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蘭州風貌和英語搭訕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此時的蘭州城牆周長九裏三約4.6公裏),高10米,築於明初,設四大門:東“承熙”、南“皋蘭”、西“鎮遠”、北“廣源”。鎮遠門外浮橋24艘木船連以鐵索橫跨黃河,每日過客千餘,橋稅為衙門重要財源。駐有綠營兵名義上2000人,實則空餉過半。老兵吸食鴉片成風,武器多為鏽蝕鳥銃、長矛。河州馬隊的200名回族騎兵駐東校場後世廣場東口),善騎射,為實際防務主力。馬家軍殘部馬占鼇舊部仍然經常化裝成商販入城打探朝廷動向,城郊時有土匪劫道,商隊需雇“鏢師”護送,人均日酬1錢銀子。
西北雖遠離義和團風暴中心,但建於1878年的蘭州天主堂和少數傳教士活動仍引發官方警惕。新疆俄、英勢力滲透加劇,蘭州需協調甘肅駐軍與新疆巡撫聯防禦邊。官員多因捐納上位,腐敗盛行,民間流傳“甘肅三苦:水鹹、官貪、兵如匪”。這裏漢蒙回雜居,回族占城區人口三成,聚居南關、西關,清真寺如橋門寺每日五次“邦克”聲回蕩。此時已是1900年5月下旬,端午臨近,漢族家家包糯米粽,城隍廟後世張掖路)籌備廟會,戲班排演秦腔《鍘美案》。藏商與蒙商則短暫停留於客棧,以麝香、鹿茸交換茶葉、鐵器。
城裏的主街寬不過6米,青石板路被車轍碾出深溝,雨後泥濘難行。官署、書院多青磚灰瓦,民宅則為土坯平頂房,院中必植梨樹或丁香。城內無排水係統,汙水沿街潑灑,夏季蠅蟲滋生,時疫如霍亂)頻發。官辦“牛痘局”每年種痘數百人,但民間更信道士“符水避瘟”。蘭山書院後世蘭州三中址)仍授四書五經,但山長劉爾炘已暗中引入算學、地理等新學。城內僅3所義學,貧童識字率不足一成。
蘭州地處水陸中心,黃河水運的羊皮筏子載羊毛、藥材、水煙蘭州特產)順流而下至包頭,轉陸路至京津。逆流而上則運入布匹、茶葉。陸路駝隊經河西走廊連接新疆與俄屬中亞,駝鈴聲中外商賈雲集南關後世酒泉路一帶),但俄商已借不平等條約逐步壟斷皮毛貿易。
本地200餘家煙坊集中於西關,煙絲由經黃河水灌溉的黃花煙葉製成,年產值超百萬兩。家庭式“褐匠”織造粗呢褐子),供應本地及藏區。鼓樓後世中央廣場)周邊為糧市,小麥每石約60公斤)價2兩白銀,貧民多以糜子、土豆果腹。南灘街後世白銀路)為牲口市場,一頭駱駝售價30兩,馬匹1520兩。
黃河岸邊的“筏客子”船工)赤膊扛筏,吼著“花兒”調子;街頭算命攤掛“賽諸葛”布幡,銅錢卜卦一次五文;乞丐蜷縮於城牆根,官辦“粥廠”每日放賑兩次,摻沙米湯難止饑兒嚎啼。
五月下旬日均溫1520c,晝夜溫差大,午後多風沙。黃河上遊冰雪消融,流量增至1,500立方米秒,浮橋需加固,筏運繁忙。城郊水車如段家灘水車)提灌農田,小麥抽穗,但隴中黃土塬區已顯旱象;農民祭龍王廟求雨,巫祝舞雩三日,耗費錢米無數。
眾人投宿了蘭州此時最大的客棧隆昌客棧。它位於蘭州城南關後世酒泉路與慶陽路交匯處),緊鄰黃河浮橋與南灘街牲口市集,地處商隊進出城的咽喉要道。距鎮遠門西門)僅半裏,駝隊卸貨後可直接入住。步行至陝甘總督衙門約一刻鍾,方便官員停歇。占地約5畝,三進四合院格局。主樓兩層,黃土夯築外牆,青瓦覆頂,簷角掛銅鈴防風沙。臨街門麵寬十丈約32米),朱漆大門懸“隆昌”鎏金匾額,兩側楹聯:“駝鈴迎遠客,茶湯暖風塵”。
前院有拴馬樁、駱駝棚沿牆排列,可容百匹牲口。貨物堆場以蘆席遮蓋,雇有“杠夫”搬運工)代客裝卸,每包貨收製錢5文。中院有兩層客房樓,樓上為“上房”20間,窗欞雕花,糊高麗紙,二樓欄杆蟲蛀開裂,以麻繩捆綁警示。樓下“通鋪”10間,大炕睡810人。天井中央設八卦形水井,井欄刻“道光八年重修”字樣。後院東廂為掌櫃宅邸,西廂為廚房、倉庫。獨立小院“清雅齋”兩間,專供官員、洋人入住,內有紫檀家具、景德鎮瓷浴盆。
這裏上房每日1錢銀子,含三餐,配紅木床榻、綢緞被褥,配銅鏡、錫夜壺,夥計送熱水盥洗。通鋪隻要每日30文,麥秸炕席、粗布被,自取井水洗漱。至於清雅齋,則需包院每日5兩,專配廚子、仆役,夜焚檀香驅蚊。
客棧還可以提供特色服務。不要想歪了,是諸如代雇鏢師,比如聯係“鎮遠鏢局”護送商隊,傭金按貨值1抽成;或存銀業務,與“天成亨”票號合作,客商可憑客棧印鑒異地兌銀;還有情報交易,掌櫃暗售“路引”各關卡打點價目)、匪患地圖等。
