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回 眾姐妹雅集詩社興 老仆婦憶往話滄桑

字數:7332   加入書籤

A+A-


    話說暮春時節,柳絮如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自天際無邊無際飄灑,將天地裝點得如夢似幻。瀟湘館內,靜謐祥和,黛玉悠悠轉醒,惺忪睡眼中透著嬌柔倦怠。紫鵑早輕手輕腳至榻前,小心翼翼挽起錦衾,旋即捧來巾櫛衣物,侍奉細致入微,一舉一動盡顯嫻熟恭敬。
    黛玉款移蓮步,弱柳扶風般行至窗前佇立。(她微微仰頭,蛾眉輕蹙若遠山含黛,那似喜非喜的含情目,幽幽凝視漫天飄絮,眼神中千般思緒纏繞,神思仿若隨飄絮悠悠飄蕩,萬千愁緒如紛揚柳絮,在心頭肆意糾纏難休 )但見柳絮仿若夢幻泡影,又如嫋嫋輕煙,在微風中悠悠飄拂,恰似無形之手,刹那觸動她心底那根最為細膩敏感的情思之弦。
    憶起往昔海棠詩社初立,姐妹們於園中吟詩作對,何等暢快歡洽。彼時園中繁花似錦,姐妹們歡聲笑語如銀鈴,在花叢柳林間穿梭回蕩,那聲音仿佛仍在瀟湘館梁間縈繞。如今這暮春景致,風拂柳絮,花影綽約,如此動人心弦,若不重開詩社,豈不負了大好春光與姐妹們的錦繡才情?當下,她輕啟朱唇,聲音輕柔卻透著急切,喚來紫鵑“喲,紫鵑,你且去蘅蕪苑請寶姑娘,秋爽齋請三姑娘,再到枕霞閣請雲姑娘,還有稻香村,告知大嫂子,就說我請她們同至藕香榭一聚。”紫鵑抿嘴含笑,輕聲應“是咧”,便蓮步輕移,身姿輕盈地匆匆離去。
    不多時,眾人皆至藕香榭。但見藕香榭四麵環水,池中碧波在春日暖陽映照下,閃爍粼粼碎金,如無數璀璨明珠於水中跳躍。微風拂過,漣漪層層疊疊,似在低訴無盡溫柔軟語,又似淺吟歲月悠悠歌謠。岸邊垂柳依依,柔條如綠絲絛隨風輕擺,與春風喁喁私語,訴說春日旖旎纏綿,恰似“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妙景。
    踏入藕香榭內,可見牆上掛著幾幅名家字畫,或山水寫意,筆鋒瀟灑間盡顯山川壯闊;或花鳥工筆,細膩筆觸勾勒出花鳥靈動之態。桌上擺放著精巧的瓷器擺件,造型各異,有端莊的瓶尊,亦有憨態可掬的瑞獸,色澤溫潤如玉,無一不彰顯著賈府的富貴奢華。丫鬟們訓練有素,手腳伶俐,早將筆墨紙硯一一擺好,又端來各色精致點心。那點心皆由府中廚子精心製作,堪稱藝術品。有的宛如嬌豔欲滴的春日桃花,粉瓣細膩逼真,仿若能嗅見淡淡花香,恰似“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所描繪的絢爛;有的恰似憨態可掬的玉兔,絨毛仿若能隨風而動,靈動模樣惹人喜愛。還擺放著新鮮時果,色澤鮮豔奪目,紅如烈火,綠似翡翠,散發馥鬱果香,芬芳四溢,一一置於案上,令人賞心悅目。
    眾人方坐定,湘雲急性子按捺不住,“謔”地起身,雙頰泛起晚霞般緋紅,眼中閃爍興奮光芒,(她雙手叉腰,身姿矯健,兩腳微微分開,一副躍躍欲試的爽利模樣 )朗聲道“哎喲,今日這場盛會,我定要拔得頭籌,讓諸位姐姐妹妹瞧瞧我的本事!”言罷,略一沉吟,便迫不及待提筆蘸墨,運筆如飛,腕底生風,那專注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隻剩手中筆與眼前詩箋。不多時一揮而就,寫下“柳絮隨風舞碧空,飄來飄去意無窮。莫歎身世如萍轉,自有豪情貫始終。”寫罷,將詩箋遞給眾人,眼中滿是期待與自信。
    黛玉接過一看,不禁輕輕頷首,眼中閃過讚賞之色,唇角微微上揚,讚道“雲丫頭,好個‘自有豪情貫始終’,真真是有幾分巾幗不讓須眉的英氣!可見你這灑脫不羈的性情,都融入詩中了。你這詩,倒是別有一番豁達豪邁之意,令人耳目一新,竟將這柳絮寫出別樣風骨。”
