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太子參政
字數:4944 加入書籤
“少換人”三個字能從崇禎嘴裏說出來,那可真是破天荒了。
要知道,整個大明276年加一起才156個內閣成員,崇禎時期便有51位。
他執政的17年裏,任命了19個首輔。
兵部尚書更換了14次,其中7人被處死,6人被革職查辦,隻有1人光榮退休。
還更換了17位刑部尚書!
此外,崇禎還處死了7位總督、11位巡撫。
現在,內閣成員們竟然從崇禎嘴裏說出來“少換人”三個字。
稀奇!
太稀奇了!
這都不是母豬會上樹了,而是莊稼地裏長出肥肉啦!
看著他們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崇禎問道:
“朕說錯了嗎?”
“陛下英明!”
李邦華等人怎麽會認為崇禎說錯了,皆讚其英明。
畢竟,少換人的意思就是,他們幾個不會像前輩們那樣,幹個一年半載就被撤換。
崇禎滿意的點頭:“你們支持朕就好了,把那些聖旨都發出去吧。”
李邦華左右看看,開口道:
“剛剛說的幾份聖旨沒問題了,但是太子參與朝政這件事,還請陛下三思。”
崇禎為了以後不上早朝,做了一些安排,讓太子參政就是重要一步,他回應道:
“這有什麽好三思的,讓太子參與朝政是替朕分憂,還能熟悉政務軍務,了解朝堂運作,為將來打算。”
方嶽貢忙道:
“陛下身體鼎盛,實在沒必要過早的考慮太子參政的事情。”
崇禎搖頭:
“太子已16歲,朕在這個年紀已經執政了。而且,太祖、成祖都有太子參政和監國的舊例,此時完全可行。”
李邦華立刻明白的崇禎的意思,眼神深邃,沉聲問道:
“陛下準備帶兵?”
此話一出,方嶽貢、範景文等人也回過味來,他們明白,自從崇禎兩次出城衝鋒,皇宮和京師的高牆就擋不住這位皇帝了。
崇禎鄭重點頭:
“張獻忠占據四川,隨時會侵犯湖廣,闖賊的右營壓在荊襄,左良玉他們不能動。
建奴盤踞遼東,隨時都可能叩關,關寧鐵騎也不宜調動。
我大明若想滌蕩天下,需要一支機動隊伍,目前來看,這支隊伍由朕來帶領最為穩妥。”
內閣眾人陷入沉思,崇禎趁熱打鐵道:
“此前李闖來犯,朕下旨勤王,三個受征召的勤王之師中,吳三桂磨磨蹭蹭,劉澤清借傷按兵不動,隻有唐通來了,結果投降了。
西北各部,除了周遇吉等少數文武,大都降賊。
若想完成建奴與闖賊相爭,朝廷得利的設想,朕禦駕親征是最好的策略!”
崇禎的話還算有道理,再加上【人格魅力】屬性的加持,內閣眾人內心已經同意了他的想法。
但是眾人都知道,因為武宗朱厚照成天遊蕩在外的舊事,朝臣對皇帝出京有著極大的抵觸心理。
待將來崇禎公布禦駕親征之時,群臣必定反對。
想到這,幾位閣老又擔心起來。
崇禎看出了他們的擔憂,緩聲道:
“若是日後提及此事,群臣必然群而攻之,但是,現在朕攜大勝之威,完全可以快刀斬亂麻!”
李邦華想了想道:
“是啊,現在完全可以借著追擊李自成,奪回居庸關的借口出征!先試探一下朝臣的動向。”
崇禎又道:
“更重要的是,朕要在居庸關外擺出一副大戰的樣子,讓建奴深信闖軍集中兵力和朝廷相爭,放心大膽地去偷襲西北長城。”
李邦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大聲讚道:“陛下英明。”
崇禎見內閣沒有反對的聲音了,笑著道:
“太子參政沒問題了,朕出征居庸關也沒問題了,王永吉、吳三桂等人堅守長城關口的聖旨,應該也沒問題吧。”
李邦華道:
“隻有燕山長城穩固,建奴才會前往山西入關,因此臣認為,不僅要王永吉等人嚴防長城,還要加派人馬支援他們!”
方嶽貢問道:“京畿地區哪還有人馬可用?”
李邦華笑道: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朝廷隻需要拿出些銀兩,征調北直隸的民壯北上長城協防。
再命吳三桂等人,從寧遠撤回來的50萬百姓中抽調出民壯參與守長城即可。”
倪元璐點頭:
“現在朝中有些銀兩了,有能力全麵動員北上,若是建奴不去西北,而是進犯京畿,朝廷也能有足夠的力量應對!”
昏暗的小屋。
“內線消息,陛下有意讓太子參政,今後會令太子監國。”
“好事!陛下如此做,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弑君了!”
“已經準備好了嗎?”
“差不多了,近期先布置些暗棋,再攪一攪渾水,就可以下手了!最短15天,至多一個月,陛下就會駕崩!”
商定後,內閣頂著滿朝的壓力,通過並發出了一係列聖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早朝時,龍椅旁邊多了一個少年。
皇太子朱慈烺正襟危坐,俯視群臣,緊張裏帶著興奮。
聽著吾皇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朱慈烺極力壓製內心的激動,端出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沒辦法,他必須做出皇太子應該有的威儀。
參拜後,大爭論開始了。
群臣圍繞剛剛發出的聖旨,圍繞此次京師保衛戰的功勞和罪責,圍繞前首輔魏藻德的處置,圍繞言官外放任監軍,圍繞三省的官員補缺等議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長達三個小時的早朝,充斥著爭吵、攻訐、推諉責任和爭權奪利。
袞袞諸公似乎忘了近在咫尺的闖軍,忘了被敵人占領的錦州、洛陽、開封、大同、成都等地,忘了千萬嗷嗷待哺的饑民……
幾乎所有人都在為了自己一派的利益而口若懸河。
崇禎笑看這一切嘴臉,心道:
“吵吧,多吵幾次,朕就知道該抄誰的家了!”
朱慈烺悄悄看了看崇禎愉悅的臉色,又看了看喋喋不休的群臣,眼中滿是疑惑。
當聽到“退朝”二字後,他長舒一口氣:“終於結束了……”
父子二人來到乾清宮,先後落座,崇禎先令所有內侍出殿,這才緩聲問道:
“感覺如何?”
朱慈烺一臉疲憊:“兒臣的腦仁都炸了!”
崇禎笑道:
“慢慢適應,等能靜下心來了,要試著在爭吵中分辨忠奸,摸清黨派,然後利用黨派之間的利益爭鬥,實現自己的施政目標。”
“難道不應該平息黨爭麽?”
“嗬嗬,怎麽可能,曆朝曆代都有黨爭,為帝者,不應該妄圖抹除黨爭,更不要被黨爭左右,而應該利用黨爭,鞏固皇權。”
崇禎這幾句話,和朱慈烺平日學的理論完全不一樣,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兒臣不懂。我皇室受命於天,臣子們盡心輔佐,君臣一心,外統蠻夷,內治百姓,方可天下太平,他們又為何要立黨而爭?”
崇禎微微搖頭,心道:“文臣們把太子教成傻子了。”
喜歡崇禎:30年不上朝請大家收藏:()崇禎:30年不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