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殿試三甲收人才

字數:4629   加入書籤

A+A-


    皇極殿,朝臣早朝之地,薑文淵坐在龍椅前的台階之上,距離龍椅一步之遙。
    目光掃視諸位學子,起身開始巡視,有種監考的感覺。
    以薑文淵的境界和眼力,原地不動就能看清所有人所做的答案。
    故意走動製造壓力,曾經的薑文淵很討厭這樣的監考老師,隻是屠龍少年終究是要化龍的。
    “蘇太傅,聽說明哲兄至今還在四處遊曆,怎得,是有更好的去處了麽?我還說讓明哲兄給我當個少傅呢。”
    皇極殿正在殿試,異常安靜,薑文淵很小的聲音,卻讓四周的官員都聽到了。
    正在提筆寫字的貢生們,要是走神也是能聽到的。
    蘇崇儒,當朝太傅,教了薑文淵將近半年的治國之道,卻無熟悉之感,或者說是蘇崇儒在避嫌。
    “殿下誤會了,明哲無心仕途,愛好遊曆交友,根是在大虞的。”
    幾年前,年輕一代隻當薑文淵是個潛力非凡的少年,然而薑文淵卻飛速的提升,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來。
    而今更是高高在上,讓這些比薑文淵年紀大很多的年輕一代備受打擊,選擇遊曆避而不見。
    蘇明哲就是其中的一人。
    現如今天都看似一切正常,危機卻在不斷的凝聚著,身上留著蘇氏血脈,若不離開,說不定會遭到清洗。
    所以蘇崇儒順水推舟,選擇讓蘇明哲遠離爭鬥的中心。
    “蘇太傅,有些糊塗,哪能為了兒子好就斷了兒子的仕途,說不定你這是在害他走上不歸路啊。”
    薑文淵沒理由不懷疑,蘇明哲多年未歸,但餓鬼道傳來消息,蘇明哲正在返回天都皇城。
    這節骨眼上返回天都,讓人浮想聯翩。
    如果薑文淵是蘇家人的話,蠱惑培養蘇明哲是個不錯的選擇,三年的時間,貌似能做很多的事情。
    蘇崇儒聽到薑文淵的提醒,渾身震顫,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薑文淵都懷疑了,老皇帝呢,這個兒子不會真的想不開了吧。
    這位太子這時候提醒,是在故意試探蘇家,蘇崇儒有些摸不準,唯一肯定的是這位太子殿下盯上蘇明哲了。
    這位殿下盯上的人,結局可都不怎麽好.....
    薑文淵“閑聊”幾句便離開了,就是要看看這蘇崇儒的反應,姓蘇的出現多了,就是有問題的,尤其是那蘇貴妃,活躍的厲害。
    總要敲打一下試試深淺的。
    今年的科考因薑文淵的原因,隻有百餘人,三年前薑青海主持科舉,有將近三百人。
    殿試的題目,更加令人措手不及,對四大皇朝的分析,民生治理,以及外交策略。
    六個時辰,從朝陽到落日,薑文淵從未離開,端坐在朝堂之上,眼前的這些篩選出的人,是自己的第一批真正的文官班底。
    出題的目的可不是什麽分析四大皇朝,是為了開疆拓土,方便以後治理的是新的領土。
    薑文淵看好的洛二狗交卷最早,家境貧寒,對四大皇朝了解不多,僅憑一點見識,以小見大,對治理百姓,農事極為擅長,是個實幹家。
    除馮浩平、韓燁以外,一名叫呂誌學的答卷最令薑文淵滿意。
    紙上談兵足夠優秀,用於實踐就有巨大的優勢。
    傍晚,殿試結束,十幾名大臣開始審閱評卷。
    “還請各位大人不要被我影響,認真些。”薑文淵提醒道。
    幾人急忙回應,心裏吐槽這位太子心黑,會試都吃了教訓的,怎會重蹈覆轍。
    紛紛開始認真查閱。
    薑文淵緩步走向學子,拉攏人心,阿諛奉承、拍馬屁沒什麽不對,但是需要有本事傍身。
    說起來薑文淵才十六,很多學子不免有些輕視,言語中有平輩相交之意。