    寶釵微微一笑,儀態端莊雍容,亦展紙研墨。她身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越發風姿綽約,氣質高雅。隻見她輕蹙蛾眉,微微低頭,右手輕輕轉動毛筆,字斟句酌,推敲琢磨,神情專注沉穩。思索片刻後,以“春歸何處覓芳蹤,且看庭前花正濃。不與東風爭豔麗,獨留清雅在心中”為題,揮毫落紙。其字跡娟秀工整,筆畫間盡顯端莊大氣,每一筆都透著沉穩內斂,詩句亦如她本人,沉穩持重,含蓄蘊藉,恰似一杯清茶,初品平淡,細品回味無窮。
    探春也不示弱,身著月白綾子衣裳,配青緞子背心,束一條白縐綢汗巾兒,顯得幹淨利落,英姿颯爽。她手托香腮,柳眉微鎖,凝視窗外景色,似在沉思。忽而靈感突發,(眼中一亮,嘴角微微上揚,露出自信笑容,如春日綻放的花朵般燦爛 )迅速提筆,寫下“落英繽紛滿徑紅,春光易逝太匆匆。且將詩意留芳冊,不負韶華不負躬”,才情斐然,引得眾人紛紛稱好。
    李紈在一旁微笑著點評,言語盡顯穩重親和,她穿著家常素淨,雖無過多華麗裝飾,卻自有一股端莊賢淑風範,如淡雅蘭花,默默散發幽香。她看著眾人,緩緩說道“姐妹們的詩各有千秋,雲姑娘的豪情,寶姑娘的清雅,三姑娘的壯誌,皆在詩中盡顯,實是難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眾人正評點間,恰值賈府老仆周瑞家的路過藕香榭,聽得裏麵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忍不住進來湊趣。她邁進屋內,一眼望見這群青春年少、才情出眾的姑娘們,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泛起追憶之色。她緩緩走到一旁坐下,望著姑娘們,輕輕歎了口氣,(眼神滿是感慨,仿佛陷入深深回憶,思緒飄回過去歲月 )感慨道“唉,想當年老太太在時,府裏也是這般熱鬧非常。那時候寶二爺和林姑娘還小呢,整日在園子裏淘氣,上躥下跳的,像兩隻活潑的小鹿。寶二爺更是頑皮得緊,一會兒爬樹掏鳥蛋,那猴兒似的模樣,差點沒把樹上的鳥兒都嚇跑咯;一會兒又追著蝴蝶跑,滿園子地亂竄,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林姑娘雖是個女孩兒家,卻也伶俐得很,和寶二爺一處,倒也添了不少樂子。還有那時候,璉二奶奶管家,也是精明能幹,把府裏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條,真真是個厲害角色。”說著說著,她眼角竟泛起淚花,聲音也微微顫抖。
    姐妹們聽了,皆不禁懷念起往日時光。往昔的歡聲笑語、嬉戲玩鬧,仿若就在眼前。一時間,屋內氣氛既溫馨又略帶感傷,眾人皆沉浸在這濃濃的回憶之中,仿佛回到那段無憂無慮的美好歲月。
    正此時,寶玉急匆匆趕來,身著月白錦袍,頭戴束發嵌寶紫金冠,麵如敷粉,唇若施脂,一路小跑,氣喘籲籲,臉上卻帶著急切與興奮。一進來便笑道“好啊,這般熱鬧的詩會,怎的不叫上我?我可是聽說姐姐妹妹們都在這兒大展才情呢!”眾人見他來了,皆是一笑。寶玉湊到桌前,看了眾人詩作,不禁拍手稱讚“姐姐妹妹們的才情,真是讓我自愧不如。每一首都寫得絕妙,各有各的韻味,我可得好好向你們學習學習。”
    這邊正說著,王熙鳳與賈璉攜手而來。王熙鳳今日身著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粉麵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她身姿婀娜,邁著輕快自信的步伐,眼神靈動狡黠,掃視眾人,仿佛一眼能洞悉每個人心思。一進門便笑道“喲,我就說怎麽這般熱鬧,原來是姐妹們在開詩社呢!可惜我這俗務纏身,來晚了些。不然啊,定要和你們好好比試比試這作詩的本事。就憑我這直爽性子,作出來的詩說不定別有一番風味!”賈璉則在一旁笑著拱手道“各位妹妹的詩作,定是精妙絕倫,改日定要細細拜讀。”
    這詩會興致愈發高漲,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吟詩對句,妙語連珠,不知不覺便持續到傍晚。天邊晚霞如錦緞般絢爛,紅、橙、紫色彩交織,將藕香榭染成橙紅,給這清幽樓閣披上華麗紗衣。丫鬟婆子們見狀,紛紛點起燈燭,柔和燭光在風中搖曳,映照著眾人臉龐,忽明忽暗,更添溫馨浪漫。
