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應對之法

字數:8428   加入書籤

A+A-


    \"未曾料及此問。\"
    朱厚軒見小昭發問亦感詫異。
    沉思片刻後,他隨即寫下應對之法。
    \"此番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實因圓真從中挑撥,連蒙元郡主趙敏也被煽動。\"
    \"隻需除掉圓真,便可化解危局。\"
    轉念一想,圓真的實力不容小覷,不易對付,朱厚軒又補充分析。
    \"然明教密道藏有乾坤大挪移秘籍,若得此神功,定能增強實力。\"
    \"雖此功難練,但諸位女俠悟性不凡,或可習得。\"
    \"憑借足夠實力聯手教中高手,未必不能抵禦六大派圍攻。\"
    \"若以武力製衡,勝過六大派高手,則光明頂之厄即可解除。\"
    \"原是這般,一切幕後皆是圓真所為!\"
    小昭憤憤而言。
    未料明教此次劫難竟是圓真暗中挑唆。
    甚至六大派亦被蒙蔽。
    \"哼,此等惡徒,可恨至極!\"
    小昭對圓真恨意愈深。
    若非圓真,明教何至於此?
    \"可惡的奸賊,實在難以容忍!\"
    楊不悔得知朱厚軒的回應。
    此刻她的小臉滿是怒色。
    未料明教生死存亡之際竟是圓真從中作梗。
    且圓真勾結蒙元……
    \"如此說來,六大派僅是表麵危機?\"
    楊不悔更加疑惑地發聲。
    如今蒙元……兵勢強盛。
    以蒙元與中原宿怨,若蒙元……趕到,明教絕無生機。
    圍攻明教的六大派亦將隨之覆滅。
    \"可惡,此賊當受重罰!\"
    \"竟勾結蒙元……圍攻中原勢力!\"
    \"……,我等當如何應對?\"
    \"莫非依照朱公子所言尋得乾坤大挪移?\"
    小昭焦慮地提醒道。
    畢竟眼下六大派或許已攻上光明頂。
    此刻多拖延片刻,明教便愈發危險。
    被小昭打斷後楊不悔並未動怒,她堅定點頭,鄭重說道:
    \"正是如此,眼下唯有尋得乾坤大挪移並修煉成功,方能破解困局!\"
    \"好,我恰好知曉此秘道路徑,隨我來。\"
    聽聞楊不悔之言,小昭當即領路前行。
    她通曉易經方位之學,在密道中雖無方位之感,卻能憑借此術辨別方向。
    整條密道泛著點點熒光,顯見石壁間布滿夜光石。
    \"  ,試著以內力推動這石壁。\"
    小昭至密道盡頭,指向左側石牆對楊不悔說道。
    雖未曾涉足此明教密道,然有易經方位之術及母親告知的秘道消息,她輕易找到機關所在。
    \"好!\"
    楊不悔迅速應允。
    她毫不猶豫,走近幾步立於石壁前,心念一動,體內真氣匯於雙掌,隨後貼掌石壁奮力一推。
    然而石壁毫無動靜。
    楊不悔麵露難色,轉頭向小昭問道:
    \"小昭,此地莫非非機關所在?\"
    \"讓我也試試!\"
    小昭開口道,上前一步,雙手抵住石壁繼續說道:
    \"  ,咱們合力推吧!\"
    \"好!\"
    楊不悔鄭重點頭。
    說完她再度灌注真氣入雙掌,雙手按在石壁上與小昭共同發力。
    \"轟轟\"
    \"石壁\"終被推開,化作一道巨門。
    \"小昭真厲害!\"
    楊不悔忍不住誇讚,豎起大拇指。
    \"嘿嘿,若非有  推,位置再準也沒用。\"
    小昭輕笑,謙遜不傲。
    \"那咱們繼續努力!\"
    楊不悔對小昭說道。
    隨即率先邁入石門後的通道中!
    小昭緊隨其後。
    沿甬道深入,楊不悔與小昭四目相對,察覺此通道異於尋常。
    “怪哉,此路竟是斜降而下!”
