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有些效果

字數:4462   加入書籤

A+A-


    後來,晉商主動幫助清軍入關劫掠,然後清軍投桃報李,用搶來的金銀買晉商的物資。
    可以說,八大晉商是在汲取大明的血,滋補滿清的肉,他們的財富是用萬千大明百姓的血和淚積累起來的。
    晉商銀庫裏的每一枚銅板、每一塊銀子,都封印著大明百姓的冤魂。
    令人唏噓的是,大清沒忘記晉商們的功德,順治皇帝入關後,敕封八大晉商為“八大皇商”,賜給了種種特權。
    並在紫禁城內設宴宴請他們,給予超高的禮遇。
    光宗耀祖啊!
    帶著無盡血淚的光宗耀祖!
    崇禎想到這些,隻覺得心肺劇痛,眼中布滿了殺意。
    曹化淳感受到崇禎淩厲的殺氣,心頭隱隱有些寒意,小心地說道:
    “待建奴退回遼東,朝廷是要敲打一下那些商人了。”
    “敲打?”崇禎冷哼,“到時候再說吧。還有其他情報嗎?”
    曹化淳點頭:
    “還有一個,陛下救出的闖賊,似乎起了內訌,分成兩隊,一隊往南去了,另一隊往宣府方向趕來了,估計明天便能抵達。”
    崇禎心情稍稍舒緩了些,暗自道:“我就說嗎,費了這麽大事,總得有些效果的。”
    他點了點頭:
    “行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朕休息一會。”
    傍晚時分。
    定王、永王自城外趕了回來,一入府衙便趕來給崇禎請安。
    崇禎留兩個皇子吃晚飯,吃得差不多時,他開口問道:
    “你們今天出去分地分糧食,有何感想?”
    定王放下筷子,端坐好,這才說道:
    “兒臣就看到官吏和百姓磕頭了,其他的基本沒看到。”
    永王點頭:“走到哪磕到哪……”
    崇禎一陣無語:“李邦華怎麽搞的。”
    定王解釋道:
    “李先生也擋不住百姓和官吏的跪拜。
    他說,朝廷不僅給災民提供吃喝、工錢去修牆,還免費分了糧食,更把皇親勳貴的地分給了下去,百姓們感恩戴德,已經把父皇和兒臣當成救苦救難的菩薩了。
    百姓們給兒臣磕頭,幾乎是懷著給菩薩神明磕頭的信念!”
    崇禎一歎:“百姓太容易知足了。”
    永王眨巴著撲朔的大眼睛,滿足地問道:
    “父皇,百姓如此崇敬我們,將皇家當成了神佛,以後是不是就能長治久安了。”
    崇禎莞爾:
    “到底是個孩子,想得太過簡單,朕告訴你,神佛不能普度眾生,柴米油鹽才行。
    隻有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才能實現基礎的長治久安。
    若是百姓們吃不飽飯,就會揭竿而起,就會演化成越演越烈的流賊大軍。”
    定王年紀稍長一些,看過不少史書,對曆朝曆代揭竿而起的事情了解很多,他開口問道:
    “父皇為什麽說吃飽飯才能實現基礎的長治久安,曆朝曆代,廣大百姓能吃飽飯,不就可以稱為太平盛世了嗎?
    甚至,很多太平盛世,都有很多百姓饑、寒而死。”
    崇禎解釋道:
    “飽暖隻是基礎,百姓除了活下去,還需要精神追求、需要上升通道,朝廷也需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才不至於沒下限的腐朽和崩塌。”
    定王、永王似懂非懂地點頭。
    崇禎看著他們依舊不理解,鄭重道:
    “朕給你們半個月時間去了解百姓的生活,然後以【神佛不能普度眾生,柴米油鹽才行】為主題,寫一篇策論。”
    定王麵帶難色地應了下來,永王哇地哭了。
    崇禎才不管他們的糟糕心情,厲聲道:“再哭,就加一篇!”
    哭聲當即停了。
    永王忙不迭地磕頭領旨,一溜煙跑了。
    崇禎看著兩個便宜兒子被嚇跑了,笑著搖了搖頭:
    “前些日子和後宮廝混幾十次,也不知能不能誕下一個新皇子。”
    他一邊幻想生幾個子女,一邊走到桌案前,看著一大摞奏疏。
    都是這幾天太子令快馬送來的。
    這是永樂朝開始的慣例了,朱棣出征蒙古時期,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每天都會把自己處理完的奏疏送去軍中。
    想來內閣很洞悉崇禎的多疑和剛愎自用,擔心太子監國一段時間後,權柄日重,引起崇禎的忌憚,導致政局動蕩。
    因此“夥同”太子一起,送來這些讓人心煩的奏疏。
    各地的政務也就那些,絕大部分並不需要皇帝親自過問和決定。
    但是,若是一個皇帝不再事無巨細地過問政務軍務,尤其是不再抓緊六品、七品和縣級這種底層官吏的任命後,皇帝的權力就會被稀釋,時間長了,便會成為瞎子聾子和傻子。
    崇禎深知這一點,因此在滿心偷懶的奢望中,耐著性子看了起來。
    山東、河南和北直隸官員的選拔、委派;投降闖軍官員的懲置;流民的安置;物資的調配;新軍的招募和訓練;國庫銀錢的收支和調撥、謀逆案的進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林總總,這可謂滿天星鬥!
    “呼……”
    崇禎重重一歎:
    “怪不得很多皇帝要吃仙丹,這麽繁重的工作量,不吃點重金屬刺激神經係統,精力是真的不夠用的。”
    隻看了一小會奏疏,他便走神了……隻見他嘴角一勾,信步走到另一個桌案前,鋪開紙張。
    按自己的設想和崇禎本尊的書畫功底,畫了一幅圖。
    那是一個甲胄健全的騎兵,腰間佩戴了兩把短柄火銃、一把馬刀,背著一把燧發槍,手持一張輕弓,戰馬側方還橫掛著一杆狼牙棒。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原始的燧發槍,喚作自生火銃,是崇禎8年見書的;也有原始的子彈,喚作子銃,掣電銃便是采用後裝子銃的形式射擊。
    因此,崇禎畫出這些,高水平的匠人能看得懂。
    他自嘲一笑:
    “不知道配備這麽多裝備,會不會累死騎兵和戰馬……
    此事交給曹化淳和褚憲章二人去置辦,看看能不能把勇衛營的那些精銳騎兵,訓練成火器精騎。”
    他想了想,又寫了後世手榴彈和顆粒火藥的概述,準備給褚憲章研究。
    做完這些,他一陣無聊,躺了下來獎勵了自己一番:
    “哎……後宮佳麗三千,可惜不在軍中,隻能自給自足了。”
    福州。
    傳旨太監宣讀完聖旨,接過鄭芝龍遞上的小布囊,掂了掂重量,笑嗬嗬地說道:
    “鄭總兵,您的官職可是陛下開金口敕封的,前途無量啊!”
    喜歡崇禎:30年不上朝請大家收藏:()崇禎:30年不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