    王熙鳳見天色已晚,興致卻絲毫不減,雙手一拍,高聲笑道“姐妹們今日如此盡興,豈能就此作罷!來人呐,讓小廝們搬來銅鍋,再從廚房拿來新鮮的羊肉、鹿肉,還有各種時令蔬菜,咱們一同涮火鍋,再燙來幾壺好酒,今晚可要好好樂一樂!”眾人聽了,皆是歡呼稱好,氣氛愈發熱烈。
    不多時,小廝們將銅鍋穩穩架起,炭火熊熊燃燒,“劈裏啪啦”作響,鍋裏湯翻滾著,“咕嘟咕嘟”冒著泡,散發誘人香氣,那香氣混合著香料濃鬱與食材鮮美,彌漫整個藕香榭。新鮮的羊肉紋理細膩如絲,泛著誘人光澤,放入鍋中,瞬間便被滾燙的湯底包裹,微微卷曲,仿佛在訴說著鮮嫩;鹿肉帶著微微紅潤,每一絲纖維都似蘊含獨特風味,在鍋中涮煮時,漸漸滲出鮮美的汁水;時令蔬菜更是水靈,翠綠青菜葉片帶著仿若清晨露珠的光澤,仿佛剛從田間采摘,透著清新生機,放入鍋中,“嗞啦”一聲,便煥發出別樣的清香。大家圍坐在一起,紛紛動起筷子,夾起鮮嫩肉片和翠綠蔬菜,放入鍋中涮煮,一時間,歡聲笑語與火鍋熱氣交織,熱鬧非凡。
    酒過三巡,李紈見大家吃了不少肉食,擔心膩著,便親自精心炮製大麥茶。她素手輕執茶盤,將一杯杯熱氣騰騰的大麥茶,笑意盈盈地遞給眾人,輕聲說道“姐妹們吃了這麽多,喝點這大麥茶,清爽解膩助消化。”林黛玉輕輕接過,玉指輕托茶盞,微微低頭,輕嗅茶香,而後緩緩端起大麥茶輕抿一口,不禁讚道“大嫂子這茶烹得真真是好,入口清爽,唇齒留香,茶韻悠長,不愧是精心炮製的。這茶香,竟似能驅散這春日的些許倦怠。”說罷,她眼珠一轉,提議道“如此好茶,不若我們以大麥茶為題,再作幾首詩,豈不快哉?”眾人紛紛響應,歡聲笑語再次響起。
    眾人一邊品嚐大麥茶,一邊思索詩句。湘雲微微皺眉,撓了撓頭,時而咬著筆頭,時而抬頭望向屋頂,忽而眼睛一亮,似是靈感突至,趕忙提筆蘸墨,在詩箋上奮筆疾書,那專注模樣仿佛周圍一切都與她無關。
    《詠大麥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田家初熟麥,采擷入茶甌。
    慢煮香盈室,輕斟韻繞喉。
    不隨花鬥豔,獨解膩消愁。
    常飲身心暢,悠然歲月留。
    寶釵則輕輕轉動手中茶杯,眼神略帶沉思,時而望向窗外月色,時而低頭看著杯中金黃茶湯。片刻後,優雅提筆,在紙上落下娟秀字跡,每一筆都寫得極為認真,仿佛在書寫自己的心境。
    《讚大麥茶》
    大麥凝清韻,煎湯意自悠。
    金黃浮玉盞,爽氣溢瓊樓。
    去膩堪稱妙,回甘豈用求。
    此茶真味在,塵世幾人酬。
    探春一手支著下巴,凝視手中茶盞,眼神隨著茶湯熱氣飄散,似在回憶,又似在憧憬。不多時,展顏一笑,揮筆寫下心中詩句,笑容中透著自信與滿足。
    《題大麥茶》
    麥香飄滿座,茶韻繞梁留。
    煮沸三春夢,斟來一味柔。
    能消肥膩苦,可解世情愁。
    細品其中意,方知歲月幽。
    這邊黛玉,輕蹙眉頭,手托香腮,靜靜地坐在那裏,宛如絕美的仕女圖。她時而目光流轉,看向窗外夜色,似在尋找靈感源泉;時而輕咬下唇,微微搖頭,似對自己構思仍不滿意。不多時,似是靈感降臨,她緩緩提起筆,蘸墨潤毫,玉腕輕揮,在詩箋上落下娟秀字跡,每一個字都仿佛傾注了她的情思。
    《品大麥茶》
    麥香嫋嫋繞清甌,淺啜輕嚐意韻留。
    不羨繁華春景好,獨鍾淡雅此茶幽。
    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腸俗慮休。
    漫品時光閑裏度,且隨詩意共悠悠。
    眾人詩作既成,相互傳看,一時間,讚歎聲、討論聲此起彼伏。
    湘雲率先嚷道“我瞧林妹妹這首,‘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腸俗慮休’,寫得實在妙!就像林妹妹平日裏,看似柔弱,可那心思細膩得很,這品茶都能品出這般滋味,把心裏那些個愁緒都化在這茶裏咯!”
