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密策圖魏疆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議政殿內,青銅燭台將眾人身影映得忽明忽暗。嬴政撫過案上趙國新製的戶籍簡牘,目光掃過階下群臣:“趙國初定,百廢待興。諸位有何良策?”
    蒙恬率先出列,甲胄在燭光下泛著冷光:“末將以為,當以軍威震懾。趙人素來剽悍,需派三萬秦軍常駐邯鄲,方能保邊境無虞。”
    “將軍此言差矣。”韓非輕叩玉笏,紫袍隨動作微動,“趙人尚武,以暴製暴恐適得其反。昔年吳起治楚,首重律法。臣建議將秦法與趙俗相融合,設‘監禦史’監察地方,既保政令暢通,又可安撫民心。”
    李斯折扇輕搖,接口道:“韓兄所言極是。臣以為可在兩郡推行‘計首授田’,將趙國貴族舊田分與平民。如此一來,百姓得實惠,自會感念大秦恩德。”
    “兩位所言皆是固本之策,但仍缺教化之道。”白發蒼蒼的荀子拄著竹杖緩步上前,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趙地民風剛烈,當以儒學浸潤。可在邯鄲設太學,廣招趙地學子,講授《詩》《書》,使百姓知禮義,明法度。”
    “妙!”嬴政撫掌而笑,目光轉向角落撫琴的張娘,“張姑娘可有高見?”
    張娘放下琴弦,起身行禮:“臣以為,安撫趙人需剛柔並濟。聽聞趙王舊部中多有能工巧匠,可將他們編入‘將作少府’,參與鹹陽宮修繕。既消解隱患,又能彰顯大秦惜才之心。”
    嬴政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道:“韓非、李斯即刻擬定新律法與授田細則;蒙恬、蒙毅各領一萬秦軍,分駐代郡與邯鄲,但需約束士卒,不可擾民;荀子負責籌建邯鄲太學,所需典籍從王室藏書閣調撥;張娘去辦工匠收編之事。至於情報……”他目光突然銳利,“魏國乃心腹大患,戰前需摸清其虛實。”
    頓弱踏出一步,:“大王,臣願領命前往魏國,必探得機密!”
    “不必。”嬴政抬手製止,“你身份特殊,魏國早有防備。”他轉向李斯,“你修書兩封,命劉媽、宋瑜即刻啟程前往大梁,與清涼閣張龍匯合。”
    李斯上前一步:“臣這就去辦,隻是不知此次探查重點?”
    “信陵君舊部動向、魏軍布防圖,還有……”嬴政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圖上的安邑城,“魏武卒殘部是否仍有戰力。”
    三日後,大梁城清涼閣內,檀香嫋嫋。張龍把玩著翡翠扳指,目光掃過眼前二人。左側中年婦人衣著樸素卻難掩英氣,正是原韓國玄鳥負責人劉媽;右側書生模樣的宋瑜,則是趙國玄鳥舊部。
    “劉姐、宋兄弟,此次秦王親點你們前來,可見器重。”張龍將茶盞推過去,“隻是魏國不比韓、趙,魏王生性多疑。”
    劉媽端起茶盞輕抿一口:“張掌櫃不必憂心。我在韓國時,曾與魏國鹽商有舊。聽聞魏國糧草皆由‘鹽鐵署’調配,若能買通署中官吏……”
    “不妥。”宋瑜突然插話,“鹽鐵署戒備森嚴,貿然接觸恐引懷疑。在下倒是打聽到,信陵君當年的門客侯贏,其孫侯明在魏王宮當差。若能從他入手……”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腳步聲。張龍神色一凜,迅速將密信藏入暗格。
    “張掌櫃好雅興!”隨著一聲輕笑,一名錦衣公子推門而入,身後跟著兩名佩劍護衛。
    “原來是李公子。”張龍起身相迎,笑容中帶著幾分警惕,“不知今日光臨,所為何事?”
    李公子掃視屋內三人,目光在劉媽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聽聞清涼閣新到了一批南越香料,本公子特來品鑒。不過……”他話鋒一轉,“這兩位麵生得很,不知是張掌櫃何處請來的貴客?”
    “不過是兩位外地來的香料商人。”張龍鎮定自若地介紹,“這位是劉娘子,做海鹽生意;宋公子則專營蜀錦。”
    劉媽福了福身,宋瑜亦拱手行禮。李公子卻不依不饒:“做生意的?我看倒像……”
    “李公子!”張龍突然提高聲調,“這大梁城三教九流匯聚,公子若無事生非,當心壞了自家名聲。”
    李公子臉色一變,冷哼一聲:“張龍,別以為有令尹撐腰,就能在大梁橫行無忌!我們走著瞧!”說罷甩袖而去。
    待腳步聲遠去,張龍長舒一口氣:“此人是魏國丞相之子,最是難纏。看來我們得加快動作了。”
    劉媽皺眉道:“他似乎對我們起了疑心,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宋兄弟,你說的那個侯明,能否確定可信?”
    宋瑜點頭:“我已派人暗中接觸過。侯明對魏王昏庸多有不滿,且家道中落,正需靠山。隻是……”他欲言又止。
    “直說無妨。”張龍道。
    “侯明提出,要見玄鳥的‘主人’。他說,隻有得到足夠的承諾,才肯冒險相助。”
    屋內陷入沉默。良久,張龍取出密信,在火上點燃:“我即刻飛鴿傳書鹹陽。此事幹係重大,需秦王定奪。”
    鹹陽宮內,嬴政看著張龍的密信,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這個侯明,倒是個聰明人。”
    趙姬湊過來,懷中的貓小統“喵”了一聲:“政兒,你打算如何回應?”
    “告訴張龍,答應他的條件。”嬴政將信紙投入銅爐,看著火苗漸漸吞噬字跡,“但要讓他明白,大秦的承諾,隻給值得信任的人。”
    他轉頭對暗衛下令:“密切監視大梁動向,若有風吹草動,即刻回報。”
    與此同時,魏國丞相府內,李公子正將今日所見一五一十稟報給父親:“那個劉娘子眼神銳利,孩兒懷疑,他們與秦國有關!”
    丞相撫須沉思:“此事不可大意。即刻派人盯著清涼閣,但若無可疑之處,不可輕舉妄動。如今秦強魏弱,稍有不慎……”他搖了搖頭,“你明日去拜訪令尹,探探他對秦國的態度。”
    李公子領命而去。丞相望著窗外明月,喃喃自語:“暴風雨,要來了……”
    鹹陽宮議政殿再次燈火通明。嬴政展開劉媽送來的密信,上麵詳細記錄著魏國的軍備情況。
    “果然不出所料。”嬴政將信紙遞給李斯,“魏國表麵上裁軍,實則將精銳藏於安邑。蒙恬,你即刻整軍備戰,待糧草備齊,便揮師東進!”
    蒙恬握拳行禮:“末將遵命!此次定要讓魏國知道,大秦鐵騎不可阻擋!”
    “且慢。”韓非上前,“臣以為,伐魏之前,可先散布謠言,說秦國將與楚國結盟攻魏。如此一來,魏國必調安邑之兵回防大梁,我軍便可趁虛而入。”
    “好計!”嬴政大笑,“傳令頓弱,即刻前往楚國,假意商談結盟之事。同時讓張龍在大梁散布消息,務必讓魏王深信不疑。”
    他起身走向殿外,望著滿天星鬥:“魏國之後,便是楚國……六國一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