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闖軍之難

字數:5775   加入書籤

A+A-


    陽和衛。
    劉芳亮和張能焦急地看著陽和口方向:“田虎怎麽還沒退回來?”
    “對啊,按照軍令,他應該在天亮時撤退,然後和我們合並一處,南下寧武關!”
    “再派人過去看看!”
    “我們先出城吧,往聚落所方向進發!”
    【備注:此處有地圖,標注文中涉及的城池和多鐸、多爾袞、闖軍三路人馬的地點和行軍方向。】紅色線條是長城。十裏河與禦河交匯後成稱為合河,是桑幹河的支流  沙堝堡。
    建奴主力渡河後休整了半日一夜,此時正在多爾袞的率領下,向北挺進。
    一個斥候自北方奔回:
    “主子,豫親王和肅郡王已經猛攻陽和口數日!截至昨天還沒有破關!”
    多爾袞凝眉:
    “看來,劉芳亮是個善守的漢人將領!竟然拖住了多鐸和豪格這麽久!”
    他一揚馬鞭:
    “向北,經聚落所,直奔陽和口!捅闖軍的屁股!”
    陽和口。
    豪格看著身後的山巒,又看了看正前方的平原,不屑道:
    “多鐸就是個蠢貨!
    陽和口依托山勢,易守難攻,而且關口之南全是平原,各鎮各堡的尼坎朝夕可至,完全可以和我們打消耗戰。
    若是多鐸選擇鎮江堡、拒牆堡一線的平原地帶破城,現在已經兵入大同了!”
    此話正好被剛剛入關的多鐸聽到,大喝道:
    “你知道個屁,鎮江堡、拒牆堡一線被闖軍布置了大量守軍,傻子才去那邊丟人命!”
    豪格更加不屑:
    “豫親王的意思是說,闖軍在鎮江堡那邊布置了重兵?”
    “沒錯!斥候早就探查到了!”
    “換個意思就是說,陽和口這邊守衛力量薄弱!哼,你避實就虛都沒攻破關口?你可真能耐!”
    多鐸大怒,指著豪格:“你……”
    豪格冷笑:
    “你什麽你!我爺爺當年肯定是把親兒子扔了,把胎盤養大了!”
    多鐸的女真語本意就是胎盤,豪格罵得非常恰當。
    陽和衛。
    田虎一路狂奔,遇到等待他的闖兵:“製將軍已經先一步離開了?”
    闖兵應道:“是的!田將軍,您怎麽這麽狼狽?”
    田虎歎氣:
    “哎……可別說了,天剛亮那會兒,老子剛剛準備好撤軍,韃子就發動了總攻,若是這個時候棄城,必然被韃子趁機掩殺。
    所以額就重新組織人馬抵抗,但是太過倉促,韃子攻得又急,哎……額麾下的兄弟,大多被殺了!”
    闖兵聞言大驚:
    “那額們還在這裏說什麽閑話,快逃啊!隻有追上劉將軍的主力才能活命!”
    田虎也怕韃子追過來,連城都沒進,直接向西南方逃去。
    約麽急行了一個半時辰,田虎等人已經能看到西南方的揚塵了,喜道:
    “追上了!看來製將軍刻意壓著速度等額們呢!”
    又行了一刻鍾,有闖兵疑惑道:
    “怎麽感覺前軍正在向我們快速靠近!”
    田虎望過去,亦是疑惑:
    “是啊……”
    過了會,劉芳亮的前軍衝了過來,大喊道:
    “田將軍,前方遇到了大股韃子騎兵,被伏擊了,損失慘重!”
    田虎驚吼:
    “到底怎麽回事。”
    “額們前軍遭遇了韃子騎兵,本以為是少數人馬,想衝過去吃掉他們,不想他們詐敗,將我們引入伏擊圈……”
    “然後你們就敗了?製將軍呢?”
    “製將軍親自斷後,讓我們先退向陽和衛方向,尋找田將軍您領兵增援!”
    田虎頭皮都炸了:“額全軍覆沒了!沒法增援!”
    那闖兵的頭皮也炸了:
    “額這就回去稟報!”
    田虎咬牙:“額也過去!”
    一行人沒有跑多長時間,便迎麵撞上了劉芳亮的主力。
    劉芳亮大笑:
    “田虎,額就知道你能尋過來,你帶了多少人馬,隨我一起回去滅了那隊囂張的韃子!”
    田虎道:
    “額……帶了18個人!”
    劉芳亮一愣:
    “那你來個屁!速速往北走!快!”
    宣府。
    崇禎的睡了一個時辰的午覺,在申時初轉醒,喝了杯茶,默默推演了一下近期的戰局,自語道:
    “建奴和李自成在山西互毆,隻要我守住宣府居庸關一線,京畿那邊應該不會有大戰了。
    現在有了銀子,京營就能有幾個月的擴展和訓練時間,兵仗局和安民廠也能全力開工,大明的軍事力量又會迎來一次大漲,自保不是問題。
    等登州水師形成戰鬥力,我也可以偷襲建奴腹地了,如此一來,多爾袞勢必分兵把守遼河口、蓋州、金州、仁川一線。
    兩年內沒有能力進犯長城一線。”
    “陛下。”
    正想著,一個小太監在門口稟報:
    “李邦華率領京營抵達城外10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禎點頭應道:“讓李邦華不要在城外紮營,率全部軍隊入城駐守。”
    “遵旨。”
    一個時辰後。
    李邦華覲見崇禎。
    “陛下,臣已經命人在雞鳴山一帶構築了防禦工事,作為宣府東側的一個屏障,為居庸關防線加一層保障。”
    崇禎點頭:
    “可以!”
    他頓了頓,繼續道:
    “你組織一下附近的流民,提供糧米和工錢,去北邊修繕城牆。”
    李邦華問道:
    “宣府周圍被建奴和闖賊破壞嚴重,流民不下百萬,衣食無著,給他們飽飯就能驅策往北方修城,不必提供銀錢。”
    崇禎搖頭:
    “宣府各地飽經戰亂,朝廷不能繼續壓榨百姓,隻提供糧米就成了以工代賑,這是遠遠不夠的。
    還要給他們銀錢,以盡快恢複社會秩序和商業往來。
    還有一點,不要大肆征招壯丁,要給各地留下足夠的壯丁進行春耕。
    多征召老弱婦孺北上,讓盡可能多的人吃飽飯、有錢拿、有事做,使的百姓們感受到朝廷對他們的恩情!”
    李邦華知道崇禎不是個易於協商的主兒,開口應了下來。
    崇禎又道:
    “宣府城裏的存銀和存糧,由你全權調用。”
    李邦華一喜:“城裏有銀糧?很多麽?”
    崇禎笑道:
    “當然,朕昨日來得及,建奴還沒來得及運走搶來的銀糧,都被朕奪回來了!”
    李邦華聞言,再也坐不住了,匆匆跪拜一溜煙去了庫房。
    看著滿倉滿倉的糧食和七八十萬兩銀子,他激動得老淚縱橫:
    “多少年了,朝廷從來沒有這麽富裕過,哎……誰能想到,最困難的時候,是李闖和建奴幫忙收集了救命的錢糧!”
    他這話一點都不假。
    李自成為了抵禦建奴,將中營的糧草和銀子都集中在了宣府和周圍的衛所。
    建奴入關後,將宣府周圍洗劫了個透徹,把所有搶到的銀子和糧食,也匯聚到了宣府。
    意外戰敗後還沒來得及運走,就被崇禎一鍋端走了。
    與此同時。
    定王和永王正參拜崇禎。
    一陣噓寒問暖後,崇禎給兩個孩子講述了這一戰的經過。
    他要全方位地培養兩位皇子的軍事能力,因此,講得很細致:
    從戰前謀劃、調兵、設置埋伏,到誘敵深入、伏擊戰和追擊戰,再到戰後恢複秩序等一係列操作。
    不論大戰略還是小戰術,甚至一些細枝末節的物資配給、人員安排、軍備運輸、流民安置等問題,都講了出來。
    定王二人盡量吸收了其中的知識點,開口問道:
    “父皇,建奴雖然已經去了大同,但是隨時可能回來,為何不大範圍征集民壯入伍禦敵,而是讓流民北上壘牆?”
    喜歡崇禎:30年不上朝請大家收藏:()崇禎:30年不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