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陰陽
字數:10977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眼前陰陽二氣崩散,幻化為一片美得驚人的山川畫卷。
炊煙嫋嫋,流水潺潺,青草漫野,更有禽獸穿梭其中。
望著這理想之地,陳淩唇角微揚。
可惜,這般美景僅存於戰神殿內,外界縱有,也難媲美。
正欲細賞之際,他忽感自身不受控,繼而盤膝坐下,腦中湧現出無數秘技。
令他驚愕的是,這些秘技瞬間化作金符,在十米外聚集成金色光柱。
在光柱之中,陳淩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武學正在互相吞噬、融合……
隨著武學的融合吞噬,一縷縷乾坤之氣逸散出來。
目睹此景,陳淩猛然驚覺,目光緊緊鎖定眼前的光柱。
雖他曾多次嚐試以自身領悟熔煉、融合武學,但這些成果雖看似完美,實則隱藏諸多瑕疵,僅他自知。
同樣,他也明白,眼前光柱無法讓所有武學臻於完美,但它代表了另一種可能。
若能與自身所悟相互印證,定可開創一門獨一無二的絕學。
此時,他察覺到自身狀況:隨著乾坤二氣不斷交融,通往天人境的大門已開啟三分之一,源源不斷地有乾坤之氣溢出,持續將體內真氣轉化為真元。
如此一來,這門武學問世之時,必是天人境強者方可駕馭的無上秘技!
想到這裏,即便陳淩心境已達高深境界,依舊難掩激動,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光柱,唯恐遺漏絲毫細節。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光柱熔煉後的武學仍是自己先前的結果。
顯然,在戰神殿眼中,這種融合已近乎完美,瑕疵源於他境界不足。
正當陳淩失望之際,光柱驟然綻放耀眼光芒,化作四道光影飛射四方,分別落在他四周。
一道手執長劍,劍光閃爍,欲破天門;
一道握著長刀,橫刀立馬,刀氣衝天,仿佛要劈裂蒼穹;
一道揮拳,另一道抬腿……
最終,四道光影重歸一體,化作盤膝而坐的金色虛影,金光流轉,先天罡氣與長生真氣交織湧動,體內仍存戰天鬥地的豪邁姿態。
不知過去多久,這些光影終告消散,化作浩蕩洪流湧入陳淩眉心深處。
此刻,他的心中隻剩下一個字——道。
武道、仙道、人道……自然之道皆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法自然。
宛如洪鍾大呂的金色符文不斷衝擊著他的意識,同時激蕩著他體內的乾坤二氣。
忽然間,陳淩仿佛聽見天人之境大門開啟的聲音,如同雷鳴般震撼,令他頭皮發麻,卻也讓他內心激動不已。
……
與此同時,在草原上,三道身影悄然出現在距離阿青等人四十裏外的一座山峰上。
此時阿青的心思全在陳淩身上,竟未察覺到他們的到來。
半盞茶的時間過去,沈浪才長舒一口氣說道:“看來阿青姑娘對陳小子用情至深,這般距離居然都沒發現我們。”
“廢話,要是感情不深,陳小子又怎會留下她?”逍遙子白了沈浪一眼,語氣帶著幾分不滿。
這幾個月,逍遙子過得十分憋悶。
他的修為原本與獨孤求敗相差無幾,可一次交鋒後,獨孤求敗頓悟本心,圓滿了大道,將他遠遠拋下。
如今他淪為三人中最弱的一個,即便天僧老和尚比他稍遜,但終究不屬於同道中人,這讓他頗為苦惱。
更糟的是,獨孤求敗時不時以助他提升修為為由發起挑戰,名義上是切磋,實則是在單方麵打擊他,而且他還不敢拒絕,真是令人氣憤。
因此,他對沈浪也是滿腹怨言。
要不是沈浪堅持要見阿青,他們根本不會遇到獨孤求敗,也不會欠下陳淩人情。
獨孤求敗笑眯眯地看著逍遙子:“老家夥,有意見就直說,今日我們前來可不是聽你抱怨的。
你覺得陳小子此次進入戰神殿會有危險嗎?”
