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沉默裏的孩子(六)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A+A-


    庭審那天,陰雲如一塊巨大而沉重的鉛板,低壓在江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上空,仿佛預示著這場審判的凝重。法院外,媒體與市民如潮水般聚集,人群熙熙攘攘,嘈雜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像一鍋煮沸的開水。思琪的案子早已在社會輿論的狂風中被推上風口浪尖,幾乎每一家主流媒體都像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緊緊盯著這個案件。然而這次,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僅僅是“惡魔繼母”的殘忍與生父的冷血,而是如尖銳的質問製度在哪兒失效了?究竟誰該提前阻止這一切?
    程望坐在公訴人席後排,身著常服。他表麵上麵色平靜,可內心卻似翻湧的波濤,久久無法平息。看著被告席上毫無悔意的趙玉琴,那冷漠的神情仿佛一把銳利的刀,一下下刺痛著他的心。每一個未被提及的細節漏洞,都像一個個無底的黑洞,吞噬著他的理智與平靜。他深知,這些漏洞的背後,是一個孩子所遭受的無盡痛苦與折磨,而自己身為警察,本應如同守護天使一般,更早地發現並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可如今……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自責與痛苦。
    他並非出庭作證人,而是作為案件調查負責人,被法院特別邀請參與陳述“案件調查報告”及“社會幹預建議”。
    庭審開始,審判長手中的法槌重重落下,那清脆而響亮的聲音,仿佛一記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被告人趙玉琴,涉嫌虐待罪,造成被監護人林思琪身體多處嚴重損傷,依法應予嚴懲。被告人林勝利,作為監護人,明知被虐待事實,仍縱容配偶實施,涉嫌共同犯罪。”
    審判過程中,程望始終靜靜地坐著,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庭審期間未被提及的細節漏洞。
    學校,本應是孩子的避風港,可在這裏,卻出現了令人痛心的疏忽。曾經有教師憂心忡忡地報告“孩子常有異味、精神渙散。”然而,學校管理層卻隻是簡單地皺了皺眉頭,輕描淡寫地認為這可能隻是孩子個人衛生習慣問題,連深入調查的念頭都沒有。當那位憂心的教師再次鼓起勇氣提出擔憂時,得到的卻是一句冷冰冰的回應“別多管閑事,學校不想因為這種‘小事’引起家長的不滿。”就這樣,學校在不經意間,錯過了發現問題的最佳時機。那名教師隻能無奈地搖頭,看著孩子在痛苦中掙紮,卻無能為力。
    居委會,本應是社區溫暖的紐帶,可在林思琪的事情上,卻形同虛設。居委會的家庭走訪記錄為何三年空白?原來,居委會人員變動頻繁得如同走馬燈,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對情況一無所知,又沒有完善的工作交接機製。再加上工作任務像山一樣繁重,他們漸漸將走訪工作當成了一種形式,隻是潦草地記錄一下家庭基本信息,從未真正走進家庭內部,去傾聽那些隱藏在深處的聲音,對林思琪家的異常自然也就毫無察覺。每次走訪,他們隻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留下的隻是表麵的記錄,卻忽略了那些亟待發現的問題。
    101novel.com23年8月5日,這是一個讓人心痛的日子。林思琪曾因肋骨骨折、肛裂傷口在江州市兒童醫院就診。醫院的診斷書上,赫然寫著“家長自行處理”字樣,然而,卻並無報警記錄。醫院內部規定,隻有明確發現虐待跡象且證據確鑿時才進行報警。但在實際操作中,醫生們往往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沒有深入追究孩子受傷的真正原因,隻是按照家長的說辭處理,輕易地忽視了可能存在的兒童虐待問題。當時,醫生看著孩子身上觸目驚心的傷口,雖心中隱隱有些疑慮,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在家長的催促下,匆匆完成了簡單的處理,讓這個本該引起重視的案件,就這樣悄然溜走。
    程望翻開手邊厚厚的案卷,找到其中一頁,上麵的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重錘,敲打著他的內心。
    “101novel.com23年8月5日,林思琪曾因肋骨骨折、肛裂傷口在江州市兒童醫院就診,醫院出具‘家長自行處理’字樣,並無報警記錄。”
    程望緩緩抬頭,目光如炬,掃過坐在被告席上低頭不語的趙玉琴,那是一張麵無表情、毫無悔意的臉。她的律師曾試圖以“精神疾病”為由提出從輕處理建議,但精神病鑒定意見書上寫得清清楚楚
