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猜測

字數:3426   加入書籤

A+A-


    王國強兩夫妻對於齊永涵的身世和背景了解不多,這兩年才漸漸知道齊家之前的家境,最讓他們訝異的是自己這個老親家學曆和本事,果真應了岷江市流傳許久的哪句話:東城富南城貴,自己家這個媳婦不僅本事還出生富貴。

    至今,孫桂香更是常常同自己老伴念叨他們老王家祖墳冒青煙了,不然怎麽能找到這麽優秀的兒媳婦。心裏打鼓的同時更是慶幸自己當年同意了兩人的婚事,不然他們那有這麽可愛的孫子和現在的福氣。

    更是難得的是齊永涵半點都不嬌氣難處,什麽事情都同他們商量著來,若說什麽不好的地方,那麽便是不怎麽會燒菜,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老兩人安靜的聽著幾人的談話,照顧著自己孫子吃飯,讓他別鬧騰。

    “爸,我覺得這件事處處透著不尋常啊。張叔不是那種故弄玄虛的人,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不然不會主動讓你上大院去。”齊子涵出聲道。

    “現在我也是毫無頭緒。”齊彥文心中自然也是這般想法,所以才拿不準注意。

    這兩年張海正在靖銅的位置越來越敏感,雖然不是閔州軍區的一把手卻超乎了一把手存在,因為他和那位的關係很好,妥妥的‘內閣成員’,外人自然有些顧忌。

    為了避嫌他近年來很少主動上門,往常若是有事張海正也會找個茶館,讓張景直接到學校或是打電話的通知,讓楊柳回來轉話是從來未有過的情況。

    他心裏琢磨著:老張既然將這件事交托給一個孩子,又不提前打招呼,又讓自己抽空去一趟,那麽就不是什麽緊要的事,可是那為何又要特意交代一句呢?

    更詭異的是,他居然問起自己老丈人家的情況。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柳家遷移出國之前本是上海的大買辦家族,齊家沒落之前的家境雖然不錯,也隻恩能夠算不錯,可對上柳家隻能算小福盈餘,差距十分明顯。

    他不願意說起自己嶽丈家,一方麵隻自己當年帶著可欣回國實際上算是斷絕關係才離開的;另一方麵自己沒有顏麵再提起對自己多方照顧的老丈人。

    所以,柳家的情況,自己女兒和楊柳知道的不多。

    “爸,你說張叔有沒有可能找到關於媽的下落?”齊永涵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的說著:“不然,張叔怎麽突然問起我媽家的情況。”

    認真算算,她母親自從68年9月失蹤到現在已經整整16個年頭了,她和自己父親一直不相信那個聰明優雅熱愛生活的女士已經過世,可這些年來半點消息全無,還是讓人覺得沮喪和絕望。

    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心中一直掛念著,瞧著外頭的風聲不緊也偷偷托人打聽自己消息,但這茫茫人海若是真要找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隻能懷著最美好的期望一天天的等著。

    更令她擔心的是,一個人長久心情抑鬱不利於他身體檢查。

    雖然他不說,但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她隱約知道當年那場意外事故造成輻射對他的身體的影響。

    尤其是今年年初他接到當年同他一起工作同事癌症病逝的消息,精神便一天不如一天。

    她也害怕,害怕這座如同大山一般守護者自己的男人會分崩坍塌,這是任何一個與父親相依為命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老張知道我一直放不下你母親,若是有準確的消息不可能不立馬通知我,想必是其他事情。”齊彥文搖搖頭,肯定的說道:“小乖,你再同我說說你張爺爺當時是怎麽問的?表情如何?”

    楊柳低頭認真沉思片刻,隨後道:“當時張爺爺神情很平常,隻問我姥姥家是不是姓柳,是不是英國華僑?”

    “你怎麽回答?”齊彥文皺眉,追問道。

    “我說姥姥他們整個家族30年代就遷移去了英國,但是由於老祖不太同意您和姥姥的婚事所以來往不多。”楊柳詳細的說著,努力的回想著:“我問張爺爺怎麽了,他回我說就問問,可我瞧他的模樣不像是隨便問問。”

    “倒也沒說錯什麽,我實在沒弄明白,張叔怎麽會突然問起這事。”齊子涵一臉費解的模樣。

    “我覺得不像是得到與姥姥有關的消息,反而有點像試探和確認。”楊柳看著齊彥文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齊彥文眉頭微微皺起,果然是老了,這點小事都理不清了。

    “張首長位置敏感消息肯定比我們靈通,如果不是得到媽的下落,那麽會不會他聽到了英國那邊傳來的尋人的消息?”王熾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繼續說道:“上個月月底,我們局裏就在傳一個消息,上頭新增加了14個開放的港口城市,岷江作為港口城市也在開放之列,或許這個決定是真的,大陸西邊或許真的有消息傳來了。”

    楊柳眼睛陡然一亮,精神一下子變的振奮。

    可她振奮的不是因為疑似有自己姥姥相關消息傳來,而是那即將開放的14個港口城市。

    大批的港口城市對外開放,意味著改革開放全麵開展,接下來幾年全國將會高速騰飛,迎來遍地黃金新時代。

    “王熾說的有道理,你姥爺在英國華人界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托人來國內打探消息也是有可能。”

    齊彥文點點頭讚同他的觀點,理智的分析著。

    “雖然現在不像以前那麽排斥海外關係的人員,可靖銅不比首都和上海消息靈通,有些事情咱們做到心裏有數還不過,最好是能多長一個心眼。南邊那顆明珠畢竟還是英屬殖民地,自然也得避避。”

    南邊那顆明珠、英屬殖民地,說的不就是香港嗎?

    改革開放第一個成果不就是確定97年香港的回歸嗎?

    楊柳的思路一下子便被齊彥文點開,大聲說道:“啊,我知道了。”

    “你想到什麽?”齊子涵問道。

    王熾和齊彥文也關注的瞧著她。

    楊柳沉默片刻,拿手沾上菜湯,在桌子上寫字一個姓,然後抹掉,又寫了兩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