話音落下,沈浪也將目光投向了逍遙子。
無怪乎他們的反應,實因逍遙子不僅精通道家玄理,天文地理亦樣樣精通,占卜術更是爐火純青,所卜之卦極少有失誤。
3.9 此番陳淩入戰神殿之事,也是逍遙子十日前推算所得。
若非如此,眾人不可能這般迅速抵達。
然而意外的是,盡管他們全力以赴趕路,依舊未能阻止陳淩被戰神殿收歸其中的命運。
聽罷獨孤求敗之言,逍遙子冷哼一聲,帶著幾分不屑瞪了他一眼,隨即取出一塊龜甲。
正當他欲卜算之際,卻驟然睜大雙眼,將手中龜甲擲出,憤然低吼:“怎會如此?”
“發生何事?”沈浪眉心緊鎖,語氣隨之嚴肅。
逍遙子雙目微光閃爍,雙手竟微微發顫。
身為天人,他超凡脫俗,尋常情況絕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哪怕強風也無法擾動其衣袂。
許久,他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算不出。
那小子氣運暴增數倍,似有遮蔽天機之勢。
若非戰神殿作祟,那他此次定是鴻運當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言一出,獨孤求敗與沈浪皆是一怔,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某處虛空,雖空無一物,卻覺氣息湧動。
良久,沈浪長舒一口氣:“你的意思是,陳小子此次不會有太大危險?”
逍遙子嘴角微揚:“不確定,但可能性很高。
且拭目以待,他能耐非凡,或許一天之內便能脫身。”
忽而,一道目光穿透空間,直直射來……
山巔之上,
沈浪三人察覺異樣目光,彼此對視後啞然失笑,沈浪更主動邀約。
片刻後,阿青緩步來到三人麵前,眼眸中流露出幾分疑惑,卻更多的是真誠的謝意。
這三人不遠萬裏而來,顯然為陳淩入戰神殿之事,她雖好奇他們為何來得這般迅速,卻也猜不透緣由。
阿青微微躬身,聲音清脆而溫婉:“多謝三位大駕光臨,淩哥哥他……”話未說完,眉宇間的憂慮又深了幾分。
逍遙子笑意盈盈地打斷她,寬慰道:“不必擔心,那小子福澤深厚,吉星高照,定能化險為夷。
說不定此番歸來,又將成就一位天人。”
獨孤求敗點頭附和,語氣較之逍遙子更為柔和:“正是如此,阿青姑娘無需掛懷,隻需耐心等候陳兄出關即可。”
修行劍道的獨孤求敗直至突破天人之境時,仍堅守手中無劍、萬物皆劍的理念,這般溫柔語調隻為阿青一人,實在難得。
此言出口,沈浪與逍遙子均投以驚異目光。
獨孤求敗皺眉不解。
阿青略感安心,她不明其中緣由,卻真心感謝二人的安慰,嘴角含笑:“多謝兩位寬慰,若有閑暇,不如隨我一同前往那邊等候?”
逍遙子正欲開口,沈浪已搶先搖頭:“我們在此便好,阿青姑娘速歸吧。”
“如此也好,待淩哥哥出關,定要前來共飲一杯。”話畢,阿青身影瞬間隱沒。
看著阿青離去,逍遙子愣了一瞬,隨即感慨道:“速度之快,阿青姑娘的實力似有精進,比起往昔更加深不可測。”
獨孤求敗與沈浪相視無言,相比逍遙子,沈浪的表情顯得更加複雜。
雖然隻是短暫的分離,但他已明顯感受到,若再次麵對阿青,自己恐怕難以招架。
若再給阿青一些時間,別說一年,哪怕半年,他可能就會成為被擊敗的對象。
掃了一眼秦夢瑤等人,沈浪陷入沉思。
難道陳淩身邊的女子都這般難以對付?然而轉念一想,這也算不得稀奇,畢竟陳淩本身就是一個非凡的存在……
此時,陳淩深入戰神殿,沈浪等人因擔心他的安危而憂慮不已。
大隋,如今應稱為大唐,位於霧蒙關。
此地為大唐與大元的交界之處,越過霧蒙關便是明教的光明頂,兩地相隔不過數十裏。
正午時分,關外三十裏的一座山峰之上,石之軒踏過懸崖峭壁,目光緊盯著腳下岩石,隨著步伐推進,神情愈發迷茫,甚至開始模糊焦距。
這一切源於昨日他無意中發現此處蘊含的天地至理竟與自身高度契合。
為了驗證心中所想,他從昨日走到今日,且依當前狀態,可能還需漫長時間。
無人知曉,石之軒看似注視腳下的岩石,實則眼中浮現無數通天之路,腳下所踩不僅是石塊,更似自然法則。
不遠處,師妃暄持劍而立,凝視石之軒,臉色陰沉。
明教與大元僵持已久,大元的思漢飛受忽必烈任命,擔任討逆大將軍,親臨前線。
加之蒙赤行和八師巴三位大宗師,明教與大唐節節敗退,不僅寸步難進,前線更顯潰敗之勢。
三天前,她匆忙離開前線,特意前來尋石之軒,希望他能趕往前線,即便無法擊殺蒙赤行三人,至少也要重創他們。
否則,大唐短期內與大明抗衡、奪取大元的戰略將徹底失敗。
然而,眼前的景象讓她始料未及。
許久,她才平複心情,轉身問:“那是什麽地方?”
