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人口突破三十萬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牧羊人計劃”的成功,如同一劑最猛烈的催化劑,注入了群星王國這台高速運轉的戰爭與工業機器之中。
在接下來的半年裏,這個以搜刮幸存者為核心的龐大計劃,展現出了令人生畏的恐怖效率。
十支“牧羊犬”特遣隊,隻是第一批次的先鋒。
很快,隨著工業區的產能進一步爆發,第二批、第三批,總計三十支裝備更加精良、人員更加齊備的特遣隊,如同一張無邊無際的巨網,被撒向了這片廣袤的異星大陸。
他們的搜索範圍,從最初的一千公裏,擴展到了三千公裏,甚至更遠。
他們穿越了哀嚎的森林,跨過了咆哮的江河,翻越了險峻的山脈,甚至踏足了被輻射籠罩的死亡戈壁。
國王的意誌,如同懸在他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驅使著他們永不停歇。
而這顆星球上,散落的人口之多,也遠超林風最初的預料。
在距離承天之都西南方向約兩千五百公裏的一處巨大盆地中,坐落著一個名為“鋼鐵之城”的幸存者據點。
這裏的幸存者,與“哭泣森林”裏那些手無寸鐵的白領和明星截然不同。
他們是“大轉移”前,一個重型工業城市的居民。其中,有大量的工程師、技術工人、退伍軍人。
憑借著城市原有的工業基礎和居民強悍的動手能力,他們在“大轉移”後的短短半年內,就建立起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他們修複了部分工廠,能夠生產簡陋的武器、車輛和生活用品。
他們用鋼筋混凝土和鐵絲網,建立起了高大的圍牆。他們甚至還擁有一個由數千名武裝人員組成的“城市護衛隊”。
“鋼鐵之城”的領袖,是一個名叫“周鐵山”工廠廠長。
他為人剛毅、果決,頗有威望。
當“牧羊犬十五號”特遣隊,在付出了兩輛“獵手”突擊車和十幾名士兵受傷的代價,強行突破了“鋼鐵之城”的外圍防線,出現在周鐵山麵前時,他並沒有像其他幸存者那樣,立刻跪地臣服。
“我們有自己的城市,有自己的秩序。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拯救’。”
周鐵山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手持著一把老舊的步槍,對著下方如同鋼鐵巨獸般的“冰原狼”坦克,發出了自己的怒吼。
他的身後,是數千名手持著自製武器,眼神堅毅的市民。
十五號特遣隊的隊長,是一名在戰鬥中以悍不畏死著稱的軍官,名叫“屠夫”。
他看著城牆上那些嚴陣以待的人,臉上露出了殘忍的笑容。
他沒有多餘的廢話,隻是下達了一個簡單的命令。
“‘雷神’,準備。目標,城牆。三輪急速射,讓他們感受一下,什麽叫王國的‘善意’。”
三分鍾後,伴隨著撕裂天空的尖嘯,三枚“雷神b型”自行榴彈炮的炮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從數十公裏外精準地砸在了“鋼鐵之城”引以為傲的城牆上。
“轟!轟!轟!”
地動山搖。
足以抵禦數噸重怪物撞擊的鋼筋混凝土城牆,在“雷神”的麵前,如同沙灘上堆砌的城堡,瞬間被炸得粉碎。
巨大的衝擊波,將城牆上的守衛掀飛了出去,周鐵山也被氣浪衝倒在地,摔得頭破血流。
他掙紮著爬起來,看到的,是讓他肝膽俱裂的一幕。
城牆,沒了。
一個寬達百米的巨大缺口,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而缺口之外,是十二輛“冰原狼”主戰坦克,黑洞洞的炮口,正緩緩抬起,對準了城內。
絕望,瞬間籠罩了整座“鋼鐵之城”。
他們引以為傲的武力,在這些天外來客般的軍隊麵前,脆弱得像個笑話。
“教化專員現在可以開始你的工作了。”屠夫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冷冷地傳遍了全城。
巨大的全息光幕,在“鋼鐵之城”的上空展開。
當承天之都的繁華,與閱兵式的盛況,特別是如同山脈般碾壓而過的“玄武”坦克方陣出現時,“鋼鐵之城”的居民們,徹底崩潰了。
他們終於明白,自己麵對的,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存在。
周鐵山癱坐在地,手中的步槍滑落在旁。他看著光幕中那個被萬民跪拜的年輕國王,眼中隻剩下無盡的苦澀與敬畏。
最終,“鋼鐵之城”三萬七千名居民,全部選擇了歸降。
他們被整體遷移,他們的技術和勞動力,為王國的工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的血液。
而周鐵山,這位曾經的“城主”,在經過“思想教育”後,憑借其出色的管理能力,成為了王大錘手下一座新建的特種鋼冶煉廠的廠長。
除了“鋼鐵之城”這樣的硬骨頭,搜救隊也發現了許多其他類型的幸存者。
在東部的一片巨大沼澤地深處,坐落著一個被幸存者們稱為“蜂巢”的聚集地。
這裏是一所藍星頂尖大學的生命科學院,連同整棟實驗大樓和數百名教授、研究員、學生,一同被轉移了過來。
他們沒有強大的武力,但他們擁有遠超常人的知識。
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分析異星的植物和菌類,培育出了能適應這裏環境的高產農作物。
他們改造了實驗設備,製造出了簡易的抗生素和藥物。
他們甚至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馴化了幾種沼澤中的小型生物,作為蛋白質的來源。
當“牧羊犬二十一號”特遣隊找到他們時,迎接他們的,不是槍炮,而是一個由十幾個白發蒼蒼的老教授組成的“學術委員會”。
為首的是國際知名的生物學家,陳靜之院士。
“我們已經觀察你們很久了。”陳靜之教授扶了扶眼鏡,平靜地看著眼前的軍官:“從你們的裝備、行動模式和後勤補給來看,你們背後,必然有一個擁有極高組織度和工業水平的文明實體。”
“我們想知道,你們的領袖,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切的?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社會發展學規律。”
“你們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麵對這些求知欲旺盛到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學者,特遣隊隊長一時竟不知如何應對。
最終,是隨隊的教化專員,給出了答案。
他沒有播放宣傳片,而是直接連接了承天之都的內部網絡,為這些教授們,進行了一場遠程的“學術報告”。
報告的主講人,是蘇晚晴。
她用最簡潔、最理性的語言,向這些學者們,展示了王國的科技水平。
從能源核心,到材料科學的突破,再到念動力在工業製造中的應用……
每展示一項,都讓“蜂巢”裏的學者們,陷入更深一度的震撼。
當蘇晚晴最後總結道:“這一切,都源於我們的國王,林風陛下。他的智慧,超越了這個時代,甚至超越了我們已知的任何文明。你們可以理解為,他,就是我們這個文明的‘第一推動力’。”
所有的學者,都沉默了。
他們無法理解“念動力”這種唯心的力量,但他們能看懂這些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
他們明白,自己這些人引以為傲的知識,在那個男人的麵前,或許真的不值一提。
最終,陳靜之教授代表“蜂巢”一千三百多名科研人員,提出了歸附的唯一條件。
“我們希望,能加入你們的科學院。我們希望,能親眼見證,並參與到這個偉大的文明進程中。”
這個請求,被欣然應允。
這些頂級學者的加入,讓王國的科研體係,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
就這樣,隻是短時間內,王國的人口已經突破到了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