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這要按規矩來,至少得降半級

字數:7012   加入書籤

A+A-


    還有高小琴,她原本隻是用來表明立場的,結果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最後就成了祁同偉的人,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現在海外的那些事,全靠高小琴撐著,關鍵還沒用國內資源,這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這事說出去誰會信?可事實就是發生了,你又能找誰理論去?
    但沒辦法,祁同偉就是有這本事。
    這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再就是那個鍾小艾,光是鍾小艾一個人,就讓高育良頭疼得不行。
    鍾正國是何許人也?要是傳出他和祁同偉的談話內容,那簡直能成書。
    好多人都把這事當個寶。
    高育良暗自慶幸自己沒卷進去。
    他隻是默默地配合,找機會。
    要是當初不那樣,祁同偉也不會有今天。
    想到這裏,高育良臉上露出慶幸的表情。
    但他沒提鍾正國的事,而是接著問祁同偉的看法。
    “你說得對,不能安於現狀。
    一旦安穩下來,漢東就全被沙瑞金掌控了。
    以前無所謂,因為那時候我還沒上位,但現在不一樣了。
    咱倆都是副書記,再加上省長和書記,情況就變了。
    我們現在是在‘妥協’。
    我們的目標可能會泡湯,我的前程怎麽樣無所謂,但你不一樣,你還有大好前程。
    所以咱們得行動起來,按你的想法來。
    咱們的重點應該放在哪兒?”
    高育良話音剛落,祁同偉立馬接口,沒有絲毫猶豫。
    “找這個突破口不難。
    大風廠那檔子事,拖到現在還沒完。
    蔡成功還在牢裏蹲著呢,案子也還沒了結。
    咱就從這兒入手,把相關的人都給清了。
    這事說白了,就是用公家的權力來攪亂公平。
    我之前整頓政法時,一把就把鄭乾給揪了出來,大風廠那堆亂麻也就理順了。
    現在大風廠的問題還是懸在那,大家心裏都有數,隻是沒人挑明,缺個帶頭的人。
    這不,我來了。
    這事我盯了很久了。
    新大風廠,起初是那幫老工人的遣散費,再加上一些人幫忙,結果全讓鄭乾給吞了。
    我心裏明鏡似的,早就有數了。
    現在的新大風廠,就像我養的魚,想什麽時候撈就什麽時候撈,這就是現狀。”
    高育良這麽一提,祁同偉直接答話:“這關鍵地方好找得很。
    大風廠那事,一直拖著沒解決。
    蔡成功還在牢裏,案子還懸著。
    咱可以借這個茬兒,把相關人員給清理掉。
    這事說白了,就是濫用職權,給沙瑞金抹黑。
    現在大風廠好多業務都打著沙瑞金的旗號,大家都知道。
    咱正好借此機會,攪亂沙瑞金的部署。
    不過,別的地方發展也不能落下。
    咱在跟他較勁的同時,也得把經濟搞上去。
    這樣一來,沙瑞金可就難交代了。”
    祁同偉的打算挺簡單,明裏一套,暗裏一套。
    這不複雜,難的是每一步都得做到點子上。
    不管是大風廠的事,還是別的什麽,得拿出真東西,才能達到目的。
    祁同偉對此信心滿滿。
    他覺得自己幹這行是專業的,這麽多年的本事都在這裏了。
    說起來,他還挺輕鬆的。
    高育良心裏那叫一個高興。
    他覺得祁同偉現在能獨挑大梁了,不比自己當年差。
    他甚至能斷定,祁同偉將來肯定是高級幹部的料。
    能有這樣的成就,高育良的教導功不可沒。
    現在祁同偉算是真正出師了。
    不考慮大局的人,處理不了小事;沒遠見的人,也幹不好眼前的事。
    祁同偉用實際行動對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
    眼界是什麽?能力又是什麽?祁同偉給出的答案明明白白。
    不過,高育良還是得提醒一下:“同偉,你的想法不錯,但還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得拿捏好分寸。
    這點特別重要。
    咱們的鬥爭,本質上是理念的碰撞,不是個人恩怨。
    咱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讓漢東變得更好。
    所有的事情都得圍著這個目標轉,別的事都不重要。
    你得記住這點,這樣才能避免以後被人揪住小辮子。”
    高育良的話說得真是到位,他提醒祁同偉,鬥爭的關鍵在於理念的不同,而不是個人之間的小打小鬧。
    隻要咱們把這點抓牢了,什麽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可是高育良這麽多年官場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話不多,但道理深得很,正好補上了祁同偉缺的那一塊。
