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回 失孤介惜春絕情斷婢 憐薄命湘蓮仗義牽絲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A+A-


    話說那入畫,自被惜春決然攆出寧府,恰似風中飄絮,沒了根基。幸得林黛玉心懷慈悲,見她孤苦伶仃,便將其收留於瀟湘館中,好生照料。
    這日,秋意漸濃,晨起微風裹挾著絲絲涼意,鑽入窗欞。林黛玉本就身子嬌弱,不慎偶感風露之邪,隻覺周身綿軟乏力,仿佛那春日裏的嫩柳,失了蓬勃生氣。平日裏愛不釋手的詩書,此刻瞧上幾眼,便覺倦怠不堪,眼前的字跡似也模糊起來。
    連那窗前搖曳生姿的翠竹,往日瞧著是何等的清幽雅致,如今在她眼中,也隻覺擾人清淨。她暗自喟歎,深知自己這副弱軀,向來是藥不離身,此番病情,若能求得城外白雲庵的簽文與丹藥,或可稍解一二。
    入畫在旁侍奉,見黛玉麵色蒼白如紙,雙眉緊蹙,病容憔悴,心中滿是擔憂與感激。她念及黛玉收留之恩,猶如再造,當下毫不猶豫,主動請纓前往白雲庵求簽問藥,隻盼能為自家姑娘求得安康。黛玉微微點頭,用那虛弱得幾近蚊蚋的聲音囑咐道:“路上千萬小心,莫要急著趕路,仔細腳下。”入畫應了,轉身取了件夾襖,緊了緊頭上的布巾,便匆匆出門而去。
    入畫步出瀟湘館,單薄的身影很快融入那仲秋的瑟瑟秋風之中。西風愈發凜冽,如同一把無情的利刃,肆意切割著世間萬物。道旁的草木,像是被秋霜狠狠咬了一口,瞬間失了往日的蔥蘢,染上了一層滄桑的色彩。入畫緩緩前行,每一步都似踩在回憶的弦上,往日在寧府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那時雖身為丫鬟,卻也有熟悉的屋簷遮蔽風雨,身邊有一同勞作的姐妹相伴。如今卻寄人籬下,全仗黛玉收留,這份恩情,重如泰山。想著想著,她的眼眶不禁濕潤,淚水在秋風中搖搖欲墜。
    正行至一片楓林深處,秋風如頑皮的頑童,肆意攪動著楓葉,紅楓似火雨紛紛飄落。就在這如夢如幻卻又透著幾分淒涼的景致中,入畫忽聽得一陣女子淒慘的哭喊聲。她心中一驚,循聲望去,隻見七八個潑皮無賴正將兩個村姑團團圍住。那潑皮們身著破舊衣衫,臉上帶著不懷好意的淫笑,頭發蓬亂,雙手肆意比劃著,嘴裏還嘟囔著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欲對村姑行那不堪之事。入畫本就生性怯弱,平日裏連大聲說話都少見,此時見此等醃臢場景,心中又驚又怒,情急之下,竟不知哪來的勇氣,大聲呼救起來:“來人呐!救命啊!”
    那幾個潑皮正欲得手,冷不防聽到這突兀的呼救聲,轉頭一看,見是個丫鬟打扮的女子。他們先是一愣,隨後竟撇下那兩個村姑,如餓狼般蜂擁朝著入畫撲來。入畫見狀,嚇得花容失色,原本就白皙的臉龐此刻更是毫無血色,慌不擇路地轉身就跑。她腳下的落葉被踩得沙沙作響,像是在為她的恐懼哀鳴。她滿心的恐懼幾乎將她淹沒,隻覺雙腿發軟,每跑一步都似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有一道黑影如鬼魅般掠過。眾人定睛一看,正是柳湘蓮。隻見他身著一襲黑色勁裝,那勁裝裁剪合身,凸顯出他矯健的身姿。袖口與領口處繡著銀色的雲紋,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頭戴黑色束發冠,冠上鑲嵌著一枚碧綠的翡翠,更添幾分英氣。手中緊握著一條長鞭,鞭身漆黑如墨,鞭梢係著一抹鮮紅的纓穗。那長鞭在他手中好似有了生命一般,隨著他的揮舞,鞭梢所至之處,發出清脆的“啪啪”聲,如利箭般精準地抽打在潑皮們的身上。潑皮們被打得抱頭鼠竄,鬼哭狼嚎,嘴裏不住地求饒,不一會兒便作鳥獸散。
    救下眾人後,湘蓮收了長鞭,目光落在了入畫身上。隻見入畫此時鬢發散亂,幾縷發絲貼在她那因驚恐而略顯蒼白的臉頰上,神色間滿是劫後餘生的驚恐。她的衣衫也被樹枝劃破了幾處,露出裏麵淺粉色的裏衣。湘蓮心中不禁微微一動,走上前去,用溫和的語氣輕聲相詢:“姑娘受驚了,不知方才究竟發生何事?”入畫哽咽著,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緩緩道出,聲音帶著些許顫抖:“我……我本是前往白雲庵為我家姑娘求簽問藥,路過此處,瞧見這些惡徒欲對那兩位姐姐行不軌之事,一時情急,便……便呼救起來,不想他們竟轉而追我。”湘蓮靜靜地聽著,看著眼前這個生得楚楚可憐的女子,又念及她方才仗義呼救的舉動,心中對她的憐惜又多了幾分。當下,他決定護送入畫至白雲庵。