這裏的飯堂晨間提供蘭州牛肉麵湯頭用黃河水熬煮)、灰豆子粥;正餐有手抓羊肉祁連山牧區供羊)、高擔釀皮、百合桃甜品),酒水以黃酒、汾酒為主。對於洋人則特供漢口轉運的咖啡和英國產的罐頭牛肉,價目單另。甚至還有茶室,說書人每日酉時開講《三國》,茶位費10文。以及此時的vip包間,即賬房旁暗室供晉商、陝商密談煙土、軍火生意,掌櫃抽傭5。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隊長打探獨立小院,被告知已有人長租。於是王月生和王月童去住了上房。隊長是個八麵玲瓏心機通透之輩,不用王月生囑咐,就找賬房尋了幾張此地能拿到的最新的外埠報紙,不過也都是倆月以前的了。王月生也不管那些,讓隊長幫助店小二沏了壺茶水,就拿起報紙在茶室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至於為什麽要隊長幫助沏茶,因為此地的食用水都是從黃河中打過來的,甚少有甜井水,王月生有些不放心,偷偷用後世帶來的純淨水裝到隨行的水囊中,甚至茶葉也是後世帶來的,因為西北內地沒有什麽應季的好茶。
最新的報紙,除了刊載朝廷邸報的《京報》外,居然有1900年3月15日天津的英文報紙《京津泰晤士報》peking and tientsin ties)。主要內容有:
英國:南非布爾戰爭最新戰況,英軍圍攻萊迪史密斯的僵持局麵;倫敦議會辯論對華政策;
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發表演說,強調“擴展海外利益”,暗示加大對膠州灣青島)的軍事投入;
美國:菲律賓反美起義持續,美菲軍隊在呂宋島交火;美國駐華公使康格呼籲保護在華傳教士;
義和團問題:外媒關注山東、直隸的“拳民”活動,引用傳教士信件描述“焚毀教堂、威脅教民”;
列強抗議:英、法公使向總理衙門遞交照會,要求清廷鎮壓義和團,否則“自派兵保護僑民”;
清廷上諭稱“嚴飭地方官剿辦匪類,安撫良民”,但未明確提及義和團;
直隸總督裕祿奏請整頓天津防務,增派綠營兵駐守大沽口炮台;
上海逮捕康有為黨羽,朝廷重申“戊戌逆黨必究”;
直隸南部春旱,災民湧入天津乞食,官府設粥廠賑濟;
津榆鐵路天津—山海關)通車後貨運量激增,唐山煤礦產量增長;
英、法、日等國增派士兵至天津租界,俄軍於老龍頭火車站附近修築工事;
靜海縣教民與村民衝突,法國領事要求嚴懲“肇事者”;
天津海關報告顯示,2月出口羊毛、豬鬃同比增三成,進口煤油、棉紗價格下跌;
外國銀行匯豐、德華)銀元兌換價波動,商賈囤銀待漲;
英租界發生珠寶店劫案,印度巡捕追捕未果;
海河疏浚工程啟動,招募民工千名,日薪製錢40文;
“狐仙鬧宅”:城西富商宅邸夜現狐影,道士作法驅邪,圍觀者眾;
“義和神拳”:傳聞靜海縣某村童“刀槍不入”,鄉民拜為“大師兄”;
李鴻章健康:傳言李鴻章舊疾複發,暫緩南下赴任兩廣總督;
戲班風波:名角楊小樓與天仙茶園老板因包銀爭執,戲迷聯名請願調解;
美孚煤油:“光明無煙,每箱10加侖)售價2.5銀元”;
拜耳阿司匹林:“西藥房新到德國止痛神藥,每瓶1銀元”。
仁記洋行:“代客托運京津貨物,火輪、馬車兩便,保費低廉”;
廣濟當鋪:“端午前典當免息三日,金銀首飾高價收當”。
天華景戲院:“特邀上海丹桂班演出《長阪坡》,頭等座洋1元”;
《申報》訂閱:“全年價洋4元,送《萬國公報》合訂本”;
援引《國聞報》社論:“拳匪蔓延,朝廷宜速剿撫兼施,免貽列強口實……津門為北洋門戶,防務不可稍懈。”
本報增評:“清廷無能,唯有各國聯合行動方可保障在華利益,天津駐軍應增至千人以上” 。
從這份兩個月前的報紙看,似乎還天下太平,但王月生知道,那已是暴風雨前的平靜,而且是兩個月以前的平靜。此時此刻,在廣袤的華北大地,應該是群情粥粥、烈火烹油之勢了。
王月生正在感慨,忽然聽到旁邊一個人用英語問道,“請問先生因何感慨”。王月生下意識地用英語回答“隻怕這直隸的局勢控製不住了啊”,然後突然警醒,驚忖怎麽會在這西北內陸之地有人用英文跟自己搭訕。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