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租船

字數:11116   加入書籤

A+A-


    穿過人群,二人踏入一家客棧。
    陳淩隨便找個位子坐下,江玉燕徑直走向掌櫃,遞出一塊銀錠,“掌櫃,來四盤菜,兩葷兩素,再添壺酒,順便切兩斤牛肉。
    對了,幫我們租艘船,今晚要用,行嗎?”
    掌櫃盯著那塊至少十兩重的銀子,眼睛放光,忙不迭點頭,“成!我這就去辦!”
    在金錢驅使下,上菜速度極快,連租船都出奇迅速。
    兩人剛吃了一半,掌櫃就拿著租船契約來了。
    不錯,這船已是陳淩的。
    陳淩看著桌上契約,嘴角微揚,似哭似笑。
    江玉燕調皮地吐吐舌頭,迅速收起契約。
    她也明白,這份契約幾乎毫無用處——順江而下進入大元後,船便無用了,賣掉?他們沒時間,這船注定要在水中腐朽。
    當然,也可能被別人撿走,所以……她又花了不少錢。
    晚飯後,兩人離開客棧,掌櫃親自領他們找到船。
    登上船後,陳淩發現艙內竟有人,一個看似二十五六、氣質高貴優雅的女子,容顏不遜於黃蓉。
    江玉燕疑惑地看向陳淩。
    陳淩徑直走向女子,坐下說道:“姑娘擅闖他人之地,這可不好。”女子笑著遞上茶:“我隻是來船上,並未入王府。”陳淩回應:“船已歸我,此處也是我家,姑娘怎麽看?”江玉燕臉色驟變,轉身離去,一掌擊出,小船疾馳,驚動碼頭眾人。
    女子微紅著臉道歉,陳淩飲盡茶水,目光閃爍:“茶不錯,但你該報上名號。”女子自稱慕容秋荻,請求相助。
    陳淩聞言手顫,飲完茶歎道:“你們總找我幫忙,莫非欠我的?”慕容秋荻沉默片刻,起身告退。
    慕容秋荻毅然轉身,陳淩忽然開口:"若想尋謝曉峰,可先將你的天尊交出。
    "
    轟然一聲,慕容秋荻剛邁出的步伐猛然止住,她回身凝視陳淩,臉上掩飾不住震驚與慌亂。
    天尊組織的神秘程度絕不遜於青龍會或幽靈山莊,而她作為天尊尊主的身份,連謝曉峰都不知情,慕容家族內部更是無人知曉,陳淩究竟是如何得知的?
    陳淩並非虛張聲勢,絕不可能有人會將劍神未婚妻與如此神秘的組織關聯起來。
    既然他已提及,那必有確鑿證據。
    此刻裝作不知最為愚蠢。
    想到此,慕容秋荻陷入沉思……
    船艙內。
    陳淩話語落定,船艙頓時寂靜無聲。
    許久,慕容秋荻長歎一聲:"天尊組織可交予你,但關於謝曉峰的消息不必多言。
    今日叨擾王爺,權當是我對王爺的歉意!"
    話畢,她拋出象征尊主身份的令牌,隨即躍離小船,幾個閃身便消失在夜幕中。
    就在她離去之際,江玉燕入艙,瞥見桌上的令牌,低聲問:"公子,是否……"
    陳淩擺手:"任她去吧,我們還有諸多要事待辦,慕容秋荻掀不起什麽風浪。
    "
    江玉燕應聲離去,在碼頭不斷擊掌,催動船隻朝大元駛去。
    ……
    光陰似箭,轉眼已是月餘。
    這一個月間,陳淩與江玉燕行進緩慢,甚至比年前還要遲緩幾分。
    在過去的時間裏,陳淩努力讓自己融入這個世界,心境漸趨圓滿。
    幾乎每天他都要閉關修煉,提升境界與心境,趕路時間往往不足兩時辰。
    許多天裏,他們甚至未能前進半步。
    然而,在這種節奏下,陳淩的修為顯著增長,至少提升了三分之二,若不出意外,半年內就能達到圓滿境界,臻至完美。
    到那時,他才算真正邁入天人境。
    與此同時,寒冬持續五個月後終於結束,萬物複蘇,大地披上新綠。
    在南方,隨著氣候回暖,戰事再度爆發。
    前線離大元都城不足三百裏,忽必烈集結全軍迎敵。
    作為一代霸主,忽必烈深知,若前線失守,大元在中原的統治將終結。
    因此,這場戰鬥必須取勝。
    但他也明白,勝負關鍵不在於前線幾十萬士兵,而取決於厲工與石之軒誰能率先落敗。
    厲工對此心知肚明,大戰開啟時,他即刻現身石之軒麵前。
    一片平坦的原野上,兩人對峙。
    看著石之軒,厲工嘴角浮現笑意:“聽說你有個女兒,叫石青璿?她住在陳淩府上?有趣,你竟有天人境界的女婿,厲害!不過,為何不讓他來助你對付我?若二打一,我或許就認輸了。”
