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懷化芷江的抗戰英烈陣(本故事純屬虛構)

字數:3026   加入書籤

A+A-


    芷江受降紀念坊的青石板上,凝結著七十餘年未散的硝煙味。
    張三昊蹲下身,指尖撫過碑文中\"倭寇投降\"四個鎏金大字,地隻印在掌心微微發燙。這是他升授籙後首次嚐試完整調用通神能力,眼前的紀念坊突然泛起半透明的藍光,無數身著軍裝的虛影正列隊走過牌坊,步槍上的刺刀還閃著寒光。
    \"這是......\"林晚秋舉著光譜儀的手突然顫抖,屏幕上的能量曲線與湘西趕屍客棧發現的\"走陰差\"通道頻率完全吻合,\"陰兵借道?可這些是......\"
    \"是英雄。\"蕭凡突然按住腰間的佩劍,這位向來玩世不恭的茅山弟子此刻眼眶通紅,\"我爺爺說過,當年芷江受降時,滿城百姓都聽見了軍號聲,可街上根本沒人吹號。\"他指尖在手機上一劃,ar投影突然覆蓋住紀念坊,將藍光勾勒的虛影標注出密密麻麻的小字——\"國民革命軍第18軍某部,1945年5月殉國於雪峰山戰役\"。
    張三昊突然站起身,地隻印在掌心旋轉成金色漩渦。他能感覺到這些英烈的殘魂正被困在紀念坊的\"艮卦止息\"位,就像被按下暫停鍵的樂曲,永遠停留在了勝利的前一刻。\"他們在等一個儀式。\"他望向紀念坊後的和平鍾,鍾體上的斑駁痕跡隱約組成道教的\"止戈符\",\"一個屬於勝利者的鎮魂儀式。\"
    \"可玄門典籍裏沒記載過這種陣!\"林晚秋快速翻閱著祝由科密卷的電子版,屏幕突然彈出一條加密日記——是母親二十年前的記錄:\"芷江地脈異常,英烈魂不歸天,似有外力禁錮......\"後麵的字跡被墨水暈染,隻能辨認出\"東北分舵\"兩個詞。
    蕭凡突然拔劍出鞘,劍尖在紀念坊的基座上劃出火星。\"管他什麽陣!\"他的飛劍突然分成七道流光,在半空組成北鬥七星的陣型,\"我爺爺說過,對待這些老前輩,就得用軍禮!\"話音未落,七道劍光突然齊齊轉向西方,那裏的虛空正滲出絲絲黑氣。
    張三昊瞳孔驟縮。黑氣中隱約浮現出幽冥閣的骷髏旗,更讓他心驚的是,黑氣在地麵組成的咒紋,竟與沈陽故宮地宮裏發現的《龍虎盟約》殘頁完全一致。\"是秦廣王的控屍咒!\"他猛地咬破舌尖,精血噴在掌心的地隻印上,\"這些英烈不是自然留魂,是被邪術困在這裏當"活祭品"!\"
    \"祭品?\"林晚秋突然想起什麽,她調出道醫ai係統,將英烈虛影的能量特征與長白山人參穀的北鬥真氣對比,兩條曲線在屏幕上完美重合,\"我爸當年肯定來過這裏!這些英烈的魂魄裏,有他留下的護持真氣!\"
    就在此時,西方的黑氣突然凝聚成一隻巨大的鬼爪,直撲紀念坊頂端的和平鍾。張三昊突然福至心靈,他拽過蕭凡的手機,將ar投影的北鬥陣型與自己的地隻印對接:\"用槍聲頻率!\"他衝著林晚秋大喊,\"你母親的日記裏有沒有記載湘西會戰的槍聲數據?\"
    林晚秋的手指在平板電腦上飛快跳動,母親日記的加密文件突然解鎖——一段錄音自動播放出來,是密集的槍聲與隱約的道咒:\"......以槍為劍,以彈為符,蕩盡魑魅......\"
    \"就是這個!\"張三昊突然踏起禹步,地隻印在地麵投射出巨大的八卦圖,\"蕭凡,讓你的飛劍模擬槍聲頻率!林晚秋,用祝由科的"金簇科"密法引導真氣!\"
    蕭凡的飛劍突然發出刺耳的嗡鳴,七道流光的震顫頻率漸漸與錄音中的槍聲同步。林晚秋則將銀鐲貼在紀念坊的基座上,鐲身刻著的祝由符文突然亮起,與英烈虛影身上的真氣產生共鳴。張三昊看著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了母親日記的含義——所謂\"槍聲頻率幹擾符\",根本不是對抗英烈,而是要幫他們\"重整隊伍\"!
    \"全體都有——\"張三昊突然高喊,聲音裏注入了通神境的靈力,\"目標正西邪祟,齊射!\"
    話音未落,無數英烈虛影突然舉起步槍,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那隻鬼爪。蕭凡的飛劍與槍聲頻率完美共振,竟在半空激發出實體的子彈虛影;林晚秋的銀鐲則散發出柔和的金光,修複著英烈們殘缺的軀體;張三昊的地隻印更是將整座紀念坊變成巨大的擴音器,將七十多年前的勝利呐喊再次傳遍山穀。
    \"不可能......\"黑氣中傳來秦廣王驚駭的嘶吼,鬼爪在槍林彈雨中寸寸瓦解,\"你們怎麽可能操控"活祭品"?\"
    \"因為他們不是祭品!\"林晚秋的聲音帶著哭腔,卻異常堅定,\"他們是守護者!\"她突然摘下銀鐲,將自己的血滴在上麵,祝由科密卷的最後一頁在屏幕上自動翻開——是母親手繪的地脈圖,芷江的位置被紅筆圈出,旁邊寫著:\"東北分舵的能量源頭,在此地脈深處。\"
    張三昊突然雙手結印,地隻印與英烈們的步槍同時指向西方。\"以眾生信念為引,破!\"他的吼聲與無數英烈的呐喊重疊,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將黑氣徹底撕碎。當光芒散去時,紀念坊頂端的和平鍾突然自行鳴響,悠揚的鍾聲裏,無數英烈虛影對著三人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化作點點金光,消散在天際。
    林晚秋的平板電腦突然收到一條新信息,是道醫ai自動生成的診斷報告:\"芷江地脈修複率80,殘留能量指向——東北大興安嶺。\"
    蕭凡收起飛劍,悄悄擦了擦眼角。\"我爺爺要是知道了,肯定得罰我抄一百遍《道德經》。\"他突然嘿嘿一笑,晃了晃手機,\"不過剛才那波操作,直播間的打賞夠我們買十箱可樂了。\"
    張三昊望著英烈們消散的方向,地隻印在掌心微微發燙。他知道,這不是結束。幽冥閣在東北的分舵,林晚秋父親的蹤跡,母親日記裏的秘密......無數線索像地脈一樣交織在一起,指向更深的迷霧。
    但此刻,他隻想對著空無一人的紀念坊,認認真真地敬個禮。
    林晚秋突然輕輕碰了碰他的胳膊,平板電腦上顯示著母親日記的最後一句話:\"英烈魂歸處,即是玄門根。\"
    夕陽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紀念坊的鎏金大字在暮色中閃閃發亮。張三昊握緊掌心的地隻印,突然明白了傳承的真正含義——所謂道統,從來不是冰冷的典籍與規矩,而是這些滾燙的靈魂,用信念鑄就的無形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