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謀定六國之局

字數:2728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的燭火在暮色中次第亮起,嬴政屏退最後一批宮人,隻留下蒙武、王離、李信等武將,以及李斯、尉繚等文臣。
    殿內氣氛凝重,嬴政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緩緩開口:“今日召諸位前來,是要商議滅六國之大計。六國雖各懷心思,但仍不可小覷,我們當如何籌備,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蒙武向前一步,青銅鎧甲在燭光下泛著冷光:“大王,臣以為軍事準備乃重中之重。我大秦軍隊雖英勇善戰,但六國亦有精銳。臣聽聞趙姬太後手中的十萬破穹軍,皆是百裏挑一的勇士,若能將其合理調配,定能增強我軍實力。”
    嬴政微微頷首:“蒙卿所言極是。破穹軍的確是我大秦的一支勁旅,阿母訓練有方,此軍戰力非凡。但僅靠一支軍隊還不夠,我們需全麵強化軍隊。”他轉頭看向尉繚,“尉繚先生,你曾遊曆諸國,對各國軍事頗為了解,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進一步提升戰力?”
    尉繚輕撫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大王,秦國軍隊以‘軍功授爵’激勵士氣,這是極大的優勢。但我們還可在兵器裝備上再下功夫。如今我軍的青銅兵器雖精良,但仍有改進之處。比如三棱箭頭,可使其更加鋒利,增強穿透力;長戟的長度和重量也可適當調整,便於士兵在戰場上發揮。另外,弩機的射程和精準度也需進一步提升。”
    王離也補充道:“尉繚先生所言極是。而且我們還應加強騎兵與步兵的協同訓練,讓兩者配合更加默契。如此,我軍在戰場上便能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嬴政點頭認可,又道:“軍事準備固然重要,但人才更是關鍵。如今我大秦廣納賢才,本土將領與客卿共同效力,這是極好的局麵。李斯,你作為客卿中的佼佼者,對於人才的任用和培養,有何建議?”
    李斯恭敬行禮:“大王聖明。臣以為,應繼續打破貴族壟斷,不拘一格降人才。無論是本土之士,還是他國賢才,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重用。同時,我們還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係,從各地選拔優秀子弟,進行係統的軍事、政治教育,為大秦儲備源源不斷的人才。”
    嬴政目光中滿是讚賞:“好!李斯所言正合我意。人才是興國之本,有了充足的人才,我大秦才能長治久安。”他頓了頓,又道,“除了軍事和人才,經濟也是支撐戰爭的重要基礎。商鞅變法以來,我大秦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國力已有顯著提升。但要支撐滅六國的長期戰爭,還需進一步發展經濟。鄭國,你主持修建的鄭國渠,讓關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功勞巨大。如今,對於經濟的發展,你還有何良策?”
    鄭國連忙起身:“大王過獎。臣以為,可繼續興修水利,擴大灌溉麵積,提高糧食產量。同時,在統一度量衡與貨幣方麵,可加快推行速度。如今雖在境內初步規範標準,但仍有部分地區執行不力。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不僅便於物資調配,更能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國家稅收。”
    嬴政沉思片刻:“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之事,需謹慎推行。但也不能過於遲緩,此事就交由你和相關官員商議,盡快拿出具體方案。”
    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趙姬在貓小統的陪伴下緩步而入。嬴政立刻起身相迎:“阿母,您怎麽來了?”
    趙姬微微一笑:“我聽聞你們在商議滅六國之事,便來聽聽。政兒,哀家手中的十萬破穹軍,你可隨意調用。這支部隊,就是為了助你一統天下而訓練的。”
    嬴政感動不已,握住趙姬的手:“多謝阿母!有了破穹軍,我大秦如虎添翼。”
    尉繚看著趙姬,心中一動,說道:“太後深明大義,有太後的支持,我大秦統一六國指日可待。不過,臣還有一計,可從內部瓦解六國。”
    嬴政和趙姬同時看向尉繚,異口同聲道:“先生請講。”
    尉繚繼續說道:“六國之間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各有利益衝突。我們可派間諜潛入六國,搜集軍情,同時用重金賄賂六國重臣。隻要這些重臣在各國朝堂上為我們說話,便能分化六國合縱,讓他們無法聯合抗秦。”
    趙姬點頭道:“此計甚妙。哀家也聽說,六國之中,有些大臣貪圖富貴,隻要給予足夠的利益,必能為我所用。”
    嬴政沉思片刻後,目光堅定地說:“好!就依諸位所言,從軍事、人才、經濟、外交等多方麵進行準備。蒙武、王離、李信,你們負責軍事訓練和兵器改進;李斯、尉繚,你們統籌人才任用和外交策略;鄭國,你專注經濟發展和度量衡、貨幣的推行。阿母,破穹軍之事,就拜托您了。”
    眾人齊聲應道:“臣等遵命!”
    趙姬看著嬴政,眼中滿是欣慰:“政兒,哀家相信你,定能成就大業。不過,在行動之前,我們還需密切關注六國的動向,等待最佳時機。六國之中,韓國最為弱小,且與我大秦接壤,可作為我們東出的第一個目標。”
    嬴政握緊拳頭:“阿母所言極是。韓國雖小,但也不可輕敵。我們先從韓國入手,試探六國的反應,同時積累作戰經驗。”
    李斯上前一步:“大王,臣建議在攻打韓國之前,先派使者前往,以利益誘惑韓國,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再好不過。若韓國拒絕,我們再出兵,也師出有名。”
    嬴政點頭:“此計可行。就派頓弱為使者,前往韓國。”
    商議至深夜,眾人方才散去。趙姬回到椒房殿,貓小統跳上她的膝頭。
    趙姬輕撫貓小統的毛發,望著窗外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