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封疆裂土
字數:5441 加入書籤
崇禎對此毫不意外:“派誰來的?”
方嶽貢臉上泛起一絲恨意,答道:“前監軍太監,杜勳。”
“果然是他。”崇禎眉毛一揚,“方卿,你覺得李闖會提什麽條件?”
“回陛下,臣認為李賊會請求詔安,條件八成是要求朝廷赦免其罪!”
“沒了?你小瞧李闖了!”
“他難道敢主動要官要爵麽?哼,他驛卒出身,能有多大眼界。臣認為李賊在兵敗之際時,即便索要官職,八成也是討要個縣令、總兵一類的官職。”
崇禎被逗笑了:“你也太看不起李闖了。朕認為他想要封王!”
範景文一臉震驚:
“封王?不會吧?這不是癡心妄想麽?我大明的異姓王,除了瓦剌的頭領、朝鮮的郡王,其他人都是死後封王的,李賊想死嗎?”
方嶽貢不信崇禎的推測:“臣認為李賊再怎麽狂妄,也不應該有此妄念。”
崇禎笑道:“他都準備弑君了,怎麽沒此妄念,我們別討論了,召杜勳吧。”
門外的太監大喝:“傳!叛賊杜勳!”
殿外,杜勳聽了一肚子火:
“什麽叫叛賊杜勳,不應該是闖營使節麽。”
杜勳腹誹著步入乾清宮,看著崇禎麵容威嚴,腿一軟,按習慣跪了下去,忽然想起自己是使節,似乎不拜也行,但是又怕被亂棍打死,隻好順勢完成了跪拜儀式。
方嶽貢代為問道:“李賊派你來作甚?”
杜勳直截了當地說道:
“一,朝廷封李自成為順王,劃分西北四省為順國,由順王管理,世襲罔替。?
二,?朝廷出銀100萬兩,犒賞闖軍。?
三,順王及其後人,不奉詔不覲見。”
“狂妄!”方嶽貢大聲怒斥。
崇禎抬手製止他,問道:“不會隻有這些吧,他得拿出點誠意!比如替朝廷出兵剿匪什麽的。”
杜勳沒想到崇禎猜到了李自成的條件,定了定情緒,大聲道:
“順王願意為朝廷出兵,內遏群寇,外剿遼藩。陛下,順軍強盛,鋒不可當,可為朝廷一大臂助啊!”
話落,方嶽貢、範景文對視一眼,意味深長。
崇禎一邊感慨著曆史文獻誠不欺我,一邊說道:
“此事可以商量,但是,李闖必須將投降他的文武大臣送來京師,由朕按律發落!”
杜勳聞言一哆嗦,心裏嘀咕:“若是李自成把咱家送回京師,咱家必然被淩遲!”
他大聲道:“順王不會同意這件事的!”
崇禎不以為意:
“同不同意你說了不算,回去吧,把朕的話傳給李闖,還有,告訴他,若是想談判,明日西直門外500步,與朕麵談。”
他見杜勳還要說話,又道:
“你若還要繼續說話,朕就殺了你,再派個官員去賊營傳話。”
杜勳嚇了一跳,他知道,自己的價值就是能見到崇禎而已,若是有了替代人選,李自成不會在乎自己的性命。
想明白這些,杜勳當即磕頭,一溜煙跑了。
方嶽貢立即道:
“陛下,若是答應闖賊的條件,國內群寇必然效仿,國法威嚴蕩然無存啊!”
崇禎道:“不會這麽輕易讓他得到這些好處的,朕會令他帶兵殺滅建奴後,再封疆裂土!”
方嶽貢皺起眉頭:
“此戰不是國戰,陛下親自出城談判,於禮不合,而且這太助長闖賊氣焰。
話說回來,萬一闖賊真的滅了建奴,難道真要封疆裂土麽?”
崇禎笑道:
“其一,李闖絕對不敢來見朕,其二,闖軍絕對打不過建奴!
再說了,若是李闖真的有足夠的戰力北上遼東滅了建奴,這天下,還真不一定是誰的!