    楊不悔頷首,腳步愈發急促。二人繼續前行,不知經過多少時日,終至甬道盡頭。盡頭處赫然矗立一扇石門。
    “小昭,合力推開!”
    楊不悔肅然囑咐。
    “嗯!”小昭乖順應允,邁步上前。
    二人凝聚真氣,合力推動石門。
    “轟隆……”
    塵埃散盡,眼前豁然開朗,乃是一間石室。此室寬敞非常,鍾乳自頂垂落,宛若天然洞窟。
    “奇哉,怎會有具骸骨?”
    小昭驚呼。視線所及,一具纖細骸骨靜靜橫陳。
    楊不悔聞聲亦凝神觀瞧,卻未及看清,便覺一股駭人氣息自石室深處彌漫而出。
    “唔,何其恐怖!”
    此氣息如汪洋恣肆,席卷楊不悔與小昭心神,讓兩人麵露驚恐,連連後退,額間冷汗涔涔。
    瞬息間,石室中衝出一道身影!
    此人身負滔天威勢,仿佛能撼動乾坤,屹立其間宛如遠古凶獸!
    “莫非是陽教主?”
    楊不悔失聲驚呼,忽然陽頂天並未隕落。不僅如此,他似已將乾坤大挪移修至大成之境。如此,此界之事與朱厚軒所閱小說多有不同。
    聽罷楊不悔之言,小昭亦即刻領悟,麵無人色地詢問:
    “ ,接下來如何是好?”
    話音未落,一道璀璨光芒閃過,原是那身影睜開雙眸望向二人。
    此目光如烈陽耀世,不可逼視!
    更有一股無形壓力鋪天蓋地壓迫而來。
    與此同時,在京城之外,亦有數位頂尖高手擋在朱厚軒的車駕前!
    正是諸葛正我、郭巨俠、錦衣衛青龍等絕頂人物!
    \"王爺,且容我等細細思量!\"
    \"下官冒死懇請王爺莫要踏入皇城!\"
    \"如今朱無視此逆賊羽翼豐滿,實非正麵交鋒之時,盼王爺暫且收斂鋒芒,待機行事!\"
    城門外,郭巨俠幾人俯身跪伏於朱厚軒的馬車之前,擋住了前行的道路,苦苦勸諫。
    諸葛正我向前邁進一步,進言道:\"王爺,叛軍當前,何不廣布號令,召集四方勤王之師?\"
    \"唯有如此,方能與朱無視分庭抗禮!\"
    眾人皆知,在場的每個人心底都清楚,朱厚軒的勝算微乎其微。
    朱無視不僅自身武力超群,更早有護龍山莊暗中籌謀。
    他本就力壓群雄,即便東西兩廠聯手,亦難以與之抗衡。
    此刻,朱無視的叛軍早已席卷了之地,占據了皇城,幾乎掌控了整個大明的命脈!
    朝廷之中,三公三孤、六部官員無不屈膝俯首,臣服於朱無視的鐵蹄之下!
    更甚者,朱無視曆數當今聖上朱厚照諸多罪行,借此為自己的謀反之舉正名。
    說來諷刺,這一計果然奏效,如今整個皇城上下,從貴族子弟到尋常百姓,皆歡欣鼓舞,慶祝所謂新帝即位,恍如佳節降臨。
    若非深知內情,旁人定以為皇城正在舉辦盛事!
    但這也恰好說明,朱厚照在位時民心盡失,政務廢弛!
    眼下,朱無視已然將大明皇朝牢牢攥於掌心。
    以他的力量,豈是一介孤王朱厚軒所能抵擋?
    因此,郭巨俠、諸葛正我等人急切趕來,在朱厚軒入京之前試圖阻攔。
    因為他們視朱厚軒為最後的希望。
    一旦逍遙王隕落,他們再無回天之力,大明江山必將成為朱無視囊中之物。
    這絕非他們願意目睹之事!