    一路上,秋風輕拂,兩人並肩而行。湘蓮有意無意地放慢腳步,與入畫言語往來間,方知入畫原是寧府丫鬟,如今侍奉林姑娘。入畫的聲音輕柔婉轉,每一句話都像是在湘蓮的心湖投下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而湘蓮那爽朗的笑聲與豁達的言語,也讓入畫原本驚恐不安的心漸漸安定下來。湘蓮瞧著入畫,心中暗自思忖:“這女子雖為丫鬟,卻有這般俠義心腸,實是難得。”入畫偷偷抬眼,瞧著身旁英氣逼人的湘蓮,臉上微微一紅,心中想道:“這位公子如此英勇,又這般溫和有禮,真乃世間少有之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此後,湘蓮常以探望黛玉為名,尋機與入畫相見。有時,兩人會於瀟湘館外那一片搖曳的竹影下偶然相遇。微風拂過,竹影在地上斑駁搖曳,仿佛是一幅天然的畫卷,而他們就在這畫卷中,眼神交匯間,情意流轉。入畫見湘蓮來了,微微福身,輕聲說道:“湘蓮公子安好。”湘蓮趕忙回禮,笑道:“入畫姑娘安好,今日瞧著氣色不錯。”又或是在沁芳閘畔,潺潺的流水聲仿佛是他們愛情的背景音樂,二人不期而遇,相視一笑,便覺歲月靜好。入畫心靈手巧,趁著無人之時,精心地將湘蓮遺落的汗巾繡上並蒂蓮,每一針每一線都繡入了她的深情。而湘蓮則將在江湖遊曆中所得的奇珍異寶,托可靠之人悄悄贈與入畫,那些珍寶仿佛承載著他對入畫無盡的思念與關懷。
    然而,二人心中都深知彼此身份懸殊。湘蓮是江湖中的豪傑,瀟灑不羈,行走四方,自由自在;而入畫隻是一個丫鬟,命運如飄萍,身不由己。這份情絲雖如蛛絲般綿長,卻又似琉璃般脆弱,他們不敢輕易言明,隻能將這份愛意小心翼翼地深藏在心底。
    不想,他們之間的這份微妙情愫被心思細膩的紫鵑瞧破。紫鵑心中暗忖:“這可如何是好,此事若傳揚出去,恐生事端。”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便將所見所感告知了黛玉。此時的黛玉,服下入畫求來的丹藥已有幾日,在紫鵑的悉心照料下,身體已稍有起色。她本就心思聰慧,素知湘蓮人品高潔,又見入畫近來神思恍惚,茶飯不思,心中早已有了計較。她一麵輕聲勸入畫莫要在這情之一字上癡想,以免最後傷了自己:“入畫,你我雖情同姐妹,但你須明白,這世間情之一字,最是傷人。你與湘蓮公子身份有別,切不可深陷其中。”入畫聽了,淚水潸然,低頭不語。黛玉見狀,心中不忍,又道:“我並非阻攔你,隻是怕你將來傷心。”一麵差人悄悄請湘蓮至房中。
    待湘蓮到來,黛玉神色鄭重,正色道:“湘蓮公子,你我雖非親長,然入畫曾是賈府之人,若有婚嫁之事,須得稟明老太太。你若真心對待入畫,便要行得光明磊落,切不可負了她。”湘蓮聽後,心中一凜,當下伏地叩首,言辭懇切地發誓定不負入畫:“林姑娘放心,湘蓮對入畫一片真心,天地可鑒。若有負她,叫我不得好死。”黛玉微微點頭,道:“如此便好,你且起身。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次日,湘蓮精心備下厚禮,懷著忐忑又堅定的心情求見賈母。此時正值榮國府上下為海棠詩社熱鬧非凡之際,府中一片歡聲笑語。丫鬟們穿梭往來,身著五彩斑斕的衣衫,猶如花叢中的蝴蝶。小廝們則忙著搬挪桌椅,布置場地。賈母在眾人簇擁下,坐在花廳之中,身著一件深紫色的織錦披風,披風上繡著富貴牡丹,領口與袖口處鑲著雪白的狐毛,顯得雍容華貴。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耳墜著一對紅寶石耳墜,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湘蓮進得廳來,伏地行禮:“湘蓮見過老太太。”賈母抬眼望去,見湘蓮英氣不凡,身姿挺拔,自有一股江湖豪傑的灑脫之氣,心中先有了幾分好感。又有寶玉在旁不住地美言,誇讚湘蓮的為人與俠義之舉:“老太太,湘蓮兄為人豪爽仗義,在江湖上也是頗有名望的。他與入畫之事,還望老太太成全。”賈母聽了,微微點頭,歎道:“這孩子命苦,入畫也是個薄命的。若能成配,倒也遂了一樁美事。隻是須得去寧府知會一聲,畢竟入畫曾是那邊的人。”