    話音未落,大地震動。
    石之軒話音剛落,一股濃烈的殺氣驟然從他身上浮現,轉瞬即逝。
    他與厲工的修為相差無幾,勝負猶未可知,更別說生死。
    兩人的實力相近,此刻誰能先亂了心神,誰就等於認輸。
    厲工的話雖刺耳,甚至傷及根本,但石之軒豈是易與之輩?身為邪王,他心境深厚,雖不及厲工漫長的一生,但在心境修為上卻不遜色。
    短暫思索後,他緩緩睜開眼縫,冷聲道:“若你隻為此事而來,不妨離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厲工聽罷,突然大笑:“哈哈!邪王果然不凡,竟直接舍棄了女兒?嘖嘖,據說她不僅自行投奔陳淩,還帶走了碧秀心?陳淩眾多佳麗,你覺得……”
    “厲工!”石之軒打斷,殺意再度湧動,“你以為這般伎倆能動搖我?太過天真了吧?”
    厲工聳肩笑道:“看來我成功了,你很憤怒。”稍作停頓,他又道,“我有個提議:先聯手對付陳淩,再論你我勝負,如何?”
    石之軒默然不語。
    未獲回應的厲工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看來你仍在意女兒。
    那麽今日,我就讓你見識一下,真正無所牽掛之人有多可怕!”
    話音未落,厲工的身影已消失,但石之軒早有防備,隨之隱匿。
    瞬間,空間劇烈扭曲,地麵轟然下沉。
    石之軒與厲工再度交鋒,雖非完人,卻已是天人之境,所引發的動靜有限,僅波及方圓五十米。
    待二人重現於世時,已置身雲霄之上。
    前線指揮的師妃暄敏銳察覺到異動,抬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諸位將士,一炷香後全力出擊,務必今夜攻下許都!"言畢,她轉頭望向身旁的李靖,柔聲叮囑:"此戰成敗,便拜托將軍了!"李靖目光微閃,未作明確回應,隻是微微頷首。
    石之軒與厲工對戰正酣之際,唐軍兵臨許都城下。
    數百裏外的武當山腳,陳淩忽然止步,遙望戰場方向。
    江玉燕隨其目光探視,卻不見端倪,疑惑間輕拉陳淩衣袖:"公子……"
    陳淩回神,移開目光,隨後邁步向武當山行去。
    山巔之上,張三豐盤膝靜坐於巨石上,亦注視戰場。
    低語道:"天人之戰……再起矣!"他自己也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昔年天下未聞天人蹤影,大宗師便是巔峰,誰料短短兩年間竟湧現四位天人?
    張三豐亦入天人之境,因其心無旁騖,故而境界最為穩固圓滿。
    雖不及逍遙子等人,卻遠勝陳淩一眾。
    即便如此,張三豐無意出山,他本就不喜紛爭,如今更看透世間百態,對勝負之爭愈加淡然。
    當然,若大唐局勢真有難以挽回的危機,張三豐仍會出手。
    他曾為大宗師,麵對大元的異族統治,實無力回天。
    但如今大唐欲複興漢家山河,而他自己亦突破至天人之境,若能借此良機驅逐大元,他定然願意。
    張三豐全副心神都集中在石之軒與厲工的再戰上時,張無忌突然自下方躍起。
    一年餘,張無忌修為已臻宗師,武當九陽功亦達極高境界。
    說實在的,現今的張無忌,實力即便對陣武當七俠,單打獨鬥也毫無敗績。
    不僅如此,他還修習了武當梯雲縱及張三豐的太極拳劍。
    這足以證明,張無忌確實是天命之子,氣運、天賦與悟性非同凡響。
    以武當九陽功為基礎,梯雲縱已達圓滿,太極拳劍也步入小成之境。
    正因如此,張無忌被公認為武當第三代第一人,也是未來武當掌門的不二人選。
    這個世界少了滅絕師太和周芷若的影響,宋青書依舊溫文爾雅,不喜爭鬥,對這位師弟的成就滿是敬仰。
    至於門派內傳聞的接任人選,宋青書並未與張無忌爭奪。
    正是這份平和的心態,使他的修為達到半步宗師,遠超原定軌跡。
    察覺張無忌的氣息,張三豐稍顯恍惚,隨即收回天人之戰的思緒,笑道:“無忌來了?”