此事,聽朕的!你們就不要多言了。”
方嶽貢等人近期對崇禎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心中生不起反對的念想,但是依舊憂慮:
“陛下,此事不論成與否,隻怕言官嚼舌根!”
崇禎不在意的笑了笑:
“誰嚼舌根,朕就派誰去闖軍中,做監軍!讓他們監督李闖北上殺建奴!”
闖軍大營。
杜勳將崇禎的條件說了。
李自成立刻皺起了眉頭:“額感覺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牛金星亦是點頭:“確實,狗皇帝要毀我們根基。”
劉宗敏也察覺到了其中的巨大風險:
“我們若是將投降的文武官員交出去,狗皇帝必然會處死他們。”
李自成接過話頭:
“若如此,軍中和西北各省的降兵降將必定惶恐,大規模嘩變在所難免!
到時候西北大亂,我們就危險了。”
牛金星應道:
“而且,以後再也不會有人主動向我們投降了!”
劉芳亮怒道:“狗皇帝,好毒啊!”
李過皺眉道:
“狗皇帝還要與新順王會麵,這估計也是一個陰謀,萬一他臨場射幾發……會出人命的!”
李自成點頭,鄭重道:
“雖然還弄不清他之前為何留我們一命,但不能相信他一絲一毫!額不會去見他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杜勳,你現在就回去,告訴狗皇帝,額不同意見麵,也不同意他的條件!讓他換一個條件!”
盛京。
多爾袞將南下的設想當眾講出,6歲的建奴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一臉迷茫。
他身邊的建奴皇太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看向眾王,沒有說話,靜等大清文武議論。
這個布木布泰,便是《孝莊秘史》中的大玉兒,《康熙王朝》裏的孝莊太皇太後,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女,順治帝的親媽,康熙帝的親奶奶。
龍椅下方。
攝政和碩睿親王濟爾哈朗,第一個發言:
“睿親王,此戰你有幾成把握?”
多爾袞立刻聽出了其中的陷阱,厲聲道:
“不是本王有幾成把握,是我大清有幾成把握!此戰關係著天下大勢,更關係著我大清的未來。
若是南下入關,豈是我兩白旗的戰事?八旗子弟必然要全線出擊!”
豪格突然道:“本王同意出兵。”
他作為皇太極的長子,在皇太極死後,直接掌握了兩黃旗的勢力,圖爾格、索尼、鼇拜、譚泰、塔瞻等重臣,皆表示擁戴他為君。
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於擁立豪格登基,豪格得到正黃、鑲黃和鑲藍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正藍旗,本以為穩操勝券。
結果多爾袞帶著兩白旗強勢奪位,建奴內部幾乎發生奪權之戰。
最後各方相互妥協,推出了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登基,並讓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這才平息了隨時可能爆發的內亂。
隨後,豪格因為語言中傷睿親王多爾袞,被自己的心腹何洛會告發,議罪削去親王爵,成為郡王。
此時,豪格太需要一場大勝找回自己應有的榮光了。
因此,他一反常態,不再一味反對多爾袞的提議,而是第一個支持清軍南下入關。
他這邊同意,濟爾哈朗立刻表示同意,正藍、鑲藍四旗算是同意出兵了。
再加上多爾袞的兩白旗,這事情基本就通過了,眾人都看向尚未表態的禮親王代善。
實際掌控正紅旗的代善稍一考慮便道:“本王同意出兵!”
代善的孫子,鑲紅旗固山額真旗主)羅洛渾立刻跟進。
大事就此議定,眾親王、郡王看向龍椅,等待大清皇帝發話。
福臨在聽了自己母親的耳語後,大聲道:
“朕拜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為大將軍,統大軍南下,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留守盛京。”
豪格聽濟爾哈朗留守,多爾袞掌軍,發出一聲冷哼。
布木布泰怒道:
“肅郡王,你對陛下的旨意有異議嗎?”
喜歡崇禎:30年不上朝請大家收藏:()崇禎:30年不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