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美食家的推薦

字數:5753   加入書籤

A+A-


    直播節目帶來的反響超出了蘇夏的預料。市電視台的介入,不僅為蘇記美食洗刷了部分汙名,更讓“蘇家村特色農產品”和“蘇記美食”成了縣城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人們開始好奇,這到底是什麽樣的菜,能讓市裏的記者都特意趕來站台?
    雖然生意沒有立刻恢複到巔峰時期,但已經有了明顯起色。一些之前猶豫不決的顧客,抱著好奇心再次踏入了蘇記美食的門檻。
    就在這時,鎮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聽說縣城新開了一家叫蘇記美食的餐館,用的都是自家種的菜,最近鬧得挺凶,我想去看看。”
    說話的是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穿著考究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市裏赫赫有名的美食評論家,筆名“味覺大師”的李先生。他的美食專欄在市報上擁有大量讀者,能夠得到他推薦的餐館,無異於拿到了一張金字招牌。
    李先生為人低調,不喜歡提前通知。他像一個普通的食客一樣,悄悄來到了蘇記美食。
    餐館裏依然有些冷清,隻有零星幾桌客人。徐國棟和王老板的謠言雖然被市電視台的報道衝淡了一些,但並未完全消失,加上市裏檢測報告的陰影還在,很多顧客依然心存疑慮。
    李先生坐在靠窗的位置,仔細打量著餐館的布置。木質的桌椅,牆上的鄉村風景畫,透著一股樸實自然的風格。他注意到服務員雖然年輕,但都很精神,服務也算周到。
    他翻開菜單,看到上麵簡單樸實的菜名,以及旁邊關於食材特點的介紹,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他點了蘊靈米飯、七彩蘿卜絲、碧綠時蔬和一道清蒸土雞。
    菜很快上來了。
    蘊靈米飯端上來時,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米飯晶瑩飽滿,散發著誘人的光澤。李先生舀了一勺放入口中,眼睛頓時亮了。米飯口感軟糯又帶有嚼勁,越嚼越香,回味悠長,仿佛帶著一股大自然的靈氣。
    “嗯…”他發出一聲滿足的輕歎。
    接著是七彩蘿卜絲。紅、黃、綠、紫…各種顏色的蘿卜絲切得細細的,簡單用醋和糖拌過。他夾起一筷子嚐了嚐,清脆爽口,帶著一股獨特的清甜,完全沒有普通蘿卜的辛辣味。
    “這蘿卜…確實不一樣。”李先生喃喃自語。
    碧綠時蔬是簡單的蒜蓉炒青菜。看似普通,但入口後,菜葉的清脆、菜梗的甘甜,以及那股濃鬱的植物清香,讓他再次感到驚豔。這絕對不是普通大棚菜能有的味道。
    最後是清蒸土雞。雞肉緊實鮮嫩,沒有多餘的調味,完全依靠食材本身的鮮美。湯汁清澈,味道醇厚。
    李先生一道一道地品嚐著,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平靜,到驚訝,再到享受。他放慢了吃飯的速度,仿佛不是在用餐,而是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
    他吃完飯,叫來服務員:“請問,你們老板在嗎?”
    蘇夏正好在餐館裏,聽到服務員的通報,心裏有些忐忑。她來到李先生的桌前:“您好,我是蘇記美食的老板,蘇夏。”
    “你好,蘇老板。”李先生站起身,伸出手,“我是李建國。”
    蘇夏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味覺大師”!她激動地握住他的手:“李先生!沒想到您會光臨小店!”
    “慕名而來。”李建國微笑著說,“最近關於你們的傳聞不少,引起了我的好奇。不過,嚐過你們的菜之後,我覺得那些傳聞都是無稽之談。”
    蘇夏心中一喜:“您覺得怎麽樣?”
    “非常棒!”李建國毫不吝嗇地讚美,“尤其是你們的食材,品質卓越,口感獨特,帶著一股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氣’。蘊靈米、七彩蘿卜…這些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些玄乎,但味道騙不了人。再加上陳師傅他應該是打聽過了)精湛的烹飪手法,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堪稱一絕!”
    他看著蘇夏:“蘇老板,你的健康餐飲理念也非常好。現在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你們的路子走對了。”
    “謝謝您的肯定!”蘇夏非常激動,能得到這位美食家的認可,意義非凡。
    李建國坐下,和蘇夏聊了起來。他詳細詢問了蘇家村的種植情況,農產品的特點,以及蘇夏開餐館的初衷。蘇夏坦誠地講述了村子的變化,以及自己想通過餐飲帶動村子發展的願望。她沒有回避之前的爭議,隻是強調了食材的天然和健康。
    李建國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他能感受到這個年輕姑娘身上的真誠和韌勁。
    離開時,李建國對蘇夏說:“蘇老板,你們的餐館給了我很大的驚喜。我會把這次的體驗寫下來,發表在我的專欄裏。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那真是太感謝您了!”蘇夏連連道謝。
    幾天後,市報上刊登了李建國的美食專欄。標題非常醒目——《探尋山村裏的天然滋味——蘇記美食記》。
