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楊誌他們這一行人紀律嚴明得很

字數:7020   加入書籤

A+A-


    沙瑞金這話鋒一轉,又把話題扯到了趙立春身上。
    想當年,趙立春一手遮天,把漢東治理得鐵桶一般,靠的就是改革開放。
    他在漢東當了八年省長,十年書記,十八年如一日的執政,才有了今天的漢東。
    最後這關鍵一步,就是要審查改革開放的成果。
    這話背後的意思,真是讓人琢磨不透。
    在場的人都知道,改革開放和趙立春那是緊密相連的。
    現在要審查,這不擺明了是要否定趙立春的功勞嘛。
    沙瑞金這一句話,就把發改委這次來的目的給改頭換麵了。
    不得不說,趙立春還真有兩下子。
    祁同偉聽了直撇嘴,心想要是沒有重生這回事,他肯定不是沙瑞金的對手,沙瑞金的段位太高了。
    祁同偉心裏跟明鏡似的,知道發改委真正針對的是沙瑞金,但聽了沙瑞金的話,自己心裏也開始犯嘀咕了。
    這說話的藝術,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原因的,但此刻在場的人心思一轉,沙瑞金的形象立刻就高大上了起來。
    隻要在細節上不出岔子,那趙立春這次的反擊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就在這時,李達康開口了:
    “沙書記的話讓我深感慚愧。
    改革的成果就是老百姓的福祉,這話太對了。
    我作為京州的書記,我表態,京州在這次審查中一定會全力保護我們的改革成果。”
    李達康說得挺誠懇:“就算我個人有什麽閃失,也不能丟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老百姓的安危福祉,全都指望在改革開放上。
    要是出了問題,那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和成績沒關係。
    京州六百八十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不能因為我就毀了。
    我不怕別人說我光說不練,我是真心話。
    我也希望大家能多為老百姓著想,百姓的事比什麽都大。
    就像沙書記講的,咱們的目標就是要守護好改革開放的成果,永遠不變!”
    雖說李達康的話聽起來像是在恭維沙瑞金,但他其實是在亮明自己的態度。
    沙瑞金一發言,他就總結提升,這是他的一貫作風。
    高育良這時候默不作聲,靜靜地看著事態發展,好像和自己沒關係似的。
    沙瑞金倒也不在意,但他心裏清楚,高育良是那種在會上能讓他沒法反駁的省長。
    要是高育良不表態,沙瑞金心裏就有點犯嘀咕,怕他在背後搞鬼。
    沙瑞金轉頭問高育良:“育良省長,你對達康書記的看法有什麽想法沒?”這個問題問得挺巧妙,既沒直接針對高育良的態度,也沒點名說李達康。
    高育良聽了微微一笑,滿不在乎地說:“我就是管全省生活瑣事的省長,達康說得沒錯。
    改革開放的成果確實關乎民生。
    咱們漢東雖然改革後還有人收入低,發展不均衡,但我覺得主要還是咱們發展得不夠快。
    至於趙立春的事,我倒不怎麽關心。
    不過那些低收入的老百姓,讓我不得不重新考慮趙立春的影響。
    他當初的政策確實有限製,咱們得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多做些實事。
    比如祁同偉老家呂州的一些縣,連條好路都沒有,這是因為我們隻盯著上麵,沒顧著下麵。
    今天上麵來人我不怕,但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向上看的同時,也能低頭看看腳下這片地。”
    沙瑞金聽完歎了口氣。
    這一聲歎息,讓高育良掌握了幾十億的資金。
    高育良不說話,這就是一種代價。
    這也是沙瑞金不得不付的代價。
    至於這些錢怎麽用,沙瑞金已經不想考慮了。
    和組織的鬥爭從來就沒停過,也不會停,隻會一直這麽鬥下去。
    隻有這樣,底層的百姓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就在會議開著的時候,一群人悄悄進了大風廠的新地方。
    新大風廠已經拿到了新地,這裏煥然一新,地皮都是免費的。
    這些資源全是李達康給的。
    連設備搬運都是組織安排的。
    大風廠一分錢沒花,就這麽穩穩當當地安頓下來了。
    現在的大風廠,陳岩石已經不來了。
    大家都支持鄭西坡。
    在他們看來,眼前的一切都是鄭西坡爭取來的,就連陳岩石那邊,都快被忘了。
    人就是這樣,隻能看到別人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當初大風廠出事後,那些受害家屬大都隻拿到點兒遣散費就完事了。
    要不是一直盯著,那些老員工估摸著連新廠的門檻都摸不著。
    事情就這麽著,大風廠的搬遷算是順順當當搞定了。
    如今的大風廠,那可是全新麵貌,跟過去半點瓜葛都沒有。
    法律上講,它不過是換了個名頭的老地方。
    蔡成功手裏的股份,自然也就沒影了。
    老早的那些設備債,都是在老廠那會欠下的。
