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威逼靖安侯
字數:4724 加入書籤
作為一方領兵的王侯,沒有試圖狡辯擺脫罪責,直接認罰,這態度算是不錯的。
薑青鋒詫異,看來這大舅哥是看清了形勢,想要以退為進,保全陳家人的性命。
隻可惜算盤打的再響,麵對的是人精薑文淵,這狗侄子怎可能就此善罷甘休。
薑文淵的醉意消散半分,支起身來,躺在了靠背,認真的看向陳懷勳,微笑帶著滲人的寒意。
提出質疑。
“靖安侯,你既知道陳子聰的德性,為何不早些製止,放任其作惡無數,你覺得孤應該如何給你定罪,才能讓受害者大仇得報。”
“臣,罪該萬死。”
陳懷勳的心沉到了穀底,解釋都是多餘的,當父親的何嚐不想讓兒子成才,陳子聰屢教不改,費盡心力的教導,毫無作用。
陳家本就出自蘇氏,靠著背叛蘇玄得來的功勳,依靠武王妃陳丹萱坐穩靖安侯府之位。
侯府之位看似高貴,沒有實權如鏡花水月,所以陳懷勳選擇進入軍中廝殺,獲得戰功,這才有了現在的地位,
常年的忙碌,讓陳家烏煙瘴氣,兒子疏於管教,發現以後已經遲了。
陳家不比世家勳貴大族,有著良好的底蘊,從小教導子嗣,哪怕花天酒地,放在外麵也是一方天才。
靖安侯府麾下的武將站出來,為陳懷勳解釋來龍去脈,說出大部分的真相。
這是悲劇,薑文淵卻無法同情,紀源在內的文官紛紛反對,大虞武將眾多,倘若都是這樣借口,為了大虞征戰勞苦功高,就可免除罪責,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底是陳懷勳自己的錯誤,怪不得別人。
剛剛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宴會,氛圍驟變,變得針鋒相對,大多文官武將都沒有喝醉,紛紛展開爭吵。
薑文淵高坐在高台,醉意徹底的消散,將一切盡收眼底,看向幾位單純的酒蒙子,因忽然的爭吵,急忙運功消散醉意,手忙腳亂。
也有從頭到尾裝醉的配合薑文淵。
一番操作交心,讓所有官員都交了底,官員百態,各有不同,隻要忠於大虞都可用。
誰心向靖安侯府,看不清形勢,一目了然。
達成目的後,薑文淵的心情很好,悄無聲息的下令,給這些人的酒杯吃食中下些特殊獎勵。
靖安侯府麾下的武將酒杯之中,多了蝕元散之毒,能悄無聲息的腐蝕元力,令武者氣血元力修為盡失。
加上靈酒的麻痹作用,令人防不勝防,這毒藥還是薑文棠發明的,薑文淵覺得好用,加以優化,留在關鍵的時候使用。
薑青鋒觀看全程,忽然生起了自卑之感,在薑文淵身上看到了帝王之影,如老皇帝一般輕易的掌控全局。
換成他,或許會選擇直接動手,做不到這般遊刃有餘。
話語真假難辨,溫和的態度就讓所有官員臣服,軟硬兼施,兼具皇道、霸道,這才是真正的帝王。
不知不覺間,這個未到十八歲的侄子,早就高高在上,讓他這個當長輩的升不起反抗之心,反而下意識的臣服,開始聽從命令。
薑文淵看陳懷勳即將承受不住,這才擺手,示意眾官員停止攻擊。
“孤念你勞苦功高,給你清理門戶的機會,給安州百姓一個交代。”
薑文淵沒有明確的命令,陳子聰按照大虞律法罪該萬死,但殺不殺交給陳懷勳這個當父親的選擇。
名正言順的逼迫,將靖安侯府的功績消除。
這必會引起靖安侯府麾下的武將不滿情緒,隱藏在靖安侯府的蘇家人會趁機跳出來搞事情。
逼得靖安侯府露出馬腳,從而徹底覆滅。
靖安侯陳懷勳必定進退兩難。
三叔薑青鋒也很為難。
可是服從性測設就是要從為難開始的,從簡單的為難指令,逐步升級,不斷打壓立威,利用家族血脈或道德綁架,不斷的迫使薑青鋒服從,成為牛馬打工人。
“待我登基稱帝之後,應該給三叔些好處了。”
