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張良扮舞姬

字數:3429   加入書籤

A+A-


    馬車沿著蜿蜒驛道疾馳三日,終於抵達趙國邯鄲城外。
    深秋的寒風卷著枯葉掠過車輪,張娘掀起車簾一角,望著城牆上火把搖曳的倒影,指尖不自覺攥緊了繡著金線的裙裾。
    “姑娘,太子府的管事已在城外接應。”小翠壓低聲音提醒,目光警惕地掃過不遠處兩輛裝飾著玄鳥紋的馬車。
    張娘深吸一口氣,重新戴上鑲滿東珠的麵紗。馬車緩緩駛入城門時,他透過縫隙瞥見街邊百姓麵黃肌瘦的模樣,想起趙姬提及的災荒情報,心中暗自冷笑——趙國這棵大樹,根基早已被蛀空。
    太子府內,青銅獸爐飄著龍腦香。趙國太子趙嘉半倚在繡榻上,目光慵懶地打量著階下舞姬。當張娘隨著樂聲旋身時,輕紗下若隱若現的麵容讓他猛地坐直身子:“且慢!你可是傳聞中南楚第一舞姬?”
    “民女拜見太子殿下。”張娘盈盈下拜,聲音婉轉如黃鶯,“久聞殿下雅好音律,特獻拙舞,望博殿下一笑。”
    “好個‘特獻拙舞’!”趙嘉繞著她踱步,“南楚距邯鄲千裏之遙,本太子卻從未聽聞你的名號。”
    空氣瞬間凝固,小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張娘卻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卷羊皮書:“殿下明鑒,民女原在南楚獻舞,半月前偶遇樓煩商隊。他們聽聞殿下廣納賢才,便重金邀民女北上。這是樓煩商隊親筆推薦信。”
    趙嘉展開書信,看到熟悉的印鑒,臉色緩和幾分:“樓煩商隊倒是有心。隻是……”他突然逼近,指尖挑起張娘的麵紗,“你既為舞姬,可懂琴瑟和鳴?”
    話音未落,小翠已抱來焦尾琴。張娘輕撫琴弦,《陽春》曲調傾瀉而出。趙嘉聽得入神,忽然拍案:“妙!明日父王壽宴,本太子便將你引薦給趙王!”
    待兩人退下後,趙嘉的謀士李遷皺眉道:“太子,此女來曆蹊蹺,不可不防。”
    “李遷,你這謹慎的毛病該改改了。”趙嘉把玩著玉扳指,“南楚舞姬能有什麽威脅?父王整日憂心李牧擁兵自重,有美人助興,也好讓他寬心。”
    另一邊,張娘與小翠躲在廂房內。小翠心有餘悸:“姑娘,方才可真懸!那太子差點就識破了。”
    “越是心急,越容易露出破綻。”張娘擦拭著琴弦,“明日壽宴才是關鍵。趙嘉好大喜功,定會急於在趙王麵前表現,我們隻需順著他的性子來。”
    第二日清晨,趙王宮鍾鼓齊鳴。張娘換上更華貴的舞衣,在後台候場時,正巧撞見匆匆而過的李牧。
    這位名將目光如鷹,掃過他時微微駐足。張娘低頭行禮,心跳卻漏了一拍——此人果真名不虛傳,僅憑一個眼神,便仿佛能看穿人心。
    “父王!快看我給您帶了什麽驚喜!”趙嘉拽著張娘上前,“這是南楚第一舞姬,琴舞雙絕!”
    趙王眯起眼睛:“南楚?楚國與我趙國素無往來……”
    “父王有所不知,”趙嘉急忙解釋,“是樓煩商隊牽線搭橋,說此女能歌善舞,特獻給父王祝壽。”
    “樓煩商隊?”趙王摩挲著胡須,“他們倒是會挑時候。正值災年,還想著進獻美人。”
    張娘突然跪地道:“民女雖來自南楚,卻久仰趙王威名。聽聞趙國遭災,民女願將進獻的賞錢盡數捐出,助百姓渡過難關。”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趙嘉更是瞪大了眼睛——他隻想著用美人討父王歡心,從未想過這個點子。
    “好!好!”趙王撫掌大笑,“難得你一個弱女子有此善心。來,賜座!待壽宴過後,本王要好好聽聽你對治國的見解。”
    躲在屏風後的李遷臉色陰沉,低聲對趙嘉道:“太子,此女絕非池中之物。她先是用樓煩商隊的推薦信打消疑慮,又以賑災之舉贏得趙王好感,步步為營,不得不防。”
    趙嘉卻不以為然:“能有什麽陰謀?不過是個會跳舞的女子罷了。隻要能哄父王開心,本太子的儲君之位便穩如泰山。”
    壽宴過半,張娘翩然起舞。她特意將秦地戰舞的剛勁融入楚舞的柔美,劍穗翻飛間,竟隱隱有金戈鐵馬之聲。
    趙王看得熱血沸騰,舉杯道:“好!此舞既有楚地婉約,又含秦地豪邁,別具一格!”
    話一出口,滿座皆靜。趙國與秦國勢同水火,趙王卻當眾稱讚秦地風格,這不是打自己臉嗎?趙王也意識到失言,臉色微變。
    張娘趁機跪地:“民女曾聽聞,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便是取胡人之長補趙國之短。如今民女融合秦楚之舞,亦是希望天下大治,各國能取長補短。”
    這番話巧妙化解了尷尬,趙王哈哈笑道:“說得好!來人,賞!”
    一旁的李牧若有所思地盯著張娘。散席後,他攔住趙嘉:“太子,那舞姬來曆不凡,你可知她底細?”
    “王叔多心了。”趙嘉不耐煩道,“不過是一個美人,能掀起什麽風浪?”
    李牧皺眉:“太子莫要被美色迷惑。如今秦國虎視眈眈,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掉以輕心。”
    “王叔總把秦國掛在嘴邊。”趙嘉冷笑,“秦國要攻趙,談何容易?有您這位武安君坐鎮,他們敢來,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待趙嘉走遠,李牧望著張娘離去的方向,喃喃自語:“此女談吐間暗藏機鋒,絕非尋常舞姬。看來,本將得派人好好查查……”
    與此同時,張娘與小翠回到住處。小翠興奮道:“姑娘,今日可真是大出風頭!連趙王都對你另眼相看!”
    “莫要高興太早。”張娘卸下珠釵,“李牧已經起疑,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更加小心。明日找機會接近趙國的糧草官,看看能否探聽到有用的情報。”
    夜深人靜時,張娘倚窗望月。他想起在鹹陽宮與趙姬的對話,想起韓國被滅的慘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此次入趙,她不僅要完成大秦的任務,完成了任務就可以離嬴政更進一步,就可以為韓國報仇雪恨。哪怕前方荊棘密布, 他也絕不回頭。
    而在鹹陽宮內,趙姬收到小翠飛鴿傳書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貓小統跳上窗台:“宿主,張良在趙國進展順利,但李牧已開始調查,恐怕會有變數。”
    “變數?”趙姬把玩著秦王照骨鏡,“有變數才有意思。傳令下去,讓潛伏在趙國的暗衛配合張娘行動。李牧雖是名將,但我們有的是手段……”
    月光灑在鹹陽宮的飛簷上,也灑在邯鄲城的角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