    工人們打著保護資產的旗號,愣是把設備都給搬新廠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銀行也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看著蔡成功自生自滅。
    至於蔡成功,還在牢裏蹲著呢。
    這紅火的新大風廠,跟他那是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發改那邊的人,進新大風廠那是輕而易舉。
    這廠子,現在可比以前強多了。
    雖說以前是個國營老廠,環境設施還算過得去,就算沒什麽大用,至少什麽都有。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寬敞又幹淨。
    不過,用另一個詞說,就是冷清得很。
    鄭西坡年級不小了,當初被大家推出來當頭兒,但現在事都辦妥了,
    他還是想把大風廠交給兒子鄭乾,就是那個頭發黃黃的小子。
    他當初給大風廠拉來了幾單生意,工人們把他當救星了。
    建新大風廠這主意,也是他出的。
    他讓工人們用遣散費湊錢建廠,還說要補發工資,結果那錢都被他扣下了。
    拿李達康的三千五百萬,新廠就這麽起來了。
    地不用花錢,設備也不用花錢。
    就是搭點兒彩鋼房,花點小錢。
    他趁機撈了不少。
    門口那輛黑攬勝,就是最好的證據。
    對付工人,他更是有一套。
    工資一發下來,鄭乾心裏頭那個美。
    但這錢,他根本留不住。
    以前的護廠隊,都被他用高薪留下來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守著廠裏的資產。
    有人覺得不對勁,想去說道說道,結果還沒出門,就被護廠隊給攔住了。
    這就是底層的小打小鬧。
    大風廠這麽一改,鄭乾這落魄小子立馬成了高富帥。
    以前他有個漂亮女朋友,但幹的活兒都不怎麽光彩。
    比如開個空殼公司圍標賺錢,或者打著大風廠的旗號騙點小活兒。
    現在大風廠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麽把它掏空,還說是借著互聯網+搞發展,其實就是開個網店。
    大風廠以前可是國企,馬力全開的時候,產量夠全城人穿的。
    一個網店能撐得起這麽大的廠子?別開玩笑了。
    但鄭乾不這麽想,他覺得借著大風廠的名頭,貸款把它掏空,反而能賺得更多。
    鄭乾比蔡成功在這方麵可強多了。
    蔡成功吧,心裏還惦記著投資賺大錢呢,結果讓趙瑞龍給耍了,煤礦的錢全打了水漂。
    但他好歹還想拯救大風廠,畢竟對那地方有感情。
    可鄭乾呢,根本不當回事,尤其是那些工人,他壓根兒沒放在眼裏。
    陳岩石現在也管不了大風廠了,鄭乾算是撿了個大便宜。
    現在的鄭乾,野心大得很,打算讓女朋友去搞個電商服務部,自己呢,就穩坐大風廠廠長寶座,整天在辦公室裏悠哉遊哉。
    他挑了個職校剛畢業的小姑娘,雖說也有不少名校美女來應聘,但他偏偏就看上了這個紋著花臂的小丫頭。
    他知道那些名校美女他搞不定,但這個小丫頭嘛,嘿嘿,他可以隨意擺布。
    正琢磨著找點樂子呢,突然看到窗外走過一群人,他納悶了,這大風廠怎麽還有外人?
    他趕緊把腿上坐的小姑娘推到一邊,開門大喊:“你們是誰?怎麽進來的?”他那破嗓子在空蕩蕩的廠區內聽得人直皺眉。
    這時候,一群從北京發改委來的人走了出來,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人看著鄭乾笑了笑說:“鄭總吧?我們是發改委的,來調研企業情況,看看能不能幫上忙,能聊聊嗎?”
    帶隊的發改副主任,雖說隻是個副部級,但隻要他樂意,升正部那是分分鍾的事。
    他在這副主任裏排名靠後都能看出這部門有多牛,牛就意味著效率高。
    他們這次的事,早就調查得一清二楚了。
    這是他們發改部門的老規矩了,多少年都這樣。
    鄭乾一聽這話,心裏那個樂。
    他明白,賺錢最容易的就是體製內的人。
    大風廠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本來都快倒閉的廠,讓他一接手,立馬煥然一新,既有人又有錢。
    這就是體製的好處,鄭乾別提多滿意了。
    他也熱情地迎了上去,滿臉堆笑地說:“各位領導好,我是大風廠廠長鄭乾。
    請問您貴姓?進來喝杯茶吧。”
    那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人笑著點了點頭說:“我叫楊誌,叫我楊主任就行。
    看來我誤會你了,你還是個實幹家,鄭廠長。”
    聽到這話,鄭乾的笑容更燦爛了,連忙帶著楊誌進去,一邊喊道:“華華,泡茶!”
    其實這小姑娘原來不是這個名字,但她一直惦記著檢察院的林華華,就讓鄭乾給改了。
    但這小丫頭根本不在乎,能賺錢就行,說不定以後還能當老板娘呢。
    鄭乾最喜歡看的就是華華求饒的樣子,那時候他才覺得最開心。
    楊誌他們這一行人紀律嚴明得很。
    兩個人守在門口,兩個人在走廊巡邏。
    喜歡祁同偉:力挺鍾小艾,她一胎三寶請大家收藏:()祁同偉:力挺鍾小艾,她一胎三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