身旁的苦頭陀,即範瑤,自汝陽王府回歸後便留在明教。
如今,明教幾乎被大唐吞並,加上慈航靜齋暗中扶持,楊逍、白眉鷹王殷天正、範瑤及五散人商議後決定擇機歸附大唐,隻是時機尚未成熟。
聽聞師妃暄發問,範瑤幾乎沒有遲疑地回答:“那是玉虛峰,據說上古廣成子曾在那裏飛升證道,當然,這隻是傳說。”
“玉虛峰?廣成子?”
相較範瑤,作為慈航靜齋聖女的師妃暄顯然知曉更多。
她深知廣成子確有其人,還創立了《長生訣》。
雖然廣成子是否真正破碎虛空尚無定論,但若玉虛峰確為他的修行之地,必定藏有秘密。
忽然間,師妃暄靈光一閃,聯想到石之軒的修為,心中浮現出一個大膽假設:石之軒難道已經邁入天人之境?
想到此,即使梵清惠已將她折磨得近乎癡呆,她仍抑製不住心跳加快,臉頰因激動泛起紅暈。
一旁的範瑤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這位聖女又在胡思亂想些什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石之軒……
在範瑤眼中,他似乎無所事事,甚至隱約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當然,這些話範瑤絕不會說出口,畢竟他不是糊塗人,清楚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沉思良久,師妃暄最終選擇不去驚擾石之軒。
若石之軒能成功突破天人之境,蒙赤行等人便不足為懼。
即便因此失去已占的領地,隻要石之軒突破,這一切都會迅速回歸。
再看了一眼石之軒的方向,她轉過身吩咐道:“即刻下令,石之軒未清醒前,任何人不得打擾他。”
此言一出,範瑤愣住,皺眉質疑:“可前線……”
師妃暄腳步未停,頭也不回地說:“讓眾將士隨機應變,局勢不利便撤退,城池、關隘皆可舍棄,一切待石之軒清醒後再定。”
“聖女?!”範瑤難以置信,滿臉憤懣與不解。
她怒火難掩,深吸一口氣質問:“聖女可知自己在說什麽?這些領土皆是明教將士用命換來,如今卻因石之軒的‘閉關’要全然放棄?慈航靜齋將將士置於何地?”
察覺到範瑤的怒氣,師妃暄停下腳步。
經戰場曆練,她比以往更沉穩,短暫沉默後轉身道:“範右使,告知眾人,石之軒正在頓悟,或許能借此突破天人之境。
如今放棄之地,日後大元自會歸還。
即便不成,他的實力也會大增,屆時蒙赤行三人必敗無疑。”
稍作停頓,她續道:“保地失人或保人失地,兩者皆存方為上策。
此刻非意氣之爭時,固守前線才真對不住犧牲的將士。”
話畢,師妃暄不再理會範瑤,疾步離去。
對她來說,今日與範瑤如此詳盡的對話已超出極限,即便麵對陳淩時,她也未曾說得這般細致。
看著師妃暄匆匆離去的背影,範瑤眼中閃過難以置信的震驚,隨即轉向石之軒,心中暗問:他真是天人?
這簡直不可思議。
師妃暄的話不容置疑,作為慈航靜齋的聖女,她絕不會妄言。
可石之軒——這個曾被稱作邪王的人,如今讓明教與大元都陷入困境,他真的突破了那個傳說中的境界嗎?
範瑤心底莫名浮現出陳淩的身影,如果石之軒可以,那他呢?
