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落幕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見林彥秋眼神轉冷,年主事知趣地收回銀子,堅定道:“下官這就去督促五個鄉的暖房搭建,七日之內必見成效。”
年主事剛走片刻,祝知禮那圓球似的身影便晃了進來。他抖著錦緞袍子上的雨水,得意道:“兄弟這時辰掐得準吧?各位大人都來過了?”
林彥秋見他滿麵紅光,不由笑道:“如何?可還順遂?”
祝知禮毫不客氣地往太師椅上一坐,壓得榫頭吱呀作響。他先探頭看了看門外,才壓低聲音道:“曲之望已被請去雲嶺客棧吃茶,還有兩個班頭也折進去了。如今衙役們個個噤若寒蟬,本官已向府衙請求調派差役。名單在此...”說著從袖中摸出張箋紙。
林彥秋抬手一拂,將那紙掃落:“少來這套!稽查捕盜是你分內之事,本官豈會越俎代庖?”
祝知禮嘿嘿一笑,湊近了問:“貴體可大安了?派去的差役回來說,永興鄉的百姓都在傳頌大人壯舉呢。”
“無礙了。”林彥秋整了整中衣,“大夫說是傷口沾了濁水,有些發熱。”
祝知禮突然抽動鼻翼:“咦?這屋裏什麽味兒?”
林彥秋心頭一跳,這胖子的狗鼻子還是這般靈光!麵上卻佯怒道:“艾草熏香罷了!倒是你,整頓三班衙役的事可有章程?尤其是各鄉的巡檢司...”
這話果然岔開了祝知禮的注意。他摸著雙層下巴道:“正好借大人造勢,來個大換血。各鄉巡檢統統調任,聽話的留用,不聽話的...”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不夠致仕年紀的,就調來灑掃架閣庫。”
見祝知禮條理分明,林彥秋暗自點頭。話鋒一轉道:“姚氏茶莊已歸入囊中。其中茶葉買賣與兩處煤窯是重頭。劉力那邊,我不欲讓他染指煤窯,你且參一股,再讓甘祖運他們也占些份子。至於野河溝鄉的巡檢...”
祝知禮立即會意:“大人安排便是,下官照辦。”
“屁話!”林彥秋笑罵,“你我如今是同舟共濟,自然要共商大計。”
祝知禮眯著眼道:“那茶莊...聽說年入萬兩雪花銀呢?”
“問過了,”林彥秋撫著茶盞,“府城的茶莊實為合營,凡掛滄山茶旗號的,她抽三成利供貨源。且讓府衙的人鬆泛些,各鄉收茶的還是用她的人,待她出獄後再徐徐圖之。”
窗外雨打芭蕉,兩人相視一笑。
祝知禮點點頭站起身來,正撞見端著藥盞進來的齊芝怡。他先是一愣,隨即露出恍然之色,朝林彥秋擠眉弄眼道:“墨卿這養病的日子,嘖嘖!”
林彥秋抄起瓷枕作勢要砸,祝知禮已靈活地閃出門外,圓滾滾的身子竟出奇地敏捷。
總算清靜下來。連日陰雨初歇,半輪夕陽從雲隙間探出,一縷金光斜斜地穿過雕花窗欞,正好落在齊芝怡撅起的櫻唇上。她將藥碗重重擱在案幾上,嗔道:“病中還這般不消停!”
林彥秋斜倚引枕笑道:“有你在側,叫我如何靜養?”
齊芝怡杏眼圓睜,纖指在他大腿上狠狠一擰:“自己滿肚子花花腸子,倒來怪我?”
“嘶!”林彥秋倒吸涼氣,板起臉道,“反了你了!跟誰學的這招?”
見情郎變了臉色,齊芝怡慌忙揉著方才擰過的地方,小聲嘟囔:“我嫂嫂擰兄長時,兄長總說舒服得很...”
“你兄長那是牛皮做的!”林彥秋哭笑不得,“往後若再這般,仔細你的屁股!”
齊芝怡吐了吐舌頭,乖乖點頭。林彥秋這才鬆了口氣,總算把這歪風邪氣扼殺在萌芽中。否則日後動輒挨擰,這日子還怎麽過?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投在粉牆上,交疊在一處,竟像是幅天然的水墨畫。
林彥秋在醫館養病的這個清晨,巡撫衙門表麵依舊平靜如常。
新擢升的按察使劉傳,下了青呢轎子後,步履匆匆直奔巡撫陳明超的書房。今日要開三司會審,議題正是滄山縣衙出現的重大貪瀆案。作為按察使,劉傳有些關節須先請示陳明超。
劉傳是地道的江南道官員,從吳城縣令一路追隨陳明超升遷至此。按察司這等要害衙門,尋常官員想進一步都難如登天。劉傳能平步青雲,全賴跟對了人,也可說是站對了陣營。
輕叩門扉入內,劉傳恭敬地遞上奏折,退後一步垂手而立。陳明超正在批閱公文,頭也不抬地指了指對麵的太師椅。
劉傳整了整孔雀補子官袍,安靜落座。待陳明超翻閱奏折時,他眼觀鼻鼻觀心,紋絲不動。良久,陳明超才抬眼問道:“證據可確鑿?”
劉傳微微欠身:“是否要呈報都察院?”
陳明超摩挲著案上白玉鎮紙,麵色如古井無波。半晌方道:“依大周律行事。”看了眼滴漏,“時辰將至,你先去議事廳候著罷。”
這日巡撫衙門的暗流,外人自然無從知曉。各房主事們隻注意到,布政使齊大人近來神色憔悴,至於緣由,卻無人敢揣測。
被齊芝怡強留在醫館一整日,林彥秋終是在次日清晨得以脫身。雖那小藥童的素羅裙裾頗是惹眼,他卻無暇欣賞那翩躚身影。
剛至縣衙簽押房坐定,便聞門外輕叩。簡主簿掛著慣常的諂笑進來,這幾日他麵上的笑意愈發殷勤了。
“大人何不多將養幾日?下官方才聽聞您已到衙,真乃‘輕傷不退堂’的楷模啊。”
這番奉承頗是不倫不類,林彥秋強忍笑意,正色道:“簡主簿有何要事?”
簡子豪從袖中取出一把銅鑰,輕置案上:“杜縣令吩咐給您安排的宅院,尚未修繕,您看可有需要下官操持的?”
這分明是盯著那兩個縣丞空缺了。林彥秋雖知此人有些才幹,卻向來不喜其諂媚之態。不過轉念一想,他既久居杜知縣門下,這般作派倒也尋常。
把玩著銅鑰,林彥秋沉吟道:“本官暫居驛館便可。宅院之事,容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