻之法,雖看似離奇,但值得我們去勇敢嚐試。若能成功,那將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在她的堅持與鼓舞下,眾人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在京城周邊挑選幾塊條件各異的試驗田,開啟留稻樁種植再生稻的試驗之旅。
張嫣深知此次試驗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她首先在腦海中的“手機”上,將關於再生稻種植的關鍵數據一一羅列出來,包括不同地區適宜的稻樁保留高度範圍、各生長階段所需的肥料種類及用量、灌溉頻率與水量控製要點、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與方法等。隨後,她把這些數據詳細地記錄在紙上,以便後續對比分析
試驗正式開始,張嫣與參與人員一同深入田間,開啟了對稻樁高度的探索。他們在不同的試驗田塊,分別嚐試了從一尺到三尺不等的稻樁保留高度。張嫣親自帶領眾人,手持量具,小心翼翼地測量每一株稻樁的高度,確保精準無誤。她一邊測量,一邊叮囑大家“這稻樁高度是關鍵,咱們一定要嚴謹對待,每個數據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喜歡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