無人回答,許久之後,範瑤才迅速離開,趕往光明頂。
此事關乎明教未來生死,即便現狀堪憂,仍需謹慎決策。
另一邊,沒人察覺到石之軒眼中的迷茫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光芒。
隨著他的氣息轉變,玉虛峰風雲突變。
積雪融化又瞬間蒸發,晴空轉為烏雲密布,範圍不斷擴大,短短片刻,已籠罩數十裏,白晝成夜,雷鳴電閃震撼四方。
十裏外,師妃暄也在思索下一步計劃,撤退並非草率行事,必須周全部署,否則是對將士生命的褻瀆。
李靖幾乎一手包攬了前方的所有事務,就連她也常需聽從他的安排。
畢竟,李靖的能力毋庸置疑,若非他,他們不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拿下大元半壁領土。
就在此時,玉虛峰的變化直接傳遞至她耳中,瞬間師妃暄全身一震,猛然回頭望向那邊。
當她目睹那橫貫天際的閃電時,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一種無法形容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這是……成功了嗎?”師妃暄疑惑不解。
實際上,無人知曉答案。
畢竟天人突破的過程從未有人目睹,其具體模樣更無人得知。
至少近千年裏,沒有任何線索。
然而,她能清楚感知到石之軒的氣息陡增數倍,即便隔著十餘裏,那種壓迫感仍讓她毛骨悚然,內心深處竟生出頂禮膜拜的衝動。
半個時辰轉瞬即逝,隨著石之軒氣息的持續變化,頭頂的烏雲再也承受不住其中蘊含的力量,化作暴雨傾瀉而下。
令人震撼的是,這些雨滴在半空中忽然凝結成片片雪花,隨後又變成晶瑩剔透的冰錐,“叮叮當當”砸落在岩石上。
這算是什麽?破壞四季規律?難道真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
所有人皆震驚不已,唯獨石之軒……
此刻,石之軒睜開雙眼,感受到體內狀態後,目光逐漸變得清明。
但他並未急於吸收之前的成果,而是再度低頭看向腳下的山峰。
“還缺些什麽?究竟是少了什麽,才會如此?”石之軒喃喃自語,反複重複這句話。
忽然,他抬頭望向天空,眼中滿是驚疑:“何為不死?浴火重生?還是長生不老?”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眨眼間一天結束……
夜幕降臨,玉虛峰再次被白雪覆蓋,積雪比之前更加厚重。
狂風怒號中,石之軒如一座雕像佇立於山巔。
與昨日相比,他此刻的氣息全然消散,看似隻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
然而,即便他站在原地,連師妃暄、楊逍這樣的頂尖高手都難以察覺他的存在,哪怕竭盡全力集中精神,依舊有一種難以觸及的迷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師妃暄眉頭微蹙,輕聲自語:“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或許成功了吧。
否則……”
話音未落,石之軒突然嘔出一口鮮血,眉心緊鎖:“終究還是差了些許嗎?但究竟差在哪裏?到底差在何處?!”
瞬間,他似乎想起了什麽,急忙從懷中取出令東來的秘籍,盤膝而坐,迎著凜冽寒風翻開書頁,逐字逐句地閱讀,唯恐遺漏任何一個字……
草原遼闊,青草已枯黃一片。
庭院裏,秦夢瑤與眾女正為羊群儲備過冬食物。
所幸她們修為深厚,兩天時間便完成了這項任務。
接近正午,上官海棠隨手將一捆重達數百斤的幹草扔進旁屋,說道:“已經快兩個月了。”
秦夢瑤點頭回應:“一個月零二十四天了,不知陳兄近況如何。”
趙敏放下比自己大四五倍的草堆,癱坐在地,嘟囔著:“怎麽這麽久還沒回來?不是說很快就出來嗎?”
周芷若小臉寫滿憂慮:“莫非出了什麽事……胡說!一定不會的,也許這次淩哥哥就能突破天人境了吧?肯定如此,否則不用這麽久……”
“行了,我們該相信陳郎的實力吧?別擔心,一切都會順利。
再堅持一下,做完這一步就能安心吃飯了。”王語嫣語氣輕鬆地安慰眾人,但敏銳的目光中仍難掩一絲隱憂。
眾人互望一眼,隨即默默低下了頭,陷入沉思。
戰神殿內,陳淩的身影已然融入四周的環境中,仿佛與這片空間融為一體。
他的氣息全然消散,連呼吸與心跳也歸於平靜,宛如一尊靜止的雕像,盤膝而坐。
在這數十日裏,他已推開天人境之門達九成五,隻差臨門一腳便能徹底突破。
然而,即便如此微小的差距,也足以使此次嚐試功虧一簣。
喜歡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