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暗流湧動與輿論之刃
字數:5630 加入書籤
蘇夏的行動,如同一台精密計算的機器,開始高效運轉。
第一顆石子,被投進了省城一個相當小眾的古玩與奇石收藏愛好者的網絡論壇裏。一個新注冊的、名為“路人甲乙丙”的賬號,發布了一個帖子。
【標題】:圈內求問,省城那位做餐飲的陳姓大佬,最近是不是瘋了?
【內容】:本人小藏家一枚,最近想收幾塊品相好的螢石,結果發現市麵上根本沒貨了!托朋友一打聽,才知道全被省城天盛集團的陳董給包圓了,而且出價高得離譜,聽說隻要是‘有點能量感’的石頭,他都要,還神神秘秘的。有圈內大佬知道內幕嗎?這陳董是要改行做礦老板,還是修仙走火入魔了?
帖子寫得半真半假,語氣充滿了小市民的好奇與八卦。它沒有直接的指控,卻精準地拋出了“陳天盛”、“天盛集團”、“高價”、“能量感”、“石頭”這幾個關鍵詞。這對於時刻監控著相關詞匯的“守望者”來說,無疑是一條清晰的線索。
第二顆石子,則是一封匿名郵件,發給了一位以深度調查報道聞名的財經記者。郵件內容是一份偽造的、但邏輯嚴密的財務分析報告,指出天盛集團近半年來有多筆指向海外避稅天堂的“谘詢費”和“服務費”,金額巨大,與其實際業務完全不符,強烈暗示其涉嫌資產轉移或為不明勢力洗錢。
為了增加可信度,顧琰通過他的渠道,在報告中加入了一兩個真實但無傷大雅的天盛財務漏洞,這是外人絕不可能知道的。
這封郵件,像一枚深水炸彈。它不會立刻爆炸,但足以讓那位嗅覺敏銳的記者,開始對天盛集團的財務狀況進行深入的、持續的挖掘。
而蘇夏自己,則登上了《省城經濟觀察》的封麵。
訪談中,她侃侃而談,從蘇記美食的品牌理念,到蘊靈食材對國民健康的貢獻,再到推動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光輝而正麵。
在訪談的最後,記者照例問到了創業的艱辛。
蘇夏的臉上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帶著一絲疲憊的微笑。“商業競爭是正常的,我們歡迎任何在規則之下的挑戰。但有時候,你會遇到一些……超出商業範疇的困難。”
她端起水杯,輕輕喝了一口,仿佛在組織語言,實則是在留給觀眾足夠的想象空間。
“比如?”記者追問。
“比如,你會發現你的門店每天都被不同部門‘重點關照’,你的合作夥伴會接到一些‘善意’的提醒,你的員工甚至會受到一些來路不明的騷擾和威脅。”蘇夏的語氣很平靜,沒有控訴,更像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我甚至開玩笑說,我可能需要為我的核心團隊成員都買上一份高額的人身意外險了。”
她說到這裏,突然笑了起來,像是在自嘲這個荒誕的想法:“當然,這隻是玩笑。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是法治社會,陽光之下,總會有陰影,但陰影永遠無法遮蔽太陽。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做對的事情,相信正義最終會到來。”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她沒有指名道姓,卻讓所有知道蘇記美食與天盛集團爭端的人,都心領神會。她將自己置於“受害者”的位置,卻又展現出不屈不撓的“挑戰者”姿態,既博取了同情,又贏得了尊重。更重要的是,她向“守望者”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我,蘇夏,正在遭受非正常手段的打壓,甚至麵臨人身威脅。
三管齊下,一張無形的輿論之網,開始悄然收緊。
效果立竿見影。
“老板,‘路人甲乙丙’的帖子被一個ip地址在國安局總部的賬號瀏覽了超過五次,並且截圖保存。”趙誠的匯報簡潔而高效。
“那位財經記者已經成立了一個秘密調查小組,開始接觸天盛集團的前財務人員了。”
“蘇總的訪談視頻,上線三小時,點擊量破百萬,‘心疼蘇總’、‘支持蘇記美食’上了本地熱搜。我們的人注意到,張隊長的助手,在訪談視頻下方一個分析‘非正常騷擾’的評論下點了讚。”
顧琰躺在沙發上,聽著匯報,嘴角浮現一抹笑意。“很好。魚兒已經開始咬鉤了。現在,就等它們把魚線拉直。”
另一邊,天盛集團總部,陳天盛的辦公室裏,氣氛壓抑得能擰出水來。
“廢物!一群廢物!”他將平板電腦狠狠摔在地上,屏幕瞬間碎裂。“網上這些東西,你們是幹什麽吃的!為什麽壓不下去?!”
公關總監戰戰兢兢地站在一旁,汗流浹背。“陳董,我們已經盡力了。關於‘能量石’的帖子,我們一刪,它就換個地方冒出來,而且越刪討論的人越多。財經那邊的記者,油鹽不進,我們的人根本接觸不上。至於蘇夏的訪談……她什麽都沒明說,我們連發律師函都找不到理由,現在輿論完全倒向她那邊,我們一反駁,就會被網友罵是惡人先告狀……”
“夠了!”陳天盛煩躁地揮了揮手。他隱隱感覺到,有一張看不見的大網正在向他罩來。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後似乎有一隻手在操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蘇夏?那個小丫頭片子有這個能耐?