    “可惜了,不看場合與我交友,私底下怎樣都沒問題,在這裏落了我的麵子,就是落了你們的成績。。”
    薑文淵隻笑而不語,心裏將這幾人直接淘汰,出言鼓勵他們繼續苦讀,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馮浩平出身名門,桀驁不馴,似乎因在會試得了解元,頗為自信。
    薑文淵搖頭,自己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給了這人機會也不中用,馮浩平把自己抬的太高容易摔死,沉澱沉澱吧。
    看向呂誌學,忍不住試探一句。
    “你是否讀過兵法,看你的文章,你應是去過其他三大皇朝的吧。”
    “太子殿下慧眼,臣曾遊曆四大皇朝,讀過幾本兵法,祖上曾是將門,家族沒落至今,便想著科舉入仕。”
    呂誌學大喜,急忙上前,沒有說多餘的話,猜測這次會試、乃至殿試都是眼前這位殿下出的題。
    兩次的題目,一為治國,一為四大皇朝,足以見得太子殿下的雄才大略。
    “不錯!”
    薑文淵暗道好敏銳的嗅覺,大虞皇朝能看懂薑文淵唯老皇帝一人,因薑文淵很多的手段都是老皇帝教的。
    眼前這人或許看出來這些題目的真正目的,所以透露自己是將門出身。
    薑文淵想到這些,忍不住誇獎一句,有呂誌學一人,今年的科舉的勞心勞力都是值得的。
    又看向洛二狗,有些失意,這能理解,因家境貧寒,見識很少,未見過荒域之廣闊。
    加上出身,未免有些自卑之感,躲在角落。
    “孤讀過你的經義,律法治民,律法為道德根本,令孤印象深刻,你為何有此想法?”
    洛二狗驚訝,稍顯慌亂,壓製緊張之感後,這才行禮作答。
    “學生乃農家出身,家境貧窮,數次危機,都是因大虞律法拯救了學生。”
    “唯有律法森嚴,才能讓世人守住底線,否則平時看似良善之人,沒了律法限製,就會誕生無窮的惡念。”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你很不錯,不必擔憂名次,若你願意,放榜後,無論排名如何,來太子府給孤當個侍讀吧。”
    薑文淵一言而決,沒給洛二狗選擇的機會。
    又好奇的問道:“你可知你的名字會影響你在考官心目中的形象。”
    洛二狗驚喜之餘,又臉色煞白,以前故作清高,覺得名字不能代表什麽,隻要才學足夠,就可青雲直上。
    直到來了天都,見了天都繁華,被嘲笑多了,才覺得自己太天真,卻太遲了。
    “以洛為姓,天為法理,可成大虞盛世,洛天盛,可願接受這個名字?”薑文淵認真思考,這人以後要好好培養的,不能丟了麵子。
    “學生多謝太子殿下賜名,從此更名洛天盛。”
    這是極大的殊榮,從而乘風而起,進入太子門下,盡可施展一身抱負。
    洛天盛行禮極為感激與尊敬。
    憨厚老實,死板守規矩,培養一番,洛天盛會是很好的守家臣子,有此知遇之恩足矣。
    薑文淵轉了一圈,看似對誰都滿意,實則心中有了定論。
    返回皇極殿,依照所有人的評判結果,把狀元給了韓燁,此人不卑不亢與馮浩平都為甲上,薑文淵當然要選順眼的。
    薑文淵持筆勾勒,決定殿試學子的命運,眾官員看了結果,沒太多的意外,到了這時候,前幾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就看薑文淵個人偏好了。
    第二日,禮部官員張貼金榜,宣讀名次。
    最驚喜不過韓燁,金榜題名的狀元。
    最失落不過馮浩平,難受至極,一路順暢,以為自己會三甲及第,騎馬遊天都,而今金榜題名,隻得了個探花之位。
    榜眼為呂誌學,連一向瞧不起的洛二狗都有機遇入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