    湘蓮領命,便親自前往寧府。那尤氏得知湘蓮來意後,先是眉頭一皺,而後冷笑一聲,不屑道:“她既已被攆出府,便是沒臉的人,我寧府豈肯再認?莫說什麽婚嫁之事,便是提都不願再提她。”說罷,輕抿了口茶,眼中滿是嫌棄之色。湘蓮心中大怒,隻覺得尤氏此言實在是刻薄無情。然而,他雖滿腔怒火,卻又無可奈何,畢竟入畫曾是寧府丫鬟,此事還需寧府點頭。
    湘蓮回到住處,心中煩悶不已,反複思量如何才能說服尤氏。他深知,若想與入畫長相廝守,這一關必須得過。連續幾日,湘蓮四處奔波,遍訪金陵城中與寧府有交情的名士。他向這些名士們訴說自己與入畫的深情,言辭懇切,聲淚俱下,懇請他們出麵為自己說情。這些名士們平日裏就聽聞過湘蓮的俠義之名,如今見他如此情深義重,紛紛被打動,答應幫忙。
    其中一位與寧府關係匪淺的老名士,親自上門拜訪尤氏。他先是與尤氏寒暄了幾句,而後話鋒一轉,提及湘蓮與入畫之事:“尤氏夫人,湘蓮這孩子,在江湖上那可是有口皆碑的。他對入畫一片真心,為了能與入畫在一起,不惜四處奔波。您看,這也是一段難得的緣分,若能成全,也是一樁善事。”尤氏聽了,心中有些動搖,但仍麵露猶豫之色:“老名士所言極是,隻是入畫那丫頭,做出那般有失體麵之事,被攆出府去,我若再點頭應允,恐旁人說我寧府行事沒有規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名士見狀,又勸道:“夫人此言差矣。入畫雖曾犯錯,但她如今已有所悔悟。況且湘蓮願以百兩黃金為入畫贖身,這足以表明他的誠意。再者說,湘蓮在江湖上人脈廣泛,若能與他結下這門親事,對寧府來說,也並非壞事。”尤氏聽了,陷入沉思,心中權衡著利弊。
    與此同時,湘蓮又親自登門,再次向尤氏陳明心跡:“尤氏夫人,湘蓮對入畫的心意,天地可鑒。入畫雖已出府,但我願以重金贖回她的自由,隻求能與她相伴一生。還望夫人成全。”尤氏看著湘蓮,見他言辭懇切,態度誠懇,心中的最後一絲猶豫也漸漸消散。
    經過月餘的艱難周旋,尤氏終於被眾人說動,勉強允了此事。她差人告知湘蓮:“我看在眾人的麵子上,便允了此事。但你須記住,入畫出了寧府,便與我寧府再無瓜葛。”湘蓮聽後,大喜過望,趕忙再次登門拜謝。
    賈母得知後,命王熙鳳操辦婚事。王熙鳳本就精明能幹,接了這差事,自是盡心盡力。她身著一件大紅五彩金繡石青妝緞的對襟褂子,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頭戴赤金盤螭瓔珞圈,臉上脂粉勻施,笑意盈盈地說道:“老太太放心,此事交給我,保管辦得妥妥當當。”
    王熙鳳先喚來鴛鴦、琥珀等一眾丫鬟,吩咐道:“你們幾個,去瀟湘館幫忙布置,將那喜字、紅綢都仔細著掛好,可別出了差錯。”又對小廝們說道:“你們去采買些新鮮的花卉,將瀟湘館裝點得喜慶些。還有那桌椅板凳,都擦得鋥亮,別讓人挑出毛病來。”眾人領命而去,一時間,瀟湘館內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大婚那日,入畫頭戴鳳冠霞帔,身著紅妝,宛如一朵盛開的嬌豔花朵。鳳冠上的珠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霞帔上繡著精致的鴛鴦戲水圖案,寓意著夫妻恩愛。她與湘蓮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緩緩對拜天地。黛玉手持酒杯,笑意盈盈地說道:“今日成就這段姻緣,倒要謝那楓林偶遇之緣,真真是天作之合。”湘蓮與入畫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彼此的深情與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自此,二人攜手江湖,如比翼鳥般雙宿雙飛,再不分離。
    詩曰:
    楓林邂逅起情瀾,俠骨柔腸意自綿。
    身份懸殊心未改,良緣終究共嬋娟。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新良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