    “被告人在作案時具備完全行為能力,思維清晰、邏輯完整,能夠準確回憶並規劃對被害人的具體手段。無精神障礙表現。”
    法槌再次敲響,清脆的聲音在寂靜的法庭內回蕩,進入“審判調查報告陳述環節”。
    程望緩緩起身,邁著沉穩而堅定的步伐,走到證人席。他沒有看台下任何人,而是將目光投向審判席、陪審員與記者席的方向,深吸一口氣,用沉穩而有力的語氣開口
    “本案受害人林思琪,目前身體狀況仍在艱難地恢複,精神層麵處於創傷後反應期,但已暫時脫離生理危險。”
    “然而,這起案件的問題不止於施暴本身,更在於我們製度的漏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被害人在過去一年內三次在醫院因嚴重傷情就診,均未觸發公安介入機製;學校曾有教師報告‘孩子常有異味、精神渙散’,未被處理;鄰居曾多次聽見哭聲,但並未形成入戶核查;社區管理係統近三年無一次家庭調查。”
    “這不是一個家庭的崩塌,這是社會保護網絡的失效。”
    他微微停頓,目光如電,看了一眼坐在最邊上的記者席
    “我不是在為警方辯解,恰恰相反,我要說明的是,在這起案件中,我們刑警介入得太晚。我們不該等到孩子自己報警。”
    “我們習慣在犯罪發生後分析動機、尋找細節、鎖定證據。但麵對未成年人暴力案件,我們更需要問如何不讓它發生。”
    程望再次停頓,眼神嚴肅而堅定,掃過審判長、合議庭成員,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
    “這起案件發生前,至少出現過五次以上足以介入的預警信號。每一次信號的沉默,都是一種共謀。”
    現場一片沉寂,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靜止。有人低頭快速記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有人陷入短暫的沉思,眉頭緊鎖,似乎在反思著什麽。
    程望說完這些話後,沒有繼續陳述什麽製度建議。他知道,那些早已在他之前的“製度風險報告”中詳細提交。今天,他站在這裏,不是為了改變法律,而是——
    “提醒我們自己,別等孩子先開口。”
    —
    庭審結束後,程望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到警局。在等待判決結果的日子裏,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年那樣漫長。他不斷地反思案件中的每一個細節,像一個執著的偵探,反複推敲著製度的漏洞該如何填補。他的辦公室裏,燈光常常亮到深夜,那昏黃的燈光下,是他疲憊卻堅定的身影。
    終於,在一個看似平常的傍晚,夕陽的餘暉如血般灑在警局的大樓上。法院判決結果下達
    趙玉琴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監護權終身;
    林勝利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剝奪監護權終身;
    同時啟動對林思琪的監護權剝離,市檢察機關提議由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接管臨時監護,並依法啟動“監護人撤銷程序”。
    —
    判決結果下達後,江州市公安局內部掀起了一場深刻的反思和討論熱潮。會議室裏,氣氛凝重而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與認真。程望主動提出,要將這次案件的反思和改進措施向社會公開,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支持。
    於是,三天後,江州市公安局官網掛出一則長文,標題為
    《我們也曾沉默過一位刑警的反思》
    署名程望。
    全文如下
    “這起案件中,程望警官帶領小組在接到報案後,用48小時鎖定嫌疑人,96小時內完成全部證據鏈調查,為司法定罪完整證據鏈條。我們做到了所有程序正義。但,作為人民警察,我們不是隻等犯罪發生才工作的執法機關,我們也是維護人民安全的‘第一防線’。”
    “從今日起,江州市公安局將推動所有轄區建立‘未成年人保護風險預警機製’,所有兒童骨折、出血、過度消瘦住院案件自動移送治安組排查。我們不再等待一通電話,也不再把責任推給時間與他人。”
    “——孩子的呼救,不能被廁所的門擋住;法律的回應,也不該總在絕望之後。”
    —
    夜晚,程望獨自坐在辦公室,窗外細雨如絲,淅淅瀝瀝地敲打著窗戶。他翻開新的案卷,一起普通的盜竊案。但他看向窗外的目光,仿佛仍落在思琪身上。
    人不能選擇出身,但社會可以選擇保護她。
    他低聲自語
    “我聽見了,下一次,你不用先開口。”
    本案至此結束。
    喜歡刑偵檔案破案先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刑偵檔案破案先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