    祁同偉一直在心裏反複琢磨這句話,一時間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誰都沒料到,就因為高育良的這句話,最後沙瑞金沒能更進一步,隻好遺憾地去體育局當局長了。
    當然了,這都是後來的事了。
    在會議室裏頭,這是祁同偉頭一回以正式身份參加會議。
    以前他也來過這裏,但都是被人請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可不一樣,他是堂堂正正作為團隊的一份子,參與漢東的大事小情的決策,這份榮耀落在他頭上,他卻表現得特別謙虛低調。
    在場的這些人裏頭,數他最年輕,他也挺熱情,跟大家夥打招呼打得那叫一個親熱,整個會場的氣氛都挺融洽。
    坐在一旁的李達康冷眼旁觀這一切,就好像祁同偉是個透明人一樣。
    就在這時候,李達康的臉色突然變了,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他趕忙站起來,彎腰行禮,動作流暢得很。
    這時候沙瑞金邁著大步子,自信滿滿地走進了會議室,臉上掛滿了笑容。
    對他來說,這位置算是坐穩了,這可不是個小事。
    他到漢東來就是為了趙立春那檔子事,這點兒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
    這事發生在前兩天,一切都塵埃落定了,沙瑞金能不高興嘛。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算是給祁同偉弄個副書記的位子,他也樂意。
    這事很重要,現在的形勢跟以前不一樣了,漢東這邊原來的大樹已經倒了,現場這些人對他來說都不值一提了,他的權威算是達到了頂峰。
    就算在場這些人聯合起來能壓他一頭,他也不在乎。
    因為這些人沒什麽後台,這才是關鍵。
    雖然這麽說有點兒殘酷,但在官場上,後台才是最硬氣的。
    要是沒靠山,就算你現在再怎麽囂張,隻要有機會,就得被人整倒。
    就這麽簡單,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好聽,但這就是現實。
    說實話,要是高育良和祁同偉聯手,沙瑞金還真不好對付。
    但要是京城那邊沒了趙立春的阻攔,沙瑞金隻要往京城遞個申請,就能輕鬆搞定他們倆。
    別的事,沙瑞金還是挺有信心的。
    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一個人跑到漢東來冒險。
    沙瑞金本身的能力還是挺強的,這點在場的人都清楚。
    雖然他表麵上裝得跟平常一樣,但大家都看得出來,他今兒個狀態有點兒不太對勁。
    具體哪兒不對勁,大多數人還沒瞧出來。
    真正明白怎麽回事的,就那麽兩個人——高育良和祁同偉。
    祁同偉可是這事的直接參與者。
    關於趙立春的那些事,祁同偉可都是親自上陣的,從大風廠的亂子到逮住趙瑞龍,再到趙立春本人,他是一路跟到底。
    所以,現場那點事,他門兒清。
    要不是自己經曆過,他哪兒能知道得這麽細呢。
    不過祁同偉不知道,當時碰見他的人,其實是沙瑞金的頂頭上司。
    要是他早知道,事可能就全變了樣。
    祁同偉穿著警服,在那些大人物麵前露了個臉,又因為處理外國罪犯的手腕硬,在政法圈子裏給公安係統爭了口氣,還順手推薦了一個人。
    但說到底,他也是脫下警服才混進那個圈子的,就是撿了點便宜。
    再看看沙瑞金,這場爭鬥裏,他撈的好處最多。
    一個國務院的副職因為這檔子事栽了,最後讓沙瑞金給頂上了。
    這些,祁同偉都不知情,他就隻看見了點皮毛。
    更深的東西,他也就摸到點邊兒。
    說起來,他就是沙瑞金用來除掉趙立春的一個棋子。
    就算是這樣,沙瑞金對祁同偉也得掂量著來。
    這就是體製裏的規矩,祁同偉現在就卡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沙瑞金就像是披了層金皮,周圍的人都對他有點怵。
    他對祁同偉倒是沒怎麽上心,也不太在意。
    但會議室裏的其他人,他就沒那麽客氣了。
    他掃了一圈兒,慢條斯理地說:“剛京城傳來消息,有點兒事得跟大家說一聲。
    前兩天,咱們的老書記在京城讓人給帶走了,這事機密得很,還沒往外說呢。
    但咱們漢東,當年趙立春那攤子事,現在得徹底清理了。
    我今天就是來傳這個話的。”
    沙瑞金話音剛落,會議室裏立馬就炸了,連那位穿軍裝的大佬都瞪大了眼睛,一臉不敢相信。
    這位大佬平時不怎麽管事,但趙立春當了十多年的政委,兩人雖然表麵上沒太多瓜葛,實際上卻有不少交道。
    特別是在某些合作上,那關係鐵得很。
    雖然他是後來才調過來的,但也跟趙立春搭過班子。
    那些違規提拔的幹部,好多都是趙立春看好的,直接給弄到漢東來了。
    像劉行建,當年不過是個小參謀,因為趙立春賞識,直接從部隊轉成了書記秘書,沒幾年就成了最年輕的廳級幹部。
    這要按規矩來,至少得降半級。
    劉行建這個例子,就足以說明趙立春的能耐有多大了。
    喜歡祁同偉:力挺鍾小艾,她一胎三寶請大家收藏:()祁同偉:力挺鍾小艾,她一胎三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