    張無忌點頭:“太師父,陳公子到了。”提及陳淩,他眼中盡是崇敬。
    張三豐一愣,隨即釋放感知,察覺真武殿新增氣息後,嘴角微揚:“我去看看。”話音剛落,他的身影已消失不見。
    張無忌雖已多次目睹,卻仍難掩眼中的羨慕與自豪,這可是他的太師父,如今武當派的靈魂人物。
    還未等他回過神,背後傳來宋青書的聲音:“無忌,見到太師父了?”
    ……
    真武殿中,身為大明吳王、當今世間罕見的天人之一,加上陳淩與武當的深厚淵源,眾人見到陳淩時立刻圍了上來。
    陳淩端坐椅上,環視著麵前的武當七俠——確實,是七俠。
    張三豐突破天人境界後,以自身真元助俞岱岩重塑骨骼,為以防萬一,他還遠赴西域,從金剛門“借”得黑玉斷續膏。
    ……
    “陳公子,大恩無需言謝,今後若有差遣,請直言!”俞岱岩拱手道。
    至於後麵那些關於俠義的話,他沒提,一則多餘,二則若真提及,豈非暗示陳淩無俠義?那後果……
    俞岱岩可沒那麽笨。
    “陳公子修為精進,短短時日已達天人之境,堪稱難得喜事。
    無忌已往後山尋師,想必不久師父便至,不如先行休憩?”陳淩正欲回應,一陣清風拂過,張三豐的身影平穩落地,穩居真武大帝雕塑前的蒲團之上。
    “陳小友,久違了。”
    張三豐輕輕擺手,武當七俠隨即退開,縱然他們心中還有千言萬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感受到張三豐的氣息,即便有所準備,當他確信這一事實時,依然心頭一震。
    真武大殿內。
    等江玉燕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門外,陳淩才苦笑一聲,搖頭道:“我還以為這小子能追上你的腳步,沒承想還是被你甩在後麵。
    張真人果然名不虛傳。”
    這話並非陳淩虛言,他曾確實抱有這樣的期待,即便他自己明白這想法有些荒謬。
    畢竟厲工與石之軒均已邁入天人境界,張三豐又怎會落於人後?
    然而……誰能保證呢?若論天賦悟性,厲工與石之軒未必遜於張三豐,甚至猶有過之。
    但現實終歸是現實,無人能改變。
    張三豐捋須笑道:“陳小友此言倒是讓貧道有些不知如何作答,難不成你是特意來向我炫耀的?”
    此話一出,陳淩的表情僵了一下,隨即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他回想起自己方才那句隨意感慨,確實帶著幾分炫耀之意。
    兩年前初登武當山時,他不過是個剛入先天的小人物,而當時的張真人已是大宗師中的佼佼者,二者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他雖隻差張三豐半步,但這成就已堪稱震古爍今。
    如此一想,他的炫耀倒也合情合理。
    陳淩甩甩頭,驅散腦海中的雜念,笑道:“是小子失禮了,此次前來實有兩事相求……”張三豐目光炯炯地看著他,“但說無妨,隻要貧道力所能及,定當全力以赴。”
    “張真人覺得我的紅顏如何?”陳淩側頭看向殿外的江玉燕,嘴角含笑。
    張三豐眯起眼,視線落在江玉燕身上。
    先前他的注意力全在陳淩身上,隻覺這女子修為不凡,已達半步大宗師之境,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年紀尚小,十六七歲便有此成就,實屬罕見。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不解陳淩之意。
    畢竟陳淩精通金剛不壞神功與北冥神功,短時間內培養出一名高手並非難事。
    “張真人可知,她習武至今不過半年?”陳淩淡然一笑。
    話音剛落,張三豐幾乎要扯下自己的胡須。
    他凝視江玉燕的眼神已帶幾分震撼。
    陳淩憑借兩門神功確能速成高手,但張三豐所言“短時間”絕非輕易可為。
    從凡人到半步大宗師,至少需兩年光景,因境界突破不僅關乎真氣,還需心境、天資與悟性齊備。
    缺少任一要素,都可能止步不前。
    江湖中何以許多人無法邁入先天?皆因資質有限。
    宗師與大宗師的要求更高,故數量稀少,尤其大宗師,天下加起來不過二十人。
    張三豐雖高估江玉燕,仍被這話驚到,不由皺眉:“陳小友莫不是特意來炫耀的?是自誇,還是替她揚名?”