    寶釵微笑著接過話茬“雲丫頭,你這評價倒是獨到。林妹妹此詩,從意境到用詞皆精妙非常。‘不羨繁華春景好,獨鍾淡雅此茶幽’,既點明了大麥茶的淡雅,又暗合林妹妹心性,不慕繁華,獨愛清幽。再看這結構,起承轉合自然流暢,實在是佳作。”
    李紈點頭稱是“寶姑娘分析得透徹。林姑娘的詩向來有她的風骨,今兒這首,把大麥茶的神韻與自身心境融合得恰到好處。雲姑娘的詩則是豪情滿懷,讀來讓人暢快;寶姑娘的沉穩大氣,三姑娘的詩又透著壯誌,都各有妙處。”
    探春笑著說“姐姐們說得是,我作詩時,就想著莫要辜負這大好春光,還有咱們姐妹們相聚的時光,便把這心思都寫進去了。”
    寶玉在一旁聽得入神,忙道“姐姐妹妹們的詩,每一首都叫人拍案叫絕。我以後定要多向姐姐妹妹們請教,也盼著能有你們這般才情。”
    王熙鳳在一旁笑道“你們這群才女,評起詩來一套一套的,把我這沒讀過多少書的人都聽愣神了。依我看呐,大家的詩都好,都透著咱們賈府的氣派!”眾人聽了,又是一陣歡笑。
    正說得熱鬧間,一陣微風悄然溜進藕香榭,調皮地掀起了黛玉的詩稿,那詩稿如一隻輕盈的蝴蝶,悠悠地飄向了窗外。眾人皆是一驚,黛玉不禁微微蹙眉,麵露焦急之色。寶玉趕忙起身,說道“林妹妹莫急,我這就去尋來。”說罷,便匆匆追了出去。眾人也紛紛起身,來到窗邊張望。隻見寶玉借著月光,在花叢間四處尋找,嘴裏還念叨著“可別給弄壞了,林妹妹的心血呢。”不一會兒,他高聲喊道“找到了!”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寶玉回到屋內,將詩稿遞給黛玉,笑著說“林妹妹,可算尋回來了,莫要再讓這風給偷了去。”黛玉接過詩稿,輕輕撫了撫,嗔怪道“這風,倒也頑皮。”眾人見狀,又都笑了起來,氣氛愈發融洽。
    王熙鳳見狀,笑著打趣道“瞧瞧,這風都來湊趣兒,想給咱們這詩會添點樂子呢!說不定是老天也覺得咱們今兒個太高興,派這風來逗逗咱們。”李紈也笑著附和“鳳丫頭這話倒是有趣,想來也是這美好的時光,連風兒都羨慕了。”
    直到深夜,月光如水,灑在藕香榭的每一個角落,給這熱鬧過後的樓閣披上一層靜謐銀紗。微風輕拂,殘留的燭火微微晃動,仿佛在留戀方才的熱鬧。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咚——咚——”,在寂靜夜裏格外清晰,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蟲鳴聲,仿佛為這場美好聚會演奏著靜謐搖籃曲。大家才帶著滿足與倦意,各自散去。
    黛玉回到瀟湘館,坐在榻上,又輕輕展開那詩稿,嘴角不自覺泛起微笑,腦海中回想著今晚詩會的點點滴滴,珍惜著與姐妹們相聚的美好時光,直至燭火漸熄,才將詩稿小心收好,和衣而臥。
    寶釵回到蘅蕪苑,依舊沉浸在方才的詩會之中,細細回味著姐妹們的詩作,思索著詩詞中的精妙之處,心中暗自感慨姐妹們的才情,在這寧靜的夜裏,伴著淡淡的花香入眠。
    湘雲回到枕霞閣,雖有幾分倦意,卻仍興奮不已,嘴裏還嘟囔著自己和姐妹們的詩句,想著下次詩會定要再與姐妹們一較高下,在這滿心期待中進入夢鄉。
    且看此詩以結前文
    暮春雅聚藕香榭,詩韻茶香意未歇。
    憶往談今歡語長,月光如水夢留別。
    喜歡新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