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秦宮議伐趙

字數:3023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的晨光穿透雲紋窗欞,在議事廳的金磚上投下斑駁光影。
    嬴政撫著腰間佩劍,目光掃過下方捧著竹簡的群臣,最後落在剛踏入殿門的張娘與小翠身上——兩人雖風塵仆仆,眼中卻透著劫後餘生的堅毅。
    “張娘,此番深入虎穴,辛苦了。”嬴政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且將趙國見聞細細道來。”
    張娘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襟,上前一步行禮:“啟稟大王,此次在趙國,民女探明李牧在代郡設下空城計,其糧草實則空虛。但李牧此人極為謹慎,在雁門屯有重兵,且在沿途要道設下諸多暗哨,一旦有風吹草動,便能迅速調兵支援。此外,趙國王室因歌舞盛會疏於防備,城中守備力量分散,然郭開等佞臣仍在四處排查異己,若大秦貿然出兵,恐陷入腹背受敵之境。”
    李斯捋著胡須沉吟道:“大王,既然已探得趙軍虛實,臣以為當速戰速決。可集結十萬大軍直撲代郡,摧毀其虛假糧倉,斷了趙軍念想,再揮師雁門,與李牧主力決戰!”
    蒙恬卻搖頭反駁:“李大人此言差矣。代郡雖無糧草,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我軍強攻,李牧定會趁機從雁門出兵,截斷我軍退路。末將以為,應先以小股兵力佯攻雁門,吸引李牧主力,再派精銳繞道奇襲代郡,打亂趙軍部署。”
    王翦微微皺眉,沉聲道:“兩位所言皆有道理,然趙國騎兵天下聞名,即便我軍突襲代郡得手,李牧的騎兵也能迅速回援。若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戰鬥,待趙軍各路援軍匯聚,我軍將陷入苦戰。”
    殿內一時陷入沉默,唯有燭火劈啪作響。
    這時,一直安靜站立的蒙毅出列,他目光堅定地說道:“大王,諸位大人的計策都十分精妙,但忽略了一點。趙國百姓因災荒困苦已久,對王室多有怨言。我們可派人在趙國境內散播消息,告知百姓大秦此次出兵是為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承諾戰後減免賦稅,給予土地。如此,既能瓦解趙軍民心,又可減少我軍攻城時的阻力。”
    韓非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補充道:“蒙毅大人所言極是。此外,我們還可利用郭開與李牧之間的矛盾。郭開此人貪財好利,大王可派人攜帶重金暗中聯絡,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在趙王麵前進讒言,幹擾李牧的軍事部署。同時,繼續散布謠言,離間趙王與李牧,使其君臣失和。”
    嬴政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一旁的荀子:“先生對此事有何高見?”
    荀子輕撫胡須,緩緩說道:“大王,兵者,詭道也。然戰亦有道。此戰不僅要在軍事上取勝,更要在道義上服人。大秦欲統一天下,需得民心。攻打趙國時,切不可大肆殺戮,要嚴明軍紀,秋毫無犯。如此,方能讓趙國百姓真心歸附,也能讓其他四國看到大秦的仁德,為日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
    張娘思索片刻,也開口道:“大王,民女在趙國時發現,趙國各地城池之間的聯絡多靠信鴿與快馬傳遞消息。我們可訓練一批擅長追蹤信鴿的士兵,一旦發現趙國信鴿傳遞情報,便將其截獲,如此便可提前知曉趙軍的軍事部署。另外,趙國的護城河與城牆堅固,攻城不易,或許可從水攻或火攻方麵著手,尋找破城之法。”
    嬴政聽得雙目炯炯有神,猛地起身,龍袍獵獵作響:“妙!妙!卿等所言,讓寡人茅塞頓開。蒙毅,即刻派人潛入趙國,散播消息,聯絡郭開;韓非,負責製定離間計詳細方案;蒙恬,依計劃集結兵力,準備佯攻雁門;王翦,挑選精銳,籌備奇襲代郡;張娘,將你所知的趙國城池布防細節整理成冊,以供參考。至於軍紀一事,由荀子先生監督,務必讓我大秦軍隊成為仁義之師!”
    “臣遵旨!”眾人齊聲應道。
    散朝後,嬴政單獨留下張娘:“張娘,此次你深入虎穴,為大秦立下大功。說吧,你想要何賞賜?”
    張娘連忙跪地:“大王,民女不敢居功。能為大秦效力,是民女的榮幸。若大王非要賞賜,民女隻希望能繼續留在太後娘娘身邊,學習更多治國之道,日後更好地為大秦出力。”
    嬴政爽朗大笑:“好!既然如此,寡人便準了。你且先下去休息,待攻打趙國歸來,寡人再論功行賞。”
    張娘退出大殿,在回廊處正巧遇見趙姬。趙姬微笑著迎上來:“張娘,此番辛苦你了。”
    張娘福身行禮:“多謝太後娘娘掛念。民女此次能平安歸來,全賴太後娘娘提前安排接應。隻是,李牧此人太過難纏,大秦攻打趙國,恐怕不會輕鬆。”
    趙姬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你不必憂心。政兒已集結眾臣商議出破敵之策,且有你帶回的重要情報,此戰雖有艱難,但勝券在握。你先好好休息,待戰事起時,或許還有重要任務交給你。”
    張娘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太後娘娘放心,民女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後娘娘與大王所托!”
    與此同時,在趙國邯鄲,李牧望著手中截獲的秦軍密信,眉頭緊鎖。副將上前問道:“將軍,秦軍似有攻打代郡之意,我們是否要加強代郡守備?”
    李牧沉思良久,緩緩說道:“不可。這恐怕是秦軍的疑兵之計。他們既然能探得代郡糧草空虛,怎會如此輕易暴露作戰意圖?傳令下去,密切關注雁門動向,同時派人暗中偵查秦軍真正的兵力部署,切莫中了秦軍的圈套!”
    副將領命而去,李牧望向遠方,喃喃自語:“嬴政,看來這一戰,將是你我之間真正的較量……”
    鹹陽宮外,戰鼓已經開始在工匠手中鍛造,一隊隊士兵開始演練新的戰術,整個秦國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攻趙之戰緊張而有序地準備著。
    而在那寂靜的藏書閣中,張娘正伏案疾書,將自己在趙國的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她知道,這些資料或許能在戰場上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夜幕再次降臨鹹陽宮,嬴政站在宮牆上,望著滿天繁星。
    他的目光堅定而熾熱,仿佛已經看到了大秦鐵騎踏平趙國的那一天。“趙國,這一次,你再也無法阻擋大秦統一的步伐了……”嬴政低聲呢喃,聲音中充滿了誌在必得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