    文章中,李建國用他充滿感情和洞察力的筆觸,詳細描述了他在蘇記美食的用餐體驗。他盛讚蘇家村農產品的獨特品質,形容蘊靈米“如珠玉般溫潤,帶著大地靈氣”,七彩蘿卜“清甜脆嫩,仿佛能洗滌心靈”。他誇讚陳師傅的廚藝“返璞歸真,恰到好處地展現了食材的本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章的最後,李建國寫道:“在這個充斥著添加劑和速成菜的時代,能夠遇到蘇記美食這樣堅持使用天然優質食材、追求健康本味的餐館,實屬難得。關於最近的一些傳聞,我認為,與其捕風捉影,不如親自去品嚐一下。味蕾不會說謊,健康更不會騙人。蘇記美食,值得你專程前往!”
    這篇專欄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在市裏引起了轟動。李建國的讀者遍布各行各業,他的推薦向來是品質的保證。許多市裏的美食愛好者、注重健康的人,以及對蘇家村農產品產生好奇的人,紛紛開始行動。
    周末,蘇記美食的門前再次排起了長隊,而且這次大部分都是從市裏趕來的客人。他們手裏拿著報紙,指名要嚐嚐李建國推薦的菜品。
    餐館裏人滿為患,座無虛席。服務員們忙得腳不沾地,陳師傅和徒弟們在廚房裏揮汗如雨。
    “蘇夏!這客人簡直太多了!”李嬸興奮又焦急地喊道,“咱們人手不夠啊!”
    蘇夏看著眼前火爆的場景,心中充滿了激動和喜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名氣傳到市裏,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更是挑戰。
    首先是食材供應。餐館現在的需求量比之前翻了好幾倍,蘇家村那點地根本供應不過來。雖然縣裏撥了專項資金,也租賃了一些周邊的土地擴大種植,但新的作物生長需要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
    其次是人員問題。現有的廚師和服務員根本無法應對這麽大的客流量,需要緊急招募和培訓新人。
    再次是管理問題。餐館規模擴大,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需要更專業的管理人才。
    更重要的是,名氣越大,關注就越多。市裏農業局和衛生局肯定會再次盯上他們,甚至可能引來更高層麵的關注。之前關於“基因變異”和“未知物質”的陰影並未散去,反而可能因為李建國的推薦和顧客的積極反饋如“感覺身體變好”)而變得更加敏感。
    徐國棟和王老板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李建國的推薦直接打了他們的臉,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進行更瘋狂的報複。
    晚上,蘇夏和顧琰坐在餐館裏,看著空蕩蕩的桌椅,但心裏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
    “這次李建國的推薦,算是把咱們徹底推到市裏去了。”顧琰說,“名氣是有了,但接下來的路更難走。”
    “是啊。”蘇夏皺著眉,“食材供應是最大的問題。咱們的作物生長周期擺在那裏,催也催不快。”
    “人員招聘和培訓也得抓緊。”顧琰說,“不能因為人手不夠影響了服務質量,砸了招牌。”
    “還有,市裏肯定會再次關注我們。”蘇夏看向顧琰,“尤其是那個檢測報告的事,他們不會輕易放過。”
    顧琰神情凝重:“這是肯定的。李建國的推薦雖然是正麵評價,但也間接證實了咱們食材的獨特性,甚至他提到了‘生氣’、‘靈氣’這樣的詞,這可能會引起科研人員更大的興趣。”
    “也就是說,咱們不僅要應對商業競爭,還要應對官方和科研方麵的壓力?”蘇夏感到頭大。
    “沒錯。”顧琰說,“而且,隨著咱們名氣越來越大,涉及的利益也越來越多,可能會引來更多你想象不到的人。”
    蘇夏沉默了。她隻是想帶著鄉親們種地、開餐館,讓大家過上好日子,怎麽就一步步走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她推向了一個她從未設想過的舞台。
    “顧大哥,你覺得我能行嗎?”蘇夏感到一絲迷茫。
    顧琰看著她,眼中帶著鼓勵:“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從一個小山村的姑娘,走到現在,讓市裏的美食家都為你寫專欄,這本身就是奇跡。”
    他頓了頓:“接下來的挑戰確實更大,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村裏人支持你,我也在你身邊。”
    蘇夏心中一暖。有顧琰這句話,她就覺得沒那麽害怕了。
    “那咱們下一步怎麽辦?”蘇夏問。
    “首先,立刻擴大種植規模,能租的地都租下來,能種的都種上。”顧琰說,“同時,聯係周邊村子,看看有沒有願意合作的,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咱們保底收購。”
    “其次,加大人力招聘力度,不僅要招廚師和服務員,還得招一個有經驗的餐館經理,負責日常運營。”
    “最後,關於市裏的壓力,咱們得想辦法爭取主動權。不能總是被動地等著他們來檢查、來定性。”顧琰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或許,咱們可以主動出擊,尋求更高層麵的認可。”
    “更高層麵?”
    “是的。”顧琰說,“如果能得到省裏甚至國家層麵對咱們農產品品質或者健康理念的認可,那市裏那些聲音就不算什麽了。”
    蘇夏聽得心驚肉跳。這已經超出了她一個普通村姑能想象的範圍。
    “這…能做到嗎?”
    “試試看。”顧琰說,“我有幾個朋友…也許能幫上忙。”
    蘇夏看著顧琰,更加確定他身份的不一般。但他不說,她也不再追問。她選擇相信他,就像他一直相信她一樣。
    “好,那咱們就一起試試!”蘇夏眼中重新燃起了鬥誌。為了蘇家村,為了弟弟妹妹,為了所有支持她的人,她必須迎難而上!
    喜歡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