他更願意相信,是蘇夏背後那個神秘的男人。
就在他心煩意亂之際,一個加密電話打了進來,是“裂隙”的聯絡人,聲音沙啞而冰冷。
“陳先生,你似乎給我們惹來了不必要的關注。我們的‘朋友’提醒我們,有一些官方的眼睛,開始盯上你了。”
陳天盛心中一凜:“我正在處理!”
“我們不看過程,隻看結果。”對方冷冷地說,“你最好快一點。我們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你不能盡快找到那個‘源頭’,我們或許就該考慮,換一個更有效率的合作夥伴了。當然,為了保密,前任合作夥伴的下場,通常不會太好。”
電話被掛斷,聽著“嘟嘟”的忙音,陳天盛的後背滲出了一層冷汗。
“裂隙”的威脅,輿論的壓力,還有那些可能來自官方的窺探,讓他第一次感到了四麵楚歌的恐懼。
而就在這時,蘇夏的“危機應對”任務,迎來了新的挑戰。
“蘇總,不好了!”運營總監張揚火急火燎地衝進辦公室,“我們所有預製菜產品的外包裝供應商,剛剛單方麵通知我們,因為‘生產線故障’,未來一個月都無法供貨了!還有,我們合作的冷鏈物流公司,也說他們的車輛被運管部門批量扣下檢查,我們的貨全都壓在倉庫裏出不去!”
蘇夏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這是陳天盛的反擊。在輿論和暗戰上討不到便宜,他就回歸到最原始、最野蠻的商業手段——釜底抽薪。蘊靈食材他動不了,但他可以動包裝、動物流。沒有包裝,產品就上不了貨架。沒有物流,產品就到不了消費者手裏。
“立刻聯係備用供應商!”蘇夏命令道。
“聯係了!”張揚急得滿頭大汗,“但是省內幾家有能力承接我們訂單的,都用各種理由拒絕了。很明顯,是天盛集團打了招呼!”
公司內部,頓時一片人仰馬翻。線上訂單因為無法發貨而堆積如山,客戶的投訴電話被打爆。線下門店的預製菜貨架,一夜之間空空如也。
蘇夏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她一邊要和看不見的敵人進行信息戰,一邊還要應對明麵上的商業圍剿。這才是“獨當一麵”的真正考驗。
她深吸一口氣,撥通了顧琰的電話,快速將情況說明。
電話那頭的顧琰沉默了幾秒。“這是他的垂死掙紮,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別慌。”
“我不慌。”蘇夏的聲音異常冷靜,“但我需要解決方案。省內的路走不通,我們就往省外想。你之前給我的資料裏,有沒有長三角地區,背景幹淨、產能足夠,而且和天盛沒有利益糾葛的包裝和物流企業?”
顧琰那邊傳來敲擊鍵盤的聲音。“有。我發給你。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從省外調配資源,最快也要三到五天。這幾天,你的市場會受到巨大衝擊。”
“三天就三天。”蘇夏說,“這三天,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公關部,立刻發布官方聲明,就說我們的供應鏈遭到了‘不可抗力’的惡意破壞,為了保證產品品質,我們決定暫時下架所有預製菜,並對所有已下單客戶進行雙倍賠償。同時,宣布三天後,我們的產品將以全新的‘環保升級’包裝回歸,並開啟史上最大力度的優惠活動。”
“這是要……壯士斷腕?”顧琰聽出了她的意圖。
“不。”蘇夏的眼中閃爍著智慧與果決的光芒,“這是要把危機,變成一次品牌升級和營銷事件。他打我們一拳,我們要用這一拳的力,跳得更高!”
掛掉電話,蘇夏又撥通了趙誠的號碼。
“趙誠,幫我個忙。派幾個人,去‘偶遇’一下那家包裝廠的廠長和物流公司的老板。不用做什麽,就讓他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就行。尺度你把握。”
“收到。”趙誠的聲音毫無波瀾。
做完這一切,蘇夏才感到一絲疲憊。她走到茶水間,想給自己泡杯咖啡,卻看到了角落裏顧琰派人送來的小型保溫箱。打開一看,裏麵是一盅溫熱的蘊靈雪梨湯。旁邊貼著一張便簽,是顧琰龍飛鳳舞的字跡:“潤肺,清火。不準喝咖啡。”
蘇夏愣住了,隨即失笑。這個男人,人都躺在沙發上了,還忘不了遠程遙控她。
她端起那盅湯,小口喝著。清甜溫潤的液體滑入喉嚨,仿佛也撫平了她心中的一絲焦躁。
她知道,這場仗,她不是一個人。
而此刻,在省城某處不起眼的茶樓裏,張隊長正看著助手遞上來的報告,眉頭緊鎖。報告整合了近期所有關於陳天盛和蘇記美食的信息。
“又是‘能量石’,又是可疑的資金流動,又是對競爭對手的非正常打壓……”張隊長喃喃自語,“這個陳天盛,問題很大。”
“隊長,我們是不是該對他正式立案調查了?”助手問。
“不急。”張隊長擺了擺手,目光銳利,“他現在就像一條被多方追趕的瘋狗,我們跟在後麵,看他到底要往哪個洞裏鑽。我更感興趣的是,那個蘇夏,她到底是怎麽知道這麽多事情的?她放出的這些消息,就像是有人拿著手術刀,精準地劃開了陳天盛的動脈。這個人……不簡單啊。”
他拿起蘇夏的訪談照片,看著照片上那個笑容溫婉、眼神卻清澈堅定的女孩,陷入了沉思。
喜歡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