    ...
    陳淩忍俊不禁,一口茶水盡數噴出,望著張三豐的神情滿是驚詫,嘴角微微顫動,說道:"張真人,我直言:玉燕天資卓絕,連我也為之歎服。
    我曾攜她拜會大明覆雨劍浪翻雲與大唐天刀宋缺,如今她已盡得二人真傳。
    此次前來,懇請張真人勿拘門戶之見,將太極拳劍傾囊相授於她。
    "
    張三豐聽罷,立刻領悟陳淩之意:"你是想測試她的潛力究竟如何?"
    陳淩頷首:"正是。
    我欲觀其能否達到我所期待的高度。
    "言語間,他眉宇間流露出幾分得意,畢竟江玉燕的表現確實令他驕傲。
    然而,陳淩並非未曾考慮傳授自身所學於江玉燕。
    隻是他涉獵廣泛,其中不少是鮮為人知的旁門左道,真正頂尖的武學又未必適合女子修行。
    因此,他僅將小無相功、淩波微步、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知名武學悉數傳授。
    即便如此,江玉燕如今雖僅達半步大宗師之境,但其戰力在同階中已難逢敵手。
    遲遲未能突破,實因陳淩有意壓製,盼她能自主融匯貫通現有武學,而非依賴外力。
    若非如此,秦夢瑤等人早已晉升大宗師,何至於滯留半步境界。
    而要短期內融匯武學,張三豐的太極之道至關重要。
    這也是陳淩年後即來此求教的原因。
    張三豐凝視江玉燕片刻,沉吟後點頭:"好,那麽不知小友還有何事相告?"
    "還請告知第二件事為何?"
    真武殿中,張三豐話音剛落,陳淩眉間閃過一絲遲疑。
    片刻後,他眸光一凝,語氣堅定:“晚輩想與張真人切磋,不知真人是否應允?”
    張三豐愣住,心道:你這話裏的彎子轉得也太怪了,莫非藏了什麽別的意圖?
    江湖中人以武會友本是尋常,但張三豐深知,陳淩所謂的切磋絕非表麵那般簡單。
    稍有不慎,便可能傷及彼此。
    他不禁滿心疑惑,若是單純切磋,陳淩何須這般鄭重其事?更不會將此列為登武當後的首要之事。
    思及此,張三豐目光微亮,含笑道:“適才觀你,雖已臻天人之境,卻似尚存缺憾。
    莫非你是想借切磋來突破瓶頸,達至圓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淩坦然點頭:“正是。
    當年我突破天人時,曾聽前輩言,我心境未全,故境界受阻。
    近日遊曆塵世,修為略有進展,但仍覺欠缺關鍵之處。
    無奈之下,特來向真人求教。”
    話畢,張三豐陷入沉思,不再看他,僅靜靜端坐於真武像前,仿佛化作一尊雕像,氣息隱匿。
    陳淩亦不動聲色,安然落座,偶爾為自己斟茶。
    或許是心境使然,此刻置身真武殿,麵對張三豐,他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寧,仿若脫俗忘塵。
    兩人默然相對間,門口守望的江玉燕悄然轉身,眸中滿是探究之意。
    江玉燕是個乖巧聽話的侍女,明白分寸,見二人沉默便未貿然打擾。
    忽然有人影閃至眼前,匆匆審視殿內後低聲傳話,說是大師伯命她去偏廳用飯。
    江玉燕略一愣神,仰頭望天,果然已近午時。
    她回頭問陳淩是否提醒二人,張無忌微笑回應,說無需擔心,他們這般境界,數月不食無礙,且看來短期內不會結束,類似情況太師父常有。
    江玉燕隨口應答,雖不知詳情,但她深知其中緣由,因陳淩也曾有過類似經曆,雖僅兩三日,卻讓她心痛不已。
    猶豫片刻,在張無忌多次相邀下,她無奈離開大殿。
    日子如流,轉眼三人已在真武殿靜坐三日。
    起初江玉燕滿是擔憂,漸漸轉為麻木,每日按部就班:早飯後守半日,午後再續,循環不息。
    這日清晨,張三豐忽睜雙目,遙望北方,突兀言道:“那兩人鬥得愈發激烈。”話語雖突兀,陳淩卻明白所指何人。
    喜歡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