    與此同時,柳若馨早已停下馬車,靜立一側,儀態端莊。
    目睹這一切,她內心震撼。
    她未曾料到,昔日輝煌的大明王朝竟衰敗至斯。
    忠臣義士僅存寥寥數人,且多傷痕累累。
    即便柳若馨本人,也是不容小覷的實力者。
    加上十一,此刻郭巨俠等人麵如死灰,氣若遊絲,分明是受創嚴重。
    依他們修為,能傷及自身者,唯有那位謀反之臣。
    短短一月,自她離京後,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如今竟隻能倚仗車內那名逍遙王。
    她眸中閃過往昔片段,還記得初與逍遙王離京時,彼時在他眼中不過浪蕩紈絝。
    縱有偏見,因受命守護,柳若馨不得不忍耐。
    同行日久,卻另眼相看——他不僅是武道奇才,亦胸懷壯誌、行事果決,這一切讓她驚歎。
    或許,唯有他堪當大任!
    雖風流成性,然儀表非凡,俊美絕倫。
    想到此處,她頰上微紅。
    每當憶起逍遙王,心跳莫名加速,腦海裏盡是他身影……
    然此刻眾人目光齊聚馬車,無人察覺她異狀。
    即便留意,也無暇分心。
    畢竟今朝大明危局重重,郭巨俠等人哪顧得上柳若馨心緒?
    就在萬眾注視下,朱厚軒掀開車簾現身。
    昔日見過他的高手無不怔忪。
    在京時,他常顯愚鈍,舉止笨拙,令眾人心生輕視。
    若非血統尊貴,怕是無人願認這王爺。
    可眼前之人已非當日模樣!
    僅月餘,逍遙王褪去稚嫩,愈發英姿勃發。
    劍眉星目,神色從容,毫無慌亂之態,遠超旁人期待。
    此刻身上傳出一股上位者的威嚴,僅是佇立原地便令人心生敬畏。
    這種壓迫感並非源自武者的力量,而是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存在感!
    縱使他們在小皇帝朱厚照麵前也從未感受到這般壓力。
    顯然,近一個月的遊曆讓這位逍遙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巨俠等人望著他的目光愈加恭敬,屏息靜氣,等待他的指令。
    朱厚軒略作沉思,掃視諸葛正我與郭巨俠幾人,緩緩說道:“諸位所言,我已知曉。”
    然而話鋒一轉,“不過!”
    聲音方落,眾人皆心生疑慮。
    郭巨俠上前一步,急切諫言:“王爺,以我等現狀,絕無勝算可言,還望三思!”
    他萬萬沒想到,他們甘冒奇險潛入京畿隻為勸阻,結果卻如此。
    即便他們竭力陳詞,逍遙王依舊固執己見,執意前往京城自投羅網!
    這令他焦慮萬分,卻也無可奈何。
    大明王朝曆經數百載屹立不倒,眼下正值鼎盛之時。
    然而小皇帝昏庸無為,又遇朱無視叛亂。
    連逍遙王這般最後的希望似乎也搖擺不定,令郭巨俠倍感沮喪。
    難道眼睜睜看著大明傾覆?
    朱厚軒舉手示意郭巨俠止語,但他並未停住,仍欲繼續規勸。
    這時,諸葛正我伸手攔下郭巨俠。
    他凝視著郭巨俠的神情,輕歎搖頭。
    盡管他對逍遙王深感失望——他們甘擔風險來此勸諫,本寄望他能權衡利弊,保存實力,伺機而動。
    然而眼前局麵表明,這一切不過是奢望。
    他依然好奇,這位逍遙王究竟有何打算。
    即便赴死也要死得無憾,豈非如此?
    見諸葛正我抓住了郭巨俠的手臂,朱厚軒隨即續言剖析。
    “眼下朱無視已統領十大將軍,且勾結朝中諸多顯貴,勢焰滔天。”
    “縱使我欲征召勤王之軍,恐怕也難以成行。”
    朱厚軒言辭鏗鏘,聲震四方。
    此話令眾人皆感震動!
    誰料這逍遙王竟有如此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