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保持總體思路不變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團長感慨地說:“你們兩家確實很愛國,之前就已經大規模投資,現在的投入更是難以想象,請說說你的計劃吧。”
    “首先,要實行年薪製,切斷醫生的額外收入,要想漲薪,就得不斷提升自身的醫療技術水平。
    其次,要重視醫學人才的培養,醫生這個職業並非人人可為,但人口基數大,這個問題不大,這一點我們需要共同努力。”
    “我的醫科院校已步入正軌,現在大多數教職員工是外國人,但他們終究會離開,我們需要自己培養  。
    未來,我會繼續擴建學校,你應該也發現了,這些學校並未設在發展潛力大的城市,而是分散布局,這樣可以帶動許多地方的經濟發展。”
    “因此,我需要地方  提供土地,目前內地很多地方都在出售土地,我希望以低價購得土地用於建設職工住房。
    這是不會對外開放的,但需要學區,這顯然是為了吸引人才,這方麵需要各地  給予優惠政策。”
    團長點頭說道:“有道理!”
    林家棟繼續闡述道:“關於藥品研發,我的實驗室已成功推出多種藥品,其中不少已通過論證並上市,這些藥品價格合理,適合納入醫保體係。”
    他進一步指出:“這一領域需要我們共同推進。
    我的實驗室專注於西藥研究,而貴方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可大力發展中藥。
    中藥的發展關鍵在於藥材的種植,這也是促進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
    “應優先發展省級醫療服務,培養大量專業人才後,逐步下沉至市級和縣級,從而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
    尤其是縣級醫院能夠處理一二級手術,這對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尤為重要,不僅能保障他們的就醫需求,也能減輕城市醫療機構的壓力。”
    “僅憑我們兩家合作,就能確保醫保資金不會被濫用,而是用於最需要的地方。
    林氏醫療集團歡迎任何形式的監督。”
    團長沉思片刻後表示:“林先生確實令人敬佩,您對國家的熱愛令人動容。”
    “我理解了,這類事項需上報更高層審批。
    若獲批,或許會有一些約束條件,畢竟我們無法承諾未來如何。
    這一點請放心,我將設立家族基金,並製定相關法律規定。”
    團長接著說:“今天的交流內容豐富且意義深遠,我們需要時間消化吸收。”
    林家棟站起身:“好的,那就到這裏吧!下一次會議我們會等候通知。”
    團長伸出手與之握手:“沒問題。”
    林家棟離開後,專家組隨即展開熱烈討論。
    此前,內地主要依賴仿製藥,但效果不佳。
    一些私企雖有配方卻不使用,生產的藥物雖然無害卻也無效。
    這種行為不僅浪費資源,還阻礙了行業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此外,我國常受到國際封鎖和限製,若藥品技術掌握在他國手中,一旦遭遇封鎖或禁運,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  研發顯得尤為重要。
    找書群)8〇&45[
    如今,林家棟的醫療集團經過多年發展,規模已相當可觀。
    近期他加大投資力度,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項目,可以預見,其未來的影響力將十分巨大。
    此外,萬億美元的投資規劃同步進行,充分展示了林家棟的實力。
    至今為止,他的企業未有任何負債記錄。
    所有資金均為自有資金,這表明資金儲備極為雄厚。
    最終決定由上級領導定奪,高層對此高度重視。
    盡管有人試圖參與其中,但均被明確拒絕。
    因此,一些懷有投機心理的人不得不放棄念頭,同時也因為難以找到林家棟本人,使他們的企圖更加難以實現。
    林家棟目前擔任港島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若有人貿然前往港島,無異於自投羅網。
    經過深入討論,認為林家棟的計劃具有可行性。
    雖然萬億級資金短期內無法完全到位,但大規模資金不可能一次性投入。
    根據林家棟的安排,他會逐步出售股份,待股價達到一定高度後再逐步回籠資金,這是一個穩健的策略,避免冒險操作。
    以千億市值為基礎,未來提升至萬億,增長十倍對林家棟這樣的金融專家而言並非難事。
    更重要的是,這些資金將集中投入到醫療行業中。
    這一領域的競爭僅限於國家層麵,類似於兩大醫療集團爭奪患者資源的情形。
    由此形成了良性競爭環境,無需國家額外投入大量資金,即可在未來構建優質的醫療體係。
    內地方麵對林家棟的計劃展開研究。
    此前企業的失敗並不意味著壟斷,因為公立醫院的存在提供了競爭,而競爭正是推動發展的動力。
    林氏醫療研發的藥品價格親民且療效顯著,納入醫保後,公立醫院也能使用這些藥物。
    林家可從中醫和西醫兩方麵著手研發,此提議頗為可行。
    集中資源後,雖然投入資金減少,但研發的成功率卻大幅提升。
    各展所長又相互競爭,形成良性循環。
    林棟正值壯年,他明確表示家族傳承才是首要任務,而非單純追求利潤,此言屬實。
    林家多數企業未上市,也無意上市,因此無需迎合資本需求或受製於人。
    方案切實可行,也隻有林棟能承擔如此巨額投資,專注於某一領域且敢於投入的人實屬罕見。
    內地迅速回應,支持並批準林棟的計劃,具體細節由林棟與專家組商議確定。
    獲準後,專家團隊倍感欣慰且激動不已,作為醫療領域的權威人士,他們深知國內醫療行業的現狀。
    醫療行業難以發展,醫生需持續學習,而林棟的大規模專項投資無疑對行業發展大有裨益。
    特別是林棟組建的實驗室、招募的專業人才及醫科大學,在技術與水平上均表現卓越。
    藥品研發效率極高,但他們並不知曉,這些成果皆出自林家自主研發,再通過大學實驗驗證,最終以大學名義發布。
    一方麵是為了保護隱私,另一方麵也是提升大學知名度。
    如今大學依賴排名吸引優質生源,尤其是私立院校。
    不過,該大學提供就業保障,畢業生可直接進入醫院實習,研究生與博士生亦然,全程有導師指導。
    接下來的日子裏,雙方持續談判或溝通,不斷完善計劃。
    最終達成階段性共識,而非永久性協議。
    畢竟不同階段麵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都有不確定性。
    林家棟提出,每十年調整一次計劃,保持總體思路不變,隻對細節微調。
    計劃完成後並未公開,僅限雙方私下協商。