否則薑文淵心裏過意不去,要做到無愧於心。
當然,每個人的無愧於心,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習慣了優待,覺得理所當然,有的人覺得親人之間,沒必要計較太多。
薑文淵從來都知道,這世上誰也不欠誰的,朋友,忠誠的屬下,乃至親族,都不能虧待,關係越近,越要賞罰分明。
是懂得感恩的,幼年之時,這三叔給的好處最多,甚至四叔薑青雲都給過不少武道資源。
“但是啊,總要等到我無敵之後,能一掌鎮壓這些你們之後,我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報答幼時恩情。”
這心裏話要是讓薑青鋒等人聽到,一定破口大罵,青子輩走過深淵的路就是薑文淵的套路。
簡直不當人子,隨心所欲,什麽都想先占上,大餅畫了一個接著一個。
夕陽落下,酒宴終於到了尾聲,後半段沉默居多,眾官員武將知道了薑文淵的態度,開始遠離靖安侯府,甚至有多針對。
一場宴會,令靖安侯府成為眾矢之的,牆倒眾人推。
氛圍開始對立,再正常不過。
這時,靖安侯府的紫府境武者陳宏,迅速的趕來,神情慌張而憤怒。
“侯爺,世子被方景殺了,您可要為世子報仇啊。”
這消息來的突然,誰也沒想到方景敢在這時候,拖著傷體,混入靖安侯府再次刺殺。
這方景倒是聰明,趁著靖安侯府大部分的強者前來參加這場鴻門宴,果斷出手,一劍梟首,陳子聰死的透透的,回天乏術。
薑文淵愣了一下,本想著在鴻門宴上,給陳懷勳等人下毒,給方景創造些機會,誰知方景這麽迫不及待的。
應是知道了兒子方言歸在薑文淵身邊後,沒有後顧之憂,抓住時機果斷的出手。
陳懷勳突然聽到這個消息,身上的血氣忍不住的爆發,陳子聰再不爭氣也是他的兒子,就這樣莫名的死了。
充滿殺意的看向方言歸。
方言歸七歲大的年紀,握拳睜大眼睛對陳懷勳對視,同樣帶著仇恨,從記事起,就知道陳家是殺他全家的凶手。
“靖安侯,節哀啊,孤會令天樞衛全力抓捕方景。”
薑文淵略帶同情,覺得這對陳懷勳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起碼不用親手解決自己的兒子了。
陳懷勳身為武將,害怕薑文淵,卻不意味著沒有脾氣。
沒有收起血氣、殺意,一直在考慮過用戰功和靖安侯府換兒子陳子聰一命,現在一切成空。
“請太子殿下為我兒做主,莫要寒了我等老臣之心。”
這話帶著威脅,要不是薑文淵把方言歸帶在身邊,讓方景沒有後顧之憂,又開了這鴻門宴,讓靖安侯府力量空虛,兒子陳子聰不會死。
想讓薑文淵交出方言歸,引出方景殺了為陳子聰報仇。
現場的氣氛瞬間凝固,薑青鋒急忙起身,拍向陳懷勳的肩膀,真的翻臉,陳家會滿門被滅,靖安軍死傷無數。
“你能寒心,是因你這心本就不熱,是因你靖安侯先寒了安州百姓的心,你應該最清楚方景寧願同歸於盡,也要殺了陳子聰的原因。”
“你更應該知道,天樞衛一直昧著良心抓捕方景,保護五毒俱全的陳子聰。”
“天樞衛代表大虞律法,因為你靖安侯勞苦功高才這樣做。”
“而你令天樞衛上下寒心,令孤寒心!”
薑文淵起身,居高臨下的看向陳懷勳,反將一軍,故意釋放殺意威壓。
畢竟是監國太子,前麵已經清理了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兩位老臣,再來一位會搞得人心惶惶,需要名正言順的理由。
最好是讓薑青鋒動手,拐彎抹角有時候未嚐不是一種智慧
“這孩子我護定了,靖安侯,望你好自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